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梁横截面图
根据建筑的需求,该工程的商业娱乐部分需要具有较大
的空间,因此柱网的结构要大一点I 上部为办公住宅K ,分隔 企间正常即可,从受力结构上看,该建筑物的布豐应该满足 结构刚度沿竖A 均匀的递减,以消除刚度上的突变,所以上 部楼层的柱和墙应该少而疏,降低刚度,下部楼鬚的柱和墙 应该多而密,提高刚度。

但是建筑的功能要求却刚好与之相 反,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底部采取框架剪力墙 结构,转换层除了采用梁结构外,还可采用箱形、桁架、斜撑、
收稿日期=2017 -03 -29
作者简介:余芳(1980 -),女,陕西汉中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工作。

某工程地下1层,平时作停车场用,战时可作为人防叠 间,地上3雇为商业娱乐用房,4〜8以为办公K ,9〜31 C 为 住宅区,总高为100 m 。

其中3层以下为框架结构,3层以上 为剪力墙结构,第3层为结构转换层,M 高为5. 9 m ,采用梁 式结构,梁高为2.4 m ,水平向结构由24根矩形梁组成,璧向 结构由核心筒体和25根芯柱组成,跨度为4. 5〜8. 1 mef建 筑属于丙类建筑,位于6°抗震K ,剪力墙和框支柱非底部加 强部位抗震等级为3级,底部加强部位抗震等级为1级3梁〜
2所示〇 3.1 转换层施工流程
进行转换层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测t t 放线,将剪力墙与柱 钢筋绑扎,同时进行柱模板和剪力墙的安装,然后搭设转换 大梁的支撑系统,安装大梁的底模,对大梁侧模和其他的梁 板模进行绑扎,最后对剪力墙与柱浇筑混凝土:1、3.2转换层施工重点
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包括四个层面,即模板支撑系统的施 工、钢筋的绑扎与连接、混凝土的浇筑、裂缝的控制,转换U 施工过程受钢筋重i t 、混凝土重M 、其他施工负荷、转换梁截 面的影响,因此,对转换层支撑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做好 支撑系统,才能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s 钢筋的绑扎连 接环节必须要做好,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导致后 期出现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环节进行重点的 把控,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2]。

3.3 转换层施工难点
在进行转换层施工的时候,由于受转换梁的影响,使得 转换层的施工较为困难,其难点在于对钢筋长度、数量、间距 的控制。

转换梁柱节点钢筋相互交错,钢筋较长,且数量较
多,因此,在对钢筋进行下料的时候要注意长度的精确性,E 确规划钢筋的数量和位置,保证工程的整体质其次在进 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受钢筋间距的影响,使得浇筑的时 候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导致浇筑不均匀,盾期出现裂缝,因 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间距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保证混凝 土的流动性,避免出现裂缝,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3 ]。

4转换层施工细节步骤
4.1 转换层梁的施工
转换层梁的截面积比较大,在施工的时候要计算其载 荷,根据该工程梁载荷的计算结果,需要对地下1以至地上2 层的顶板安装整体连续满堂架,该方法能够保证主体结构的 安全性,使得载荷能够传到基础筏板上,然后在梁的强度达 到设计要求的时候再进行拆除。

Vol.43 ,N 〇-6June,2017
I'i v£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43卷第6期2017年6月
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余芳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 程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丰富, 形式更加多样化。

本文对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进行 分析,结合实际的工程总结其设计原则,并对施工流程、重 点、难点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施工细节方案, 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框支剪力墙;转换层施工;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 U 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4011(2017)06 -0166 -02
D O I : 10. 3969/j . is s n . 1672 -4011. 2017. 06. 086
空腹桁架等结构,六度抗震K 也可采用厚板结构(该结构也 可用于非抗震区的设计),但是厚板结构的受力比较复杂,传 力线路不明晰,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在该工程中 采用了梁结构,梁结构较为科学,施工上也比较便捷。

转换层的设计要合理地对上下结构进行协调规划,降低 转换层结构数量;针对实际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转换层结 构,保证选用的结构能够承受上部分的应力,尽量避免使用 主次转换梁;转换梁支座要与上部构件接近,保证竖向应力 的传递;合理地调整构件的尺寸,加强筒体,保证下部结构的 刚度。

工程概况
3转换层施工注意事项
和柱的截面尺寸、配筋如图19 640
2设计原则
• 166

第43卷第6期
2017年6月
4.2 转换层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可采取一次和分次的方式,一次浇筑的施工工期比较短,但是会受钢筋间距、层高的影响,使得 混凝土的人仓和捣实工作比较困难;分次施工工期较长,施 工工序多,成本相对较高,但是能够很好地让混凝土深人到 位,浇筑的质量更好,因此,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的 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4]。

该工程中采用了分两次 浇筑的办法,第一次浇筑高度为3.5 m,第二次为2.4 m,同时在浇筑之前先将梁顶的钢筋固定好,其他钢筋在混凝土浇 筑完成后再绑扎施工s
4.3 转换层柱的施工
转换层柱断面比较大、钢筋较密,因此,进行钢筋绑扎连 接的时候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操作,保证施工轴线几何尺寸和 位置的准确性。

要用激光铅直仪来控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然后板面上标示出柱边线,并在柱边线20 cm处标示出模 板控制线,以保证柱断面的尺寸,最后采用拉通线方法,使得 柱边线能够在一条线上A。

该工程中柱模板用60 X 1〇〇@ 100的木枋和18厚的竹胶板,并用钢管进行加固,然后用 4小14的穿柱螺栓进行加固,垂直间距为400,柱模板设计见 图3。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支好底模,站在底模上浇筑混凝土,使用软管接上布料杆头来防止混凝土离析,每次的下料高度 为600,用插人式振动器进行捣实w
4.4 构件配筋
框支梁多为偏心受拉构件,该工程中上下支梁的纵向配 筋率在0.92%〜1.43%,并且要保证至少要有一半的支座上 部纵向钢筋沿梁全长拉通,箍筋的直径为14,配筋率至少要 达到1.2%。

严格控制轴压比,柱内全部的纵向配筋率在1.82%〜2.35%,沿柱高方向采用井字复合箍进行加密,箍 筋直径为16,配筋率至少达到2.1%0
4.5转换层楼板
转换层是框支剪力墙的分界,承担着分配上下剪力的功 能,其上下部分的内力分布情况是不同的,上部楼层载荷的 水平力是随着剪力墙刚度比例分配的,下部楼雇受落地剪力 墙与框支柱刚度差异的影响,水平剪力集中到落地剪力墙 上,载荷在转换U处会发生突变因为楼板自身受力较大,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楼板要具有较大的刚度,该工
V〇1.43,No.6
June ,2017程中楼板的厚度为25 cm,用II级12@ 150双向双层钢筋拉 通,配筋率为〇. 3%,同时加强了 5层以下楼板厚度,加厚 15 cm左右,、协调了转换U楼板分配剪力的过程@
4.6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与养护
该工程中,梁是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来施工的,并保证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相差为21〜24°C,表面温 度与大气温度相差为20〜25丈0用双层棉毡包裹模板的外 侧,顶面铺上塑料膜以后,盡上棉毡,而且每根梁都有测温 孔,孔径为48,深2 mD第2〜4 d保证每2 h进行一次测温,第4〜7 d可以降低测温的频率,每4 h进行一次测温即可,要求每次都要测定大气温度、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温度[7]。

从该工程的实际测量数据中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可达 70°C,出现在第4 d,拆模时候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为44°C,大 气温度31°C,混凝土表面温度41°C,第8 d进行梁帮模的拆 除工作,并喷水养护10 d左右,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唇可拆 除梁底模板。

4.7 监理工作
该工程各个环节中都加大了监理人员的监督力度,监理 人员、建设人员相互配合,严格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将责任 落实到个人身上,保证了施工工艺,进而保证了工程的质
在本次工程中,监理人员共发现大故障14处,小故障31处,且配合相关人员及时地进行了改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 进度。

5结束语
本文从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以施工出发,对实际的 工程进行分析,总结其设计原则,同时对施工的流程、重点、难点进行分析,针对相应的重点难点提出施工细节方案。

相 人员在进行意见参照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状况对 该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摸索新的办法,推动建筑工程的进 步和发展$
[ID:004362]参考文献:
[1]蒋超.浅谈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J].
四川建材,2008,34(6) :117 -118.
[2]王军.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初探[J].
福建建材,2014,33(6) :30 -32.
[3]卢学和.浅述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摸板工程设计
与施工[J]*福建建筑,2008,26 (11) :71 - 73.
[4]何冰.浅述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民
营科技,2008,14(10) :182,187.
[5]黄涛.现浇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分析[J].
现代物业,2013,12(4):104 -105.
[6]曹振华,惠军民,屈永照.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
[J].西北水力发电,2006,25 (2) :65 - 67.
^i»)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s
_
l
;
s
;
3l
g.
s:
_
s
_
s
• 16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