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吃亏是福"出自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它饱含了一定的处世哲学。
经常被长辈用来劝导、教育晚辈,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符
A.孔子B。
荀子C。
老子
D.墨子
25。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九卿中的“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这反映了
A。
皇权至高无上B。
中央官制分权制衡
C.宗法制原则
D.家国同构思想
26. 明末上海人陆楫《蒹葭堂杂著摘抄》指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市易者正起于奢,使其相率而为俭,别逐末者归农矣。
”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清之际
A。
拜金逐利奢侈之风盛行B。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宋明理学的影响消失D。
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
27. 与大河流域的文明不同,诞生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成仙出了“民主”的特征,被称为“民主政治的摇篮”。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民主政治B。
古希腊城邦面积小,公民有直接参政的机会
C。
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活跃 D.东西方文明差异较大,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
28. 1927年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应当在极短期间调最积极的、坚强的、革命性稳定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尽量分配到各主要的省份做农民暴动的组织者。
”这反映了
A。
开始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理
C.对当时的革命形势认识不清D。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9.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写给毛泽东的电文中提到:“倭寇投降,……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为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积极回应,促成了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件
A.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B。
促成了新中国成立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D。
消除了国内矛盾
30.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服饰变革的倡导者,在百日维新期间他就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移俗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中易服移俗更容易推行B。
中国需要改变对外形象
C。
传统的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D。
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31. 抗战前期(1937-1942年),大后方的民族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民族工业厂家大量增加,工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工业产品也有了大幅度地增长。
这是因为
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C。
英美等国全力支持中国抗日 D.民族企业内迁和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它主要的任务有①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②稳定国际汇率③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④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33. 浙江远洋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也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2016年10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浙江远洋破产。
这说明了
A.国企破产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B。
依法破产是国有企业的必经之路
C.私营经济冲击国企D。
计划经济开始被打破
34.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C.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D.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35。
下表是英国、美国、日本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表中数据反映了三国
A。
工业发展滞后B。
农业生产衰退
C。
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D。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汉代“丝绸之路”是当时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大量的使臣、商人络绎不绝地奔波往返,各地的物质产品与精神成果,得到了充分地变法。
—(路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统辖西域各地,位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
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袄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特点。
(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
(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条“世界交流的通道”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9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6为“一团和气”图,“一团和气"一词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
此图作于1465年,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观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入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腾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
根据材料,提取图画中包含的政治或思想方面的一个信息,并加以说明。
(12分)(要求提取的信息与说明一致)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到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赵武灵王赵雍(前325—前299年在位)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在位时提出“胡服骑射”的改革。
他认为:“吾国东有齐、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天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栽?"面对反对胡服骑射的官员,他指出“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
……故礼月艮莫同,其便一也。
”……
武灵王改革后“略中山地……西略胡地……林胡王献马”。
汉代刘向说:“战国有骑,无骑射,骑射,胡兵也,赵武灵王用之。
"……“胡服骑射”试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王国维考证胡服之入中国始于武灵王,胡服衣着方便,后经北魏、唐略加改动,成为正式的官服。
“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摘编自孙开泰《试论赵武灵王的改革思想及其相关问题》等(1)根据材料,归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目的。
(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文化影响。
(6分)45。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
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2017年1月5日,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又传来枪声,袭击事件造成十多人伤亡,土耳其民众内心的创伤再次被撕开。
土耳其民众不得不接受恐怖袭击“常态化”现实,而图社会对于选择世俗还是宗教生活的讨论日益激烈。
——2017年1月《光明日报》
材料三中国海军自2009年1月起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排除舰艇护航,截至2013年11月,中方共派出13批护航编队34艘次舰艇,完成515批4901艘船舶的伴随护航,为国际打击海盗行动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就非洲而言,贫困和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产生海盗问题的根本原因。
——2013年《国际商报》(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
(9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如何解决此问题?(6分)
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二夫文界宣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其文明程度成正比例。
……著译之业,将以播文明思想于国民也,非为藏山不巧之名誉也.既如此,主张通俗化,乃至实现“言文合一”,自然是“文界革命”所要追求的目标。
—-梁启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与‘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有关的事件,并分析该事件产生的时代背景。
(10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梁启超的主要观点,分析其在文化方面的影响。
(5分)
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C D A A D A D D C A B C
40.(25分)
(1)(16分)特点:官方、民建并举;物质与文化并行;交流范围广泛。
(6分)
条件: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2分)唐前期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2分)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顺畅;(2分)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2分)栗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
(2分)
(2)(9分)影响: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大量的外来文化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中国大量的科技文化等经“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的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西方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是给中国等东方国家带来灾难,对人类文明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1。
(12分)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与图相关的信息,信息与说明能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示范一:信息: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和谐观)。
说明:(1)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2)社会动荡,百姓生活苦闷,寻求精神寄托;
(3)宗教的特点.
示范二:信息:团结和谐或体现华夏自古的中庸、和为贵思想。
说明:联系明朝的政治状况来答,言之有理即可.
44.(15分)
(1)(9分)目的:发展骑兵,增强军事力量,抵御侵略.(3分)
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赵国面临救亡图存的压力;(2分)改革成为时代潮流;(2分)礼崩乐坏,思想活跃,讲求功利。
(2分)(2)(6分)影响:战争形式由车战变为“骑射",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促进了民族融合;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改革,对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5.(15分)
(1)(9分)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3分)
原因: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2分)“冷战”结束后,各地区民族、种族、领土、宗教等矛盾日益凸显;(2分)全球化加剧了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2分)
(2)(6分)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呼吁和平谈判解决国家间问题争端;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利地位.
46。
(15分)
(1)(10分)事件: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
(2分)
背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2分)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加紧侵略中国;(2分)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深入人心;(2分)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不容。
(2分)
(2)(5分)观点:学习西方,进行“文学革命”,用西方新文学改造中国文学。
(2分)
影响:促进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创新,开启了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先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