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考试试卷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4分,每题1分)
1. 经过单调变换,效用函数仍能反映原有的偏好。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性质,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仍表示相同的偏好。
2. 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边际成本的变化总是比平均成本的变化要快。
当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后,边际产量开始下降,边际成本开始上升,但平均
产量仍在上升,于是平均成本也在下降,一直到边际产量上升且交于
平均产量的最低点,平均成本才转而进入上升阶段。
3. 垄断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它可以对产品任意定价。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垄断厂商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根据MR=MC的原则来定价,尽管其是价格决定者,但却不能也不会随意定价。
4. 工资率上升时,工人不一定肯多劳动。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工资增加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工人工资增加,替代效应会
刺激工人多工作,收入效应刺激工人多闲暇、减少工作,最终结果取
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所以工作时间是否增加是不确
定的。
5. 如果某个企业把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产权全部买下,从而成为垄断者,这种情况就是自然垄断。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自然垄断是指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在自然垄断下,一个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品。
若某企业把某种自然资源的产权全部买下,这是垄断资源而非自然垄断。
6. 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高时低。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无关,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由偏好完备性、可比性、传递性、非饱和性等性质决定的。
7. 只要企业生产时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总是递增的。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企业短期边际成本MC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当MC>AVC时,AVC曲线递增;当MC<AVC 时,AVC曲线递减;当MC=AVC时,AVC曲线达到最小值。
8. 在成本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当MC<AC时,AC递减,此时边际成本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当MC>AC时,AC递增,此时边际成本递增。
以上分析表明,
在边际成本递增时,如果MC<AC,则AC递减;如果MC>AC,则AC递增。
9. 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时,要素价格由要素提供者决定。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要素市场的买方是指购买要素的一方,即要素的需求者。
同时
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即买方就有更大的定价权,因此要素价格由
要素需求者决定。
10. 两种要素A和B的价格如果相等,则产出量一定时,最低成本
支出的要素投入组合将取决于等产量曲线斜率为-1的点。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产出既定时,使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为:-dB/dA=MPA/MPB
=PA/PB。
如果PA=PB,则-dB/dA=1,即dB/dA=-1,此均衡
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1的点。
11. 某物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对其征收消费税后所造成的无谓损失
就越大。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无谓损失的大小与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大小有关,在供给曲线弹
性一定的条件下,需求弹性越大,造成无谓损失就越大。
12. 一个购买了财产保险的人不再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其行为属
于逆向(不利)选择。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道德风险问题而不是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是事前行为,道德风险是事后行为。
购买财产保险的人不再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是
在购买保险之后,是事后行为,因此属于道德风险。
13. 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效用最大化。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而不是边际效用最大。
14. 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的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从长期来看,由于不存在进入壁垒,若企业经济利润为正,则
有新的企业进入,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直至经济利润为零。
若企业的
经济利润为负,则有些企业退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直至经济利润
为零。
由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在长期,垄断竞争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2、名词题(20分,每题5分)
1. 正外部性
答案:正外部性是指,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
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时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由
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时外部性内在化。
解析:空
2.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
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
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
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
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
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
企业
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
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
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
规模报酬是所有要素投入
扩大相同倍数所引起的产出变化情况,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规模
经济涉及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是,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
济的原因之一。
解析:空
3. 需求定理
答案:需求定理是有关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定理。
该定
理的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
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
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也就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
定上升。
以纵轴为价格,以横轴为需求量,那么需求曲线一定是向右
下倾斜的。
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定理,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解析:空
4.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用来测量该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按照其大小可分为五种:①若ES=0,则称该物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如稀有的古董及珍品;②若0<ES<1,则称该物品的供给缺乏弹性,多数农产品的供给均缺乏弹性;③若ES=1,则称该产品的供给有单位弹性;④若1<ES<∞,则称该产品的供给富有弹性,多数工业产品的供给均富有弹性;⑤若ES=∞,则称该物品的供给完全弹性。
解析:空
3、简答题(45分,每题5分)
1. 试画出这样一条效用函数曲线:对于小额赌博,它显示的是风险偏好行为;而对于大额赌博,它显示的是风险规避行为。
答案:风险规避者的期望效用函数是凹的,风险偏好者的期望效用函数是凸的,因此效用函数曲线可以用图11-1表示。
图11-1 效用函数曲线
当收入较小时,即小额赌博时,效用曲线的斜率递增,表明他是风险偏好的;达到一定收入时,转变为大额赌博,此时效用曲线的斜率递减,表明此时他是风险规避的。
解析:空
2. 试举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实例,简述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原理。
答案:(1)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原理: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造成市场失灵。
(2)以保险市场为例,如果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的,则根据大数法则所定费率足以保证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
问题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信息不可能充分掌握。
拿健康医疗保险来说,哪些人身体好,哪些人身体差,保险公司无法充分了解,结果是身体差的人投保最多。
事后,保险公司才了解到实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这迫使保险公司按“最坏情况”的估计来确定保险费率,但这样会使费率上升,身体好的人不愿参加保险。
尽管他们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但市场无法给他们提供保险,这使保险市场的有效性遭到破坏。
解析:空
3. 哪些因素会影响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答案:影响卖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价格水平。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卖者提供的数量越多;反之,卖者供给量越少,其表现为商品供给量沿供给曲线移动。
(2)投入品价格。
一种物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投入的价格负相关,投入品价格越高,卖者成本越高,物品供给量越少;反之,物品供给量越多。
(3)技术。
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卖者利润,从而增加供给量。
(4)预期。
卖者的物品供给量还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卖者对未来预期看好,如预期价格上涨,则会增加物品供应量。
(5)卖者的数量。
卖者的数量同样会影响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若市场上卖同种物品的卖者很多,价格相对较低,单个卖者会减少供给,反之,则会增加供给量。
解析:空
4. 请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这是因为,当E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
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
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
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
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
减少的。
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d=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
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
是相等的。
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
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空
5. 列出经常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经济学家如何对这些观
点做出反应?
答案:经常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是:保护工作岗位、保
卫国家安全、帮助幼稚产业、防止不公平竞争以及对外国的贸易限制
做出反应。
经济学家对各种观点的反应如下:
(1)工作岗位论。
自由贸易的反对者认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破坏了国内的工作岗位。
但自由贸易在消灭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
些新的岗位,贸易的好处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每个国
家的工人都能在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找到工作岗位。
(2)国家安全论。
贸易反对者认为某行业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该行业正受到其他国家的竞争威胁。
经济学家承认当存在对国家安全
的正当关心时,保护关键行业可能是合适的,但担心这种观点会被那
些渴望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以给自己谋利的生产者所利用。
(3)幼稚产业论。
新行业支持暂时性贸易限制,可以鼓励该行业建立,有时旧行业也认为需要暂时性保护。
经济学家对这些要求持怀
疑态度,因为幼稚产业论在现实中难以实施。
政府很难确定建立这些
行业的利益是否大于保护给消费者带来的成本,政治程序也使得挑选
变得更难。
经济学家也在理论上怀疑幼稚产业论,保护并不是一个幼
稚行业成长所必需的。
(4)不公平竞争论。
只有各国都按同样的规则行事,自由贸易才是合意的。
如果不同的国家企业服从不同的法律和管制,那么企业在
国际上竞争就是不公平的。
但是,消费者从低价购买中得到的好处会
大于生产者的损失。
(5)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认为当与自己贸易伙伴讨价还价时,贸易限制有用的。
但是,这种讨价还价战略的问题是,威胁有
时可能不起作用。
此时该国会面临两种坏的选择,实践威胁并实行贸
易限制,会减少自己的经济福利,或收回自己的威胁,这又会在国际事务中失去尊严。
解析:空
6. 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
答案:(1)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是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报酬-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
这样的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机会成本则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①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的区别
一般理解的成本,是生产活动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而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而是要素用于其他用途的最大收益。
②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的联系
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了考察利润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效益,在经济学中,考察一种经济活动既要考虑生产成本也要考虑其机会成本。
如果B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不变,生产A产品的成本上升从而获得的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2)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高,说明生产这种物品的效率或者说
效益就越低。
相反,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越低,表明生产这
种物品的效率就越高。
即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呈
反向变动关系。
解析:空
7. 请解释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点。
为什么二者对纯
公共物品而言都是必需的?
答案: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当它被某个人消费时,并不减少其他
人的消费数量;非排他性的特点指的是当该物品被某个人生产和消费时,无法将其他人排除出对该产品的消费,二者都是构成纯粹公共物
品的必要特征。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的特点意味着所有人能够同时消费该物品,限
制个人的消费量可能会无效,因为其他人的消费并不会因而受到影响。
此外,私人企业销售私人物品是为了从中获得收入,以便为自己购买
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这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
其进行消费,而不管其支付价格的高低,这就刺激了人们搭便车的积
极性,从而使得私人企业不大可能提供此类产品,因为他们将无法从
销售此类产品中获得任何收入。
解析:空
8. 最低工资法对市场均衡工资和就业有什么影响?分竞争和买方垄
断的情况画图讨论。
假定在两种情形下市场均衡工资都低于法定最低
工资。
答案:(1)完全竞争情形。
如图13-1所示,就业量在完全竞争情形会下降,同时会有失业现象,失业人数为yS-yD。
图13-1 完全竞争下法定最低工资的影响
(2)买方垄断情形。
如图13-2所示,当w0>w*时,就业量将由y*增加到yS,就业会增加。
当时仍然会有就业缺口。
除非最低工资等于完全竞争时市场均衡工资,如果w0太高了,则又会出现新的失业。
图13-2 卖方垄断下法定最低工资的影响
解析:空
9. 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
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
答案:(1)垄断并不保证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
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
制定的大于平均成本(AC)的价格,那么该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
如果该产品的需求者只能接受小于AC的价格,那么该厂商会发生亏损。
垄断厂商出现亏损后,在短期内既有可能继续生产,也有可能停止生产。
(2)在短期内,若产品价格P低于平均成本(SAC),但只要还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低点,继续生产可以弥补固定成本,
且能弥补部分可变成本,生产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但只要P小于AVC
的最小值,则该厂商会停止生产。
因为如果不停止生产,它的损失会
更大,不仅损失全部固定成本,而且可变成本的一部分也无法弥补。
解析:空
4、计算题(45分,每题5分)
1. 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
判断:
(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答案:(1)因为Q=f(L,K)=AL1/3K2/3,于是有:f(λL,λK)=A(λL)1/3(λK)2/3=Aλ1/3+2/3L1/3K2/3=λAL1/3K2/3=λf(L,K)
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用K_表示;而劳动投入量可变,用L表示。
对于生产函数Q=AL1/3K_2/3,有:MPL=AL-2/3K_
2/3/3。
且dMPL/dL=-2AL-5/3K_2/3/9<0。
这表明:在短期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劳
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递减的。
相类似地,假定在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量不变,以L_表示;而资本投入量可变,以K表示。
对于生产函数Q=AL_1/3K2/3,有:MPK=2AL_1/3K-
1/3/3,且dMPK/dK=-2AL_1/3K-4/3/9<0,这表明:在短期
劳动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MPK是递减的。
以上的推导过程表明该生产函数在短期生产中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解析:空
2. 某人的效用函数形式为u=lnw。
他有1000元钱,如果存银行,一年后他可获存款的1.1倍,若他买彩票,经过同样时间后他面临两种可能:有50%的机会他获得买彩票款的0.9倍,50%的可能获得彩票款的1.4倍。
请问:他该将多少钱存银行?多少钱买彩票?
答案:假设此人将其所拥有的1000元中的x用于购买彩票,这时有两种可能:
获得0.9x元,其概率为0.5;获得1.4x元,其概率为0.5。
他将剩余的(1000-x)元存入银行。
对于这(1000-x)元的银行存款而言,在一年后连本带息将有1.1×(1000-x)元。
综上所述,此人的期望效用为:
EU=0.5×ln[1.1×(1000-x)+0.9x]+0.5×ln[1.1×(1000-x)+1.4x]=0.5×ln(1100-0.2x)+0.5×ln(1100+0.3x)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EU′=0.5×(-0.2)/(1100-0.2x)+0.5×0.3/(1100+0.3x)=0
解得x≈916.7。
所以,此人为了使其预期效用最大化,他将花费916.7元用于购买彩票,将剩余的83.3元用于银行存款。
解析:空
3. 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单个厂商的短期总成
本函数为STC=Q2+6Q+20。
(1)求市场的短期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420-30P,求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假定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1.6元的销售税,那么,该市
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消费者和厂商各自负担多少税收?
答案:(1)因为SMC=2Q+6,AVC=Q+6,所以
SMC≥AVC恒成立。
因此,厂商i的短期供给曲线为P=SMC=2Qi
+6,即Qi=0.5P-3,因此市场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2)令Qd=Qs,即420-30P=50P-300,解得Pe=9,
Qe=150。
(3)若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1.6元的销售税,则Pd-1.6=Ps。
令Qd=Qs,即420-30Pd=50(Pd-1.6)-300,解得Pd
=10,Ps=8.4,Qe=120。
消费者承担的税收=120×(10-9)=120,生产者承担的税收
=120×(9-8.4)=72。
解析:空
4. 假设小明对食品A的需求曲线为Q=10-2P。
当食品价格为P*时,小明对食品A的价格需求弹性为-2/3。
那么P*等于多少?
答案:当食品价格为P*时,此时需求量为Q*=10-2P*,因此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得:
解得:P*=2。
解析:空
5. 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平均成本函数为SAC(Q)=200/Q+6-2Q +2Q2。
求:该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
答案:由于SAC(Q)=STC(Q)/Q,所以STC(Q)=200+6Q-2Q2+2Q3,从而可得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Q)=dSTC(Q)/dQ=6-4Q+6Q2。
解析:空
6. 假定某人效用函数为:
u(x)=x1/2
他面临这样一种不确定性,未来收入有1/3的可能是25元,有
2/3的可能是81元。
要求计算:
(1)多少元的稳定收入会使他觉得境况与不确定情况下一样好?
(2)这一不确定性的风险溢价是多少?
(3)如果有一保险合同使他无论何种情况发生都能够得到81元的收入,他最多愿意花多少钱来购买这份合同?
答案:(1)消费者的预期效用为:
u(25)/3+2u(81)/3=23/3
为了获得这样的效用,消费者需要无风险收入x1/2=23/3⇒x=529/9(元)。
(2)风险溢价等于不确定情况下收入的期望值减去能够使其获得不确定情况下预期效用的稳定收入值,因此,风险溢价为:25/3+
2×81/3-529/9=32/9(元)。
(3)设他最多愿意花R元购买保险合同,则购买保险后的确定性收入81-R带来的效用不应低于无风险收入529/9带来的效用,故
他最多愿意花81-529/9=200/9(元)。
解析:空
7. 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68-4P,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s=-12+4P。
(1)求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在(1)的条件下,该市场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
会总福利分别是多少?
(3)假定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销售税,那么,该市场
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此外,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和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又分别是多少?
答案:(1)令Qd=Qs,即68-4P=-12+4P,解得Pe=10,Qe=28。
(2)消费者剩余CS=0.5×(17-10)×28=98;生产者剩余PS=0.5×(10-3)×28=98;社会总福利SW=CS+PS=196。
(3)若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销售税,则Pd-2=Ps。
令Qd=Qs,即68-4Pd=4(Pd-2)-12,解得Pd=11,Ps=9,Qe=24。
消费者剩余变化量为:∆CS=0.5×(17-11)×24-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