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材颗粒大小对水泥质量产生的影响
混合材等原材料比例对低熟料复合水泥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Sum 结水晶
准 的前提 下 ,进一步 增 加水泥 生产 中固体 废弃 物掺 量 已 矿 渣 0.36 31.88 17.09 2.45 33.82 5.83 O.43 91.14
经 成为 当前 各 国水 泥 科技工 作者 的研 究热 点之一 。
粉 煤 灰 l1.97 46.97 16.34 8.21 4.75 1.42 7.92 97.58
随着 我 国经济建 设的不 断发 展 ,工业 部 门产 生 的废 渣 数量 也在逐 年上涨 ,这 些工 业废 渣 不仅 占用 大量 土地 资源 ,还 会污 染周 围环 境“,。水 泥 工业 已经成 为大 量地 消 耗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现状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
表 1水泥基本性能表(%)
混合材 品种及掺量
抗折强度 抗』土强度
初 凝 终 凝
(%)
石 膏 (MPa)
(MPa)
时:分 时:分 粉煤 石灰 掺量
炉渣 灰 石 (%) 3d 28d 3d 28d
2:28 3:21 3.OO 4.OO 3.O0 4.00 4.5 8.5 2O.9 48.3
种功能性添加剂 (A、B),其 中 A、B为天然无机矿物,A不 异 ,弥补 各 自性 能 上 的不足 ,而最 大可 能 的发 挥各 自的
溶 于水 ,B经 加热 处 理且 微溶 于 水 。有 关 原材料 的化 学 优 点,即取 ‘优势 互补 效应 。本实验 采用 矿渣 、粉煤
成分及 物理 性能 见下 表 1、表 2和表 3所 示 。
将水泥牛产与工业废渣 的综合利用 结合起来已经成为
表 2 矿渣、粉煤灰、石膏化学成分 )
我 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标的 重 要课题 之 一 。 目前 ,如何在 确保 水 泥性 能达 到 生产标
水泥颗粒的最佳级配

水泥颗粒的最佳级配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
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
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
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
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
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
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2009-11-14 08:02:05)摘要:水泥的粉体状态一般表达为磨细程度(细度和比表面积)、颗粒分布和颗粒形貌。
水泥产品必须磨制到一定细度状态时,才具有胶凝性。
水泥细度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凝结、水化、硬化和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能。
细度状态可用以下方式表达:平均粒径法、筛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级配法。
如细度指标(80μm 和45μm 筛筛余),主要反映水泥中粗颗粒含量(%);再如比表面积指标(m2/kg ),主要反映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而颗粒级配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水泥中粗细颗粒分布状态,是当前水泥企业调整、控制水泥性能的先进手段。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得到的水泥颗粒不是均匀的单颗粒,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颗粒群体。
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是表现水泥颗粒体系的重要几何参数,但其所能提供的粒度特性信息则非常有限,因为两个平均粒径相同的粒群,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粒度组成(颗粒级配)。
不同混合材掺量配比对复合水泥实际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粉煤灰掺量 增加后 ,对水泥 实际应 用性 能的改 良作用最为 明显 。但 当其 与矿 渣总掺 量超过 3%后 ,复合水 泥性 0
能重新劣化。
关键 词 :粉煤灰 ;高炉矿渣 ;应用性能 ;复合硅酸盐水泥
Abs ac tr t: I fue c i e e i ng q ntt ofn s n l n e ofd f rntm xi ua i y v ah.bls ur c lg a i son n dr ng s ink g d s l t atf na e sa nd l t e o yi hr a e a uphae m n
r m a k be i p ov m e n a t a ror a e o e e .H o e e , c u lp opete fc m e ou d dee ort g i whe otl e r a l m r e nto c u lpef m nc fc m nt w v r a t a r riso e ntw l t r ae a an i n t a mi ng q ntt ofⅡva h a um a esa xc e 0 . xi ua i y s nd f c lg e e d 3 %
水 泥 标 准 中仅 对 混合 材 总掺 量做 了规 定 ,而 不 同
的共 同掺 量 变 化后 ,试 样 干燥 收缩 、耐 硫酸 腐 蚀
等 性 能 的 实 际 变化 趋 势 ,进 而讨 论 不 同混合 材 的 掺 量 设计 ,确 保 水泥 产 品 的实 际应 用 表 现较 为合
理 全面 。
r s tn e o o o i o t n e n ss d e . e rs l n iae t a n r a i g n s ii g q a t o l a e t e mo t e i a c fc mp s e p rl d c me twa t i d Th eu t i d c t h ti ce s y a h m x n u n i c u d h v h s s t a u s n y t
水泥磨基础知识问答

水泥磨基础知识问答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温度?应控制在多少为好?因为磨制水泥时要加入适量石膏,当磨内温度大于135℃时,部分石膏会脱水成为半水石膏,造成出磨水泥假凝,使水泥加水后很短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现象,使水泥流动性能变差;应控制≤135℃,若超过则应停磨或采取降温措施。
2.水泥比表面积与筛余的关系是否对应,理由比面积是单位质量的物料所具有的总表面积.它是各个颗粒级配的表面积之和,同一质量的水泥,细颗粒数越多,暴露的比表面积越大,比表面积主要反映细颗粒(≤10um)的含量,而筛余值只表示通过一种粒径筛的质量百分数,目前我国所用的筛余法测定结果只表示大于0.080mm 的颗粒所占质量的百分数,对于小于0.080mm的颗粒则反映不出来;在一定的区间,理论上说是有对应关系的,比表面积大,筛余值小。
但由于磨机规格,研磨体级配,是否配备选粉机,选粉机规格型号等对二者关系影响很大,有时也会出现比表面积大,筛余值大。
比表面积对掺多孔性混合材的水泥实用性较差,一般只能作为参考。
实际上水泥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这个组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不仅仅是微小颗粒的含量大小,而是一个堆积模型,如相同的比面积,开流磨的水泥强度就比闭流磨高,也就是说相同状况下,开流磨的筛余可适当放宽3.粉磨的基本原理答:物料的粉磨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冲击、挤压、研磨克服物料晶体内部各质点及晶体之间的内聚力,使大块物料变成小块以至细粉的过程。
粉磨功一部分用于物料生成新的表面,变成固体的自由表面能;大部分则转变为热量散失于空间。
4.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答:(1)回收熟料余热,预热二次风,提高窑的热效率。
(2)迅速冷却熟料以改善熟料质量和提高熟料易磨性。
(3)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贮存和粉磨。
5.黄心料对水泥性能的影响黄心料由于有部分物料未完全烧透,该部分熟料fcao 高,容易导致水泥强度偏低,安定性不良同时影响水泥混合材掺加量,给水泥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较大困难。
水泥细度实验报告总结

水泥细度实验报告总结
水泥细度实验是评估水泥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水泥细度实验报告的总结:
1. 实验目的:
该实验的目的是检测水泥的细度,确定水泥颗粒的大小范围,从而了解水泥的制备方法和水泥的性能。
2. 实验材料:
水泥、细砂、标准液。
3. 实验步骤:
(1)将水泥、细砂和标准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水泥混合材;
(2)将制成的水泥混合材倒入烧杯中;
(3)通过漏勺将水倒入烧杯中,并观察水泥浆泥浆的透明度和粘度;
(4)通过细度计测量水泥颗粒的大小。
4. 实验结果:
(1)细度指标:在一般情况下,水泥的细度范围在0.2-2.5微米之间。
不同厂家生产水泥的细度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
(2)水泥浆泥浆的透明度和粘度:水泥浆泥浆的透明度越高,表示混合材的细度越细,粘度越高,表示水泥颗粒越小。
(3)水泥颗粒大小:通过细度计测量得到的水泥颗粒大小范围在0.02-0.4微米之间。
5. 实验结论: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的细度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水泥的细度在0.2-2.5微米之间。
此外,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水泥浆泥浆的透明度和粘度与水泥颗粒大小有关。
6. 实验意义:
水泥细度实验可以评估水泥产品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大小、均匀性等。
还可以确定水泥的制备方法和水泥的性能。
因此,对于水泥生产、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的物理性能知识

水泥的物理性能知识1、细度与比表面积水泥一般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它的粗细程度(颗粒大小)称为水泥细度。
水泥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凝结和硬化速度、强度、需水性、析水率、干缩性、水化热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因此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对水泥细度都很重视。
水泥细度有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颗粒平均直径和颗粒级配等表示方法。
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影响水泥粉磨细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的易磨性、混合材的易磨性及掺加量。
一般讲,C3S含量高的熟料易磨,C2S含量高的熟料难磨。
混合材料中火山灰质材料、粉煤灰易磨矿渣难磨。
水泥中粗细颗粒级配恰当,则可得到良好的流发性能。
一般认为,水泥中3~30μm的颗粒主要起强度增长作用,而大于60μm颗粒由于水化程度低,对水泥强度贡献不大,因此,水泥中3~30μm的颗粒通常占到90%以上。
小于10μm的颗粒主要起早强作用,而其中3μm以下的颗粒只起早强作用。
10μm 以下颗粒比表面积大、需水量大、水化速度快,因而水泥的流发性能不利,故水泥中10μm以下颗粒含量应尽量少一些为好。
水泥一般从强度出发来确定细度指标,尤其是当熟料强度低,混合材掺量高时,往往都采取提高粉磨细度来保证水泥强度。
水泥细度越大,细颗粒含量越多,需水量越大。
需水量大的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较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
水泥终粉磨系统所用的磨机不同(球磨、辊压磨、振动磨),所得的水泥颗粒的形状会不一样。
在相同细度及颗粒组成的情况下,水泥颗粒球形度越大,则需水量越小,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越好。
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比表面积过小,水泥容易泌水,失去胶凝作用效果;比表面积过大,水泥需水量明显增大,容易使混凝土极件收缩,产生裂缝,导致水泥极件强度减小。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其他五种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2、需水性在水泥制备净浆、砂浆或拌制混凝土时,都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
混合材对水泥浆体脆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O
1 5
土 配 比 的调 整 来 提 高 其 抗 折 性 能 , 目前 的研 究 和
实 践 一般 采 用 掺加 矿 物掺 合 料 n ,在机 理 上 一般 ]
性系数 随混合材掺量 的增 大而增大 , 即混合材用 量 越 多 ,水 泥 的脆性 系数 越大 ,表 明混合 材 的使用 降
低 了水泥 的脆 性 ,但两 者并 非成 线性关 系 。总体 来 讲 ,当混合材掺量 < 1% 5 时,对水泥 的脆 性改善作 用
不大 。
表 1矿 渣 掺 量 对 水 泥 砂 浆脆 性 系数 的影 响
O 5 3 2 . 7 4 . 87 . 4 . 8 5 43 . 5 . D 1 5 . 6 0 1 6 81 . 8 0 1 7 . 4
细度 ,然 后进行强 度试验 。其 中 ,矿渣 中掺有 1% 5 的
石灰石 。
5
1 5
5 4 2 . 7 6 4 . 8 9 5 . 0 1 7 . 7 0 1 2 . 74 . 30 . 8 7 . 9 0 1 7 . 5
的二 次水化反应 消耗 浆体 中的c (H 和 改善界 面过渡 带外 ,还 包括 以下机 理: 由于c (H 浓度 的降低 ,使其不 能饱和 结 ao) a0)
晶,而形成薄弱的层状结构 ;水泥浆体成为相对低钙体 系,利于 纤维状钙矾石 的形成 ;混合材 的使 用,降低 了水泥 的水化 速率 ,减 少 了因化 学收缩 、 自收缩 、温 差收缩等 8 2 ( 0 )0 — 0 3— 3 2898 21 1 5 0 0 7 0
水泥磨基础知识

1、简述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答:简介如下:(1)工作范围:①负责本岗位设备开、停及安全运转。
②负责设备及机房内外卫生。
(2)职责: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生产。
②严守工作岗位,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要求,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③巡回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各轴瓦润滑是否正常、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④每小时抽查1~2次喂料量。
⑤填写生产记录。
(3)交接班制度①交班前对机电设备全面细致检查,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到岗检查。
②生产情况交接。
③设备缺油,运转不正常不交接。
④计量设备不准确不灵活不交接。
⑤工具,器具不齐全不交接。
⑥设备及环境卫生不好不交接。
2、什么是物料的粉碎?物料的粉碎是怎样划分的?答:利用外力克服物料的内聚力,使其形体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的过程,称之为粉碎。
3、简述水泥生产物料粉碎的目的?答:物料经过粉碎后,单位质量的物料表面积(比表面)增加,因而可以提高物理作用的效果及化学反应的速度;几种不同物料在粉体状态下,容易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
粉状物料也为烘干、运输和储存等提供了方便,并为煅烧熟料和制成水泥,保证出厂水泥的合格率创造了条件。
4、水泥细度对出厂水泥质量有何影响?答:水泥的粉磨细度影响水泥磨机的产量和出厂水泥的强度等级。
由于水泥磨得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水泥的各令期强度都会增大。
当粉磨细度在0.080mm方孔筛筛余4%以下时,随着筛余量的减少,粉磨单位产品的电耗将显著增加,产量也相应降低;因此,水泥粉磨细度,通常控制在0.08mm方孔筛筛余4%左右、比表面积控制在350m2/kg左右。
5、磨机常用的加料、计量设备有哪几种答:磨机常用的加料设备有:圆盘喂料机,带式加料机、螺旋加料机、电磁振动加料机;常用计量设备有:调速式电子皮带秤和恒速式(又称悬臂式)电子皮带秤,斗式电子计量秤,减量法斗式计量秤和核子秤。
6、磨机加料、计量设备的作用和要求有哪些?答:加料、计量设备是可以对物料进行容量计量或称重计量的设备。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程材料概述及基本性质思考题与习题:⼀、填空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机材料、复合材料三⼤类。
2、建筑材料按使⽤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两⼤类。
3、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委⾏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四类,国家标准代号为: GB ,企业标准代号为Q 。
4、材料标准表⽰由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颁布年份四部分组成。
5、《蒸压加⽓混凝⼟砌块》(GB/T11969-1997)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意为:GB : 国家标准, T : 推荐标准,11969 : 标准编号,1997 : 颁布年份。
6、某材料的密度为 2.5,表观密度为 1.8,该材料的密实度为 72% ,孔隙率为28% 。
7、⽔可以在材料表⾯展开,即材料表⾯可以被⽔浸润,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性。
8、材料的吸⽔性⼤⼩⽤吸⽔率表⽰,吸湿性⼤⼩⽤含⽔率表⽰。
9、含⽔率为5%的湿砂1000g中,含⼲砂 952.38 g,⽔ 47.62 g。
10、材料的耐⽔性⽤软化系数表⽰,耐⽔材料的K R≥ 0.85 。
11、⼀般来说,材料含⽔时⽐其⼲燥时的强度低。
12、墙体受潮后,其保温隔热性会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明显增⼤的缘故。
13、当某材料的孔隙率增⼤时,下表中的性质将如何变化。
(增⼤↑,下降↓,不变-,不定?)14、某钢材直径10mm,拉伸破坏荷载为31.5KN,该钢材的抗拉强度为 401.07MPa 。
15、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
16、材料在使⽤环境中,除受荷载作⽤外,还会受到物理作⽤、化学作⽤和⽣物作⽤等周围⾃然因素的作⽤影响其耐久性。
⼆、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含⽔率为2%的湿砂重100g,其中⽔的重量为2g。
()2、热容量⼤的材料导热性⼤,受外界⽓温影响时室内温度变化较快。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封闭微孔的导热系数⼤。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摘要:混凝土广泛用于工程建设当中,它的各种性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及可靠度,尤其是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从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根本原因入手,讨论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强度原因分析措施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标号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是人们所熟知的, 同样配合比, 水泥标号愈高, 混凝土强度愈高, 水泥标号愈低, 混凝土强度愈低。
关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水泥越多混凝土强度越高”。
这个认识是不确切的: 一是没有前提。
这个前提应该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水灰比不同,就无法谈高低问题。
二是两者间关系不是永恒的。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有随水泥用量增加而提高的可能。
但当水泥用量增加到某一极限量时, 混凝土强度不但没有提高, 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从水泥用量对水泥石孔隙的影响来分析, 在某一水灰比时,水泥用量如果恰在水泥全部水化限度内, 则水泥石的孔隙率是最小的, 也就是水泥石强度是最高的。
如果水泥用量增加, 相应地水也要增加。
所以, 孔隙率不会再少, 相反地增加了水泥石在混凝土整个体积中的比例。
在混凝土中, 水泥石的强度远较集料强度低, 因此,过多的增加水泥不但不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很可能要降低强度, 同时还要浪费水泥, 这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可取的。
2. 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集料本身强度一般都高于混凝土强度, 所以集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没不利影响。
但是集料的一些物理性质, 特别是集料的表面情况, 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对地讲, 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更大一些。
集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又与水灰比有关。
当水灰比小于0.4, 用碎石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较卵石要高, 两者相差值可达30%以上。
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集料品种的影响减小,当水灰比为0.65时, 用碎石和卵石制成的混凝土在强度上没有差异。
石粉用作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及机理分析

・
本 文就 大理 石 粉 、花 岗岩 粉 、粉 煤灰 对 水 泥 凝 结
时间 的影 响进 行 了对 比研 究 ,结 果 如 图 3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相对 于掺 粉煤 灰 的水 泥 而 言 ,石 粉水 泥 的初 凝
( .广 东省水 利水 电科 学研 究院 ,广 东省 水利 重点科 研基 地 ,广 东 广 州 5 0 3 ; 1 16 5
2 .广 东省建 材公 司 ,广 东 广 卅 505 1 100;3 .华 南理 工大 学 ,广 东 广州 504 ) 160
摘 要 :人 工 骨料 在 生 产过 程 中产 生 石粉 ,如 果废 弃则 对 生 态环 境 造 成 严 重 破 坏 , 留在 粗 细 骨料 中 又给 骨 料 品 质 及 混 凝
杨 永 民 ,等 :石 粉 用作 水 泥 混合 材 对 水 泥 性 能 的影 响研 究及 机 理 分 析
通过 表 1可 知 ,大理 石 粉 、花 岗岩 粉 比表 面 积 相
差悬 殊 ,为 了统一 各 物料 的 比表 面 积 ,使 其具 有 可 比 性 ,在本 研究 中均 先将 原 始 大 理石 粉 及 花 岗岩 粉 通 过
的品质及 混凝 土 性 能产 生 影 响 。为 此 ,本 文 开展 了石 粉 在水 泥生产 中的再 利 用 ,利 用 大理 石 粉 和 花 岗 岩粉 用作 水 泥 混合 材 展 开 了分 析研 究 ,既 减 少 环 境 负 荷 , 又 可 以高效益 的利 用 ,可 为 石 场正 确 利 用 石 粉或 石 材 加 工业 产生 的废石 粉提 供应用 借鉴 。
期强度发展有利 ,花 岗岩粉 则对水泥后期 强度发展 有利 。
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的影响2012年我国水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受下游房地产企业低迷的影响,今年水泥市场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水泥行业自发的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涉及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各个方面。
在整体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水泥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颗粒级配都极大的影响着水泥产品的质量。
其中,颗粒级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从原料的粉磨到生料的煅烧、熟料与混合材的粉磨,水泥成品的出厂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控制水泥的颗粒级配还能够大大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水泥磨的粉磨效率也与入磨物料的粒度密切相关。
提高水泥磨的粉磨效率,进而提高水泥磨的台时产量,也是水泥生产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水泥颗粒级配是影响水泥强度的直接因素。
水泥中粒度在1μm以下的颗粒在搅拌中会完全水化,对强度没有贡献,且会增加浇筑时的需水量。
1-3μm的颗粒含量高,3天强度就高,同时需水量也会增加。
1-32μm的颗粒含量决定了28天强度,由于1-3μm颗粒含量不宜过高,故3-32μm的颗粒应越高越好,若强度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富余,可以增加混合材添加量。
32-65μm颗粒含量对强度有贡献,但贡献率不高。
65μm以上颗粒对强度没有贡献,只起骨架作用。
粒度分布的测试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筛分法;2.沉降法;3.电阻法;4.显微图像法;5.激光散射法。
在水泥颗粒级配的测量中,筛分法与激光散射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但针对颗粒粒度小于60μm的颗粒,筛分法的分辨能力是无法达到要求的。
激光散射法以其操作简便快捷、测量准确等特点而被广大水泥生产企业所认同。
激光散射法是由光源发出的单色相干光束,经过扩束镜、傅立叶透镜后,照射到样品颗粒上,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照射在一系列的光电探测器上,散射光的能量分布与颗粒粒度分布直接相关,根据反演运算,就可以得到所测样品的粒度分布情况。
以济南微纳等为代表的国内激光粒度仪生产厂家为更多水泥生产企业所接受。
水泥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

水泥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吴守民在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问题,个人根据实践和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混凝土离析离析是混凝土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的粘结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的现象。
主要是混凝土骨料的离析、分层、底抓、硬化、放水、施工性差。
混凝土离析会造成混凝土性能各个方面的下降。
具体影响如下: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能,造成堵管、卡罐,影响工期,降低经济效益。
影响混凝土外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露骨料、露筋等现象。
降低混凝土强度,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破坏结构的安全性能,甚至造成返工。
混凝土均匀性差,混凝土各部位的收缩不一致,容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
水泥浆表面层较厚,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加大,造成开裂。
5. 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抗渗、抗冻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近年来随着水泥生产中大掺量的使用助磨剂和混合材以及天然砂石资源的日渐枯竭,粗细骨料质量下降原因,带来的混凝土泌水、板结、抓底的质量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继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之后的第二大病害。
泌水、板结多发生于混凝土入静停状态,因此这一病害又常被称之为“滞后泌水”问题。
“泌水、板结”问题与日常所见的一般泌水现象不同。
在多组分混凝土中,由于各组分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最小。
在混凝土进入模具后的静态状态下,或多或少的水总是浮在一起。
这种上升的现象叫“出血”。
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是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澄清透明。
只要水蒸发速率大于或等于泄流速度,混凝土表面就不会出现泄流现象。
只有当水的蒸发速率小于流血率时,混凝土表面才会有出血。
但这种泌水出现时混凝土浇筑已完成,砂石仍处于悬浮在水泥砂浆中,不会板结、抓底,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凝结硬化,可以认为是正常现象。
“滞后泌水、板结”是指混凝土入模后或入模前,当混凝土处于静停状态时,水泥砂浆从粗骨料中分离析出,使粗骨料失去砂浆的包裹性而出现泌水、板结、抓底的现象。
因此,它不同于常见的混凝土少量泌水,它使混凝土分层,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匀质性,甚至蜂窝麻面,外观露砂、流痕(图2);在施工中因供料跟不上或因拆管的需要,在暂停时会因“泌水、板结”问题而造成堵管施工事故;特别是钻孔灌注桩结构可能引起工程质量事故。
集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0

集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集料本身的强度不太重要,因为集料强度一般都要高于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在承载时混凝土中集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骨料颗粒强度比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要大。
大多数天然骨料,其强度几乎不被利用,因为破坏决定于其它两项(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
一般而言,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
但过强、过硬的集料不但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在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改变其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两种不同的影响。
水泥用量和稠度一样时,含较大骨料粒径混凝土拌和物比含较小粒径的强度小,其集料的表面积小,所需拌和水较少,较大骨料趋于形成微裂缝的弱过渡区,其最终影响随混凝土水灰比和所加应力而不同。
在低水灰比时,降低过渡区孔隙率同样对混凝土强度一开始就起重要作用。
在一定拌和物中,水灰比一定时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将随粗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增加。
试验表明,增加骨料粒径对高强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骨料粒径似乎无大的影响。
另外,在
同一条件下,以钙质代硅质骨料会使混凝土强度明显改善。
水泥需水量高的原因分析

水泥需水量高的原因分析一、生产过程的分析与调控我公司水泥生产是从2018年3月份开始的,因矿粉价格提高,考虑到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我公司特意上调熟料质量,在配比上减少了矿粉掺入量,上调了熟料配比。
当时的出磨水泥的需水量偏高,通过对出磨比表面积的控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是在边缘波动。
4月18日由于熟料的温度偏高,造成磨机滑履瓦温度超高磨机跳停,然后发现水泥出现假凝现象,并伴随着需水量的上升。
对此感觉到了事态严重,开始寻求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认为:年初的防堵隔仓板影响了物料的流速,是造成需水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同时达到增加通风量,降低磨内温度的目的,与4月20日对磨内防堵隔仓板中间部分割掉。
割掉部分后效果不明显,在4月21日又把磨尾收尘器布袋换掉,换掉后效果稍有好转,但是仍然达不到要求,特在24日又把外围的防堵筛板割掉,同时对隔仓板堵着的壁缝彻底清除,效果仍然不理想。
为此4月25日考虑到填充率过大,从2仓倒出15t锻,为了提高磨机磨内的物料流速,4月26日对二仓的研磨体进行了重新级配,提高了平均球经。
此时的物料流速明显上升,比表面积大幅下降,但是需水量变化仍然不大。
经过连续不断的折腾,也没有达到所要的效果,此时只能认真反思。
突然看到黑格尔的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此时联想到,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质量管理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
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其原理进行深刻反思。
二、需水量的定义及其控制需水量的意义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即水泥需水量,是指能使水泥浆体达到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所需要的拌合水量。
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决定了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泥需水量小,混凝土的单位需水量也小,水灰比小,混凝土致密,强度高,耐久性好。
所以,水泥需水量决定着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也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是影响混凝土经济性的最重要因素。
水泥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水泥质量控制基本知识一、控制项目1、入磨物料的配比目前生产的水泥品种中除硅酸盐水泥外,其余各种水泥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组成,它们之间的配比关系着生产水泥的品种、等级和物理性能。
水泥生产中,入磨物料的配比一般是根据物料的性能(包括熟料的化学成份、强度,混合材料的活性,石膏的性质及成份)和它们在水泥水化、硬化过程中对强度的影响,以及计划生产的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其它特殊物理性能而确定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是根据熟料质量情况,混合材料的品种、质量,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其经济合理的配合比例。
2、出磨水泥细度在熟料、混合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水泥的粉磨细度,对水泥性能影响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水泥粉磨得愈细,其比表面积愈大,水泥粉末与水拌合时,它们的接触面积也就愈大,故有利于加速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过程,对提高水泥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当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较高时,水泥磨细些,游离氧化钙就可较快地吸收水份而消解,因而可减少它的破坏作用,改善水泥安定性能。
在日常生产中,通过掌握细度与强度间的相互关系,可及时根据原料的半成品的质量波动情况调整细度控制指标,即当发现熟料、混合材料质量下降,使水泥强度没有保证时,可将水泥磨细一些,以达到稳定水泥质量的目的。
一般试验条件下,水泥颗粒的大小与水化的关系是:0-10μm水化最快;3-30μm是水泥活性主要成份;>60μm水化缓慢;>90μm表面水化,只起微集料作用。
但是,不适当地提高水泥粉磨细度,会使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增高。
另外,当水泥细度过细时,需水量增加,水泥石结构的致密性降低,反而会影响水泥的强度。
可见,只有合理地确定水泥细度指标才能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应力求减少细度的波动,以达到稳定磨机产量和水泥质量的目的。
3、出磨水泥中的三氧化硫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实质上是磨制水泥时石膏掺入量的反映(采用劣质煤时,熟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SO3)。
论我国水泥混合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Q17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73(2013)01-0013-06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0473.2013.01.004论我国水泥混合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封培然四川利森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618400摘要混合材的正确使用,对水泥企业和社会都会带来利益。
然而对当前的水泥工业来说,混合材已呈现不足,必须面对低活性混合材、对水泥色泽有影响的混合材的使用问题,这些混合材的使用又受到相关法规对掺量限制以及落后检测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混合材的优化组合,重视外加剂的作用,提高水泥熟料强度,改善水泥色泽及改变使用水泥的习惯,扩展混合材资源种类和改善水泥粉磨工艺。
关键词混合材资源活性色泽0 引言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调节水泥强度等级,改善水泥性能与质量,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水泥工业的生态化[1]。
这是过去水泥行业对水泥混合材的普遍认识,也是水泥教材中经典的描述,然而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许多传统的观念都需要随之改变。
本文通过对水泥生产企业的调查,研究了水泥混合材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期望在资源和能源价格日益升高,以及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的条件下,为水泥混合材的改变和开拓提供新的思路。
1 水泥混合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 混合材资源呈现不足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 B/T175-2007中有关水泥混合材的规定,水泥中掺加的混合材种类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砂岩和石灰石五种,并根据混合材料是否符合GB/T203、GB/T18046 、GB/T1596、GB/T2847标准的要求划分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为活性混合材或者非活性混合材。
非活性混合材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了石灰石和砂岩[2]。
事实上,目前水泥中使用的混合材种类远不止上述几种,但是应用最广泛的是矿渣(包括矿渣粉)、粉煤灰和石灰石,这与混合材的地域分布有很大关系。
水泥混合材标准

水泥混合材标准《水泥混合材标准》嘿,你知道吗?在建筑的魔法世界里,水泥就像一位超级魔法师,而水泥混合材呢,那可是魔法师的得力助手,就如同哈利·波特身边的赫敏一样重要!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水泥混合材标准,那建筑这个“魔法城堡”可就危险啦,说不定一阵小风就能把它吹倒,变成一片废墟,那可就是建筑界的“世界末日”了!所以,搞懂水泥混合材标准那是相当的重要,就像战士要了解自己的武器一样。
一、活性混合材:“活力小超人”的入选标准活性混合材在水泥中就像活力小超人,能为水泥的性能提升注入强大力量。
活性混合材可不是随便什么材料都能当的哦。
首先,它得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要求,就像参加一场化学元素的选美比赛。
例如,粒化高炉矿渣,它的氧化钙、氧化镁等成分的含量就像是它的参赛资格证。
这些成分的比例得恰到好处,少一点就像战士没带全武器,战斗力大打折扣;多一点呢,又可能引发“化学大战”,破坏水泥的和谐结构。
再说说火山灰质混合材,像火山灰这种材料,它的活性可是它的秘密武器。
它就像一个等待被唤醒的小怪兽,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和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新的胶凝物质。
这个反应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融合,让水泥变得更加强大。
但是,如果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活性不达标,那就像一个睡不醒的懒虫,对水泥的性能提升毫无帮助,简直就是个“拖后腿”的存在。
二、非活性混合材:低调的“幕后英雄”标准非活性混合材在水泥里就像低调的幕后英雄。
虽然它们不像活性混合材那样活跃,但也有着自己的任务和标准。
比如说石灰石,它就像一个稳定的老管家。
石灰石作为非活性混合材时,它的纯度是个关键因素。
如果纯度不够,就像管家偷偷藏了私心,里面夹杂着一些杂质,那可就会给水泥带来“小麻烦”。
这些杂质可能会像小虫子一样,在水泥结构里捣乱,破坏水泥的稳定性。
还有砂岩这种非活性混合材,它的颗粒大小就像是它的“外貌特征”。
颗粒太大,就像一个个大石头在水泥里格格不入,影响水泥的均匀性;颗粒太小呢,又可能像一群小蚂蚁乱跑,导致水泥的结构变得松散。
不同的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不同

本文试图通过混合材掺加量的试验数据,对常用的几种活性混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讨论。
1试验条件与材料试验小磨为Φ500mm×500mm化验室统一试验磨机。
全部试验样均通过0.9mm方孔筛。
试验用熟料选用本厂掺复合矿化剂生产的机立窑熟料,化学成分见表1。
沸石为河北围场天然沸石,矿渣为济源钢铁厂水淬矿渣,粉煤灰为焦作电厂干排粉煤灰,煤矸石为焦作地区煤矿自燃煤矸石,石膏为山西产二水石膏。
各混合材及石膏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熟料化学成分(%)、率值、矿物组成(%)L os s SiO2Al2O3Fe2O3CaOMgOCaF2SO3fCaOKHKH-n PC3SC2SC3AC4AF0.19 18.826.154.6663.101.490.981.052.880.9740.9191.741.3254.1413.138.414.17表2各混合材及石膏化学成分(%)名称Loss SiO2Al2O3Fe2O3CaO MgO SO3备注矿渣 1.68 35.62 15.49 0.91 40.07 8.21煤矸石8.14 57.74 24.74 3.73 1.37 0.34 1.89 水泥胶砂28d 抗压强度比65.1% 沸石61.98 13.02 2.61 4.01 1.32 抗压强度比79.8%粉煤灰8.43 49.54 27.42 4.53 6.22 0.18 水泥胶砂3个月抗压强度比124.5%石膏38.3 52 试验与讨论熟料粉磨按照《水泥熟料标号测定方法技术条件》进行,控制比表面积在300m2/kg左右,细度不小于3%,SO3含量不超过3.5%。
试验样粉磨细度以4%~7%为控制目标,石膏掺加量统一按5%。
细度为0.080m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安定性由好到差依次为完好、弯曲、疏松、龟裂、崩溃。
2.1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配比及试验结果见表3。
从中可以看出:表3不同混合材的普通水泥物理性能序号配比(%)细度(%)安定性稠度(%)初凝(h∶min)终凝(h∶min)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熟料矿渣煤矸石沸石石膏3d 7d28d3d 7d28d1 95 5 7.0 龟25.0 2∶364∶45 5.6 6.47.634.441.857.12 86 9 5 7.0 龟25.0 2∶474∶57 5.1 5.86.835.042.956.73 84 115 7.0 曲25.2 2∶515∶11 5.3 5.96.935.343.655.74 82 135 6.8 曲25.8 2∶545∶54 5.4 6.37.136.545.755.95 86 9 5 6.8 松24.4 3∶204∶45 5.4 6.16.935.643.555.76 84 11 5 6.0 松24.4 3∶204∶40 5.0 5.87.31.441.453.47 82 13 5 7.0 松24.8 3∶035∶43 5.2 5.76.830.239.751.48 86 9 5 6.0 曲26.0 2∶573∶27 5.3 6.28.34.147.264.9 84 11 5 6.4 完27.0 2∶053∶15 5.3 6.78.434.349.165.41 082 13 5 7.0 完26.63∶274∶32 5.1 6.28.531.446.162.1 (1)掺矿渣混合材的普通水泥早期强度较纯硅酸盐水泥有所提高,后期强度则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而掺煤矸石的普通水泥随着煤矸石掺加量的增加,其早期和后期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且降低幅度较大;掺沸石时,虽然早期强度有所降低,但后期强度增进率较高,以序号为8、9、10的掺沸石普通水泥强度平均值与纯硅酸盐水泥相比较,28d抗折强度提高9.2%,抗压强度提高11.7%。
水泥质量检测控制要点探究

水泥质量检测控制要点探究摘要:水泥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具有广泛性以及普遍性,加强水泥质量会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可以保证建筑建设质量。
因此应加强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的质量控制,把好每道生产工序生产质量关,做好质量检测。
本文在此从生产和检测两个方面对水泥质量控制要点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水泥;质量;原材料前言: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混凝土和砂浆的重要组分。
在水泥生产、质量检测中,工作认真程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正常使用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水泥质量控制概述水泥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各种原料、燃料的破碎,配料、粉磨、煅烧、再粉磨以及包装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
在水泥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工艺质量指标的实现情况都会对最终产品即出厂水泥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要求水泥企业在水泥生产中要十分重视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把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水泥生产工艺的全部过程中去。
根据水泥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将水泥按品质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大类。
(1)合格品水泥除了碱含量、比表面积、细度外的规范要求其它指标都能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品。
这类水泥可以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使用。
(2)不合格品水泥除了碱含量、比表面积、细度外的规范要求其它任一项指标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品。
不合格水泥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标号使用。
如强度指标不合格可降低标号使用或用于工程的次要受力部位等。
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几个质量控制要点1、进厂材料质量控制主要的进厂材料包括硅铝铁质原料、石灰石以及燃料。
在进行水泥生产之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硅铝铁质原料、石灰石以及燃料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如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生料的质量,从而对整个水泥生产工艺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生产高标准的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高要求的质量控制,同时要保障水泥材料质量波动的范围较小,以及保证水泥材料的性能的稳定,尽量缩小不同批次水泥之间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材颗粒大小对水泥质量产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05-05 13:40:09
凡是天然或人工制成的矿物质材料,磨制成细粉,加水后其本身不硬化,但与石灰加水调和成胶泥状态,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继续在水中硬化,这类材料称之为活性混合材。
对混合材高细粉磨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混合材的潜在水化活性。
混合材的水化速度比水泥慢得多,经测试表明:在比表面积300m2/kg 左右时,高炉矿渣水化90天左右才能产生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28天时相应的强度,粉煤灰则需150天左右才能达到相应的强度。
对水泥混合材进行高细粉磨,扩大了其水化反应时的表面积,相应的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它们的水化速度,使它们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的强度。
1.提高矿渣的比表面积日本学者以磨细矿渣置换50%水泥的胶结料配置的砂浆强度与硅酸盐水泥砂浆的强度比的百分率来表示矿渣粉的活性(其试验结果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随着矿渣粉比表面积的提高,其活性系数(强度比)相应明显提高。
当矿渣粉比表面积达到400m2/kg 时,28天活性系数达98%,与水泥基本相当;而当矿渣粉比表面积达到或超过600~800m2/kg 时,其28天活性系数达114%~127%,高于一般比表
面积(350m2/kg )水泥熟料的活性。
济南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济南钢铁厂的水淬矿渣,磨至比表面积达到360m2/kg ,取代50%水泥后,测得其28天抗压强度比为120%,制得了强度等级达到62.5级的矿渣水泥。
济南钢铁厂的矿渣比日本学者所用的矿渣活性更高。
针对粉煤灰的活性激发问题,采用高细粉磨与化学活性激发剂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少熟料早强粉煤灰矿渣复合水泥,强度等级达到42.5R 级复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要
求。
该水泥中粉煤灰用量为35%,矿渣用量为28%,熟料用量为30%。
高炉矿渣的内部结构以玻璃体为主,活性较高,但易磨性较差,要想达到较高比表面积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水泥磨中的多组分配合料共同粉磨中,当水泥熟料比表面积达到300~350m2/kg 时,矿渣的比表面积往往只能达到240~280m2/kg ,其活性在水泥使用时很难完全发挥。
要想得到较高比表面积的矿渣粉,最经济的办法是将矿渣单独粉磨,再与熟料等其他组分分别粉磨的细粉均化合成水泥。
在水泥生产中,矿渣粉的比表面积一般以达到350~
400m2/kg 为宜。
1999年,在制定“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矿渣粉”国家标准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将矿渣细磨到400~600m2/kg 比表面积后,大量掺入到水泥中时,不但不降低水泥
强度,反而能大幅度提高水泥强度。
2.提高钢渣的比表面积
钢渣主要是平炉后期渣、转炉渣和电炉渣,它们具有类似于水泥熟料的性质,是一种活性不太高的水硬性材料,用其生产的钢渣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低。
近年来,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将钢渣细磨成钢渣粉,然后再与同比例的矿渣粉、少量熟料粉制成钢渣矿渣水泥。
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粉磨得越细,其活性越高。
当钢渣的比表面积达到460~800m2/k g 、掺量为30%时,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基本达到了纯水泥的强度,特别是其3天强度,即使钢渣粉掺量达到50%,钢渣水泥的强度还是超过了纯硅酸盐水
泥的强度。
3.提高粉煤灰的比表面积
粉煤灰是电厂烧煤粉锅炉排出的废渣,它作为水泥混合材的特点是早期活性较低、后期活性较高。
因此,在通常的水泥细度的要求下,限制了粉煤灰混合材的掺入量。
实际上,如果将粉煤灰细磨,也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早期活性。
采用振动磨细磨粉煤灰后的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经超细化后,其活性有显著提高,且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早期活性明显提高。
如果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提高到466~700m2/kg ,即使水泥中粉煤灰的掺量高达30%,仍可获得很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并具有较小的体积收缩率、较低的水化热、较高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和较小的泌水性等优良性能。
粉煤灰比较容易磨细,但应根据其品质分别对待。
对以空心球状玻璃体为主的粉煤灰不宜过于磨细,否则将大量空心球状玻璃体打碎后,比表面积大幅度提高,会使拌和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对提高水泥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不利;对以海绵体为主的粉煤灰,就应该磨得较细,将海绵体打碎,反而有助于降低需水量。
国家标准G B 1596-91明确了对粉煤灰的品质要求,水泥厂可按国家标准规定,Ⅰ、Ⅱ、Ⅲ级粉煤灰用0.045m m 方孔筛筛余分别不大于12%、20%和45%的办法测定,需水量能间接反映出它们的差别。
在选择电厂粉煤灰作水泥混合材时,必须按其级别区别对待:一般Ⅰ级粉煤灰可以直接掺用,Ⅱ级粉煤灰应先磨细后再使用,Ⅲ级粉煤灰烧失量过高,在未进行预处理前,不
能作为水泥混合材掺用。
4.提高火山灰的比表面积凡以S i O2与A l2O3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或人工的矿物质材料,本身磨细后加水拌和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石灰混合,加水拌和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及在水中继续硬化者,称之为火山灰质混合材。
天然火山灰质混合材有火山灰、凝灰岩、浮石、沸石岩、硅藻土等;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有煤矸石、烧页岩、烧黏土、煤渣和硅藻渣等。
其品质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G B /T 2847-1996)要求,才能作为水泥
混合材使用。
火山灰质混合材,由于其内部孔隙较多,易磨性较好,实际生产中不必单独粉磨,与水泥熟料等组分共同粉磨即可。
其磨细后的比表面积为350~400m2/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