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拓展关联知文化。

(1)【任务一】辨识对联。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喜八百里大湖
B. 乐忧大湖八百里
C. 喜悲大湖八百里
D. 忧乐八百里大湖
(2)【任务二】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或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帝王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己亥之二月也
B. 七言律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 谥号命名:《范文正公集》、《欧阳文忠公集》、《东坡乐府笺》
D. 作家称谓:余光中(乡愁诗人)、雨果(法国人道主义作家)、温庭筠(杜陵游客)【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根据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可知应是“先忧后乐”,“老范一千年”是“名词+数量词”,可知下联应对“大湖八百里”,故选B。

(2)A项,“己亥之二月也”是干支纪年;B项,《行路难》是古体诗;C项,《东坡乐府笺》中,“东坡”是苏轼的号,不是谥号。

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熟悉对联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上联和掌握的知识能够完成此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记忆,结合选项的说法,仔细辨析。

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近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倍受人们的关注。

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

材料三:《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

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
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某学校组织促进同学们手写汉字的有关汉字书写系列活动。

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答案】(1)材料一: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汉字及语言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和文字知识的渴望;
材料三: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小岚,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解析】【分析】(1)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由题意可知,观点一定是手写仍然重要,这样的活动有必要参加。

(3)此题是根据字的构造对字进行趣解。

先明确字的构成,然后根据字的意义写一句连贯的话即可。

故答案为:⑴材料一: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材料二:汉字及语言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和文字知识的渴望;材料三: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⑵小岚,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⑶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吠,由“口”和“犬”构成,
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

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

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⑶本题考查理解会意字字义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然后再分析这个会意字有哪几个字组成,每个字是什么意思,最后再把这几个字的意思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就能明确这个会意字的字义。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比较低,这很令人担忧。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室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青山遍布祖国大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以“绿树”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我国立法并广泛宣传义务植树,持续开展植树活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人均绿地面积)。

(2)面对风沙,这些绿树像身穿迷彩服的战士,无畏无惧,守护者身后的城镇村庄。

【解析】【分析】(1)此题可提取“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室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2)要求以“绿树”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遣词造句要准确通顺,合乎语法,合乎逻辑,还要注意语意鲜明,生动形象。

如:阳光和暖,微风轻拂,河水清澈,绿树站在小河边,轻轻地弯着腰,面对着镜子在梳妆打扮。

故答案为:⑴我国立法并广泛宣传义务植树,持续开展植树活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人均绿地面积)
⑵面对风沙,这些绿树像身穿迷彩服的战士,无畏无惧,守护者身后的城镇村庄。

【点评】⑴考生要认真阅读文段,分析阅语段所表达的内容,注意从文段中找准关键句,提取主干,进行压缩,注意字数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遣词造句,同时也要求考生在修辞的运用、语意的表达都有一定的要求。

4.班上开展主题为“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规则意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观点论述】何先生在当当网的一次促销活动中,以每台三千多元的价格抢购了7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

商家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

对于商家的赔偿提议,何先生表示拒绝。

如何看待此次买卖纠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战国时期一个以信变法的传奇故事有关。

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

(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信”的典故,请结合以上内容,补出下联。

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
下联:________
【答案】(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

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

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

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

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这类题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是失信的表现。

买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

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

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

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曾子为了教育孩子养成诚信的性格,兑现承诺杀猪教子,信守承诺。

下联: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故答案为:(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

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

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

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

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点评】(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5.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

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
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

(《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

(《孔乙己》)
拟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

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

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答案】(1)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
(3)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4)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

(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解析】【分析】(1)首先宣传标语的上联“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可以看出,上联由“忆过去”“欢乐在眼前”两个短语8个字构成,“忆过去”是动宾短语,“欢乐在眼前”是主谓短语,因此拟写标语下联也要符合这个特点,另外还用注意内容要符合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

(2)本题要求设计两种活动形式,题中已经给了两种活动形式,可以仿照着再设计两种,如:①说一说同窗趣事;②抒一抒师生真情等。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本题要求从题目中所给的文章里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题目中已经给了两个例子,可以仿照例子来写,注意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所写的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

(4)认真阅读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第一句提出自己的观点: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管结果如何。

第二句是说明有这种认识的好处。

材料二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写作,最终获得成功。

综合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

(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这道题看似要求拟写标语,其实是要求对出标语的下联,因此答题时要注意拟写对联的要求: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方案与内容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答题时只要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即可。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4)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6.“溜索”需要的是勇气,班级开展“勇敢者之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白杨傲然挺立守卫黄土地
下联:海燕________
(2)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

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试就这个话题,说出你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

(100字左右)
【答案】(1)展翅翱翔呼唤暴风雨
(2)示例1: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时,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

我们要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实力。

把握住今天,拼搏奋斗,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

示例2:面对生活的“暴风雨”,应该学会冷静、理智地去分析、思考,学会处变不惊,并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海燕》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因此归纳下联:海燕展翅翱翔呼唤暴风雨。

⑵本题考查探究和发表看法。

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围绕“ 把握住今天,拼搏奋斗”的要点作答。

故答案为:⑴展翅翱翔呼唤暴风雨
⑵示例1: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时,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

我们要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实力。

把握住今天,拼搏奋斗,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

示例2:面对生活的“暴风雨”,应该学会冷静、理智地去分析、思考,学会处变不惊,并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一、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断句一致,词性相对。

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

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⑵本题考查探究和发表看法。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

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

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

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

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

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

(1)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两则加以概括。

(每则不超过15字)
(2)根据下面的记者提问作答,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

(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

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3)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

【答案】(1)材料一: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

材料二: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

材料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记者阿姨(叔叔),您好!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首词抒发了苏轼豪放潇洒的生活态度,寄情于壮美河山,穷且益坚的品质徜徉在字里行间。

读它,我能够树立信心,开阔胸襟,涵养乐观的心态。

(3)请假条
张老师:
我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此次“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特向您请假一天,望批准。

学生:×××
2018年9月12日【解析】【分析】(1)重点考查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

材料一:鲁迅强调多读书,不能读死书,钱穆强调读“活”书,读全书。

材料二根据第一句归纳为: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

材料三根据最后一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注意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

选择最喜欢的经典著作或经典诗词,从作品的主旨、艺术特点、影响、感情、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说出理由。

(3)请假条格式内容:标题、.称渭、请假原因、请假起止时间、祝颂语、请假人签名、请假时间。

要点: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此次“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假一天。

故答案为:(1)材料一: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

材料二: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

材料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记者阿姨(叔叔),您好!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首词抒发了苏轼豪放潇洒的生活态度,寄情于壮美河山,穷且益坚的品质徜徉在字里行间。

读它,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