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台币及各套新台币概况[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台币及各套新台币概况
旧台币
第一套直式新台币第二套直式新台币第三套直式新台币第四套直式新台币
金门马祖大陈专用纸币
第一套横式新台币第二套横式新台币第三套横式新台币第四套横式新台币
第五套横式新台币
硬币
第一套横式新台币
中央银行复业后,紧接着发行第一套横式新台币。

目录
1 概览
2 一览表
2.1 壹圆券
2.2 其他面额初期
2.3 其他面额后期
2.4 硬币
概览
钞票上有台湾风景为一大特点,背面以总统府为主景。

采用满版水印作为防伪功能。

壹圆券因为1973年间发生辅币荒,多次加印,故版式复杂。

2002年7月1日停用。

一览表
壹圆券
图案说明
橄绿色调,正面右侧为鲍良玉雕刻之苏花公路清水断崖,2002年7月1日停用,本券版式复杂。

第一批于1961年5月1日发行、台湾银行印刷所印制、古代“布币”图样满版水印、正面凹版背面平版。

第二批于1973年4月20日发行、中央印制厂青潭厂(三重厂迁台北县新店市青潭)印制、“中央”字样满版水印、正面凹版背面平版。

第三批于1973年6月1日发行、中央印制厂安康厂印制、“梅花”图样满版水印、正背双面皆平版。

第四批于1974年8月1日发行、中央印制厂青潭厂印制、“梅花”图样满版水印、正面凹版背面平版。

其他面额初期
古代“布币”图样满版水印,正背双面皆凹版。

图案说明
红色调,正面右侧为鹅銮鼻灯塔,中央印制厂三重厂(台北厂更名)印制,于1964年2月1日发行,2002年7月1
日停用。

蓝色调,正面右侧为西螺大桥,台湾银行印刷所印制,于1963年1月14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紫色调,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台湾银行印刷所更名)印制,于1961年12月15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绿色调,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于1962年6月11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其他面额后期
图案说明
原先仍为红色调,于1968年8月1日发行,为避免和拾圆后期混淆,改为棕色调,于1968年9月21日发行,两种颜色皆中央印制厂三重厂印制,正面凹版背面平版,“中央”字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红色调,于1968年8月1日发行,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正面凹版背面平版,“中央”字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紫色调,添加底纹,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正背双面皆凹版,第一批于1965年1月11日发行,古代“布币”图样满版水印,第二批于1968年9月26日发行,“中央”字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绿色调,添加底纹,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正背双面皆凹版,第一批于1965年9月8日发行,古代“布币”图样满版水印,第二批于1968年9月26日发行,“中央”字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硬币
中央造币厂制造,使用兰花图案为特征
图案说明
黄铜(含镍18%),正面为梅花图案,背面为壹圆面值及兰花,
于1961年9月15日发行,1981年12月8日停用。

黄铜(含镍1%),正面为兰花,背面为伍角面值,
于1967年8月21日发行,1981年12月8日停用。

铝币(含镁1%),正面为兰花,背面为壹角面值,
于1967年8月21日发行。

第二套横式新台币
第二套横式新台币于1970年开始发行。

概览
本套新台币开始在票面加上“中华民国”字样,由于两家印制厂不久便停止产制钞票,本套钞票很快便被第三套横式新台币取代。

采用满版水印作为防伪功能。

背面开始使用阳明山中山楼作主景。

2002年7月1日停用。

一览表
图案及说明
墨绿色调,刘志炎设计,背面为陈廉惠雕刻,正背双面皆凹版,中央印制厂青潭厂印制,第一批于1970年12月21日发行,“中央”字样满版水印,第二批于1973年9月8日发行,“梅花”图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红色调,刘志炎设计,背面为李炳干雕刻,正背双面皆凹版,中央印制厂青潭厂印制,第一批于1970年12月21日发行,“中央”字样满版水印,第二批于1974年8月1日发行,“梅花”图样满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紫色调,正面陈木淦设计、鲍良玉雕刻,背面为陈靖雄设计、李继成雕刻,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中央”字样满版水印,于1971年1月18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绿色调,正面陈木淦设计、鲍良玉雕刻,背面为吴仲雄设计、刘月樵雕刻,中央印制厂万华厂印制,“中央”字样满版水印,于1971年1月18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铜镍合金,中央造币厂制造,正面为蒋中正头像,背面为伍圆面值,于1970年10月31日发行,1981年12月8日停用。

第三套横式新台币
第三套横式新台币于1972年开始发行
概览
本套新台币使用时间反差极大,50元券使用时间几乎达30年,500元券及1000元很快被第四套横式新台币取代,硬币仍在流通中。

一个很少人知道的防伪功能是,本套币正面右侧是正背面套印(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采用三色凹版图面配多色凸版底纹,中央印制厂安康厂印制。

2002年7月1日停用。

500圆及1000圆的蒋介石人像为徐明伟雕刻,也是蒋介石首次成为钞票主角(逝于1975年4月5日),且一登就是面额最高的500圆及1000圆。

纸币
图案说明
红色调,陈木淦设计、背面鲍良玉雕刻,于1978年1月16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紫色调,于1972年10月9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绿色调,于1972年10月9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墨绿色调,于1980年2月25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蓝色调,于1980年2月25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硬币
中央造币厂制造
图案说明
铜币(含锌2.5%及锡0.5%),正面为梅花,背面为伍角面值,
于1981年12月8日发行,现已停用。

铜币(含镍6%及铝2%),正面为蒋中正头像,背面为壹圆面值,
于1981年12月8日发行。

铜币(含镍25%),正面为蒋中正头像,背面为伍圆面值,
于1981年12月8日发行。

铜币(含镍25%),正面为蒋中正头像,背面为拾圆面值及梅花十朵,
于1981年12月8日发行。

第四套横式新台币
第四套横式新台币于1982年开始发行
概览
因为前套新台币500圆及1000圆容易混淆,改变500圆之色调,另配合10圆停止印制,改变100圆之色调。

本套币开始使用固定人像水印及安全线作为防伪功能。

由中央印制厂安康厂印制。

于2002年7月1日停止使用。

图案说明
100元红色调,于1988年2月13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500元棕色调,于1982年6月15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1000元蓝色调,于1982年6月15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50元
黄铜(内含镍5.5%),正面梅花图,背面梅花图及伍拾圆面值,
于1992年10月9日发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50元
外铜(内含镍25%)内铜(内含镍2%及铝6%)
正面总统府,背面兰花及伍拾圆面值,
于1996年2月1日发行,2004年7月1日停用。

第五套横式新台币
第五套横式新台币在1999年于中央印制厂印制,2000年7月开始发行流通。

该版本提升防伪特征,增加了机器辨识功能。

结合欧洲式电脑构图及美国式手工雕刻技艺。

共有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及100元五种面额。

除了100与200元券保留政治人物肖像外,500元以上面额改以教育、科学、体育为主轴,背面以台湾保育类动物及风景名胜。

最为特别的是,1000元与500元的人物的确真有其人(详见外部链接“钞票人物故事专题”)。

1000元券,由于其肖像为四个学童之关系,常被台湾人戏称其为“小朋友”。

目录
1 票面特征
2 各种面值的发行时间
3 防伪特征
3.1 平均每张印制成本
4 改版
5.1 中央银行新闻稿
5.2 钞票人物故事专题
票面特征
第五套横式新台币,票面改为中央银行,100元及200元仍采用传统设计(正面为孙中山及蒋中正图片;背面为阳明山中山楼及总统府介寿馆图片),500元、1000元、2000元采用正面为体育、教育、科技;背面为特有种动物为主景,水印为各种花卉。

各种面值的发行时间
图案说明
贰仟圆,2002年7月1日发行。

壹仟圆,2000年7月3日发行,于2007年7月31日停用。

伍佰圆,2000年12月15日发行,于2007年7月31日停用。

贰佰圆,2002年1月2日发行。

壹佰圆,2001年7月2日发行。

伍拾圆,2002年4月26日发行。

贰拾圆,2001年7月9日发行。

防伪特征
第五套横式新台币主要有以下仿伪特征:
所有面额皆有
上下左右衔接图纹
盲人点
固定花卉水印及白水印
变色油墨
正背面套印
折光变色窗式安全线
凹版印纹
连续调隐藏字
微小字
隐性萤光纤维丝
部分面额采用
光影变化箔膜(500元、1000元及2000元)
金属油墨(2000元)
萤光图案(500元及1000元)
光影变化箔膜式安全线(500元及1000元)
防伪特征示意图
贰仟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壹仟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伍佰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贰佰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壹佰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平均每张印制成本
100元钞票为3元
500元钞票为4元
1,000元钞票为4.5元
改版
1000元券及500元券于2005年7月20日再度改版,但差异不大。

仅增加原先2000元券才有的“光影变化箔膜”,安全线改为“光影变化箔膜式安全线”,还增加“萤光图案”,都是为了遏止假钞流通。

另外亦将500元券刷色变得更深,以避免500元券及100元券两者混淆。

图案说明
改版壹仟圆,2005年7月20日发行。

改版伍佰圆,2005年7月20日发行。

改版对照图(上为新版下为旧版)
改版壹仟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改版伍佰圆防伪特征示意图
硬币 (新台币)
硬币,为中华民国法定货币中的硬币,新台币ISO 4217代号为TWD(或是NT$)。

其基本单位为“圆”,亦写成“元”。

2个5角为1圆。

旧台币时代并未设置硬币,而新台币的硬币面额目前包括:伍角、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圆、及伍拾圆。

目录
1 5角
2 1圆
3 5圆
4 10圆
5 20圆
6 50圆
7 2角及1角
5角
图案说明
5角为辅币,不常使用,铜币(含锌2.5%及锡0.5%)。

正面图案:梅花、制造年份(右至左)。

背面图案:“伍角”(右至左)、“1/2”字样。

1圆
图案说明
铜币(含镍6%及铝2%)
正面图案:蒋中正侧面像、制造年份(右至左)。

背面图案:“壹圆”(右至左)、“1”字样、锯齿状几何图形。

5圆
图案说明
铜币(含镍25%)
正面图案:蒋中正侧面像、制造年份(右至左)。

背面图案:“伍圆”(右至左)、“5”字样、几何图形8个。

10圆
图案说明
铜币(含镍25%)
正面图案:蒋中正半侧面像、制造年份(右至左)。

背面图案:“拾圆”(右至左)、“10”字样、梅花枝一对共10朵。

20圆
图案说明
外环铜质(含镍2%及铝6%)、内环铜质(含镍25%)
考量国外货币种类与民众搭乘捷运而铸造,不常使用。

正面图案:台湾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鲁道半侧面肖像、
“莫那鲁道”字样、雾社抗日纪念碑、
制造年份(右至左)、隐藏图案。

背面图案:兰屿雅美族独木舟、“20圆”字样、盲人点2点。

50圆
图案说明
铜币(含镍2%及铝6%)
正面图案:孙中山肖像、制造年份(右至左)、西元制造年份。

背面图案:2束稻穗、“50圆”字样、盲人点3点、隐藏图案。

2角及1角
中央银行及台湾银行并未发布任何法律或命令停用,不过现在已看不到有人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