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静电现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课前预习】
1、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我们把这种粒子称为。

2、电子的发现揭示了。

3、原子是由和构成的。

4、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为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
5、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6、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和危害有哪些?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1、用手边的塑料尺在头皮上摩擦几下,靠近头发或碎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富兰克林首先规定: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实验: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要点归纳〗
1.静电现象:
2.两种电荷:
3.静电现象的应用和危害:
〖当堂反馈〗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负电子。

2、当毛皮与橡胶棒相互摩擦的时候,已知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在它们相互摩擦的时候,橡胶棒因电子而带电,毛皮因电子而带电。

3、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

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4、现有三个通草球(很轻的绝缘小球),甲与乙相互吸引,乙与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正电,
则 ( )
A.甲球一定带电B.甲球一定不带电
C.甲球可能带正电 D.甲球可能负带电
【课后巩固】
1、现象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2、丝绸与有机玻璃棒摩擦后,有机玻璃棒带电,丝绸带电。

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

4、天花板上挂了三个轻质小球,A与B相互吸引,B与C相互排斥,已知A球会被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所排斥,则另外两球的带电情况是:B,C。

5、关于电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
6、有A、B、C、D四个轻小物体,已知D带正电,若A吸引B,A吸引C,C排斥D,那
么A、B、C三个物体的带电情况分别是什么样的?
7、思考: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能否检验出带何种电荷?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