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新人教版选修4(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新人教版选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时训练
基础过关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B。

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的
次数
C。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解析: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升高温度,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百分数不变,C错误;活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正确。

2。

设C(s)+CO 2(g)2CO(g)ΔH>0的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ΔH<0的反应速度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与v2的变化情况为( A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解析: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增大,故A项正确。

3。

有两个学生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测定可逆反应A 2+3B22X2的化学反应速率,甲测得v(A2)=0.5 mol·
L-1·s—1,乙测得v(B2)=1.5 mol·L—1·s—1,则两个学生的测定结果( C )
A.都正确B。

都不正确
C。

都对或都错D.甲正确,乙不正确
解析:依据化学计量数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v(B)∶v(A)=3∶1,故都对或都错。

4. 足量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减少氢气的产量,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 )
A.水
B.NaOH固体
C。

Na2CO3固体 D。

NaNO3溶液
解析:加入水,浓度降低,则减慢反应速率,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A正确;加入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氢气的生成,B错误;加入Na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氢气的生成,C错误;加入硝酸钠,相当于存在HNO3,影响氢气的产量,D错误。

5。

对反应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 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

05 mol ③0。

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 A.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①中c(A)=c(B)==0。

5 mol·L—1;②中 c(A)=c(B)==
1 mol·L-1;③中c(A)=c(B)==0。

05 mol·L-1;④中c(A)=c(B)
==0.25 mol·L-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6. 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定是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B )
A.反应A+B C与反应D+E F
B。

相同温度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锌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速率
C。

相同温度下,颗粒大小相同的生铁分别在水和饱和食盐水中腐蚀
生锈
D。

一定温度下,相同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硫酸分别与大小相同的锌片反应,产生气
泡的快慢
解析:反应不同,不能确定反应速率大小,A错误;锌比铁活泼,则锌反应较快,B正确;在食盐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速率较快,C错误;氢离子浓度相同,反应速率相等,D错误。

7.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B )
A。

10 ℃ 20 mL 3 mol/L的X溶液
B。

20 ℃ 30 mL 2 mol/L的X溶液
C.20 ℃ 10 mL 4 mol/L的X溶液
D。

10 ℃ 10 mL 2 mol/L的X溶液
解析:A项,20 mL 3 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 0.02 L×3 mol/L
=0.06 mol;B项,30 mL 2 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

03 L×
2 mol/L=0.06 mol;C项,10 mL 4 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
0.01 L×4 mol/L=0.04 mol;D项,10 mL 2 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01 L×2 mol/L=0。

02 mol,显然四种情况下,X浓度A=B〉C〉D,而温度B=C>A=D,故B的反应速率最快.
8。

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C )
A。

v(NH3)=0.1 mol/(L·min)
B。

v(H2)=0。

6 mol/(L·min)
C.v(N2)=0。

3 mol/(L·min)
D。

v(H2)=0。

3 mol/(L·min)
解析:由:N2+3H22NH3知,将选项中的速率均化为用v(N2)表示时A。

v(N2)=0.05 mol/(L·min),B。

v(N2)=0。

2 mol/(L·min),D.v(N2)=
0。

1 mol/(L·min),故C项表示的速率最快,温度最高。

9。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
.
(4)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的盐酸和 1 mol/L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答案:(1)光(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催化剂
(4)反应物本身的性质(5)反应物的浓度
能力提升
10. 将下列四组溶液在烧杯中分别同时迅速混合,此时,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C )
①20 ℃ 10 mL 3。

0 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1.5 mol/L 盐酸
②20 ℃ 10 mL 3.0 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2。

0 mol/L 盐酸
③50 ℃ 10 mL 3.0 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2.5 mol/L 盐酸
④50 ℃ 10 mL 3.0 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3。

0 mol/L 盐酸
A。

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解析: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大,先比较温度.由题中数据可知,50 ℃大于20 ℃,则③、④的反应速率大于①、②中的反应速率,又据所给数据可知c(HCl)④>③,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则得到④的反应速率大于③的反应速率;②中 c(HCl)大于①的,则②的反应速率大于①的反应速率,即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

11。

下列说法,与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D )
A.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时,加入少量的MnSO4
B。

Zn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粒不用锌块
C.Cu丝与浓硫酸反应时,将Cu丝做成螺旋状
D.铁丝能与水蒸气反应,不与冷水反应
解析:A中MnSO4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中锌粒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快;C中将铜丝做成螺旋状,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D中铁不活泼,不与冷水反应,但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与反应速率无关.
1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1降到0.8 mol·L—1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1降到0。

2 mol·L—1所需反应时间为( B )
A。

10 s B。

大于10 s C。

小于10 s D。

无法判断
解析:随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应逐渐减慢,开始2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0.06 mol·L-1·s—1,而后一阶段v=
<0.06 mol·L-1·s-1,所以t>10 s.
13. 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 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v)见下表:
实验编号12345
c(HI)/
0.1000。

2000。

3000。

1000。

100
(mol·L—1)
c(H2O2)/
0。

1000.1000。

1000。

2000.300(mol·L—1)
v/
0。

007 600.015 20.022 80。

015 20。

022 8 (mol·L-1·s-1)
由此可推出当c(HI)=0.500 mol·L-1、c(H2O2)=0.400 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 B )
A。

0。

038 mol·L—1·s-1 B.0.152 mol·L—1·s-1
C.0.608 mol·L-1·s-1 D。

0。

760 mol·L—1·s-1
解析:由实验1、2、3可知,c(H2O2)=0。

100 mol·L—1时,c(HI)增大1倍,反应速率增大1
倍;由实验1、4、5可知,c(HI)=0。

100 mol·L—1时,c(H2O2)增大1倍,反应速率增大1倍。

因此c(HI)=0.500 mol·L-1、c(H2O2)=0。

400 mol·L-1时,反应速率是第1组实验中反应速率
的20倍,为0。

152 mol·L-1·s—1。

1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
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

镁条与足
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请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mL/min)与时间(min)的关系曲线。

②在前4 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 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
其原因:
.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 。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到了正确结论。

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

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
实验b中 ,
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

以此类推。

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解析:(1)①由图像可知:0~2 min、0~4 min、0~6 min的平均速率分别为=5 mL/min、=7。

5 mL/min、=6 mL/min,以速率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②前4 min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Mg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加快;4 min后减慢的原因是随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

(2)①Cl-对反应起促进作用时,S也可能起促进作用,但影响小或S对反应起阻碍作用或无影响共3种可能;Cl—对反应无影响时,S对反应起阻碍作用;Cl-对反应起阻碍作用时,S
只能起阻碍作用,且影响更大;以上五种可能均会使铝与盐酸反应更快。

②根据原因Ⅲ的结论可推知实验a中的现象为反应加快;b中的现象为反应减慢。

答案:(1)①图中要标明0~2 min、0~4 min、0~6 min时间段的速率及要画出速率走向曲线
②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4 min后由于溶液中H+浓度降低,所以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2)①原因Ⅱ: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Ⅴ:Cl-、S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影响更大)②反应加快反应减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