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学生行为,提升班级管理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视学生行为,提升班级管理力量
作者:陶赞德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8年第5期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马山完小(542827)陶赞德
[摘要]小学生行为有相似性,对其行为共性特征进行深入探究,能为教育提供重要信息
支持。
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有正确的态度,任何简单粗暴的教育
都不能获得好效果。
只有从学生行为成因视角展开研究,这样才能给出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探索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50089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其行为特点比较突出,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行为展开针对
性研究,以便制定适合度更高的教育对策。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行为有鲜明的探奇性、即时性、尝试性等特征,有些学生还喜欢冒险,其行为也带有“破坏”性,班主任要理性看待学生的行为,对学生心理有更到位的把握,并给出纠偏措施。
一、正视学生的尝试行为
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比较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是学生心理的共性表现。
作为班主任,我
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要“听话”,束缚个性发展,听话的学生的确让人省心,但学生天性受到
遏制,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要注意转变班级管理观念,特别要废除“家长制”,这是班主任正确理性认识学生的前提。
学生有尝试行为,这是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迫切要求。
与成人不同的是,学生的尝试是
在缺少全面认知的情况下的行为,其可行性是不高的,甚至是一种冒险。
我们成人在小时候也
有过这些经历。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学生的尝试行为的合理性,要正视学生的自然诉求。
如看到别人练舞蹈,很多学生也急于想尝试一下,如果班主任极力反对,不让学生去尝试,不
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还会破坏学生的正常心理。
如有学生想在教室内养花,班主任如果支持,学生会非常开心地操作,并在养花的过程获得丰富体验;如果班主任反对,学生养不成花,自
然会留下缺憾,其体验经历就比较欠缺。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每一个诉求,尽量满足学生的尝试心理,
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形成认知。
如果学生的尝试要求是不合理的、没有可操作性,班主任也需
要给出最为合理的解释,或者用其他替代形式满足学生的尝试要求,不能一味拒绝,以挫伤学
生的尝试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的提问行为
小学生有无数个为什么,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问题需要正确地对待。
学生提问得越多,说明
学生的思维越发达,这是学生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行为。
如果班主任没有耐心回答学生问题,这势必要遏制学生的主体意识。
也许出于其他考虑,不能给学生满意答复,此时需要引导学生
继续探索,鼓励学生从其他途径找到正确答案。
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甚至是荒谬,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认知标准来衡量学生,更不能嘲笑学生的无知。
学生问题多多,班主任需要给出热情引导。
如有学生问:我们班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班级一
样搞文艺会演呢?班主任面对这样的问题,常常会给出许多不能操作的理由,或者干脆拒绝回
答。
有的班主任会说:我们班级有自己的情况,能不能搞这些活动,需要做出通盘考虑。
这些
问题不需要你操心,班主任自然会有考虑。
学生此时会很失落,心里会想:我们班级不如其他
班级,班主任太霸道了。
我问问题都不行,我以后不问就是。
很显然,学生求知愿望被扑灭了。
如果正面鼓励,其效果会截然不同的。
如也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同学?班主任给出回答:在老师眼中,同学们都是好孩子,只是每一个人的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学
习好老师喜欢,遵守纪律老师也喜欢,勇于回答问题老师还是喜欢。
学生听到这样的答案,其
感觉会特别舒服,认为老师说得有理。
学生提问是好现象,这是学生探索世界的最简单的操作途径。
也许班主任对很多问题不能
给出合理解释,但不可随意应付学生,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求助网络和工具书,给学生以科学
的解读。
三、理解学生的游戏行为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特别是电子游戏已经深入人心,小学生对此常常是废寝忘食。
班主
任对学生沉迷游戏非常担忧,不断采取封堵措施,企图切断学生与游戏的任何联系。
这样操作
的效果如何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即使班主任能够管住学生的身,你能够管住他的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游戏是益智活动,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满足感官刺激,还可以获得智
力的发展,拒绝游戏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任何封堵都不是正确的教育,不妨采取疏导的方式。
首先,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并达成管理共识,对学生玩游戏进行合理引导,而不是堵死,建
议家长帮助学生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有适合度问题,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智力水平需要搭配不同
游戏。
其次,限制学生游戏时间,建议家长和学生协商,制订游戏计划。
学生缺少控制力,很
容易陷入沉迷状态,班主任对此要做好科学的调查,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相关教育,联手学生
家长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教育的效率。
学生本质
是好的,良好的班级环境,给学生带来的是正面教育,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
四、引导学生的交际行为
小学生有群体要求,常常会结成小团队进行互动。
这里便涉及一个交际的问题。
在班主任
看来,交友是需要慎重的,不能跟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不然是会学坏的。
而学生的想法和
班主任存在差异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标准,“合得来”是关键。
因此,班
主任对学生交际行为要进行科学干预,给学生讲清交际的重要性,推荐一些交际的建议。
班主任引导学生交际时,要鼓励学生学习其他人身上的优点。
班里有一位女生,平时特别
喜欢交朋友,跨班级交友情况突出。
其他班级教师对此有反映,说她影响了班级管理。
班主任
了解情况后,及时找这个学生进行调查。
这个学生说: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这不应算错
误吧。
班主任给出引导:你喜欢交朋友是好事,说明你很有人气,很受大家的喜欢。
但我们的
交友自由不能建立在破坏人家集体秩序基础之上。
如果你能够给好朋友带来帮助,也能够给好
朋友的集体带来好处,这样的交友行为才是最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班主任做完工作之后,这个
学生再也没有影响其他班级的情况出现。
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存在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是正常的,班主任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多
跟学生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若能达成共识,教育便顺利产生正能量。
五、直面学生的懒散行为
小学生有懒散行为,甚至让班主任不可容忍,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玩心太重耽误正事,做事效率不高等。
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很容易发火,常常对学生进行严
厉教育管理。
其实,学生有懒散现象有其心理原因,因为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和成人不同,在成
人看来,这事非常重要,不得耽误,在学生看来,这事即使耽误一点也没有关系。
所以,因为
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会出现懒散行为。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懒散行为时,需要综合考量,看有没有可以谅解的客观原因,在处理方
法上也要进行优化处理。
首先,要考虑疾风暴雨式能不能获得满意效果,如果负面影响更大,
就要废止这个措施。
其次,给学生讲清具体要求,给学生时间操作,提高学生时间观念。
再次,对学生的进步表现给出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给学生更多动力。
最后,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不能
要求学生不懒散,自己却做不到。
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教育学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
不能单纯追求速度,欲速则不达,要多从方法上找突破,只有方向正确,才能赢得班级管理的
主动权。
小学生处于快速成长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是最为正常的表现,班主任也要用最为正常的
手段来处理和施教。
如果班主任行为过激了,得到的教育自然是反向的。
对待学生不可没有原则,但也不能粗暴,唯有理性,才能换来最为理智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行为有共性特点,对其行为成因展开相关研究,这是班级理性管理的必然选择。
小
学生心理不成熟,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是正常的。
班主任要用理性态度看待学生的行为,并针对
性给出引导,帮助学生认清个人行为的利害性。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