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
《人为什么活着》的作者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也是目前“经营四圣”中唯一健在的一位,
他一生建立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可谓是一个奇迹。
下面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供您参考!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一】
通过上一季《活法》读书活动,我领悟了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从人不断成长的角度剖析了人
的一生就不断修炼、提升心智的过程。
在《人为什么活着》书中,稻盛和夫则用宇宙意志的概念解释了宇宙和人类
进化的奥秘。
宇宙之所以能够从质子进化为原子、分子
等等,都是因为宇宙的意志在不断推动的。
宇宙的意志这个概念利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就
是你所在环境的发展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文
化与使命。
我们在一个公司就要认真地执行公司的使命,深刻领悟企业的文化,这样就能够得到宇宙的意志,在
企业中快速成长,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不能够
改变宏观环境,但我们能够适应把握宏观环境。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
”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
我们一直只认为失败是成
功之母,但在道盛和夫看来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失败之母。
我们太习惯了逆境求生存。
在逆境中我们会认真的分析当前形势,制定走出逆境的方案。
在逆境中我们时刻保持着紧迫感,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逆境中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逆境中我们不害怕失败,我们敢于不断的尝试与创新。
在逆境中我们不会满足,我们充满渴望与激情。
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张扬人性的优点,我们充实,我们豪迈。
而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开始自满自大,我们开始固步自封,我们开始失去激情,我们开始猜疑团队,我们开始害怕失败。
最终我们开始不断走向失败。
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也当成是一种试炼,我们就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成功。
我们就能够看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
在工作当也是一样,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产品研发。
我们应该把这个过程当成是一个试炼过程,我们应该去总结这个过程的得失,成而进一步提升、完善自我。
在这本书中作者再一次强调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
我应该有一个梦想。
人生是由努力和梦想组成的。
一路走来,有磨难有坎坷,有泪水有喜悦.支撑我到今天的是心中的那五彩斑斓的梦想.梦想和希望是每个人生活的支
柱,在梦想的装扮下,将来的岁月会更加美丽绚烂.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自己所有的潜力来实现自己的
梦想.努力可能会失败,但放弃则意味着根本不能成功.
在梦想的旅程中,我要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是每个人对自己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定不移
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通过
奋斗和努力取得成功.当然,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大,更不是不顾客观情况勉强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许
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怕失败,于是先给
自己找一个后退的台阶.自信会使我扬起成功的风帆.当
达到胜利彼岸后的愉悦心理体验,将永远是那些有高度
自信的人所独具的.
把苦难当成是一笔难得财富,把挫折当成是人类进
步的阶梯.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来精焊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来时代的伟人”.凡是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磨练出的,就像火柴,如果回避摩擦,它的一生就只
有黯淡无光.每多一次失败,并不意味希望更加渺茫,而是代表着你朝成功又近了一步.失败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失败,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那么我想或迟或早总会成功.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塑造一个乐观、坚持、理
性的自我是必要的.用爱的博大照耀一切,用敏锐的心感悟人生,用热情的心拥抱生活,用十分的努力对待任何
事情,我相信这个全新的我即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稻盛和夫在书中还给我们阐述了因果报应法制。
善
根生善果,恶行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法则。
人怎麽想,就
会出现所想的结果,万物唯心造。
大部分的结果都源自
于人类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法则,这项法则始终与命运并行,并形成波浪起伏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因果报应法则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强于
命运。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与生俱来
的命运。
也就是说,如果一心向善、时时行善,命运的
方向也会跟着往好的方向转变。
当人类具有善的意识时,便与造物主的意识--所有的生命都努力生存着,善哉善
哉不谋而合。
个人优美的意识波动,如果与宇宙的意识
波动一致,则一切就会顺利运行,事事成功,并且朝好
的方向发展;相反的意识则与宇宙意识背道而驰,也必定走向失败。
理解这项原理,也就能理解为何世间存在着没落和
衰亡。
例如公司为何倒闭?通常是事业顺利发展时,不曾自省未曾做过善事、没做过为世人着想的事、从此不再
认真努力工作等违反宇宙意识的行为,因而承受倒闭的
报应。
目前我们所想的、所做的,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后,时间虽不确定,但一定得承收结果;现在造的业(Karma)是因,其结果会显现于将来。
到时候才后悔或悲伤已经太迟,因此无论如何请将这件事记在心头,希望
每个人每天都有善行,因此走向美好的未来。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二】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为了什么?说实在,我活了40年,却从来没好好考虑过这个问题,活着需要一种态度。
有的人死了,我们还活着,这是一种幸福。
活着的
人都会说出这样漂亮的话:人不能苟且偷生,更不能虚
度光阴。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他在《人为什么活着》一书里深透探析经营哲学中一个又一个的鲜明案例,犹如一个哲
学大师娓娓道来。
其实,书中渗透了很多人生哲学,这
是我们需要用心感悟的。
稻盛和夫的一生不得不说是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一生创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我想如果仅仅
拥有技术、资金、人才是无法实现的,而在于他懂得生
活的真谛,他在经营企业中融合如何经营生命的完美组合,才使他的人生有如此的辉煌。
就说1997年6月,稻盛和夫曾做过一次身体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胃癌。
他听话之后,很镇定,就像没事一样,只是淡淡的回应
了一声:是癌症吗?然后,他马上去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进行演讲。
而在12年后的他,仍然健康的到中国做过一次访问。
从这个事实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其实,人就像
一台机器,要不停地运转,才能永远转动着,一旦机器
停止转动,就会生锈,甚至变成废铁一堆。
哪有机器不
出毛病的,只要把它修理好了,就是一台好机器;人也一样,每个人都会生病,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的
面对生活,哪怕是癌症,你照样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我的老丈人就是这样一个从死神手里活过来的人,
医院几次下达回家等死的通知书,但就是他的乐观心态
和对生活的不放弃,他从死神的边缘挺过来了。
如今,
他很快乐地活着,而且活得很有质量。
为什么呢?
看了《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人活着需要一种态度。
也许你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那
就是浑浑噩噩地过完这辈子,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也许你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那你将在人生舞台的每个
阶段会创造无数的精彩,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面对这
两种人生,你该如何选择?又是怎样经历过来的呢?
面对很多事,面对自己的人生,你的态度很重要。
当自己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后,态度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人的一生也许有很多的不如意,有很多不经意的坎坷,
我们选择的不应该是放弃或是逃避,而是寻找问题的症结,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应该正视,你都应该迎面直对。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当一个人低落的情绪也会对一个人
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论
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保持乐观的心态,
因而心怀感恩、欣然接受这个考验,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最起码的一种态度。
当我们每天走进办公室,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吗?不就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吗?其实,你错了,你太单纯了。
这是你的一份工作,是你人生中奋斗拼搏的一份事业,只要你以这样的一种态度面对新一天的开始,那你
的活着就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至少比别人活得更
有质量。
即使你的工资少了点,你的职位低了点,你依
然活得够精彩。
活着就是活着,像一朵花静静地开,像一滴雨悄悄
地落,花开和雨落就是一个很完美的过程,就是一个轰
轰烈烈的美丽瞬间,也许什么人都感觉不到,但这就是
你人生意义的真实写照!
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多听听花开的声音,多看
看雨落的舞姿。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800字【三】
“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你能够
实现的只是你内心渴望的东西。
” 这是《人为什么活着》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
人为什么活着?为的就是实现内心最强烈的“渴望”。
而我们当代的大多数人有没有这种这种“强烈的渴望”,也就是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而从根本上思考生
活方式呢?估计不多。
稻盛先生是极重视“意识”即“心相”的,生存需要态度,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才能
探讨人该“怎么样”活着,故而懂得提出人“为什么”
而活,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生存态度了。
故首先在此感谢
稻盛先生用这样的命题给予我们警醒。
或许与稻盛先生信佛有关,他的哲学是“以心为本”,他的企业原则是“敬天爱人”,连对宇宙和人类
进化的奥秘也用宇宙意识的观点来阐述。
稻盛先生说,
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志、磨炼灵魂”。
在稻盛先生
心中,“意识”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它操控着一切,这
也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思考的原因。
他的作品中一再强
调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将人生和事业成功的起点,简
洁地从“强烈的愿望”的开始。
也许这有点唯心论,但
是不是宗教不重要,先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
他内心的正确信仰。
成功的基础是强烈的愿望,我们应当有正确的意识
与梦想。
不仅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某种强烈愿望,
希望这样或是希望那样,而是在大脑中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心中推演种种迈向成功的过程。
相反,在不能清晰
看见完成形态之前,假若实现没有强烈的愿望,不深思,不认真开展活动,那么创造性的工作以及成功的人生也
是没有把握的。
保持乐观并清醒的头脑,学会理性、坚持。
胜不骄,败不馁。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
试炼。
”这句话体现了先生思维的过人之处与丰富的人
生经历。
我们一直只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道盛和
夫看来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失败之母。
我们不仅要在逆
境中团结一致,不断追求,更要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再
接再厉,别应了那句“有难同当,有福不同享”。
极其严格的自我要求,克制自己,压抑我执,自私
之心的持戒,严格区分“自由”与“放纵”。
每天自我反省而非烦恼,已知足感恩之心活着。
从而不断修造,
自我提升。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如此,学会思考,才能学会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