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七年级历史上莱西试题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人类是: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2.使用粗糙石器,并已开始会使用天然火的是: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北京人4、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A、棉花与水稻B、棉花与玉米C、水稻和玉米D、水稻和粟5、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秦穆公6、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A.商鞅在秦国的变法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D.管仲在齐国的变法7、传说中最后一位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首领是:A、尧B、舜C、禹D、黄帝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A、夏B、商C、西周 D、春秋9.西周的众多诸侯产生方式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10.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城濮之战11. “因材施教”体现的是谁的教育思想:A.孔子B.老子C.孙子D. 墨子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春秋1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A.《春秋》B. 《道德经》C. 《孙膑兵法》D. 《孙子兵法》14.右图的数学等式反映了谁的悲惨生活:A、奴隶B、奴隶主C、农民D、地主15.与今天农历的起源有关朝代是:A、夏B、商C、西周D、春秋16.“CHINA”的含义除了“中国”外,还有一层含义与以下哪项物品有关:A.司母戊大方鼎B.瓷器C.指南针D.水稻17. 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18. 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是:A. 开封B. 咸阳C. 南京 D. 呼和浩特19.“……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七年级历史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2013学年度(上)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试试看,一定没问题!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请填在答题卡内)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这说明北京人A .会建造房屋B .会使用天然火C .会种植水稻D .会制造彩陶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3.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 .黄帝陵 B .大禹陵 C .秦皇陵 D .中山陵 4.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5.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这种制度被称为A.宗法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分封制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A .周武王B .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马陵之战D .长平之战 8.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是A .金文B .甲骨文C .大篆D .小篆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10.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 .东汉——三国 D .三国——西晋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战争C.刘邦起义D.项羽起义 12. 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3.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 .汉武帝B .张骞C .班超D .甘英14.汉初实行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物质基础的治世是:A.贞观之治 B .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 开元盛世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装……………………………………订…………………………………线………………………………………………1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16.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魏晋时期17.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18.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史学著作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第五页的答题卡中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3.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4.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你知道农耕文化的特点有哪些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③饲养家畜④种植农作物⑤有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5.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6.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
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B.秦朝C.西汉D.唐朝7.近期CCTV—1正在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
在剧中,大量展现了秦国和韩、赵、魏三国之间的纠葛,这一时期的韩、赵、魏是从春秋时的哪国分裂来的。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答案)(时间:60分钟 全册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①西夏②元③明④清(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 .明朝国力雄厚B .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D .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3、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火药4、“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司马光后来“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资治通鉴》5、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 ( )A .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B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 .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6、中国四大发明中,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7、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 ) A .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江北行省 8、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9、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10、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设置驻藏大臣,其职能是( )A. 代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事务B. 代表中央政府,指导地方官管理西藏事务C. 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D. 代表中央政府,协助达赖、班禅管理西藏事务11、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以加强内地同台湾的联系,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府隶属()A.台湾省B.福建省C.广东省D.海南省12、十五闹元宵,在定安沿江公园,同学们观看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A.西汉B.唐代C.宋代D.明朝13、右图所示,这应该是下列哪个朝代大臣办公的地方?()A.唐朝B.明朝C.清朝D.汉朝1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靖难之役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15、为巩固国家统一,清朝初期和元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3-14学年度上期7年级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习目标评价笔试检测七年级(上)历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下列表格。
每小题2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右图是某同学仿制的中国原始居民房屋模型,曾在这种房屋中居住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3.老师让张欣再做班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班长,同学们纷纷感叹。
我国古代史上与之相似的制度是()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制 D.分封制4.在夏商周时期,有一个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施用炮烙等酷刑,宠爱奸妃,这个暴君是()A.夏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6.春秋五霸中,与成语“退避三舍”相关的人物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阖闾 D.勾践7.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主要是()A.出现青铜工具 B.出现铁农具 C.开始兴修水利 D.出现提花机8.电影《墨攻》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由刘德华饰演)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他多次提出墨家的思想是()A.“春秋无义战” 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9.汉字源远流长,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下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10.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用的材料是()A.竹简B.青铜器 C.纸 D.丝帛11.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话可信的是()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右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
山东省蓬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蓬莱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A.黄帝 B.嫘祖 C.蚩尤 D.仓颉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3.他是我国历史上治水英雄,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这里的“他”是A.炎帝 B.尧 C.蚩尤 D.大禹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农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五谷在我国首先齐备是在A 夏朝B 商周时期C 战国时期D 春秋时期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神树 D.青铜面具7.右图中材料记载的内容反映了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B.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D.《尚书》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9.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1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适者生存 D.统一11.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合理经商致富C.大力开垦荒地得到政府的奖赏 D.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4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5分。
第I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如果你想探究已知的中国最久远的远古人类,应选择( )A.北京人B.元谋人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2.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北京人B. 河姆渡原始居民C. 半坡原始居民D. 元谋人3.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4.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5.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最大的鼎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6.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 统一国家的产生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7.“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 C.晋文公D.楚庄王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战役,其中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抗秦的战役是(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9.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考试试题

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考试试题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卡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1.下列各项制度中,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时期的情况A. 禅让制B. 世袭制C.分封制D. 等级制2.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3.“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出自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中山陵B.黄帝陵C.炎帝陵 D.秦始皇陵4.下列奴隶制国家的国王中,第一个通过世袭制即位的是:A.禹B.启C.汤D.周武王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成就不包括:A.农牧业相当发达,“五谷”齐备,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B.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C.陶瓷业发达,玉器制造业兴盛D.冶铁业已有一定规模,铁农具使用广泛6.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秦国的位置应是:7.成都平原能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下列哪项水利工程?A.都江堰B.灵渠C.大禹治水D.王景疏通黄河8. “甲骨文残片”上有五字:年、其、寿、贝、丕。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哪个王朝的活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9.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推行县制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哪国造船业发达,其船队曾经到达夷洲?BA.魏国B.吴国C.蜀国D.东晋11.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军一直达到咸阳附近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12.通过对比秦始皇与汉文帝修建坟墓的不同做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DA.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B.法治不如仁政C.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D.“成由俭,败由奢”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有①统一国家的建立②政权分立③民族融合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4.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
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制造和使用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们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当你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浙江河姆渡D.山东大汶口3.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进行拜祖典礼。
你知道“人文初祖”是A.黄帝B.禹C.尧D.舜4.尧、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舜、禹当选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管仲在齐国进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B.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C.管仲的改革使齐国成为封建国家D.管仲的改革得到了齐桓公的大力支持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白渠7.孔子路过泰山,见一个妇女在坟头哭泣,询问后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她为什么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可判断,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克己复礼 B.严刑峻法 C.施行仁政 D.有教无类8.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与下列哪些生产因素密切相关?①铁农具②石器③青铜器④牛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10.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土了大量有关田律的秦代竹简,上面的文字应是A.金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11.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2.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关的成语是A.揭竿而起B.破釜沉舟C.约法三章D.风声鹤唳13.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它反映了当时最高学府——太学的情况。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1、材料: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1)这是哪次改革的措施?(2分) 2)结合材料,你认为这次改革的阻力可能来自什么人?为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改革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
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 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
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
材料三 曹操53岁时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1)材料一中,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3分) 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壮心”是什么?(2分)其“壮?(3分) 4)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试简要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几个相同点。
(4分)两次战役?(2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材料三昭君出塞请回答:(1)材料一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2)材料一、二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3)结合材料二、三,请你说说昭君出塞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4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下诏,认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又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30分)。
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古猿2.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粟是由下列哪一原始居民最先培植的()A、山顶洞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4.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唐尧B.禹舜C.女娲D. 炎帝和黄帝5.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l6世纪()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6.我国“家天下”始于A.黄帝B.尧C.禹D.启()7. 西周时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秦穆公9、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
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1.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12.铁制工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3、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仁”的学说。
后来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他是()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庄子14、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是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它是()A.都江堰 B.赵州桥 C.通济渠 D.永济渠1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16、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17.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8.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9.向汉武帝建议颁布“推恩令”的是()A.主父偃B.晁错C.董仲舒D.张良20.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C.东汉班超出使西域 D.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立21.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22.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这种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3.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4.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
“他”指的是A.黄帝B.炎帝C.禹D.启5.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赢政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7.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8.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定期朝见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9.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C.秦穆公 D.宋襄公10.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③处指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11.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12.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 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 .推行县制B .奖励生产C .奖励军功D .承认土地私有 1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①②B .②③C .②③④D .③④ 1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秦朝C .隋朝D .清朝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与社会2014.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的“语言”的是A.比例尺B.图例和注记C.方向D.国旗2、假如学校的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A.1:10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3、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下列图中反映社区政治功能的是社区娱乐中心居民投票选举社区超市社区水电维修A B C D4、习惯上以和经线为界,划分东、西半球。
A、0°,180°B、20°W,160°EC、20°E,160°WD、180°,本初子午线5、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
A、平缓,陡峭B、山坡,山谷C、山谷,山坡D、陡峭,平缓6、我国临海由北到南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南海、渤海、东海C、东海、南海、渤海、黄海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7、李明向远在英国的朋友彼得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这样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李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A.阴晴和风雨B.天气和降水C.降水和气温D.冬季和夏季8、下列哪一个洲的面积与中国的陆地面积最接近()A 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9、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禁止沿海盐业生产B 防止海洋污染C 禁止捕捞海洋生物 D禁止海区采油10、有一个大洋介于亚欧、非洲、南极、北美洲、南美洲等5个大陆之间,形状如同英文字母“S”,它是()A 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1、我国珠江流域绿野相连,人口密集,而同一纬度的西亚地区却是沙海连绵,荒漠广布,其原因是A.中国人勤劳B.西亚河流少C.季风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1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A.省、市、县三级B.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C.省、地、县三级D.省、县、乡三级13、读右图1,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他们代表的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14、两千多年前,在新疆绿洲建设了一项能与大运河媲美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坎儿井 C .自流井 D .间歇喷井 15、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A .波斯湾沿岸B .红海沿岸C .地中海沿岸D .里海沿岸 1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 17、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出现在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青藏高原 18、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也因水面临生存危机的城市是A .纽约B .威尼斯C .巴黎D .筑波 19、下列四条河流是我国主要的河流,其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A B C D 20、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的顺序是A . 渤海—东海—南海—黄海B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 . 渤海—南海—黄海—东海D .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21、读右图2判断,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A 是A .直布罗陀海峡B .白令海峡C .马六甲海峡D .霍尔木滋海峡 22、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介绍自己来自辽阔 的草原,在那达慕大会上还参加了摔跤比赛, 喜欢喝奶茶……你能判断出他的家乡在 A .新疆 B .内蒙古 C .西藏 D .青海23、下列属于日本筑波最重要的城市建设经验的是A 增加城市人口B 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C 发展工业D 扩大城市面积24、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是( )A 日本B 德国C 美国D 中国25、杭州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则北京位于杭州的( )A 东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 26、下列世界著名的山脉,位于欧洲的是( )A 巴颜喀拉山脉B 喜马拉雅山C 阿尔卑斯山D 安第斯山脉太平 洋印 度 洋A 图227、我们的首都北京所在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8、小芳家住北京,她从社区商场购得了西湖藕粉,请问,该特产来自( )A 浙江杭州B 山东济南C 西藏拉萨D 福建漳州 29、下列国家中,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的是( )A 尼日利亚B 俄罗斯C 韩国D 美国30、慈溪经济发展,八方美食应有尽有。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题本试题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分第1卷和第葡卷两部分。
第1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
第1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选项填在表格内l、‘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
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成就的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半地穴式房子3、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的主要原因是( )A、他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B、他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C、他实行了禅让制D、他创立了华夏族4、下列各项与史实不符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以下哪种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5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7、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盛产鱼盐,经济富庶C、通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D、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扩充疆界8、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汉字演变的顺序是( )A、甲骨文一小篆一金文一隶书B、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小篆C、甲骨文—金文一小篆一隶书D、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隶书9、’。
孔予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阔。
“伤人乎?”孔子不关心马,而关心马厩中的下入∥这主要体现了(一‘一)一A、孔子主张平等的对待下人B、春秋时期奴隶地位的提高C、孔子反对阶级差别D、孔子“仁”的思想主张10、下列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同时到某诸侯国应聘,你认为谁最容易应聘成功( )A、孟子B、苟子C、韩非子D、墨子11、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符合史实的:,二,}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了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①②B、①③C、⑨④D、②④12、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汉初实施和亲C、班超经营西域 D,百家争鸦、1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位数学家将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是( ) A.张仲景 B.顾恺之C.祖冲之 D.王羲之14、2007年,《王力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七年级历史(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你选出的A.神话传说B.历史史实C.考古发现D.科学幻想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3.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据考古资料证实,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4.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的水稻种植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2011 年4 月5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世国典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
此举,是因为黄帝A.曾经打败了炎帝B.发明了文字C.编制了乐谱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6.四川绵阳北川在地震前有一个纪念性的景点,该景点的说明性文字中引用了《史记·夏本记》的记载:“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由此推断,该景点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B.尧C.舜D.禹7.“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该制度是指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把商的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汤B.盘庚C.商纣D.桀9.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10.右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1.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进行改革,他就是A.管仲B.王绾C.姜子牙D.孙武12.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的一项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关于人类起源,从古至今中外人们有种种说法,科学地揭示人类起源奥秘的是()A.女娲造人B.从猿到人C.上帝造人D.亚当夏娃造人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使用火 B .会不会直立行走 C.会不会煮熟食物 D.会不会制造工具4.从下面图片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山顶洞人已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A.会人工取火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C.过着群居生活D.进入氏族社会5.当你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你可曾想到,这是我国哪个原始居民对农业的贡献?()A.北京人B.半坡居民C.河姆渡居民D.大汶口居民6.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7.小华同学出生于1997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19世纪8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8.考古学家对古人类的研究途径不包括()A.记载B.遗迹C.古人类化石D.遗址9.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个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B.商朝C.东周D.西周10.“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B.商纣C.周文王D.周武王11.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2.下图为青铜器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属于三星堆青铜文化作品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成就不包括:()A.农牧业相当发达,“五谷”齐备,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B.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C.陶瓷业发达,玉器制造业兴盛D.冶铁业已有一定规模,铁农具使用广泛14.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之间频繁战争B.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C.各国的社会变革D.铁器农具的广泛使用15.将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16.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
(全册)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说明: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命题人:李银平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到下列表格中,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 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实行“推恩令” B.张骞出使西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北击匈奴3.秦朝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御史大夫,汉武帝也设置了具有相同职责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司隶校尉 D.郡守4.斯塔夫里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它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文中“新皇帝”实行的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 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A .《缀术》 B .《齐民要术》 C .《神灭论》 D .《论衡》6.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的形成B.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C.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D.元朝推行行省制 7.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活在北魏时的数学家 ②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地圆周率 ③领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⑤编写成《缀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8.下列内容,属于秦灭六国原因的是( )①符合劳动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 ②结束割据,完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④秦王本人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姓名 班级 考号 学校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A.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农民起义C.赤眉农民起义D.黄巾军起义10.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11.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12.下列人物中,其思想观点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韩非子④孙武⑤墨子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13.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4.有特权和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有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A.农夫B.工匠C.奴隶D.贵族15.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1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土地改革制度B.奖励军功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17.下列事件中由北魏孝文帝完成的是()①建立北魏②迁都洛阳③统一黄河流域④实行汉化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第一学期初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 .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共“一大”召开 C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 D.蒋家王朝的灭亡2.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
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动力。
面对19世纪边疆地区的严重危机,力主收复新疆的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曾国藩4. 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李秀成 C .邓世昌 D .佟麟阁 5. 右图是一幅名为《木偶剧一一垂帘听政》的漫画。
其主题在于讽刺( )A .《南京条约》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B .《天津条约》签订,开十处通商口岸C .《马关条约》签订,允许在中国办厂D .《辛丑条约》签订,清廷为洋人朝廷6.中国海监自2006年7月20日起,,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 定期维权巡航执法活动,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
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开始于那一时期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中国成立后 7.“是你拉着我的手,踏上北伐的战场”“北伐战场”主要是在A .湖南、湖北B .江西C .浙江、上海D .广州 8.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
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A .维新变法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爱国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9.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
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和平、民主、自由” ②“自强”与“求富” ③“民主”与“科学”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⑤“实业救国” 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①② ③④ ⑤ ⑥ B. ②③④① ⑤ ⑥C. ② ③④ ⑤① ⑥D. ②⑤ ③④⑥①10.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 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中共的诞生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1.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① 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这里的“第二次反思”是指向西方学习发展到A . 经济技术(器物)层面B .军事强国层面C .政治制度层面D .思想文化层面13.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下列事件属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 A.领导的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南昌起义后计划南下广东,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C.秋收起义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D.领导的遵义会议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4、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中央红军长征历经中国11个省,渡过许多江河。
渡过湘江后A.人员损失过半B.夺取遵义C.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5、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
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16、卢沟桥的炮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后,在北平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二十九军副军长是A.赵登禹B.佟麟阁C.申仲明D.金振中17、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8、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周恩来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⑤张学良、杨虎城都直接参与其中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⑤20、下列会议的内容和史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
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A.②③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②①21、右边漫画《磨好刀再杀》反映的是蒋介石那一政策A.“攘外必先安内”B.“不抵抗政策”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假和平,真内战”22、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
”他们所指的事件是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挺进大别山D.平津战役23、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A.称“老爷”B.缠足C.行握手礼D.穿翎顶补服4、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①精良的武器装备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丰富的物资供应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5、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孙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④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2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0、从五四运动开始,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神圣使命,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丁玲——《李有才板话》B.赵树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鲁迅——《屈原》D.徐悲鸿——《愚公移山2014——————2015第一学期初二历史试题姓名二、填空补缺(每空1分,共计10分。
错别字不得分)31.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
3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用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33.抗日战争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南京,形式非常危急。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作为战时的陪都。
此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编撰《海国图志》,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20世纪20年代,研制出世界先进制碱工艺的科学家是。
35.《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三、完成表格(6分)36.三大战役的构思和设计,是毛泽东思想具体实践的典范。
根据所学的知识将表格填写完整。
四、材料解析(13分)37.阅读下了材料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丢人”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五年前上海“丢人”引起一二八事变,多少都捞到了好处。
请回答:(6分)(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4)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5)思悟历史: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从中日友好的角度,你想对安倍晋三说点什么?38.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
【碎梦】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追梦】材料二: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梦想: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康有为的梦想:“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李大钊的梦想:“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那次战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梦想而参与领导的近代化的探索。
(3)为实现“独立梦”,中国人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从而洗刷了近代百年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