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急诊科常见疾病类型,是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急性炎症概称,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发病不存在年龄、性别等区别,集中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临床工作中发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具有自愈能力。
但是,仍旧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情况[1]。
另外,此类疾病患者除鼻炎、咽喉炎表现外,合并咳嗽、咳痰情况明显。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对用药治疗工作提出了合理化要求。
不同用药方案预后效果存在差异性,临床工作中发现,止咳化痰药物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预后效果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获得保障,可以加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理用药方案,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120例,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案与治疗预后效果。
资料与方法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
对照1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0岁,平均(26.0±3.5)岁。
对照2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48岁,平均(26.3±3.3)岁。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48岁,平均(26.5± 3.6)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用药方案患者知情同意,药物无禁忌;③基线资料完整;④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近期应用抗菌药物;②严重器质性疾病;③过敏体质;④妊娠、哺乳阶段。
用药方案:①对照1组采用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2粒/次、3次/d,酮替芬片口服1mg/次、2次/d。
②对照2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口服20mg/kg、2次/d。
③观察组采用止咳化痰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具体用药同对照1组和对照2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1.032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案与治疗预后效果。
方法: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
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
对照1组采用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一
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止咳化痰药物+抗菌药物治疗。
比较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症状与咳痰
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1组治疗效果、症
状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行止咳化痰药物+
抗菌药物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
关键词止咳化痰药物;抗菌药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症状情况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ough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Zhang Yingzi
Hun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Hunan Changsha 410008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ational drug use and prognosis of cough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From August 2019to May 2020,120patients with cough caused by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hree groups with 4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1was treated with antitussive and
expectorant drugs.The control group 2was treated with single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tussive and expectorant drugs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cough and sputum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and 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and 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P >0.05).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ymptom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1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Antitussive and expectorant combined with antimicrobial 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cough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 Antitussive and expectorant drugs;Antimicrobials;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ugh;Therapeutic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Symptoms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张英姿
410008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
67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1期观察指标:比较三组患者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①日夜间咳嗽评分:0分:无咳嗽;1分:伴有间断性咳嗽、未影响工作与生活;2分:间断性咳嗽有不适感,未影响工作、生活;3分:咳嗽症状频发,
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②咳痰评分:0分:无咳痰;1分:日咳痰量<20mL;2分:日咳痰量20~55mL;3分:日咳痰量>55mL [2]。
③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腹泻、嗜睡等。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治疗后对比治疗前积分减少>90%;②显效:治疗后对比治疗前积分减少60%~89%;③有效:治疗后对比治疗前积分减少20%~59%;④无效:以上效果未达到[3]。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三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评分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患者体内、外因素作用所致的局部感染疾病,患者临床病症较多、病因复杂、疾病反复发作明显,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4]。
临床工作中发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病毒入侵在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暴露感觉神经末梢的基础上释放炎症因子、致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咳嗽与咳痰症状表现明显,严重影响日常基本生活、工作、睡眠质量状况[5]。
所以,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需合理用药,
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原则[6]。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酮替芬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联合治疗,复方甲氧那明中含有甲氧那明、那可丁等成分,具有解除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咳嗽、镇咳、促进痰液排出、抗炎等作用,酮替芬片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作用时间长,两种药物联合镇咳效果显著[7]。
另外,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广泛用于敏感细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疾病。
3种药物联合治疗,进一步提升了疾病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65%和对照2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痰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由此说明,合理用药治疗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其中止咳化痰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
汪冉研究指出[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细菌感染情况下采用抗菌药物联合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促进患者咳嗽症状改善,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是理想的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止咳化痰药物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
上,促进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露良,林涛,钟广会.小儿金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外
医疗,2020,39(1):84-86.
[2]吕焕明,赵丽群,蔡洪熙,等.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
志,2019,12(33):81-82.
[3]田秀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合
理用药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4):17.
[4]蔡炳烨,洪丽香.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急
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2):10-12.[5]叶德辉.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
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1):
111-113.
[6]刘丽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合理用药[J].中国处方药,2017,15(4):40-41.[7]韩玉,宋建广.热毒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
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03-104.
[8]汪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3):
176-17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