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2024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及质量
控制要点
一、灌浆套筒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一、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在内腔有凸凹抗剪槽的金属套筒内插入带肋钢筋,并灌注高强、早强、可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填满套筒内腔,并将钢筋握裹在套筒内的一种连接技术。
受力原理是:刚度很大的套筒对可微膨胀灌浆料起到包裹和约束作用,高强灌浆料将带肋的钢筋握裹在有凸凹抗剪槽的套筒内,固化后形成一个整体,粗糙的带肋钢筋和凸凹的套筒内腔都增大
了连接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钢筋连接。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工艺发展背景
1960年灌浆式接头套管是 Alfred A . Yee 博士发明的,最初在夏威夷檀香山的38层 Ala Moana 酒店的预制混凝土圆柱竖向连接中使用了拼接套管。
1973年 Nisso Master Builders ( NMB )将拼接套管引入日本,并获得了日本建筑中心( BCJ )的批准。
1975年由于 NMB 拼接套管的出色性能,日本允许使用在8层预制剪力墙中。
1977年成立 Splice Sleeve Japan , Ltd .( SSJL )是为了专门制造和销售 NMB Splice - Sleeves 。
国际建筑官员会议( ICBO )第3029号认可。
新西兰政府的批准。
1981年 NMB 在日本住房和城市发展委员会( HUD )的领导下开始主导5层预制混凝土住房项目的主要市场。
1982年获得日本土木工程师学会( JSCE )的批准。
1987年 NMB 首次应用于新川崎的高30层住宅楼
1988年 Splice Sleeve North America , Inc .( sSNA )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成立。
1989年NMB 在东京市中心的37层大川端高层住宅中使用。
1991年 NMB 在拉斯维加斯的 MGM 大酒店的(30层)5000多个房间中使用。
1994年SSNA 办公室搬到了洛杉矶。
关岛的里氏震级( RS )8.2地震,所有使用 NMB 的项目都没有损坏。
1995年在日本神户的7.9级地震中,使用 NMB 的所有项目(超过100座建筑物)均未受到破坏,并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SSJL 得到了夏威夷州参议院的嘉奖。
1998年 SSNA 移至加利福尼亚的安大略市, Splice Seeve ( S ) PteLtd ,新加坡成立。
1999年在旧金山39层的派拉蒙大厦的预制柱中使用了 NMB
2001年SSNA 获得了 PC 协会会员奖, NMB 接头套管,被 ICBO ER -5645和 NER -217认定为2型耦合器。
2002年 NMB 用于东京的56层 Shiodome H 住宅塔楼的预制柱中。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工艺发展背景
2006
NOV万科建研首次从日本引入中国,每只套筒的价格约为160~280元人民币,由
于价格太贵,万科联合冶金部研究总院开发了国产的钢制半灌浆套筒产品。
2010
FEB北京万科中粮假日风景B3、B4项目,首次在预制剪力墙中大规模应用机械
加工半灌浆套筒(钢制加工)。
2013
APR
现代营造开发出最短小的球墨铸铁半灌浆套筒,适用于剪力墙、框架柱、桥
墩。
并对构件生产工艺、施工安装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套筒的种类
分类方式
名称
图例
特点
结构形式
全灌浆套筒
整体式全灌浆套筒
筒体全灌浆、一个空腔单元
分体式全灌浆套筒
筒体全灌浆、两个空腔单元、
通过螺纹连接
半灌浆套筒
整体式半灌浆套筒
一端灌浆连接、一端非灌浆连接(机械连接),整个套筒由
一个筒体单元组成。
分体式半灌浆套筒
一端灌浆连接、一端非灌浆连接(机械连接),灌浆段与螺
纹端相互独立的单元。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套筒的种类
分类方式
名称
图例
加工方式
铸造成型
全灌浆套筒
机械加工成型
半灌浆套筒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套筒的规格尺寸
GJ/T398规范中对套筒的材质、剪力槽、壁厚、直径等明确了最小值的限值,各个厂家的套筒的长度有一定差异,一般适用于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不宜大于40mm的钢筋,钢筋锚入长度不宜小于8倍钢筋直径。
1、套筒型号及规格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套筒的规格尺寸
2、剪力槽的要求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套筒的规格尺寸
3、计入负公差后的最小壁厚单位:mm
4、最小内径与被连接钢筋的差值
单位:mm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套筒的规格尺寸
5、尺寸偏差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五、材料性能要求
1、铸造灌浆套筒,宜选用球墨铸铁制作,其材料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2、机械加工灌浆套筒原材料宜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结构用无缝钢管,其力
学性能要满足下表要求: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1、灌浆套筒检验项目有:
力学性能
内容:极限抗拉强度、屈
服强度、变形性能
其它
内容:球化率、硬度等
(仅限于铸造套筒)
外观、尺寸检验
内容:外观、尺寸、标记等。
检验项目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2、灌浆套筒检验标准
接头的极限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5倍,屈服承载
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承载力的标准值。
当接头拉力达到连接钢筋抗拉荷载标
准值的1.15倍而未发生破坏时,可停止试验。
1、力学性能
变形性能需满足下表要求:
2
、变形性能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3、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检验内容:外观、抗拉强度,厂
家出厂时做,现场不要做。
型式检验
检验内容:外观、力学性能检验,
厂家做,现场发生特定情况时做
工艺检验
检验内容:外观、力学性能,现
场施工前做。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4、检验规定
分类项目检验规定判断
出厂
检验
外观、尺寸、标记
同原材料、同类型、同型式、同
规格、同批号套筒,≤1000个为1
个验收批,随机抽取10%进行检
验。
当合格率≥97%时,判定为该验收批
合格;当合格率﹤97%时,应加倍
抽样复检,当加倍复检合格率≥97%
时,判定合格,若仍﹤97%时,该
验收批应逐个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厂。
抗拉强度
检测极限抗拉强度,当企业连续
生产时,以1年至少一次检测,
以同原材料、同类型、同规格的
灌浆套筒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
取3个灌浆套筒试件进行检验。
当每个试件都满足要求时,应判定
为该验收批合格;当有1个试件不合
格时,再随机抽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
当复检全部合格时,可判定为合格,
如果仍有1个试件不合格,则判定为
不合格。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4、检验规定(续表1)
分类项目检验规定判断
型式检验
外观、尺寸、标记
同原材料、同类型、同型式、同
规格、同批号套筒,≤1000个为1
个验收批,随机抽取10%进行检
验。
当合格率≥97%时,判定为该验收批
合格;当合格率﹤97%时,应加倍
抽样复检,当加倍复检合格率≥97%
时,判定合格,若仍﹤97%时,该
验收批应逐个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厂。
力学性能
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12个:其
中对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
个,偏置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
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
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
不应少于3个;灌浆料拌合物
40mmX40mmX160 mm 的试件不
应少于1组(宜留2组);同时应
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
当抗拉强度及变形满足前文中“灌浆
套筒检验标准”时,合格。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4、检验规定(续表2)
分类项目检验规定判断
工艺检验
外观、尺寸、标记
同原材料、同类型、同型式、同
规格、同批号套筒,≤1000个为1
个验收批,随机抽取10个进行检
验。
当合格率≥97%时,判定为该验收批
合格;当合格率﹤97%时,应加倍
抽样复检,当加倍复检合格率≥97%
时,判定合格,若仍﹤97%时,该
验收批应逐个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厂。
力学性能
每种钢筋规格的接头试件数量3
个,灌浆料拌合物试件不应少于
1组,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
进行检验;
抗拉强度及残余变形应满足前文中
“灌浆套筒检验标准”,判为合格;当
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或者3个试件
残余变形的平均值不合格时,可再
抽3个试件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判
定工艺检验不合格。
饱满度检
测
饱满度
灌浆应密实饱满,所有出浆口均
应该出浆。
全数检查,采用观察、检查灌浆记
录等方式。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5、下列情形之一,需做型式检验
型式
检验
01确定接头性能时
02灌浆套筒材料、工艺、结构改动时
03灌浆料型号、成分改动时
04钢筋强度等级、肋形发生变化时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6、检验图片示意图
接头试件制作试件张拉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试验检验
7、型式检验报告样图
二、灌浆料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一、材料组成
灌浆料是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细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它材料组合而成的干混料。
加水搅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
主要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
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微硅粉等。
1、胶凝材料
主要用河砂、山砂、机制砂,最
大粒径不大于2.36m m,一般选用
强度高的砂
2、细骨料
灌浆料的
组成材料
早强剂、减水剂、微膨胀材
料等
3、其它材料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套筒灌浆料包装、运输、存储
1、包装
采用防潮袋包装,每袋净重宜
25kg,且不应小于标志的99%。
随机
抽取40袋,总净重不应小于1000kg。
包装袋上应表明产品名称、型
号、净质量、使用要点、生产厂家、
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
容
3、运输和储存
运输和储存时不能受潮,应储
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
光长时间照射。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套筒灌浆料搅拌及使用
按灌浆料重量的12%-14%(具体以产品说明书为准)加水搅拌,水温以5~40℃为宜。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搅拌均匀后静置2min,消弭气泡后再使用,加水搅拌后的灌浆料宜在30min
中内使用完。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套筒灌浆料的种类
套筒灌浆料
低温型
常温型
常温型灌浆料
低温型灌浆料
施工及养护过程中24h内灌浆部位所处
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
施工及养护过程中24h内灌浆部位所处
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且不应超过
10℃。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五、套筒灌浆料的性能指标
常温灌浆料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
流动度/mm
初始≥300
30min≥260
抗压强度/MPa
1d≥35
3d≥60
28d≥85
竖向膨胀率/%
3h0.02~2
24h与3h差值0.02~0.40
28d自干燥收缩/%≤0.045
氯离子含量/%≤0.03
泌水率/%0
注:氯离子含量以灌浆料总量为准
低温灌浆料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
-5℃流动度/mm
初始≥300
30min≥260
8℃流动度/mm
初始≥300
30min≥260
抗压强度/MPa
-1d≥35
-3d≥60
-7d+21d≥85
竖向膨胀率/%
3h0.02~2
24h与3h差值0.02~0.40
28d自干燥收缩/%≤0.045
氯离子含量/%≤0.03
泌水率/%0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套筒灌浆料试验检验
分类项目检验规定判断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进场检验
1) 初始流动度
2) 30min流动度
3) 1d(-1d)、3d(-3d)、
28d(-7+21d)抗压强度
4) 3h竖向膨胀率
5) 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
6) 泌水率
15d内生产的同配方、同批号产
品以50t作为一个检验批号,不
足50t也视为1个批号。
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应
从同一批次产品中重新取样,
对所有项目进行复验。
复验合
格判定为合格品;复验不合格
判定为不合格品。
施工过程
检验
28d(-7+21d)抗压强度
每工作班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
楼层取样不得少于3次。
每次抽
取1组40mm×40mm×160mm
的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
压强度试验。
满足“套筒灌浆料性能指标”的
相关要求。
初始流动度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1次
满足“套筒灌浆料性能指标”的
1、试验检验规定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套筒灌浆料试验检验
2、下列情形之一须做型式检验
新产品的定型鉴定
A
B材料及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质量时。
灌浆料型式检验
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型式检验超过1年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套筒灌浆料试验检验
3、试验检验图片示意图
截锥圆模:下口内径
100mm±0.5mm,上口内
径70±0.5mm,高
60±0.5mm。
玻璃板:500mm*500m
钢尺:精度1mm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六、套筒灌浆料试验检验
4、灌浆料试验报告样图
三、灌浆接头施工工艺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一、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用部位
钢筋套筒连接接头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的使用部位有框架柱、
剪力墙、框架梁: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1、生产流程
在此主要侧重于钢筋套筒连接工艺的介绍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2、构件深化设计
构件投产前,须结合项目吊装需求(吊装点、支撑点、交接节点的钢筋避让要求、预留预埋的需要及其它特殊工艺需要)、工厂生产模具的参数等进行构件深化设计,对于钢筋灌浆套筒,安装前需对进出浆孔的位置进行合理有序布置,避免进出浆孔集中在某一各区
域,一则不美观,二则对结构截面有一定的削弱。
预制剪力墙进出浆孔设置预制柱进出浆孔设置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3、半灌浆套筒的制作与连接
半灌浆套筒
1、其钢筋螺纹加工的丝头 螺距
(1.75m m,2.0m m,2.5m m,
3.0m m)、牙型角度(60°、
75°)、加工精度应满足所购灌
浆套筒接头型式检验报告中标注
的螺纹参数要求;
2、钢筋端部应采用带锯、砂轮锯
或带圆弧形刀片的专用钢筋切断
机切平,以保证后续螺纹加工的
质量满足要求。
3、采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
规应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
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
自检数量应≥10%,检验合格率应
≥95%。
4、接头安装后外露螺纹不超过2p。
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 拧紧
扭矩值应符合规定的拧紧扭矩值。
抽取其中10%的接头进行拧紧扭矩
校核,拧紧扭矩值不合格数超过
被校核接头数的5%时,应重新拧设
备
工
具
加
工
连
接
检
测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4、全灌浆套筒的连接与固定
套筒安装
2.
预
埋连接钢筋 4.灌浆套筒
5.进出浆接头 6.进出浆管 8.密
封堵头10.套筒固定件 11.套筒
页制端密封圈 12.套筒预埋端灌
浆腔 13.钢筋限位销钉 14.套筒
现场连接端灌浆腔
这种固定件拧紧螺栓时,中间的
橡胶塞受挤压会膨胀,从而将套
筒固定在钢制模具上,确保套筒
定位准确,与模具端板垂直,且
不漏浆,全套筒和半套筒皆适用,
都是一样的固定方式。
全套筒安装时应保证钢筋插入到
限位销处,且绑扎到位不发生倾
斜,确保预制端密封圈不脱落;
安装时确保进出浆孔的位置与深
化设计的位置对应,避免偏斜。
螺杆橡胶塞式套筒固定件
全灌浆套筒安装示意图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5、进出浆孔的安装
安装位置准确,不漏浆、
避免弯折、扭曲现象,
浇筑砼之前要密封,避
免堵塞。
安装注意事项
进出浆管管径应与套筒
接头(孔)匹配,保证
连接牢固且通畅、位置
准确
进出浆管安装
进出浆管应选用管壁坚
固,不易受外力压瘪,
弯曲不易折叠、扭曲。
进出浆管材质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加工生产
6、工序检验及混凝土浇筑
套筒固定件与模板的示意
浇筑前检查内容
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
规格、数量、位置;
2.灌浆套筒的型号、数
量、位置及灌浆孔、出
浆孔、排气孔的位置;
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
头位置、接头质量、接
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
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
度;
4.箍筋、横向钢筋的牌
号、规格、数量、间距、
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
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5.预埋件的规格、数量
和位置。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1、灌浆流程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2、截面处理
对于采用钢筋套筒连接的构件,须对已浇筑的结合面进行凿毛、清扫、高压水
枪清洗的处理,确保结合质量:
柱
剪
力
墙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3、分仓和封堵
分仓深化
剪力墙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每个连通灌浆区域(仓室长度)不宜超过
1500mm, 对有套筒群部位则整个套筒群可独立作为一个灌浆仓,对每块预制
墙板分仓进行编号
分仓施工
分仓砂浆可以采用1:2.5水泥砂浆或者专用座浆料,宽度约30-50mm,确保
分隔严密不漏浆,右图是分仓施工示意,也可在吊装前根据分仓深化先在基层
上抹上分仓砂浆,并在砂浆终凝前完成吊装。
灌浆仓封堵
同样采用1:2.5水泥砂浆或者专用座浆料进行封缝,封缝料强度不得低于
30MPa,封缝料填入灌浆仓15mm-20mm左右,上下与混凝土粘接牢固,达
到一定强度后才可灌浆。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4、灌浆料制备及检测
灌浆料制备初始流动度检测试块制作
每次约1包(25kg),采用量
杯按要求加水搅拌3~5分钟,
均匀后静置2min,消弭气泡
后在30min中内使用完。
使用前进行初始流动度检测,
每工作班不少于1次,流动
度要不小于300mm。
每工作班取样不少于1次,
每楼层不少于3次。
每次抽
取1组试件进行标准养护检
测抗压强度。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5、注浆
1、注浆机械种类很多,要求注灌浆压
力达到0.5MPa以上即可,灌浆料搅拌
机可以采用手持式也可采用小型砂浆搅
拌机。
2、人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机具及人员要求预制柱注浆
预制剪力墙注浆
注浆前应对注浆套筒进行编号,以便记
录注浆情况。
预制剪力墙注浆方法与预
制框架柱相同,同一分仓注浆要连续进
行,当存在无灌浆套筒的灌浆仓时,首
先灌注无套筒的灌浆仓。
连通仓灌浆采用压浆法注浆,即从底部
进浆口注浆,进浆孔出浆后逐一进行封
堵,待上部出浆孔出浆后再次逐一进行
封堵,最后待最高处的溢浆孔出浆后封
堵,灌浆设备的压力调低至0.1MPa,
保压1分钟,拔出注浆管并立即封堵,
完成注浆。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钢筋套筒灌浆
6、施工记录
1)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
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每个灌浆构件都需要
录制视屏影像资料。
监理工程师、施工员、
专职质检员等人员在
场,监督灌浆过程。
灌浆全过程录制,清晰
反应出进出浆孔的出料
情况、封堵情况,以便
反应灌浆质量。
视频
要求
四、灌浆接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质
量控制
1、核对形式检验是否合格
有效,跟套筒匹配?
2、进场检验其各项性能满
足灌浆料规范要求。
3、过程检验标养抗压强度
及流动度,达到合格要求。
1、核对形式检验报告是否
合格有效,与现场使用的灌
浆料、钢筋规格、肋型是否
匹配,否则须重新结合现场
情况做形式检验,直至合格。
2、在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做
工艺检验,其外观、力学性
能皆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座浆料要求强度不低于30Mpa,强
度检测:每层为一批,且不少于3
组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养护
套筒
座浆
料
灌浆
料
小建议:
1、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套筒与座浆料
来自不同厂家,型式检验不匹配现象,建议大
家在招采时就注意规避,套筒与灌浆料都采用
同一个厂家材料。
2、规范中规定座浆料的强度不低于30Mpa,很
多项目直接采用30Mpa进行控制,实际上因为
座浆料要填入构件结合仓中15mm-20mm,而
我们很多的预制构件强度都是大于30Mpa,相
当于结合部位局部的强度不足,建议凡是需要
填入分仓内部的座浆料与构件同强度,或者采
用灌浆料进行封仓。
注意,出现下述情况应重新进行工艺检验:
1、更换钢筋品牌;
2、品牌的钢筋外形尺寸与已完成工艺检验的
钢筋有较大差异;
3、更换灌浆套筒或灌浆料;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构件质量生产质量控制
2、浇筑后
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2、灌浆套筒的型号、数量、位置及灌浆孔、出浆孔、
排气孔的位置及连接质量;
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
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4、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5、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1、构件浇筑前,进行上述隐蔽验收,合格
浇筑
检查
套筒的位置及外露
钢筋位置、长度偏
差(满足下表)。
拆模后
保护
外露钢筋、灌浆
套筒
运输中
检查
套筒内是否有杂
物,进出浆孔是
否通透
进场时
预制构件灌浆套筒和外露钢筋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三、构件吊装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1、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施
工过程中,应设置定位架保
证外露钢筋的位置、长度和
顺直度,并应避免污染钢筋。
预制剪力墙现浇端钢筋定位架预制框架柱现浇端钢筋定位架
2、吊装前在基层上垫钢
制垫片时,应控制垫片顶
标高,避免过高导致锚入
套筒内的钢筋缩短,影响
结构质量。
正确放置垫块并抄测标高
3、应检查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
量、位置和长度。
当连接钢筋倾
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
现浇结构施工后外露连接钢筋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四、灌浆后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灌浆完成后,需待灌浆料强度达到35MPa后,方能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根据灌浆料的性能指标,差不多约1天后才能进行梁板的吊装专业,且为了尽可能减少梁板吊装对接头造成
扰动,除了控制后续吊装的时间外,剪力墙或柱子的斜撑,建议保留到梁板吊装完成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