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建与社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国有企业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践与探索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 梁学赛
“第一种形态”即“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是基础和关键,是第一道防线,是把纪律挺在前面最好的抓手,能够起到良医治未病的功效。

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国有企业践行第一种形态常用做法,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国有企业在践行第一种形态的更有效措施。

一、国有企业践行第一种形态的常用做法
实践“四种形态”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立足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针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一般性问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轻微问题,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性的做法便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两学三谈一询一会”(“两学”,即学党章学党规党纪;“三谈一询”,即开展廉洁谈话、核实谈话、诫勉谈话三项谈话;“一会”,即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咬耳”“扯袖”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有效解决一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践行第一种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相比于后“三种形态”,其在管党治党中更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大、标准高。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克服。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是纪委的事,出了问题就直接往纪委推,用执纪审查代替了批评教育,最终导致“养大了”再办和“算总账”的结局。

还有少数纪检干部习惯于“老一套”做法,热衷于在执纪审查中大显身手,不屑于做谈心、谈话、函询等基础性工作。

原因首先是对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纪律作风建设的新战略、新理念、新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工作思维、方式及能力上与中央要求有差距。

其次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监督执纪政绩观,一些人认为第一种形态抓得再好也很难看到成绩,有抓“大”放“小”、重“惩”轻“教”倾向。

二是心理上存在偏差。

一些纪检干部容易受到“熟人社会”人情因素的干扰,缺乏勇于担当、敢于较真的勇气,对苗头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个别纪委书记运用第一种形态顾虑较多,怕得罪人的心理负担重。

特别是对同级“一把手”的监督更难,表现为蜻蜓点水、无关痛痒。

另一方面,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咬耳扯袖,心里存在抵触情绪,“不领情、不思过、不改正”,认为是组织管太宽、某人跟自己过不去,有的甚至会当面反驳;有的会心里“发毛”,甚至采取
极端行为,客观上给落实“第一种形态”带来
了阻力、压力和困难。

三是“咬耳扯袖”方法不得当。

纪检工作
是政治工作,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科学执纪的本
领,善于把握和运用纪律语言、纪律思维、纪
律艺术。

运用好“第一种形态”,既要具备敢
说敢管的正气和胆气,还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
式方法。

在语言上不能简单粗暴、盛气凌人、
夸大其词,要体现帮助同志的真诚,表达善意
提醒的温情,建立相信组织的信任感,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

在方式上要善于分类梳理、区
别对待,把握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在敞开心
扉的交流中教育人、挽救人,达到“四两拨千
斤”的效果。

四是责任担当不足。

有的纪检干部不敢直
面矛盾和问题,干事谨小慎微,怕说错话,得
罪人,没有甘当“刀锋”的气魄和胆气,关键
时候不敢发声,不敢去监督别人。

有的党员干
部批评提醒时,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点
中要害,往往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达不到
应有的教育效果。

产生这类现象的根源在于,
将个人利益代替同志关系,讲感情不讲纪律,
讲面子不讲规矩;党性观念不强,个人私欲作
怪、为自己留后路。

实质是不讲党性,都是对
党、对事业、对同志的不负责任。

三、探索践行第一种形态的有效措施
任其事必图其效,责其效必尽其方。

这就
需要我们创新监督执纪方法,把全面从严体现
在破纪之初,建立健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长效机制。

一要转变观念,克服错误思想认识。

“四
种形态”是一个逻辑上的有机整体,第一种形
态是基础,运用好第一种形态,纪检监察部门
肩上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
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

如果第一种做得不好,
后面三种也不会得到很好贯彻,从严治党就会
成为一句空话。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履行监督责
任主体,要迅速转变“以查处大案要案论英雄”
的观念,向中央调焦、对标、看齐,真正做到
学深、悟透、用活,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形成良好的导向和工作习惯,把落实“第一种
形态”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贯穿到全
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二要强化担当,认真履行责任。

担当是一
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纪检工作特别
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

结合新《条例》的“负
面清单”,坚决守住企业行为“底线”,坚决
不搞“只看病,不治疗”,坚决不搞“突击治
疗”。

不能平时一团和气,等问题闹大了再去
处理。

坚决不搞“应付式治疗”,不搞表面文章,
查问题“雷声隆隆”,处理问题“小雨沥沥”。

要秉承对每一位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立足于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真正让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动辄则咎。

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略胸襟,要有“我
可以得罪任何人,就是不能得罪‘纪检监察工
作者’这个称号”的责任担当。

三要分类约谈,精准防病治病。

纪检监察
部门要善于将批评教育、组织约谈、信访谈话、
诫勉谈话、函询等日常监督手段广泛地运用到
监督执纪中,切实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成为常态。

诫勉谈话可根据工作实际分个体谈
话和集体谈话,将听取的谈话对象有关问题解
释和说明,由纪检部门或委托单位负责人通过
告诫、劝勉,向其郑重指出存在问题,促使其
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错误。

要善于运用谈话函
询解决一般性问题线索,对谈话对象属于思想、
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一般性问题或轻微违
纪行为,要求其实事求是作出情况说明,对于
问题属实的,恰当给予从轻处分或批评教育;
对答复函未说清问题的,采用谈话方式进一步
了解,对应当整改的问题,及时跟进督促整改;
对拒不改正甚至屡谈屡犯的,进行严肃处理。

四要创新方法,实化细化第一种形态。


一步督促企业各级党组织担起实践第一种形
态的主体责任,探索推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
态的实施办法》,对照六大纪律,逐一总结规
律,梳理违纪苗头的共性特征,界定事项、明
确标准,分清楚什么事情该“咬”,什么时候
该“扯”,通过强化党规党纪教育、组织约谈、
信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和民主生活会等方
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日常监管,实
事求是,敢于较真,恢复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党
员干部破纪进而破法,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
构建企业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五要强化培训,着力提升能力素质。

按照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增加纪检
工作回归党章党规、“抓早抓小”方式方法的
培训内容比重,明确和规范业务学习的基本内
容和规定书目,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廉洁自律
准则、党纪政纪处分条例、心理学、语言艺术
等知识,提高询问谈话能力和技巧,实现教育
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践行第
一种形态的工作水平。

·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