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晋政发[2013]11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3.12
【实施日期】2013.03.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晋政发〔2013〕11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大型企业:
2013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现随文下达,请各有关单位按此部署工作。
2013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精神,结合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结合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兼顾需要和可能,确定201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及各行各业必须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2013年全社会投资安排仍然要抓住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治理、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扩大有效投资。
初步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055亿元。
铁路投资528亿元,重点加快大西客专、中南部铁路、太兴铁路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推进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邢铁路、大张铁路、太原至焦作复线、阳泉至阳泉北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合资铁路沿线地方铁路、铁路专用线及战略装车点项目实施。
公路投资300亿元,重点抓好685公里高速公路的新建续建、5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和1000公里农村公路的改造。
机场投资17亿元,重点加快吕梁机场建设进度,协调推进临汾机场复航改造和五台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推进太原机场应急救援及监护中心和备降机坪、运城机场飞行区扩建、长治机场航站楼扩建等工程建设。
水利投资210亿元,重点抓好大水网、雁同和塞上灌区、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田灌溉、农村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
产业开发项目投资可达5500亿元。
其中,传统产业投资2000亿元,重点安排煤炭整合改造矿井、新建大型现代化煤矿、新建电源点和电网、冶金焦化等产业兼并重组和改造升级项目。
新兴产业投资3500
亿元,发挥20个省级转型重大标杆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及“7+2”战略性新兴产业。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治理投资1070亿元。
其中,城镇化投资490亿元,突出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治理投资580亿元,大力推进太原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治理重点工程,绿化面积新增450万亩以上,继续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循环经济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燃煤发电脱硫、脱硝等项目建设。
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2000亿元。
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为农服务工程、扶贫开发以及科教文卫等其他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加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发挥好重点工程对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实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推进机制,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继续实行动态调整,确保储备项目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前期投入,优化和完善审批流程,加快立项审批速度,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银行信贷支持,扩大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利用外资,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强服务监督,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规划、土地、拆迁等困难,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加快建设和顺利竣工投产。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促进消费升级。
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健身、信息、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
优化消费环境。
加强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和农社对接,打造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建设市县乡三级配送中心,发展多种模式并存的配送体系。
创新消费方式。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吸引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省设立采购配送中心,培育我省电子商务龙头
企业。
做大商贸企业。
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连锁龙头企业。
规范市场环境。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商品投放网络,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
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化解产能过剩。
抓紧制订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