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组长如何把握食品企业认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核组长如何把握食品企业认证的质量摘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规模的企业。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众多食品企业积极引入认证制度,实行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
特别是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以其科学性和灵活性,广泛被食品企业所采纳。
在审核iso9000质量体系的过程中,食品行业除与其它行业具有的共性以外,还有它特殊性的方面。
为保证认证质量,审核组长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食品企业认证质量
1、关注是否制定了合理合法的企业标准
合理即适合企业的实际。
合法即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食品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食品是用现代化的大型设备生产的,如牛奶、啤酒、饮料。
有的食品是用传统的工艺制造的,如豆腐、南糖、麻花。
有的食品覆盖全国,如面粉、食用油。
有的食品只是地方特产,如天津大麻花、南京桂花鸭。
食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当前现有的国家标准远远不能满足食品生产的需要,企业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依据企业标准进行生产。
因此,企业标准是iso9000审核过程中重要的审核依据之一。
审核时经常发现的问题有:1)企业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如某个生产其他饮料的企业制定的阿胶饮料企业标准没有阿胶鉴别特性指标,因此不符合认证要求。
2)企业标准不完整或不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如粉丝产品标准中没有重金属
检验项别要求;有的企业标准中没有规定抽样数量和方法;个别企业有的产品标准没有备案。
凡此种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标准备案部门主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产品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够。
审核时要特别关注企业标准是否存在问题,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审核的结论。
2、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
有关食品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也是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的重要依据。
审核时要求企业按食品厂卫生规范配备生产条件,如植物油厂,必须按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设置厂房、车间,具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在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入口处设置消毒池;肉类加工厂要按gb126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要求各生产车间的设置位置以及工艺流程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采用高温或冷冻处理条件可食肉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达到使寄生虫和有害微生物致死的目的,保证人食无害。
食品的卫生指标要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如腌腊肉制品卫生指标要符合gb2730《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任何食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要执行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同时企业产品的标识必须符合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等,在这一方面审核组长及专业审核员要严格把关,对企业没有宽容的余地。
3、是否制定检验规程,把好质量检验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性之一,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
想。
对食品的生产过程,从原料到产品直至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iso9000标准中要求,对所有用于生产的原料的质量,要根据对提供原料的合格供方的控制程度,进行进货检验或验证,并且不允许采取紧急放行措施。
审核时发现有的企业在原料进货检验时,只重视主要原料的检验,忽视辅料包括生产用水的检验,认为辅料在生产中所有比例很小,对产品品质影响不大,其实食品中所有的辅料,都起着它应用的作用,对辅料不进行检验的做法,不但不符合要求,而且对企业的危害极大。
如有一家生产肉制品企业,按正常的生产工艺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却连续出现微生物超标现象,企业发动技术人员把所有想到的工艺原因都找遍了,问题还是没解决,最后查到了是生产用水的问题。
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这种由于辅料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在食品企业时有发生。
因此,企业是否依据iso9000的要求,对所有的原辅材料,制定检验规程,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依据、抽样数量等内容,严把原辅材料质量关,是审核的重点之一。
4、是否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是iso9000质量体系专业审核的重点,企业必须对人员、设备、设施、包装、空间、地面等卫生要求做出具体书面的规定,对消毒程序做出详细说明,如消毒液的名称、配制浓度、使用场所、消毒方式、消毒频次等,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程序去做,并做好记录。
审核时发现:1)有的企业没有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企业生产环境卫生无法保证,企业必须进行整改。
2)
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但提供不出实施记录,这也是不符合iso9000 质量体系要求的,因为iso9000注重的是证据和有效性。
因此企业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对所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记录,保存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3) 生产人员的健康查体,食品企业对生产车间人员的查体,做的基本比较好,但审核过程中经常发现分管生产、经营的领导提供不出健康证明的情况,导致了不合格的产生。
只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0体系的要求,那么,企业的生产条件就完全满足市场准入的条件。
政府大力倡导食品企业进行iso9000认证的目的,与当前国家实行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是一致的。
因此,积极推行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当然影响认证质量的因素很多, 诸如: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企业领导的意识;审核组的专业组成、审核员水平、责任心等。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 把握企业认证质量的关键是审核组长。
因而,如何提高审核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审核过程及审核结果的控制能力值得重视。
1)文件初审主要由审核组长负责, 组长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专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文审阶段会得到充分体现。
2)审核计划的编制是审核组长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编制审核计划时, 应考虑企业规模、产品类型、生产场所、采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等方面。
3)审核组长一定要开好预备会。
开会时审核组长应进一步明确
分工, 根据文件审查情况通报该企业的质量体系情况、企业概况、产品结构, 并请专业审核员介绍专业特点及注意事项,为现场审核做好充分准备。
4)首次会议是审核组与审核方管理人员见面和介绍审核过程的
第一次会议。
审核组长讲话声音应清晰、宏量、有感召力。
5)现场审核是审核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是整个审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审核一般采用按部门审核的方式,审核员根据分工, 按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进行审核。
通过交谈、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观察标识、操作等寻找符合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客观证据。
6)现场审核结束, 审核组要召开一次内部会议, 确定不符合项, 评价企业质量体系, 指出企业的薄弱环节。
不符合报告是受审核方采取纠正措施, 改进质量体系的引导文件, 也是反映审核组整体
素质和审核能力的凭证之一。
审核员在开不合格报告时,事实描述应简明、清楚、证据充分,对标准确。
7)审核组长主持末次会议, 重申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准则, 宣读不合格报告,宣布审核结论,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就认证后的监督作出说明。
总之, 在审核各阶段, 只要每一位审核组长认真负责、控制好
整个审核过程, 就会大大提高审核的质量。
同时,认证机构应加大
对审核员的培训力度, 全面提高审核员素质, 使审核员不断适应
新形势下审核工作的要求, 担负起审核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