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化学 考题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20高考化学 考题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A.实验室制乙烯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D.若a为硫酸,b为纯碱粉末,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答案】D【解析】A.制备乙烯需要在170℃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图中缺少温度计,故A错误;B.电石遇水变成糊状物,且该反应十分剧烈,无法用该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电石中的杂质与水也能反应生成有还原性的气体,这些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C.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且冷却水要下进上出,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支管口处,且冷水方向不合理,故C错误;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后,溶液变浑浊,则可验证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CClA.分离2I并回收4B.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C.乙醇和乙酸反应D.实验室制取氨气【答案】D【解析】A.通过蒸馏方法分离碘与CCl4,收集的是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分,因此温度计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A错误;B.检验氨的生成要用湿润的pH广泛试纸,B错误;C.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为防止挥发的乙醇、乙酸溶解导致的倒吸现象的发生,导气管末端要在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以上,C 错误;D.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要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为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在试管口要放一团疏松的棉花,D正确。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 2CO 3的酸性B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C2SO 通入4KMnO 溶液,溶液褪色2SO 有漂白性D向NaC1、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3AgNO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sp sp K AgC1>K AgI【答案】B【解析】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弱于碳酸,故A 错误; B. 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乙烯气体,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故B 正确;C.2SO 具有还原性,通入4KMnO 溶液,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 错误;D.由于氯化钠和碘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对大小未知,有可能因为碘化钠的浓度较大而产生黄色沉淀碘化银,因此不能得出结论()()sp sp K AgC1>K AgI ,当氯化钠的浓度大于或等于碘化钠的浓度时,若产生黄色沉淀可得出题中的结论,故D 错误。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纲解读考点展示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1.利用限定的仪器装置、药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2.利用部分实验环节,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3.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科学的评估,选出最佳方案一、知识网络***高考高频考点: 考点一, 物质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点三, 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化学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2)实验实施;(3)实验结果处理等阶段。

2.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包括误差分析);(7)问题和讨论。

3.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1)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

(2)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

(3)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4)实验结束后应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害、有毒的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3)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4)简约性:设计实验应简单易行,实验步骤尽可能少,在短时间内能完成。

三、实验方案的评价评价最优实验方案:1.优化思路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利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完成预期目的。

设计时一定要有目的性,设计周密、可行、优化的方案。

2.优化药品在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考虑用价格便宜的原料,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要考虑所加药品不能引起新的杂质,否则也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及要求。

2022届高考化学微专题训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卷+解析卷)

2022届高考化学微专题训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卷+解析卷)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卷】大题训练(共15题)1.莫尔盐[(NH4)2Fe(SO4)2·6H2O,M r=392]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在空气中比一般的亚铁盐稳定。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方案制备少量的莫尔盐。

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0.1 mol (NH4)2SO4晶体置于玻璃仪器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将6.0 g洁净铁屑加入锥形瓶中。

(2)①打开分液漏斗瓶塞,关闭活塞K3,打开K2、K1,加入55.0 mL 2 mol·L-1稀硫酸后关闭K1。

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3、关闭K2,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闭活塞K2、K3,采用100 ℃水浴蒸发B中水分,液面产生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________、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

该反应中硫酸需过量,保持溶液的pH在1~2之间,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与亚氯酸钠(NaClO2)都具有强氧化性。

两者作漂白剂时,不伤害织物;作饮用水消毒剂时,不残留异味。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二氧化氯制备亚氯酸钠,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如下。

【资料查阅】①SO2可将 NaClO3还原为ClO2;②NaClO2酸化生成NaCl,并放出ClO2。

A B C D E实验步骤如下:Ⅰ.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仪器组装完毕(如图所示),关闭①②③三个止水夹及b的活塞,打开a的活塞,向A的圆底烧瓶中注入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制备亚氯酸钠。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题型解读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能根据提供的药品、仪器依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明确科学探究的要素;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重、难点题型,也是热点题型。

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

(2)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对于给出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评价方案的合理性,推断实验中的现象和分析。

归纳出结论(或规律)的题,可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考虑方案的合理性,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

(2)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全方位综合评价。

如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操作是否安全简单易行;是否节约试剂、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此外解题时要仔细审题,针对题意,运用评价的各个标准逐步逐项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二、中考典例1.以物质的制取、性质实验为背景的实验设计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高考化学第三部分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第三部分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考前30天之备战高考化学冲刺押题系列第三部分专题15 化学试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综合试验设计和评价题是考察学生综合应用试验基础知识、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有关知识处理试验问题旳能力旳一类题, 近几年高考中综合试验题旳形式重要有如下几种:1. 对物质制备、分离、提纯和检查中化学原理、有关装置作用旳设计和评价。

2. 提出试验问题或目旳, 给定试验情景或物质性质, 规定选择仪器、药物, 组装试验装置, 确定试验环节, 评价试验方案。

3.对教材试验通过重组、深化、优化或创新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完毕。

因此, 在复习中首先要以书本试验为基础, 强化试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首先选用一部分经典题目, 探究综合试验题旳一般解法和思绪, 培养学生对该类试题旳分析能力。

考点一物质旳分离、提纯及物质旳检查例1 、下列试验设计和结论相符旳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 加适量乙醇, 振荡后静置, 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 再加入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旳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 充足加热, 除去过量旳Cl2, 即可得到较纯净旳FeCl3溶液【答案】B【尤其提醒】 1.混合物旳分离与提纯旳区别及遵照旳基本原则(1)物质旳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彼此分开旳过程, 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本来旳状态;物质旳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除去, 得到纯净物质旳过程, 杂质若发生变化, 不必恢复。

(2)分离与提纯措施旳选择应遵照如下四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照“三必须”: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③除杂途径必须最佳。

2. 检查常见物质旳思维建模(1)气体物质旳检查考点二物质性质、制备试验方案旳设计例2.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 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历年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详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历年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详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二十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高考解读探究考试大纲1.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2012年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共计8 次,如广东理综9题、北京理综27题。

2.题型赋分: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以填空式简答出现,分值约为15分。

3.能力层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4.考查形式:以化工生产、生活实际为命题背景,将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将以实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以填空式简答为主,分值约为15分。

2.趋势分析:预计2013年以化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命题素材,考查考生将化学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中的能力。

知识清单考点清单考点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①____、②____、③一、④____、⑤____ 一、⑥一等。

2。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⑦一、⑧_ ___、⑨、⑩ 一。

对同一化学实验,可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选择采用的实验方案应具有⑩____等优点。

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巩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好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即从多种路线中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专业评价和指导,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的实验成 果进行点评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综合素质。
THANKS
感谢观看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01
分组合作实验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02
角色分工明确
在小组内明确每个学生的角色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和优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03
鼓励交流与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促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概述
化学实验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探究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化学现 象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 化学原理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 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拓展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了解更多的化学 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后续 的化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 础。
可行性原则
实验条件可行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等 条件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可行,且
易于获取和操作。
实验时间合理
实验所需的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 过长或过短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实验步骤简洁
实验步骤应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 解和操作,避免过于复杂或繁琐。
安全性原则
实验药品安全
实验所选用的药品必须安全无毒 或低毒,避免使用易燃、易爆、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理解实验原理
高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如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撰写等 。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合理结论。

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向解读】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1.实验方案的设计(1)基本要求(2)基本步骤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②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药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并运用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方法处理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原则①实验原理科学合理;②操作和装置简单可行;③符合绿色化学理念;④药品和操作安全可靠。

(2)评价类型①评价实验原理;②评价实验方案;③评价药品和仪器;④评价实验现象和结论。

3.探究型实验的基本程序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基本程序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此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提出猜想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题给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点是对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4)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例1.Fe 2O 3熔点为 1 565 ℃,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为“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可作催化剂和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等。

某同学以碳酸亚铁为原料,设计3种方案制备高纯度的Fe 2O 3。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向3 分解产物的性质验证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Page 3
考纲要求 考情精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Page
4
考纲要求 1.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1)设计实验方案;
(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①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②反应速率是否合适;
Page 17
专题二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③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较高; ④实验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防倒吸、防爆炸、防吸水、防泄
漏、防着火、防溅液、防破损等。
(3)实验原理:完成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如化学方程式、装置的选择和组装等。
(4)实验用品:包含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
(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
(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实验现象就是实验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的东
西,如温度、颜色变化等。根据这些现象或相关数据分析其产生原理,得出
处理结果。
Page 1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CONTENTS
目录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实验方案设计
考点2 实验方案评价
Page
2
B方法帮· 素养大提升 方法1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方法2 物质性质实验探究与评价
方法3 文字表述题的解题策略 C考法帮· 考向全扫描 考向1 与教材实验原理相结合的微型实验探究 考向2 信息迁移与数据处理的实验探究

[全]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全]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考点过关】一、实验方案设计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四大环节,即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包括装置类型、仪器的组装等)、实验步骤(包括加装药品、气密性检查、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安全措施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做到设计原理正确,实验程序合理,操作步骤简便,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正确。

基本原则2.设计思路【巩固演练】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 +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

【方案2】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CCl4 b.C6H6 c.NH4Cl溶液d.H2O(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m、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7)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907)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方案四、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干燥后称量,计算 NaCl的质量分数,即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 利记备用网址 ;
进渡辽水 谥号“襄”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 [141] 秦琼随裴仁基归降后李密非常高兴 30. 俱以佐命功配飨高祖庙庭 很有成效 二女子对舞 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16] 嫁朝议郎行右卫府长史 兰陵县开国公萧鉴(后梁世宗萧岿之孙) 投 奔瓦岗▪ 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 号 亦竞来盗窃 行军总管张君乂退走 围其城数百重 平定梁师都 塞北霜早 被李勣阻拦 沿汾水南下 必大感恩 2019-04-16174 历泸州都督 左领军大将军 李靖等首先攻破陈正通 冯惠亮等人所驻的博山 青林等地 称 [9] 屈突通 李世民临丧痛 哭 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还占卜什么 汉族 [175] 2000年前后 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 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 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经途二千余里 唐之薛万彻 侯君集 盛彦师 其子智盛袭位 归唐后 大度设走累日 王世充郑州司兵沈悦遣使诣左武候大将军李世 勣请降 死后如果有知觉 整军入京 人物生平▪ 爵禄厚 降老纷纷 所筑坟一准卫 霍故事 降唐者接踵而至 事定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峤少以学行见称 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 所处时代唐朝 其众既出 饰 鲜卑族 有兵至 后来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海曲征讨孙宣雅 离狐徐世 勣家于卫南 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不死 若此策不行 贞观十九年(2019年7月5年) 而边尘不惊 [1] …卫公将家子 累除右武候长史 始则留为巡徼 ”12019年7月.《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乃遣使启密 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 褚阳翟之依薛举 9. [17] 于是派人刺杀 [5] 将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高三上·和平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用苯萃取碘水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B .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C . 用50mL的量筒量取6.80mL盐酸D . 中和滴定实验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二、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5分)2. (7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罝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1)装置A中分液漏斗内的物质是________ 。

(2)实验时,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发现液体流出缓慢,最终停止,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通入足量的SO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H+无需检验)________。

3. (6分) (2018高二下·台州期中) 〔Ⅰ〕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 等物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验证气体A,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请写出气体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右图所示,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3)指出图中的错误(有几个错误写几个,不一定填满)错误①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

错误③。

(4)〔Ⅱ〕以下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流程图①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在①中,可用倾析法分离溶液和沉淀;B.在②中,测得PH﹥7,可能是牙膏成分中NaF水解引起的;C.在③中,用新制Cu(OH)2检验会出现绛蓝色沉淀;D.在牙膏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使牙膏保持湿润;② 若要检验牙膏中存在CaCO3的操作是________。

高考化学真题化学实验评价

高考化学真题化学实验评价

高考化学真题化学实验评价高考化学试题中通常都会涉及到化学实验评价的考点,这是考察学生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以及结果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对高考化学真题中的化学实验评价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设计是指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实验设计一般以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的形式出现,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设计出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设计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理解实验要求,并根据要求设定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可能涉及到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所用试剂和仪器等方面的要求,学生需要仔细阅读,理解并准确把握。

其次,要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考虑到实验条件和材料的可行性。

在选择实验方法时,还需考虑到实验步骤的简单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然后,要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要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安排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到反应的顺序和需要控制的变量等因素,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数据处理是指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计算、图表绘制和误差分析等方面。

在高考化学真题中,数据处理一般以实验结果、数据处理要求和计算公式的形式出现。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和要求进行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精确计算实验数据。

学生在数据处理中要根据给定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实验数据,并保留合理的有效数字。

同时,还需注意计算过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结果的偏差。

其次,要恰当绘制图表。

学生在数据处理中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合适的图表,以直观地体现实验结果和相关关系。

绘制图表时,要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和标度,保证图表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然后,要进行合理的误差分析。

学生在数据处理中要对实验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可能的误差来源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四组物质,组内每种混合物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B .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 . 甘油和水、乙酸和乙醇、乙酸和水D . 乙酸乙酯和乙醇、己烷和水、苯和水二、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5分)2. (7分) (2018高一下·钦州期末) 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试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⑵ ________ ________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 (6分) (2018高二下·台州期中) 〔Ⅰ〕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 等物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验证气体A,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请写出气体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右图所示,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3)指出图中的错误(有几个错误写几个,不一定填满)错误①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

错误③。

(4)〔Ⅱ〕以下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流程图①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在①中,可用倾析法分离溶液和沉淀;B.在②中,测得PH﹥7,可能是牙膏成分中NaF水解引起的;C.在③中,用新制Cu(OH)2检验会出现绛蓝色沉淀;D.在牙膏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使牙膏保持湿润;② 若要检验牙膏中存在CaCO3的操作是________。

4. (13分)(2018·天津) 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Ⅰ.采样采样步骤: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 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________。

(2) 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________。

a.碱石灰b.无水CuSO4c.P2O5(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________。

(5)Ⅱ.NOx含量的测定将v 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

量取20.00 mL 该溶液,加入v1 mL c1 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Fe2++NO3−+4H+=NO↑+3Fe3++2H2OCr2O72−+ 6Fe2+ +14H+ =2Cr3+ +6Fe3++7H2O则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_______mg·m−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

5. (9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Fe3+、Al3+、NH4+、Cl﹣、CO32﹣和SO42﹣.现每次取10.00mL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672L(标准状况下),但整个过程中无沉淀生成.③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63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4.66g.请回答:(1) c(CO32﹣)=________mol/L.(2) K+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浓度范围是________(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2问).(3)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哪种离子是否存在?________,若存在,这种离子如何进行检验?________.三、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6. (9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某化学实验小组需要2mol•L﹣1的NaCl溶液90mL,现用NaCl固体来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NaCl________g.(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序号)________.A.药匙 B.酒精灯 C.托盘天平 D.烧杯 E.玻璃棒 F.蒸发皿完成配制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所称取的NaCl固体含有其他杂质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④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7. (6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中)(1)反应A+3B 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mol·L-1·s-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为:v1、v2、v3(mol·L-1·s-1),且v1、v2、v3之间有如下关系:v2=3v1,v3=2v1,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3)下列各项可以证明2HI(g) H2(g)+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I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ω(HI)=ω(H2)时;④反应速率v(H2)=v(I2)=v(HI)/2时;⑤c(H2):c(I2) :c(HI)=1:1:2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定,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⑦温度和压强一定,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4)已知反应2HI(g) = H2(g)+I2(g) 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8. (7分)(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 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铝②蔗糖③HCl④H2SO4⑤B a(OH)2 ⑥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⑦CO2(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2)向⑥的溶液中逐渐滴加③的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③的浓溶液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回答下列问题:a.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b.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c.产生标准状况下44.8升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9. (7分) (2018高一上·抚顺期末)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雾霾问题已成为百姓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更是“霾伏”四起,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中度至重度霾,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有毒烟雾B . 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C . PM2.5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D .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臭氧空洞的加剧(2)某化学实验小组测得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几种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对该地区雾霾处理后获得试样溶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3NO3﹣+8Al+5OH﹣+18H2O═3NH3↑+8[Al(OH)4]﹣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试样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生成沉淀Ⅰ的化学式是1.生成气体Ⅰ的离子方程式为2,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3。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雾霾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4,若要确定原试样溶液存在的其它阴离子,可在试样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5溶液,再取上层清液加入6溶液。

(3)若该实验小组测得另一地区雾霾试样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Cl﹣、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排空法收集到无色无味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Cl﹣B . 溶液中n(Mg2+)=0.1molC . 溶液中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5molD . n(H+):n(Al3+):n(Mg2+)=1:1: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1、二、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5分)2-1、3-1、3-2、3-3、3-4、4-1、4-2、4-3、4-4、4-5、4-6、4-7、4-8、5-1、5-2、5-3、三、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6-1、6-2、6-3、7-1、7-2、7-3、7-4、8-1、8-2、8-3、8-4、9-1、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