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中学地理考情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一、考情分析
(一)考试形式
教师资格面试的考察形式为无生试讲。

(二)常考教材版本
历年中学地理教资考试面试中,教材版本通常以人教版和中图版二者居多,偶尔也会涉及鲁教版、湘教版部分内容。

(三)常考教材学段
初中地理部分四本教材考察比较均衡;高中地理部分必修一的考察频率比较高。

二、真题解析
(一)分析备课纸
教资面试考试备课纸基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考生抽到的课题;第二是围绕课题给出相应的教材图片;第三部分则是针对考生面试时的具体表现提出的几个基本要求。

正常情况下考生会有约二十分钟的时间用来梳理教材,理清思路,并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教学简案。

(二)关注题目要求
教资面试备课纸上的基本要求通常有以下几条(任意选取3-4条)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考察考生的基本教学能力;板书设计的好坏,很可能成为考官后续发问的起点;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阐明冷锋和暖锋的区别考生学生对地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会采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

3.教学过程注意师生互动提醒考生面试过程中需要演出生动的课堂活动;
4.教学过程中需体现本课重难点考察考生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与设定,并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体现出来;
5.试讲过程中需提出不少于3个有效课堂提问考察考生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对于教学设计前后逻辑关系的处理问题;
6.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规定了面试试讲的时间,需要考生在备课时就要预算好大致试讲时长。

通常在八分半至九分钟结束试讲为好。

(三)巧妙利用教材
备课纸上给出的教材是让考生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试讲时呈现基本的教学流程。

考生此时可以巧妙利用教材给出的基本信息进行备课。

1.提炼知识点,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考试真题呈现的内容提炼出主要的知识点,并且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首先提炼知识点: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然后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类是后面学习洋流的基础,洋流的成因是学习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

2.梳理教学流程
(1)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可以采用设疑导入:
哥伦布前后两次航行,第一次航行路程短,花了37天,第二次航行路程远,花了20天,为什么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到底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哥伦布的航行。

(2)新授
洋流的概念、分类的学习比较简单,可以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检测的方法。

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可以在让学生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然后在教师问题的牵引下去思考问题:
①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看看两个海区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在南半球呢?
③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3)巩固提高
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每个大洋的洋流的方向、名称以及洋流的性质,检测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4)小结作业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教师利用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解释该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