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醒来后的惊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醒来后的惊喜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日常》,详细内容为《醒来后的惊喜》。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醒来后的感受。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乐于分享、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醒来后的感受。

重点: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PPT,呈现一张小猫醒来后发现窗外大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小猫醒来后发现了什么?它是怎样表达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故事《醒来后的惊喜》,引导幼儿学习用完整的
句子表达感受。

如:“小猫醒来后,看到窗外的大雪,它开心地说:
‘哇,好大的雪啊!’”
3. 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给出几个场景,如:“小兔子醒来后,发现妈妈给它准备
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小兔子的感受。

4. 分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讨论如何用句子表
达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醒来后的惊喜》
2. 板书内容:
小猫醒来后发现大雪,开心地说:“哇,好大的雪啊!”
小兔子醒来后发现妈妈准备的早餐,高兴地说:“妈妈,谢
谢你!”
小朋友们,你们醒来后有什么惊喜呢?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你醒来后的感受。

答案示例:“今天早上,我醒来后发现阳光明媚,心情非常好。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家长帮助幼儿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展示等形式,让幼儿学会了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
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6. 板书设计的引导性
7. 作业设计的操作性
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确保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新颖有趣且易于理解的。

《醒来后的惊喜》主题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引发他们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本节课的三条教学目标分别从语言表达、观察力与想象力、分享与倾听习惯等方面进行设定,有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应清晰,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用简单句子表达感受,难点是用完整句子描述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便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PPT、图片、故事书等教具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画纸、彩笔等学具则有助于幼儿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加师幼、幼幼互动。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分组讨论等环节都能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的引导性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板书以故事和关键句子为主,引导幼儿关注教学内容,加深印象。

七、作业设计的操作性
作业设计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让幼儿用完整句子描述自己醒来后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要深入挖掘,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拓展延伸,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1.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2.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幼儿需求,提高课堂参与度。

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
语言表达能力。

6.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关注。

7. 作业设计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要深入挖掘,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
全面发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速要适中,语音要清晰,语调要富有感
染力。

2. 在讲述故事时,可通过变换语调、模仿角色声音等方式,吸引
幼儿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环节可适当延长,以便幼儿充分理解
和吸收。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引导幼儿思考、表达。

2. 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等,创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让情景导入更具亲切感。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本节课选取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能引发幼儿的共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本节课在课堂互动方面做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本节课对幼儿的评价主要关注了语言表达能力,但对其他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五、课后反思与改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教师应认真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时,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