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的防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的防治效果
遇文婧;宋小双;周琦;孙妍;王琪;高宇;邓勋;平晓帆
【摘要】[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药剂和施药方式.[方法]采用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成虫分别进行室内筛选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同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室内药剂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1.2%阿维菌素、稀释100倍和500倍的5%噻虫啉及25%灭幼脲致死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稀释100倍的5%噻虫啉效果最佳,120 h后致死率达到84.21%;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采用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效果最明显,橡实被害率为64%,降低了32%的果实被害率.[结论]试验结果为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3页(P132-133,151)
【关键词】牡丹江地区;蒙古栎;栗实象;无公害防治
【作者】遇文婧;宋小双;周琦;孙妍;王琪;高宇;邓勋;平晓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5
近年来,在牡丹江地区发现大规模的栗实象害虫为害蒙古栎橡实,几乎每颗橡实都被蛀蚀,平均被害率高达82.5%,危害十分严重。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属鞘翅目象甲科[1],其幼虫在种子内蛀蚀,被食果实形成坑道,虫粪堆积其中,种子在
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被害果实极易腐烂,丧失其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
蒙古栎栗实象的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蒙古栎橡实的开发和利用,对林业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针对栗实象的防治技术和手段多应用于南方板栗生产林,如1999年吴益友等应用卡死克和灭幼脲3号能有效抑制板栗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
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9.8%[2],杨霁虹等也发现25%灭幼脲3号胶悬剂能有效延迟豫南地区板栗栗实象蜕皮[3];杨霁虹等还利用Bt悬浮剂稀释800倍有效控
制其危害[4];曾林等采用齐螨素、吡虫啉等无公害农药的5倍稀释液树干打孔注
药对凤城市板栗栗实象的防治效果最佳[5]。
但上述防治方法及手段对黑龙江省蒙
古栎栗实象的防治效果甚微。
王立中等对大兴安岭蒙古栎栗实象进行化学药剂防治[6],但是化学农药如乐果乳剂等因其具高残留药性而被《农药管理条例》提出禁
止使用或限制使用。
因此,为防止蒙古栎栗实象危害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增加橡实产量、提高能源植物利用率,开展蒙古栎栗实象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为此,笔者研究了6种无公害农药(苏云金杆菌可溶粉剂、1.2%阿维菌素、5%噻虫啉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及5%桉油精可溶性液剂)对牡丹江地区蒙古栎栗实象的室内毒力和野外防治效果,同时对施药
方法进行了评估,以期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药剂和施药方式。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的江山娇林场,地理坐标
128°13′16″~129°12′42″E,43°44′54″~43°54′10″N,海拔195 m,坡度30°。
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林场西以镜泊湖为界,年降水量550 mm左右,大多集中
在6、7、8月,积雪天数在150 d以上。
该地区植被为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次生
林分布广泛,包括10~30年的幼林和百龄以上的近、过熟林[7-8]。
1.2 材料供试栗实象和新鲜带橡实枝梢均于9~10月采自牡丹江市江山娇林场。
苏云金杆菌可溶粉剂,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1.2%阿维菌素,河北
平山林业药厂生产;25%灭幼脲悬浮剂,吉林通化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噻虫啉悬浮剂,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内蒙
古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桉油精可溶性液剂,北京亚戈农生物药
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室内毒力测定。
每种药剂设置3个浓度,每种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供试成虫20头,对照为清水。
将采集的带橡实的枝叶浸入稀释的药剂中10 s,取出晾干放入养虫笼中饲养成虫[9]。
分别在12、24、48、72和120 h后观察记录栗实象死亡情况。
死亡率(%)=(防前活虫口数-防后活虫口数)/防前活虫口数×100
校正死亡率(%)=(测定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1.3.2 室外药效试验。
选择牡丹江江山娇林场栗实象危害严重的地区作为试验区,
分别设置防治区和对照区,每个样地面积为25 m2,种植5棵蒙古栎。
选择室内
毒力测定筛选出的试剂及稀释倍数,分别采用喷雾及打孔注药的方式[5],在栗实
象成虫高峰期施药。
橡实落地后在样地随机收集100颗橡实,检查记录被害数量,计算橡实被害率。
2.1 室内毒力由表1可知,苏云金杆菌和1%苦参碱的500倍稀释液随着时间的
延长致死率都最高,在120 h分别达到57.89%和63.16%;1.2%阿维菌素、25%
灭幼脲、5%噻虫啉和5%桉油精都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致死率降低,从12 h后其100倍稀释液的致死率均最大,120 h时分别达到73.68%、78.95%、84.21%和52.63%。
而且,稀释100倍和500倍的5%噻虫啉及25%灭幼脲的致死率均较高,都达到70%以上,表现了较高的致死效果。
因此,选择稀释浓度为100倍、致死效果较高的5%噻虫啉、25%灭幼脲和1.2%阿维菌素进行室外药效试验。
2.2 野外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在喷雾处理后,1.2%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最佳,
橡实被害率为70%;在打孔注药处理后,5%噻虫啉及25%灭幼脲的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68%和64%。
防治效果最好的是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采用打
孔注药的施药方式进行防治,橡实被害率最低。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3种合成类杀虫剂噻虫啉、灭幼脲和阿维菌素的致死效果最好,2种生物源农药苦参碱、桉油精和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的防治效果较低。
其中,效果最好的为稀释100倍的5%噻虫啉,120 h的致死率为84.21%,其次分别为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和1.2%阿维菌素,致死率分别为78.95%和73.68%。
利用上述3种杀虫剂进行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都具有显
著的防治效果,其中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采用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效果最明显,橡实被害率为64%,降低了32%的果实被害率,这可能因为灭幼脲杀虫剂不仅是干扰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的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同时也是不育性药剂[2]。
虽然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较喷雾明显,但是树龄较高的蒙古栎树干比较坚硬,打孔费时费力,因此在防治期间,考虑树龄和树高等问题选择喷雾及打孔注药相结合的施药方式最佳。
无公害药剂的推广和应用降低了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及天敌的威胁,可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10]。
该研究利用6种无公害药剂对蒙古栎栗实象进行了室内测定,并将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试剂进行了野外防治试验,为正确使用无公害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对蒙古栎栗实象的防治中,应全面考虑无公害农药的防治机理及效果,在
虫害发生的不同时期,综合使用杀虫剂、植物源农药及微生物农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献】
[1] 张庆丰.栗实象甲对板栗的危害及防治[J].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5(9):22.
[2] 吴益友, 杨剑,谢普清,等.灭幼脲类杀虫剂防治栗实象试验[J].森林病虫通讯, 1999(4):7-10.
[3] 杨霁虹, 冯付菊,李家辉,等.灭幼脲3号对豫南板栗栗实象甲成虫的延迟蜕皮试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8):459-461.
[4] 杨霁虹, 付香斌,张海宾,等.Bt防治栗实象甲的试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15):222.
[5] 曾林, 马喜英,张兵,等.栗实象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辽宁林业科技, 2004(3):16.
[6] 王立中,李伟,韦昌雷.大兴安岭蒙古栎主要病虫鼠害及其防治技术[J].防护林科技, 2005(5):92.
[7] 崔先江.江山娇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 2013(4):31-32.
[8] 遇文婧, 宋小双,赵红盈,等.牡丹江地区栗实象甲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研究[J].林业科技,
2014(5):24-26.
[9] 李艳, 周光锋,于丽颖,等.8种药剂对紫薇梨象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室外药效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 2013,32(4):30-33.
[10] 徐伟, 高玉斌,路红,等.几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