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训安排及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C51与嵌入式系统实训
第一部分实训准备
一、元器件识别
1、电阻
1)电阻阻值的色环表示方法:
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1 2 3 4 5 6 7 8 9 0 0.1 0.01
注意:金、银在第四环出现时,它们代表误差,金代表5%,银代表10%;而在第三环出现时,金代表0.1,银代表0.01。
①“四色环”电阻读数:
前二环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第三环用数学形式表达就是10的N次方的倍率,第四环为误差。
②“五色环”读数:
第一、二、三环表示三位数字,第四环表示数字后面“ 0 ”的个数,第五环表示精度。
现在市场上逐步以五色环为主,而且第五环精度的表示方法目前实际使用和过去有关规定不同,一般用棕色表示误差 1 %。
举例如下:例:
红黑黑橙棕
2 0 0 3个0 1%
这个电阻的阻值: 200000 欧姆= 200K 误差 1 %
2)用万用表测
2、排阻
读数
3、发光二极管
法一、观察法: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法二、观察法:将发光二极管放在一个光源下,观察两个金属片的大小,通常金属片大的一端为正极,金属片小的一端为负极。
法三、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测发光二极管时,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的档位。
若将红表笔接发光二极管阳(正)极,黑表笔接发光二极管阴(负)极,则发光二极管处于正偏,数字万用表有一定数值显示,发光二极管会亮。
若将红表笔接发光二极管阴极,黑表笔接发光二极管阳极,发光二极管处于反偏,数字万用表高位显示为“1”或很大的数值,发光二极管不会亮,此时说明发光二极管是好的。
在测量时若两次的数值均很小,则发光二极管内部短路;若两次测得的数值均很大或高位为“1”,则发光二极
管内部开路
法四、用机械万用表测量: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
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10~20kΩ,反向电阻值为250kΩ~∞(无穷大)。
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在测量正向电阻值时,管内会发微光。
4、瓷片电容
读数:数码标记法,一般为3位,前两位为电容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是10^? 单位统一为PF
5、电解电容
读数、辨正负极
6、共阳数码管
①结构
②测引脚及极性
法一、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检测:
将数字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档时,其开路电压为+2.8V。
用此档测量LED数码管各引脚之间是否导通,可以识别该数码管是共阴极型还是共阳极型,并可判别各引脚所对应的笔段有无损坏。
(1)检测已知引脚排列的LED数码管
检测接线如图5-42所示。
将数字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档,黑表笔与数码管的h点(LED的共阴极)相接,然后用红表笔依次去触碰数码管的其他引脚,触到哪个引脚,哪个笔段就应发光。
若触到某个引脚时,所对应的笔段不发光,则说明该笔段已经损坏。
法二、用机械万用表检测LED数码管:检测已知极性的LED数码显示器对于已知极性的LED数码显示器,用万用表R×10kΩ档直接测量其内部各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即可判断其好坏。
共阴极LED数码显示器,可将万用表的红表笔与公共阴极相接不动,用黑表笔依次去触碰其它各引脚,触碰哪个管脚,相应的笔段应发光,同时万用表的指针也会大幅度向右摆动。
共阳极LED数码显示器,可将万用表的黑表笔与公共阳极相接不动,用红表笔依次去触碰其它各引脚,正常时相应的笔段应发光,万用表的指针也会大幅摆动。
若测量数码显示器公共端与某引脚之间的正向电阻值为0或为无穷大(相应的字段不亮),由说明该显示器内部有发光二极管击穿或开路损坏。
二、元件布局讲解
布局原则:
•1、相互有关的元件尽量放得近一些。
•2、所用导线较短。
•3、占用空间较小。
芯片的正方向
第二部分 实训项目安排
项目一 电子钟
一 系统功能综述
电子时钟是用单片机来模拟时钟,由定时/计数器产生0.1S 的时基信号,每隔0.1S 定时器向CPU 发出一次中断请求,CPU 响应中断后转入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以0.1S 、秒、分、时为单位对实时时钟进行计数。
采用6位共阳极数码管进行动态扫描,将当前时分秒信息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采用4位独立按键进行校时,键盘功能如下:
(1)功能键:用于选择要修改的时、分、秒值的位置
(2)减1、加1键:用于时间值的修改
(3)确认键:用于对修改操作的确认
系统组成:
二硬件设计与焊接
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包含时钟与复位电路,P0口用10k排阻上拉,并且将单片机的IO口用单排针引出,外接显示与键盘模块。
硬件原理图如下:
2 数码管显示模块
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模块采用已设计好PCB线路板,采用两个4位共阳极数码管,段选限流,位选加三极管反向驱动,具体硬件原理图如下:
3 键盘模块
键盘模块采用4位独立按键,通过单排插针与最小系统板连接,硬件原理图如下:
三软件设计与编程
电子钟软件程序包括以下几部分:(各部分流程图及程序附上)
(1)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及对显示器和键盘子程序的调用。
(2)键判断子程序:判断有无键按下,并返回键值。
(3)处理子程序:确定按键的位置,并进行处理。
(4)显示子程序:将显示缓冲区的数据送LED 显示器显示。
(5)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判断1秒到否?如到了,就修改时间。
四 系统调试
实测结果,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说明
五 小结
项目二 PT100温度测量
一 系统功能综述
本项目是用PT100热敏电阻及AD 转换实现温度的测量显示。
采用4位共阳极数码管进行动态扫描,将当前温度值信息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采用信号放大模块实现PT100热敏电阻阻值到电压信号的转化。
采用ADC0809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AD 转换,输出给单片机显示
系统组成:
二 硬件设计与焊接
1 单片机最小系统
与项目一相同,这里不再多做介绍。
2 数码管显示模块
与项目一相同,这里不再多做介绍。
3 PT100热敏电阻
4信号放大模块
信号放大模块采用已设计好PCB线路板,采用LM358 对PT100与电位器上产生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具体硬件原理图如下:
5 ADC0809模数转换模块
1)原理图设计
2)PCB设计
3)腐蚀电路板制作
a) PCB图打印打印Bottomlayer层
b) 热卷印机使用单面覆铜板
c) 腐蚀线路板
d) 打孔
e) 装配焊接
三软件设计与编程
电子钟软件程序包括以下几部分:(各部分流程图及程序附上)
(1)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根据AD转换结果计算当前温度并输出显示。
(2)显示子程序:将显示缓冲区的数据送LED显示器显示。
(3)AD转换程序:实现启动AD,等待转换结束,读取转换结果。
四系统调试
实测结果,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说明
五小结
第三部分实训总结(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