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质第二节糖类新题新人教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糖类
1. 认识糖类的观点、分类及构造特色。

2. 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
淀粉和纤维素的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关系。

3. 经过单糖、二糖、多糖的研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验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糖类的构成和分类葡萄糖与果糖 [ 学生用书P59] 1.糖类的构成和分类
2.葡萄糖与果糖
(1) 构造
分子式构造简式官能团类型葡萄糖 C H O CHOH(CHOH)CHO — OH、—多羟基醛
6 12 6 2 4
CHO
— OH、
果糖 C H O 多羟基酮
6 12 6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物理性质
色态甜味溶解性
葡萄糖白色晶体有水中易溶,乙醇中稍溶,乙醚中不溶
果糖无色晶体有在水、乙醇、乙醚中均易溶
(3)化学性质①因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所以拥有醇和醛
的化学性质。

②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 ( 酮糖 ) ,可分别发生酯化反响和催化加氢 ( 复原 ) 反响;果糖
分子中并没有醛基存在,但果糖在必定条件下可生成醛基。

(4)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体弱和低血糖患者可静脉注射葡
萄糖溶液增补营养。

1.以下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A. CH3CH2CHO
B.
C.
D.
答案: C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由是()
A.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可以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构造中只有一个醛基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响
分析:选 B。

糖类物质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是依据可否水解为更简单的糖来分类
的,而不是以官能团和碳原子数量的多少分类。

单糖不可以再水解,而低聚糖、多糖都能够再水解。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实验式为CH2O,切合该实验式的物质还有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 (HCOOCH3)等。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CHO和— OH,拥有醛和醇的性质,能够发生氧化、加成和酯化
等反响。

(1)氧化反响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CHOH(CHOH)CHO+ 2Ag(NH ) OH――→ CH OH(CHOH)COONH 试管壁上有银镜生成 2 4 3 2 2 4 4
+2Ag↓+ 3NH+ H O
2

CH2OH(CHOH)4CHO+ 2Cu(OH)2+ NaOH――→
试管中出现红色积淀CHOH(CHOH)COONa+ Cu O↓+ 3H O
2 4 2 2
(2)加成反响
葡萄糖可与H2发生加成反响生成己六醇
催化剂
CH2OH(CHOH)4CHO+ H2――→ CH2OH(CHOH)4CH2OH

(3)酯化反响
1 mol 葡萄糖可与 5 mol 乙酸反响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4)氧化反响
C6H12O6(s) + 6O2(g) ―→6CO2(g) + 6H2O(l)
1 mol 葡萄糖完整氧化,放出约
2 804 kJ的热量,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

(5)发酵
酒化酶
C6H12O6――――→ 2CO↑+ 2C2H5OH
(6)工业制法
依据葡萄糖的构造和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 发生银镜反响时, 1 mol 葡萄糖完整反响需银氨配离子________mol ,反响后葡萄糖
变成 ________,其构造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

(2) 与乙酸反响生成酯,从理论上讲 1 mol 葡萄糖完整酯化需要________g 乙酸。

(3)1 mol 葡萄糖完整转变成CO2和 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 依据葡萄糖的构成、构造和性质进行推测,即发生银镜反响时, 1 mol 醛
基被 2 mol [Ag(NH 3) 2] +氧化,反响后葡萄糖转变成葡萄糖酸铵。

(2)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5 个
羟基,从理论上讲, 1 mol 葡萄糖完整酯化时需 5 mol 乙酸。

(3) 若使 1 mol C 6H12O6完整转
化为 CO和 H O,则需要 6 mol O
2 。

2 2
[答案] (1)2 葡萄糖酸铵
CHOH(CHOH)COONH
2 4 4
(2)300
(3)134.4CH2OH(CHOH)CHO+ 6O―→ 6CO+6H O
4 2 2 2
甲醛、乙酸、葡萄糖,它们拥有同样的最简式,能否属于同系物?性质能否相像?
答案:它们不属于同系物,性质也不相像。

因为它们固然有同样的最简式,但构造上差异很大。

但因为它们拥有同样的最简式,同样质量的三种物质,完整焚烧耗费O2的质量相同,生成的CO2质量同样,生成的水的质量也是同样的。

糖类的构成和分类葡萄糖与果糖
1.以下相关糖类物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
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分析:选D。

单糖、低聚糖一般有甜味,多糖如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 A 错;由碳、氢、氧构成的有机物除了糖外,常有的还有醇、醛、羧酸、酯等, B 错;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同样而构造不一样,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错;糖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如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低聚糖中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 D 正确。

2.以下相关葡萄糖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响
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响
D.能被氧化为CO2和 H2O
分析:选 C。

葡萄糖的构造简式为 CH2OH(CHOH)4CHO,其分子中含有五个醇羟基和一个
醛基。

含有醛基,可与氢气加成获得六元醇,与银氨溶液反响可生成银镜;含有醇羟基,可与
羧酸反响生成酯;葡萄糖由 C、H、 O三种元素构成,可焚烧生成 CO2和 H2O(或在人体中被氧化为CO2和 H2O)。

3.以下相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都易溶于水
C.葡萄糖在乙醚中不溶,而果糖易溶
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
分析:选 D。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前者是多羟基醛,后者是多羟基酮,
二者构造不一样,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和果糖都易溶于水,都拥有甜味,但果糖比葡萄糖甜得多,在糖类中,果糖是最甜的糖。

蔗糖与麦芽糖 [ 学生用书P61]
类型蔗糖麦芽糖
分子式C12H22O11C12H22O11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构造特色无醛基有醛基
化学性质非复原型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复原型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根源甘蔗、甜菜抽芽的谷粒和麦芽
用途甜味食品甜味食品
联系从构造和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判断正误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 蔗糖是自然界中散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两倍。

()
(2)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不一样。

()
(3) 构成切合通式 C m(H 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
答案: (1) ×(2) √(3) ×
2.以下对于二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C.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响,蔗糖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响
分析:选C。

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 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麦芽糖是还
原型二糖,而蔗糖是非复原型二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

蔗糖、麦芽糖及蔗糖水解产物的复原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蔗糖分子内无
无明展现象醛基,是非复原
型糖
麦芽糖分子内
试管内壁出现光明的
有醛基,是复原
银镜
型糖
①实验试管内壁出现
蔗糖水解产物
光明银镜;②实验试管
中有复原型糖
内出现红色积淀
①银镜反响;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响
如图表示一个反响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同样的单糖分子,则图中的a、b、c 分别表示 ()
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D.以上都不行能
[ 分析 ]据图示,b在反响前后未变化,应为催化剂,即酶, a 是水解后生成两个同样
的单糖分子的二糖。

1 mol 麦芽糖水解生成 2 mol 葡萄糖, 1 mol 蔗糖水解生成 1 mol 葡萄糖和 1 mol 果糖,而淀粉属于多糖。

[答案] A
蔗糖与麦芽糖
1.以下对于蔗糖和麦芽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两倍
B.在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产生银镜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生成
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察看到颜色变黑,并有气泡出现
分析:选 A。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不是葡萄糖的两
倍。

2.以下图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进度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响表示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 ________代表酶。

(2)假如 B 代表蔗糖,则 C 和 D 各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以下对于葡萄糖与蔗糖对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

a.它们的分子式不一样,但化学元素构成同样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可以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分析: (1) 由题图能够看出, A 在反响前后分子构造并未发生改变,而在反响过程中起
了促使 B 转变成 C 和 D 的作用,故 A代表酶; (2) 蔗糖属于二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故 C、 D 代表葡萄糖、果糖;(3) 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可判断错误的选项是c。

答案: (1)A(2) 葡萄糖、果糖(3)c
3.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查验水解产物中能否含有葡萄糖。

他的操作以下:
①取少许蔗糖加适当水配成溶液;
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 5 滴稀硫酸;
③将混淆液煮沸几分钟,冷却;
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由是____________ 。

A.蔗糖还没有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在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此中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蔗糖水解需要在稀H2SO4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查验水解产物时要在碱性条
件下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故水解冷却后应先用NaOH溶液中和稀H2SO4。

答案: C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淀粉与纤维素 [ 学生用书P62]
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淀粉纤维素通式(C6H10O5) n (C6H10 O5) n
构造数百到数千个葡萄糖单元数千个葡萄糖单元相对分子质量几万→几十万几十万→百万
互相关系
①不是同分异构体②不是同系物
③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白色、无嗅、无味的粉末状物白色、无嗅、无味的拥有纤维
物理性质质,不溶于冷水,热水中部分状构造的物质,一般不溶于水
溶解和有机溶剂
构造特色无醛基无醛基
①遇碘单质呈蓝色①无复原性
化学性质②无复原性②能水解成葡萄糖 ( 比淀粉
③能水解成葡萄糖难 )
④能发生酯化反响③能发生酯化反响
食用,制葡萄糖、酿制食醋、
在植物中构成细胞壁;工业上
用途用于制硝酸纤维、醋酸纤维、
酿酒等
黏胶纤维、造纸1.判断正误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麦芽糖、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后产物均同样。

()
(2)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 Cu(OH)2并加热未出现红色积淀,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3)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
体。

()
(4) 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最后都水解为葡萄糖。

()
答案: (1) ×(2) ×(3) ×(4) ×
2.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后产物不同样
B.二者含C、 H、 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同样,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都可用 (C6H10O5) 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响,而纤维素不可以
分析:选C。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单元缩合而生成的,含有同样的葡萄糖单元
“C6H10 O5”,所以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葡萄糖, A 项错误。

因为二者的n 值都很大且不一样,所以它们是高分子化合物,但不是同分异构体, B 项错误, C 项正确。

二者都是非复原型糖,D项错误。

淀粉的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的查验
1.实验原理
淀粉在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响最平生成葡萄糖,反响物淀粉遇碘变蓝色,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响;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响。

2.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还没有水

(2) 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整水解
5.小结
淀粉水解到不一样程度时溶液中的物质: (1) 不水解时:淀粉; (2) 部分水解:淀粉、葡萄糖; (3) 完整水解:葡萄糖。

(1) 考证水解产物时,第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2) 要考证混淆液中能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淆液加碘水,而不可以在加入NaOH 溶液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响。

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查验淀粉的水解状况。

方案甲:淀粉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水
――→ 水解液――――――→ 中和液― ―→ 溶液变蓝。

加热
结论:淀粉还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稀硫酸银氨溶液
――→水解液― ―――→ 无银镜现象。

加热水浴加热
结论:淀粉还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 有银镜现象。

加热水浴加热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方案丁: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依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设计、结论能否正确,而后简要说明原由。

(1)甲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丁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分析 ]在详细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两点:在查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以前,要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不然银氨配离子要被损坏;查验淀粉存在时,不可以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与NaOH反响,所以水解液能够直接加碘水查验,不用先中和。

若淀粉水解完整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若淀粉还没有水解时,则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溶液不会出现银镜反响;若淀粉正在水解中,则既要用碘水查验
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查验有无葡萄糖或麦芽糖的存在。

[ 答案 ] (1) 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

设计不正确是因为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后,加入碘水, I 2与 NaOH溶液发生反响,没有I 2存在,不可以证明淀粉能否存在;结论不正确是因为若
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粉存在
(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

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损坏,不可以与葡萄
糖发生银镜反响。

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完整水解,也可能部分水解或还
没有水解
(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
葡萄糖
(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水解液中
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与纤维素
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碘化钾溶液不可以使淀粉显蓝色
B.纤维素的水解难于淀粉的水解
C.用淀粉制乙醇仅发生了水解反响
D.多糖一般没有复原性,也没有甜味
分析:选 C。

碘化钾溶液不可以使淀粉显蓝色,只有碘单质才能使淀粉显蓝色;用淀粉制
催化剂酒化酶
反响②不是水解乙醇的过程为淀粉― ―――→葡萄糖― ―――→ 乙醇,此中反响①是水解反响,
①②
反响。

2.以下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们都是混淆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葡萄糖
分析:选 C。

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够用 (C6H10O5) n表示,但二者的n值不一样,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混淆物,它们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葡萄糖。

重难易错提炼
1.糖的构成和分类
(1)构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分类: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2.葡萄糖的官能团与性质
(1)羟基——氧化、酯化、消去反响。

(2)醛基——氧化 ( 包含银镜反响 ) 、加成 ( 复原 ) 反响。

3.低聚糖和多糖的性质
(1)水解反响。

(2)银镜反响——麦芽糖能发生;蔗糖、淀粉和纤维素不可以发生。

(3)特色反响——淀粉遇碘体现特别的蓝色。

课后达标检测[ 学生用书 P114( 独自成册 )]
[ 基础稳固 ]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凡是能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B.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响
C.油脂、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葡萄糖属于单糖
分析:选 D。

糖类物质不必定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必定属于糖类,如淀粉属于糖
类但无甜味,甘油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 A 错。

二糖、多糖能够水解成单糖,但单糖不可以水
解, B 错。

油脂和单糖、低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
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一万以上, C错。

葡萄糖不可以再发生水解,所以葡萄糖属于单糖,D 正确。

2.以下对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糖类物质的构成都切合m2n
C(H O)
B.单糖就是分子构成简单的糖
C.含有醛基的糖是复原型糖
D.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其分子式同样
分析:选 C。

A 项不正确,因为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H O,不切合 C(H O) ;B项不正
5 10 4 m 2 n
确,糖的分类是依据可否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数量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C 项正确,复原型糖和非复原型糖的差别就在于分子构造中能否含有醛基; D 项不正确,淀粉、纤维素
都是多糖,都可用通式 (C H O) 表示,但 n 值不一样,分子式不一样。

6105 n
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复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分析:选 C。

青苹果汁中含淀粉许多,熟苹果汁中含葡萄糖许多。

4.以下反响中能用于查验尿液中能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能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淆后共热,察看能否有红色积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察看能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D.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看溶液能否退色
分析:选 B。

查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构造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混淆后共热,看能否有红色积淀生成来判断,也可借助银镜反响来查验葡萄糖。

5.以下相关麦芽糖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纯净的麦芽糖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响,是一种复原型糖
C. 1 mol 麦芽糖水解获得 1 mol 葡萄糖和 1 mol 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分析:选 C。

1 mol 麦芽糖水解生成 2 mol 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
镜反响,是一种复原型糖;麦芽糖与蔗糖分子式同样,构造不一样,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6.在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查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
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

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次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①
分析:选B。

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稀硫酸。

7.糖原 [(C 6H10O5) n]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

以下对于糖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糖原水解的最后产物是葡萄糖
D.糖原拥有复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响
分析:选 C。

由 (C6H10O5) n可知,糖原是由若干个单糖构造单元构成的多糖,在这一点
上与淀粉、纤维素同样,在水解的最后产物、复原性上也与淀粉、纤维素同样。

可是,糖原、
淀粉、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样,分子构成之差是 C6H10O5的整数倍而不是 CH2的整数倍,所以不属于同系物,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往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复原性
B.用大米酿的酒在必定条件下密封保留,时间越长越香醇
C.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必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响
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能够表现出多元醇的性质
分析:选 C。

纤维素、蔗糖和脂肪在必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响,但葡萄糖不可以,
故C错。

9.以下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识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响可证明蔗糖能否转变成葡萄糖,但不可以证明能否完整转变
C.浓 H2SO4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 H、 O三种元素
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 H2SO4,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不可以发生银
镜反响,证明蔗糖不水解
分析:选 D。

做银镜反响以前要用碱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

10.以下物质间有以下转变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利用上述反响________( 填数字 ) 。

(2)反响①②的反响种类为 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 。

A.氧化反响B.加成反响
C.水解反响D.消去反响
(3)反响⑦可用于查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含糖量,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葡萄糖在细胞内完全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 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都利用了葡萄糖中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响复原
出单质银,所以应为反响⑥; (2) 反响①②为淀粉的水解;第 (3) 问和第 (4) 问是葡萄糖的两个应用,即:

CH2OH(CHOH)4CHO+ 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 3H2O、
C6H12O6+ 6O2―→ 6CO2+ 6H2O。

答案: (1) ⑥(2)C

(3)CH 2OH(CHOH)4CHO+ 2Cu(OH)2+ NaOH――→ CH2OH(CHOH)4COONa+ Cu2O↓+ 3H2O
(4)C 6H12O6+ 6O2―→ 6CO2+ 6H2O
11.为查验淀粉水解的状况,进行以下图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 5~ 6 min ,试管乙不加热。

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 1:取少许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红色积淀出现。

实验 2:取少许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成蓝色,但取少许甲中溶液做此实验
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 3:取少许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理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显然变
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研究 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研究
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 1 失败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验 3 中溶液颜色无显然变化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必定温度下进行
b.欲查验淀粉能否完整水解,最幸亏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查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拥有复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
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取代稀硫酸,则实验 1 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H+分析:(1) 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最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是(C6H10O5)n+n H2O――→n C6H12O6;
(2)甲与乙的反响物均同样,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是研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
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研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甲中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
淀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再加入氢氧化铜,所以实验 1 失败;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响,致使碘没法与淀粉反响,所以溶液颜色无显然变化;
(5)a. 依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必定温度下进行,正确; b. 因为碘易升华且能与 NaOH反响,所以水解液冷却后直接加入碘,可判断淀粉能否完整水解,正确; c. 欲查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拥有复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
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依据红色积淀的产生判断水解产物的复原性,正确;d.唾液中
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复原型糖,所以可
用唾液取代稀硫酸进行实验 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正确。

答案: (1)
(2) 温度催化剂(3) 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4) 氢氧化钠与碘反响(5)abcd
[ 能力提高 ]
12.以下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响,也能发生银镜反响,其水解产物中还有能发生银镜
反响的是 ()
①乙醛②葡萄糖③甲酸甲酯④蔗糖⑤麦芽糖
⑥纤维素⑦淀粉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③⑤D.④⑤
分析:选 C。

能发生水解反响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①②③⑤,
水解产物中有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故 C 正确。

13.核酸有两种:含核糖的是核糖核酸(RNA),含脱氧核糖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人类的基因组经过从细胞核里的DNA向蛋白质的合成体制发出生产蛋白质的指令运作,这些指令经过 mRNA传递。

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常有的两种核糖构造简式为
D- 核糖:;
戊醛糖: CH2OH— CHOH— CHOH— CHOH—CHO。

以下对于核糖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戊醛糖和D-核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响
C.戊醛糖属于单糖
D.由戊醛糖→脱氧核糖(CH2OH— CHOH— CHOH—CH2— CHO)可当作是一个氧化过程
分析:选D。

A 项它们的分子式同样,都为C5H10 O5,但构造不一样,互为同分异构体;B 项分子构造中都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响; C 项戊醛糖不可以再水解,属于单糖; D 项戊醛糖(C5 H10 O5) →脱氧核糖 (C5H10O4) 少一个氧原子,应为复原过程。

14.能把乙醇、乙酸、甲酸、麦芽糖溶液用一种试剂差别开来的是()
A.溴水B.新制 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剂D.银氨溶液
分析:选 B。

甲酸和麦芽糖分子中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使溴水退色并且都能与银氨溶
液反响,甲酸和乙酸都能使石蕊试剂变红,没法差别。

乙醇与新制Cu(OH)2悬浊液不反响,在加热条件下也无任何现象;乙酸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响生成蓝色透明溶液,加热
时无变化;甲酸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先生成蓝色透明溶液,加热生成红色积淀;麦芽糖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只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红色积淀。

15.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获得大批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单能
够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还可以防备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