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越;侴伟平;沈春键;王晓宇;罗蓟
【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influencing long - term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Methods Univariate and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165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 from Jan. 1995 to Jan. 2009. Results The overall recurrence was 16. 36%.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ymph node involvement, tumor size, Dukes'stage and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were correlated to recurrence of colon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nd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recurrence rate of colon cancer. Conclusions Histological defferenti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it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whereas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9年1月行根治术的结肠癌患者193例中获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6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对结肠癌术后复发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复发率为16.36% (27/16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Dukes’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是根治术后复发重要的预后因素.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5)001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越;侴伟平;沈春键;王晓宇;罗蓟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辽宁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5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和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1]。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术后复发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行根治术后的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9年1月,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结肠癌患者193例中获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65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92例,女性73例,中位年龄57岁(33~82岁)。
右半结肠癌85例,左半结肠癌80例。
Dukes’A期35例,B期67例,C期63例。
临床表现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112例,腹痛85例,腹部肿块41例,腹泻43例,肠梗阻26例,便血27例。
手术方式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和乙状结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腺癌124例,黏液腺癌39例,未分化癌2例。
复发病例经病理、CT或B超证实,病理系通过再次手术或肠镜检查
获得,复发27例中,7例再次行手术治疗。
1.2 随访
本组共16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5.49%(165/193)。
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截止时间为2010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1~63个月)。
随访方式采取电话、信访和门诊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根据数据类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
间比较用t检验。
肿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 rank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肿瘤复发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再行Cox 多因素分析。
2.1 复发情况
全组复发率为16.36%(27/165),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吻合口51.85%(14/27)。
术后复发出现在3~5年者占70.37%(19/27),其中最短3个月复发,最长53个月复发。
2.2 影响肿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对1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4个显著性因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Dukes’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对肿瘤复发有影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而民族、性别、年龄、血型、有无肠梗阻、肿瘤大体形态、肿瘤部位、肿瘤组织类型、肿瘤活动度、术前CEA水平对肿瘤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
见表1。
2.3 影响肿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将4个对肿瘤复发有影响的因素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
转移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见表2。
术后复发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2-4],因此确定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结肠癌和直肠癌同属大
肠癌,其生物学行为有相似之处,但由于结肠和直肠的解剖部位、动脉血供、神经支配和静脉、淋巴回流途径的不同,造成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复发方式、治疗方法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仅对结肠癌术后的肿瘤复发因素进行分析。
本研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为5.33,95%可信区间为2.88~9.86,说明肿瘤细胞分化不良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增加5.3倍。
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将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有研究者对124例淋巴结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平均为期11.7年的随访后发现,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5.5%、26.2%、33.3%,中、低分化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度分别是高分化者的2.1倍和8.9倍。
这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差,生长潜能越强,分裂越迅速,越容易向结肠周围组织、毛细血管、淋巴管侵袭和转移。
另外,淋巴结转移也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其相对危险度为2.99,95%可信区间为1.21~7.42,说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复发风险增加2.99倍。
国内任镜清等[6]也支持此观点。
Radespiel-Tröger等[7]还发现转移淋巴结数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亦存在影响,术后复发转移机会随着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无转移淋巴结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为91%,1~3个转移淋巴结者为74%,4~7个转移者为43%。
8~27个转移者仅为20%。
本研究126例无转移淋巴结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为90%,1~5个转移淋巴结者为39%, 5个以上转移者为5%。
另外有对其他肿瘤复发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8-9]。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表明Dukes’分期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0]。
本组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与术后肿瘤复发有关,但多因素分析显示Du kes’分期与术后肿瘤复发无关,这可能是因为淋巴结转移影响Dukes’分期,在Cox 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取代了Dukes’分期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
总之,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
肠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预后指标,且均为危险因素。
所以对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强调多学科协作诊治的观念[11],必要的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的机会,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关文献】
[1] Evans MD, Escofet X, Karandikar SS, et al. Outcomes of resection and non-resection strategies i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J Surg Oncol, 2009, 7: 28.
[2] Goldberg RM,Fleming TR,Tangen CM,et al.Surgery for recurrent colon cancer:strategies for identifying respectable recurrence and success rates after resection.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the North Central Cancer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J].Ann Intern Med,1998,129(1): 27-35.[3] Read TE,Mutch MG,Chang BW,et al.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colon [J].J Am Coil Surg,2002,195(1): 33-40.
[4] Telem DA, Chin EH, Nguyen SQ, et al. Risk factors for anastomotic leak following colorectal surgery: a case-control study [J]. Arch Surg, 2010, 145(4):371-376.
[5] Oate-Ocaa LF, Montesdeoca R, López-Graniel CM,et al.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igh-risk lymph node-negative colorectal cancer and potential benefit from adjuvant chemotherapy[J].Jpn J Clin Oncol,2004,34(6):323-328.
[6] 任镜清,周志伟,万德森,等.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J].癌症,2006,25(5):591-595.
[7] Radespiel-Tröger M, Hohenberger W, Reingruber B.Improved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colon carcinoma using tree-based risk stratification[J].Cancer,2004,100(5):958-967.
[8] Kim JH,Park SS, Park SH,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histochemically-identified lymphatic and/or blood vessel tumor invasion in gastric cancer[J]. J Surg Res, 2010,162(2):177-183.
[9] Kim DS,Lee YH,Cho KS,et al.Lymphovascularinvasion and pT stageare prognostic factors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forlocalized upper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J].Urology,2010,75(2):328-332.
[10] 胡名柏,韩定芬,魏正专.8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Cox预后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13(6):563.
[11] 汪晓东,冯硕,游小林,等.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下的随访体系建设[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4(6):70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