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经典习题(培优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液氮做制冷剂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D
解析:D
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A错误。

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B错误。

C、液氮升华吸热做制冷剂,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C错误。

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利用氧气助燃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D正确。

故选:D。

2.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C
解析:C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铁钉B.称量固体
C.振荡试管D.点燃酒精灯 B
解析:B
A、向试管中加入铁钉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铁钉放到试管口,将试管缓缓竖起,不能直接从试管口丢入,容易砸破试管,故A错误;
B、称量药品时应该左物右码,而且要在托盘上垫称量纸,故B正确;
C、振荡试管不能上下振荡,应该左右甩动,故C错误;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外的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 B
4.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B
解析:B
A.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只能有一个出气口,此时试管内不宜有另一根导管,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A错误;
B.夹紧弹簧夹,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B正确;
C.此时的出气口还有长颈漏斗,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C
错误;
D.此时的出气口还有左端的导管,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点睛】
装置气密性检查时,只能有一个出气口,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A B C
A.A B.B C.C D.D A
解析:A
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

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符。

C、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符。

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符。

故选:A。

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百炼成钢D.凿壁偷光C
解析:C
A、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凿壁偷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7.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B
解析:B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在火焰上方抽气,会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吸到注射器内,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闭容器内燃烧生成了CO2和H2O,因此闭容器内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变大,曲线是a和b,符合题意;
C、从实验可以说明,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不符合题意;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A
解析:A
A、花生榨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蜡烛熔化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D、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气密性C.称量固体D.倾倒液体B
解析:B
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插入液面以下,手掌紧握试管,操作正确;
C、称量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管应该倾斜,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操作错误。

故选B。

10.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B.闻气味——鉴别白酒与白醋
C.品尝——厨房中鉴别白糖和食盐
D.用磁铁吸引——木炭粉和铁粉A
解析:A
A、黄铜和黄金的颜色都是黄色的,所以不能用观察法鉴别黄铜和黄金,故错误;
B、酒精与白醋具有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与白醋,故正确;
C、白糖和食盐具有不同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鉴别白糖与食盐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故正确;
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不能,所以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鉴别木炭粉和铁粉,故正确。

故选:A。

11.如图是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
A.烧杯中的水太少
B.手捂得不够紧,导致热量不够
C.锥形瓶中没有水,导致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D.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没有弹簧夹C
解析:C
锥形瓶内没有水的话,即使捂住锥形瓶,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也不能使烧杯冒气泡,气体会从没有液封的长颈漏斗逸出,导致实验失败。

故选C。

12.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

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等于30mL B.小于30mL C.大于30mL D.无法确定C
解析:C
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仰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40mL,实际大于40mL,俯视读数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俯视读数为10mL,实际小于10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30mL,故C选项符合题意。

13.实验操作也是化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
C.过滤D.滴加液体D
解析:D
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B、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D、在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连接导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C
解析:C
A、润湿的玻璃导管容易与橡胶管连接;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烧杯中的玻璃导管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微倾斜,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故选:C。

15.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一段距离后并保持活塞不动,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后,液面保持不下降D
解析:D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多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选:D。

【点睛】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二、填空题
16.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填5ml、10ml、20ml),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保持水平, 若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量筒读数为6ml,则从量筒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填“>”、“<”或“=”)2ml。

10mL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分析】量筒的正确使用
解析:10mL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分析】
量筒的正确使用。

量筒的选择要注意量程略大于要量液体的体积,量取8mL水,应选用10ml,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液体体积会偏大,读数会偏小,俯视相反,若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量筒读数为6mL,实际量筒中的液体小于6ml,
倒出的液体大于8mL-6ml=2mL,
故填:10mL;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点睛】
无论是仰视量筒读数还是俯视量筒读数要注意题目中的问题,是问液体的体积还是量筒的读数。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

请完成下列内容。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___________________;(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取用6.8mL某溶液需要的仪器_________(填序号)。

①5mL量筒②10m量筒③25mL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
(4)用托盘天平称取6.3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
_________________。

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________g(lg以下用游码)。

(5)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倾倒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凹液面的最低处②④向左盘中添加药品至平衡为止57g石棉网
解析: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倾倒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凹液面的最低处②④ 向左盘中添加药品至平衡为止 5.7g 石棉网。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或细沙扑灭。

(2)倾倒细口瓶的试剂时,标签没向着手心,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根据量程相近的原则,取用6.8mL某溶液需要的仪器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4)用托盘天平称取6.3g食盐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食盐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6g-0.3g=5.7g;
(5)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为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所以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18.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可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木头做成桌椅;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煤燃烧;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解析: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①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带有“会、可以、易、具有、能”等表示能力的词语。

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②木炭可用于取暖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属于化学性质;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属于物理变化;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属于化学性质;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属于化学变化;⑦木头做成桌椅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属于化学变化;⑨煤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属于物理性质,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⑩,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③⑤,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⑦,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⑧⑨。

19.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原因是______。

广口瓶里腐蚀胶帽(或胶头)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解析】
解析:广口瓶里腐蚀胶帽(或胶头)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解析】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

(2)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滴管取液后的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腐蚀胶头。

(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在称量食盐的过程中,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固体物质;若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固体物质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必须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
(2)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
(3)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
(4)可用作反应容器且不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
(5)用于加热的仪器的是_____;
(6)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⑤④①②⑥③
解析:⑤ ④ ① ② ⑥ ③
(1)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故填: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内;故填:④;
(3)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故填:①;
(4)烧杯可用作反应容器且不能直接加热;故填:②;
(5)酒精灯是用于加热的仪器;故填:⑥;
(6)量筒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填:③。

21.(1)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本着节约的原则,应该取_______________,液体取____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_。

(2)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
..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_________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___________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_________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______________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___________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最少量1~2mL 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漏斗胶头滴管
解析:最少量 1~2mL 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漏斗胶头滴管
(1)为节约药品,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取用化学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药匙;
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选用量筒量取;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托盘天平;
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酒精灯;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漏斗;
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22.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纸张可以燃烧④胆矾是蓝色晶体。

上述情况:(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④③①②
解析:④ ③ ① ②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两者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④胆矾是蓝色晶体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纸张可以燃烧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铁熔化成铁水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葡萄酿成酒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3.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_______,再进行称量。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__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 _______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小静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1)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20 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2)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20g,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

平衡大小224g176g
解析:平衡大小 22.4g 17.6g
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要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添加质量小的砝码。

(1)图中游码的质量为2.4g,故药品的质量为20g+2.4g=22.4g。

(2)根据天平平衡原理,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的物体质量+游码,当物品和砝码放反了,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0g-2.4g=17.6g。

24.化学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与安全。

下列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先后顺序是: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应先
_____________。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再装药品;(2)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一定
解析: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再装药品;(2)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一定要检查气体的纯度;(3)试管是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容易炸裂,故加热时先预约再用外焰加热药品较多的部位即集中加热。

25.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中国航天工程的大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持。

发射货运飞船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②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③分子间的
距离增大④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④⑤
(2)火箭通过煤基航天煤油燃烧获得巨大能量,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中______(填“一定”“不一定”之一)伴随着能量。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H3(CH2)n CH3+O2 (n+2)CO2+(n+3)H2O,则该
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4)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一定氧化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必须答出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才给分【解析】(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①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正确;②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气
解析:D 一定氧化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必须答出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才给分
【解析】
(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①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正确;②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正确;③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正确;④液氧和氧气具有氧分子构成的,错误;⑤由于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填:D;
(2)火箭通过煤基航天煤油燃烧获得巨大能量,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一种,是由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4)由化学式可知,航空煤油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有毒、有害的物质生成,所以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

26.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
(5)煤气燃烧_____
(6)鸡蛋发臭_____ADACBB【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能力往往有会易具有能可以等表示能力的词语
解析:A D A C B B
【分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能力,往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