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9课 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同分析材料中材料中三大因素,紧扣宪法两点内容,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建立联系。
(生)小组合作探究
(生)小组展示成果,只需说思路即可。
今天通过共同学习法德宪法内容,特点,作用。体会到政治制度的统一性,多性
复杂性,多样性,进步性,局限性。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权制衡,体现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今天的中国是觉醒的巨人,但有许多桎梏,希望我们透过深邃的历史,运用今人的智慧,破解谜题。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倾听各组讨论,关注各组
(生)分享各组讨论成果,互相补充,
(师)适度点拨法国部分,主要是利用教材中通过宪法的原因,并抓住材料中各种力量的作用。并且关注宪法内容的不同是借鉴了
哪些国家的政治制度?
过渡:
民主制度不同是基于国情,并相互借鉴,
也说明了民主道路具有曲折性和必然性。
课题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
大陆的扩展
课型
探究
班级




知识与能力: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问题探究,图示法、比较分析、史料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倾听,关注
(生)展示合作成果
(师)点评回答,引导学生考虑对世界民主的影响,补充对法国的消极影响
过渡:民主制度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
多媒体展示 有点难
材料 “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
【师生合作探究】
法德民主政治中的三权分立体现了妥协精神
【小结】
【布置作业】
(师)展示课程标准 ,考试指导,
(师)由法国和德国的国旗导入本课。
(师)交代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问题探究。
(师)阅读教材,请用结构示意图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归纳法德宪法的特点。(要求图示,语言简洁)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以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71年宪法是怎样体现“以上三大因素”的?(体现妥协精神)
方 法
多媒体教学法、图示法、历史比较,史料分析,问题探究,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本课
三、教学过程
【检查自主学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的内容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法德两国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集思广益,教师做好答题方式和多角度的指导,进而明确评价历史作用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提炼观点,论述观点,找典型论据,规范答题的能力。
利用材料先明确共和派,君主派观点;突破法国政体中妥协性的关键问题。
突破德国政体中妥协性的关键问题。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和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


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内容特点→统一性,多样性
二.不同原因→复杂性,多样性
三.宪法作用→进步性,局限性
四.政治→妥协的艺术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
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2、法国与德国政体异同比较---多媒体展示
政体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及
产生方式
政府首脑及
产生方式
议会的权力
和地位
立法与行政
机关的关系
(生)共同填写法国部分,分别填写德国部分
过渡:法德两国通过宪法的颁布都确立了代议制,但却选择了不同政体。说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统一性。为何法德两国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
(师)依据教材和材料分析法德两国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原因?(作答要求: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分别阐述;答题语言模式,依据教材或材料某部分,可知……)
帮帮你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多媒体展示 放松一下
材料一:多媒体漫画(俾斯麦的“飞跃”)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工业品生产总量 (单位:百万吨)
材料三:所有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确立政体,保障人民的权利)、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总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生)选两名学生在黑板展示并讲解自学成果(师)点评学生成果,引导学生纠错,提醒学生归纳遗漏问题,补充问题
(师)补充教材内容----多媒体展示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公布两院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④“参议院掌握最高司法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明确学习目标
国旗是国家信仰的象征,两国共同追求自由民主,紧扣两部宪法,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流程
通过学生在黑板展示并讲解自学成果这种生生互动,检验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学会用图示构建出本节重点知识框架。
补充本课隐含知识
确定法国政体为议会制共和制,理解法国政体的特点。
以选择题的形式,提供案例,检查对两国政体特点的掌握情况。
考考你----多媒体展示
1、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
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以表格新式,对比两国政体异同,考察内容和特点
透过史实看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通过此环节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背景和宪法内容,从材料中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集思广益,加深认识,教师发挥指导启发作用。
透过史实看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和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
①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统一性;
②民主制度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适合本国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③民主道路具有曲折性和必然性。
重点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三权分立在法国和德国政体中的体现
教 学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师生)利用材料先明确材料一、二分别是共和派,君主派观点;其次明确两派各通过议会立法权和总统行政权实现利益;关键是共和派:立法权干预行政权,体现为议会·内阁制约总统。君主派:行政权干预立法权,体现为总统权利制约议会。
(生)小组合作探究
(生)展示合作成果
要求:试以近代法德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论点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典型、表达清晰)
师生一起来
材料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期间,宪法曾规定“国民公会(议会)既是唯一的立法机关,又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行政权)”。
材料二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时期,在君主派支持之下,路易∙波拿巴作为国家元首掌握所有行政权,他可以任免参议院议员并干预立法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