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悬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作者:姚云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0年第09期
我们平时在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被那些悬念迭起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会不由自主地一直看下去,这是因为这些悬念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根溯源的欲望。

与此相似,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恰当的时机设置悬念,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其思维,而且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能够在导入课堂时,设计恰当的带有悬念的导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那么就会为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蝴蝶的家》一课时,开课就可以借用悬念:“同学们,你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那你见过蝴蝶的家吗?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走进儿童科普作家梅丽莎·斯图尔特写的散文《蝴蝶的家》,一起去找一找蝴蝶的家。

”再比如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童话故事时,可以设置悬念:“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大胆地猜一猜:这篇童话故事可能写些什么?”有学生可能会说:“会写这五粒豆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也有可能会说:“会写这五粒豆不同的命运。

”“那么童话大王安徒生写的跟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这篇奇妙的童话故事。

”几句话就把学生的好奇心给激发出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立刻高涨起来,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当教学进入重点、难点环节时,很多学生会对这些难懂的知识“知难而退”或是失去兴趣,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本身就难以持久,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容易疲劳,这时候可巧设悬念,使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教学的关键处,使它们融合、撞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以及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种种不和设置悬念:“武官靠手,文官靠嘴,蔺相如是一文官,他是靠嘴一步步当上上卿的吗?为什么最后他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真的是因为害怕廉颇吗?”通过一个个悬念的设置,让学生心中逐渐树立起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德和可贵形象,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

再比如《半截蜡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扣人心弦,而在教学中,可设置这样的悬念:“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什么差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伯诺德夫人一家的表现如何?你觉得谁的表现最机智,为什么?杰奎琳端走蜡烛,如果蜡烛提前熄灭,会发生什么事?”这一系列的连环追问,将整个故事的脉络串联起来,学生在悬念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深入文章中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多么地勇敢机智,勇于献身,热爱祖国。

语文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根据教材的结构和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可以恰当设置悬念,紧扣文章主题思
想提出一些有爭议的或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这样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使课堂主题得到有效延伸,也可以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教完《少年闰土》一课时,就可以这样结尾:“同学们,儿时的鲁迅和闰土是一对结下深情厚谊的好朋友,但由于种种原因,鲁迅先生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后,闰土见到鲁迅先生居然喊他‘老爷’,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去书中找找答案吧。

”从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

再比如《蝴蝶的家》一文,作者从头到尾并没有明确说出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学生学完课文后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

这时候就可以趁热打铁,设置悬念:“学完了课文,你知道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吗?(学生摇摇头)没关系,这个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作者梅丽莎·斯图尔特的著作《动物有办法》中找到答案。

”然后顺势介绍《动物有办法》,推荐学生课后去阅读,从而使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堂主题得到延伸。

总之,巧设悬念能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钻研,就一定能够设计出各种有效的悬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