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合集下载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1 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而且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破坏资源、恶化生态环境、给社会带来灾难。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88位。

呼和浩特市也是个缺水的城市,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已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是制约呼和浩特市工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呼和浩特市地域概况及气候特征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市区人口约140 万人。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10°46′~112°18′、北纬39°35′~41°23′,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市域土地总面积为17224km2。

呼和浩特市地处黄河水系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坝口子沟、乌素图沟及大、小黑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属于呼包断档盆地的一部分,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坡度为3%~5%,平均海拔1 050m。

植被从南到北,由东至西,由森林植被逐渐过渡到灌丛草原、干旱草原、草甸草原,同时尚有盐生植被、沼泽植被和沙生植被。

气候条件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

年平均降水量为401.6mm,年平均蒸发量17 66.1 mm,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5%,年太阳辐射量在5 055~5 958J /m,日照时数2 800~3 1 00h/年。

最大冻土深度为156cm。

由于受西伯利亚和西风带气团及地面长波辐射的共同影响,市区逆温现象十分严重,使垂直对流受到抑制,以上是呼和浩特市地域环境的主要特征。

3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利用概况呼和浩特市地处阴山山前倾斜平原上,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组及中更新孔隙承压水含水组,这两个含水组作为一个统一的含水系统,它们由同一山地补给,而且沿山前又具有启开式单一结构。

浅水水位埋藏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由60~70m逐渐变为小于2m,总流向由北、东北向南、西南;含水层岩性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砂卵石、砂砾石变为砾粗砂、细砂、粉砂。

呼和浩特市利用地下水资源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呼和浩特市利用地下水资源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生态 建 设
e g aj a s e n t ii n h
呼和浩特市利用地下水资源 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刘 凤 仙
( 呼和 浩特 市 水 资 源管 理 局 )
【 摘
要 】 介 绍 了呼 和 浩特 市地 下 水 资 源现 状 以及 面 临 的缺 水 危机 和 合 理 利 用 地 下 水 采 取 的 办法 , 出 了 未 来合 理 利 用 提
成 了植 被 沙 化 、 场 退 化 等 严 重后 果 。 草
二、 呼和 浩 特 地 下 水 资 源长 期 超 采 的原 因
方 公里 。呼 和 浩 特属 于 中 温带 季风 气 候 , 有 降水 量 少 而 不 具
均 的 显 著特 点 , 平 均 降水 量 为 352 546毫 米 , 蒸发 量 年 3 .— 3 . 年 约 10 9 0毫米 。 和 浩特 市 市 区位 于 大 青 山 冲 积扇 的 中上 游 , 呼
着 部 分 企 业 节 水 技 改 等 措 施 。使 工 业 用 水 重 复 率 达 到
6 .%。 而 国 外 先 进 企 业 水 的重 复 利 用 率 可达 8 %左 右 , 5 5 0 主 要工 业 领 域 已经 达 到 9 %。另 外 , 和 浩特 市 的住 宅 建 设 中 5 呼
厕 所 用 水 都 使 用 自来 水 。 有 建设 中水 回用 等 管 道 设 施 。 与 没 此 同 时 , 着 经 济 社 会 的快 速 发 展 . 和 浩 特 城 市 建 设 发 展 随 呼 迅 猛 。 些 基 建 工 程 为 了打 地 基 而 抽 排 地 下 水 , 泵 将 地 下 一 水 水 抽 出来 后 就 直 接 排 进 了 下水 井 中 。 成 了地 下 水 的 严 重 浪 造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收稿日期:2022-09-17作者简介:张春明(1987 ),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㊂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浅析张春明1,刘宝宝2(1.内蒙古煤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2.榆林市水务集团检验检测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 摘 要:地下水资源是呼和浩特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近年呼和浩特市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㊁潜水和承压水均存在超采,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有所显现㊂文章在明确呼和浩特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为优化配置地下水资源,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基础支撑㊂关键词:地下水;呼和浩特市;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中图分类号:P 641.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2)24 0058 02 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偏少且年变化率大,地下水是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少,补给量也不丰富[1-2],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地下水长期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3],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潜水和承压水均存在超采,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有所显现[4]㊂笔者从呼和浩特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出发,指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参考㊂1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呼和浩特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久远㊁开采井分布密集数量庞大,地下水开采井共计373处,地下水总用水量为49313ˑ104m 3,其中新城区8014ˑ104m 3㊁回民区1129ˑ104m 3㊁玉泉区658ˑ104m 3㊁赛罕区11043ˑ104m 3㊁土左旗15148ˑ104m 3㊁托克托县2555ˑ104m 3㊁和林格尔县5340ˑ104m 3㊁清水河县1822ˑ104m 3㊁武川县3604ˑ104m 3㊂呼和浩特市农业灌溉用水量35431ˑ104m 3;林木渔畜用水量2721ˑ104m 3;工业用水量1354ˑ104m 3;城镇公共用水量260ˑ104m 3;居民生活用水量8840ˑ104m 3;生态环境用水量707ˑ104m 3㊂目前呼和浩特市有地下水水源地1个,面积约600k m 2,主要分布有9个地下水厂进行地下水集中开采,同时还有1个后备水源水厂,作为应急水源,10个水厂共129眼水源井,全部开采承压地下水㊂2 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2.1 地下水超采㊁水位下降问题1959年 2021年呼和浩特市潜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累计降幅14.4m ㊂1994年城区北部浅层含水层被疏干,疏干区面积达64.56k m 2㊂浅层孔隙地下水大部分超采㊂超采区的总面积为1540.46k m 2,为大型地下水超采区,占区内总面积的92.1%㊂其中,一般超采区面积为587.75k m 2,占工作区超采区总面积的38.15%,主要位于工作区的东北部㊁东南部和西南部;严重超采区面积为888.15k m 2,占工作区超采区总面积的57.65%;禁采区面积为64.56k m 2,占工作区超采区总面积的4.20%㊂城区大量开采承压水,承压水水位呈持续快速下降趋势,1980年 2021年承压水水位下降47.64m ,平均降速为1.16m /a ㊂1970年 2005年,承压水自流区分布界线由东北向西南移动22k m ,自流区面积由858.6k m 2缩减至36.9k m 2;至2011年,承压水自流区完全消失,城区北部无压区分布面积达到52.33k m 2㊂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降落漏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从小型漏斗群逐年演化为区域性漏斗㊂1985年,承压地下水位埋深最大区域为城区西北部孔家营一带,至1995年,则发展形成了4个降落漏斗中心,即回民区孔家营㊁呼和浩特市北工人西村㊁呼和浩特市东原劳动技校及玉泉区警备区,至2010年形成了现在以孔家营为中心,向西至达尔架大西营村㊁向北至刀刀板村㊁向东至西菜园村㊁向南至耿家营北的降落漏斗中心区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为1084k m 2,属于大型地下水超采区,占工作区总面积的65%㊂其中,一般超采区面积为964k m 2,占承压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的88.9%;严重超采区面积为119.8k m 2,占承压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的11.1%㊂2.2 地面沉降问题呼和浩特市地面沉降速率主要集中在5mm /a ~15mm /a ,平均沉降量为5.6mm /a ,呈缓慢性沉降趋势㊂存在四处明显的地面沉降区,即城区西南部㊁台阁牧及东北部㊁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阜丰公司 )及周边㊁绕城高速西南段地面沉降区㊂城区西南部沉降区位于呼和浩特城区西南部玉泉区,回民区南部㊁赛罕区西部,北起西龙王庙,南至小黑河,西起后八里庄,东至碱滩村,面积13.5k m 2㊂沉降区内年均沉降速率-10.2mm ,沉降速率最大值-21.8mm ㊂区内西水厂㊁西郊水厂㊁南郊水厂㊁呼钢水厂4个城市供水水源地和企事业单位自备井集中分布,水位下降强烈㊂地面沉降呈现大范围㊁中等幅度㊁均匀沉降㊂另外该区域为呼和浩特建城年代最早㊁人口繁衍稠密集聚地区,各历史时期的农牧工商经营活动及房屋街市变迁,形成多重的附加应力长期㊁持续作用在该地区的地面,也是导致该地区形成广泛㊁均匀地面沉降的诱因之一㊂城区西南部沉降区内存在4处水厂,即西水厂㊁西郊水厂㊁南郊水厂㊁呼钢水厂,水源井常年持续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西水厂附近为其沉降中心㊂台阁牧及东北部沉降区位于土左旗台阁牧镇,西起台阁牧村,东北至达尔架大东营,北至110国道,呈东北西南向片状展布,面积6.69k m 2㊂沉降㊃85㊃202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 e c e m b e r 202224514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24T o t a l N o .514区内年均沉降速率-10.1mm,沉降速率最大值-21.8mm㊂台阁牧村耕地资源丰富,农田灌溉相对集中;沉降区中北部为金山开发区(含蒙吉利水厂),东北部为金川开发区(含金川水厂),开发区建设和运行对地下水开采及地面沉降影响较大;阁牧乡也是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大㊁比较集中的区域㊂另外京包线东西向贯穿该沉降区㊂大量农田灌溉㊁开发区建设和运营㊁线路工程的动载荷及泥煤开发均是导致地表形变的诱因㊂台阁牧及东北部沉降区,地面沉降显示均匀整体沉降特征,漏斗环状分带不甚明显㊂沉降中心位于沉降区西南部的台阁牧村㊂阜丰公司及周边沉降区位于呼和浩特玉泉区西南部,南起大黑河北侧的后本滩村,北至讨尔号村,西起东甲兰村,东至省道103线,呈不规则圆形展布,面积3.94k m2㊂沉降区内年均沉降速率-22.8 mm,中心沉降速率最大值-37.1mm㊂该沉降区是呼和浩特市沉降速率最大,并呈漏斗状分环带展布的沉降区,是典型的地下水开采型地面沉降区㊂阜丰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公司坐落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南区,是世界第一大谷氨酸生产商 中国阜丰集团的核心企业㊂阜丰公司周边还有 齐鲁药业 天浩纸业 等高耗水企业㊂该沉降区的沉降分带㊁分级规律,沉降中心明显,即阜丰生物科技公司院内(坐标为东经111.54,北纬40.703)㊂该点为呼和浩特工作区内沉降速率最大㊁漏斗状展布最分明的沉降区㊂绕城高速西南段沉降区,位于土左旗东部大阳高村东南部,小黑河北部,绕城高速东西两侧㊂该沉降区是由多处点状沉降组成,总体分布面积约1.17 k m2㊂沉降区内年均沉降速率-27.3mm,沉降速率最大值-39.6mm㊂该沉降区地下水开采程度一般,地面沉降主要受区域地下水下降影响;呼和浩特市绕城高速工程在遥感研究时间段内修建,可能产生一定扰动影响㊂绕城高速西南段沉降区由多处点状沉降组成,不具漏斗分带性,沉降中心不明显㊂3对策建议3.1管理行政措施①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论证基础上,实现地表水㊁地下水㊁再生水联合供给调度,制定统一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㊂目前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率较低,且工业再生水利用率更低,建议有效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程,提升污水收集率,建立再生水管网,提高再生水利用率㊂②严查无证开采,严格审批取用水㊂不仅对市区加强管理,对地下水资源补给区也要严格管控㊂③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㊂分区㊁分类对水资源项目规划审批,水资源税费征收,地表水权置换,节水政策制定等进行系统构建㊂④健全水资源保护管理激励机制,按照相关规定,表彰和奖励对保护㊁节约水资源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㊂3.2工程技术措施3.2.1增加水资源涵养㊂加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充分发挥自然要素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增强植被和土壤水分涵养,提升地表水㊁地下水储水调蓄能力,接近甚至保持水平衡状态㊂3.2.2加强雨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工程建设㊂针对地下水超采问题,参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使用渗水材料铺设公共硬化区域以减小地面无效径流,从而增加城市地下水补给量㊂呼和浩特市可以充分利用北部山前发育的沟谷地貌,雨洪季节引㊁蓄地表水,借助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天然水头差,在北部山前补给区自然渗漏补给含水层,同时充分利用天然洼地㊁干涸河床㊁沟壑及较平整的草场或耕地促进建筑排水入渗回补,逐步增加区域含水层的储存量㊂3.2.3优化取水井网工程部署㊂在水利部门 双控行动方案 基础上,优化城市取水井网的部署,在空间上充分考虑开采区域㊁开采层位㊁开采量㊁开采时间以及井间距离的设置,尽量在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范围内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区域采补量和强度都达到平衡状态㊂3.2.4分质分类供水,加强再生水利用㊂对水资源实行分质分类开发利用,优质优用,地下水仅作为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尽量利用地表水和再生水㊂推广节水技术措施应用,推进区域水循环利用工程建设㊂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评价标准,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的控制,实现水资源采补平衡㊂3.2.5加强节水设施建设㊂在执行节水 三同时 制度的同时,加强节水器具改造与监管,在城市范围内新㊁改㊁扩建的公用建筑建议要强制安装㊁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民用建筑鼓励安装相应设备㊂同时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排查并降低公共机构供水管网漏失率㊂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装备运用于重点行业企业㊂3.3监测措施3.3.1水资源开采利用量的监测㊂针对各类水资源和各个开发利用环节,完善取水设施计量仪器的安装和维护,优选智能化监测设备,远程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及时预警预报故障问题,在节约大量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㊂3.3.2水位水质监测㊂优化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做好区域水位动态特征的统计分析;辅助监测工程的实施,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水质检测中心,达到水质指标的全项测试分析能力,建设先进的水资源监测信息中心,实时监测区域各类水资源的动态特征㊂3.3.3地面沉降监测㊂尽快启动呼和浩特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布设以地面沉降监测站㊁水准网㊁G P S网和I n S A R技术相结合的多手段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现地面沉降的全面有效监测,为地质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基础支撑㊂4结束语本研究在明确了呼和浩特市水资源量以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剖析了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最终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㊂为优化配置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基础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王涛,李庆玲,李庆原.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的分析及防治对策的探讨[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8,10(1):46-47,40.[2]周振宏,邢世禄,杨亮平,等.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J].北方环境,2017(2):55-60.[3]胡雪媛,赵明,王珊.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37(2):266-269. [4]朱学晰.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96-97.㊃95㊃张春明㊃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浅析2022年第24期。

呼和浩特市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呼和浩特市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2章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呼和浩特市位于呼包盆地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4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回民区)1旗(土默特左旗)、4县(武川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总面积17271km2,其中市区面积160km2,城区人口约294万人。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贸易等发展的中心,是祖国边疆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呼和浩特市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电子、机械、纺织、制革、乳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旅游事业发展也很快。

呼和浩特市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铁路有京包铁路、大准铁路、呼准铁路,公路有国道主干线G6、国道G109、G110、G209及省道S101、S102、S103、S104、S105、S311,各乡村之间简易公路成网。

见交通位置图2.1。

图2.1研究区交通位置图2.1.2水文气象研究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风沙多,夏季干旱降雨少,日照强烈,无霜期短。

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82.8mm,最高降水量出现在1959年,为929.2mm,最低为1965年,为155.1mm。

多年平均蒸发量1770mm,最高蒸发出现在1987年,2212.3mm。

年多年平均气温为6℃ 左右,最高气温为37.3℃,最低气温-30.5℃,无霜期103-168天,冻土深度1.56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5%,全年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17.2m/s。

近年均(2014年-2016年)逐月降水及蒸发量见图2.2。

研究区水系较发育,均为外陆河水系,即黄河水系。

其中大黑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由北东向西南横贯于呼和浩特市境内,为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17673.19km2,多年迳流量2.3 m3/s,径流摸数0.54d m3/s•km2,对区内地下水起补给作用。

呼和浩特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井水质现状调查

呼和浩特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井水质现状调查

呼和浩特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井水质现状调查于丽平1,刘锦原2,格根宝乐尔3,刘慧4,王志伟4(1.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环境保护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0;2.呼和浩特市环境信息自动监控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3.呼和浩特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1;4.呼和浩特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0)摘要:本文对2014~2016年度呼和浩特市四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回民区)的43口地下饮用水源井水质的例行监测的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水源井水质达标率为100%。

对六次例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6年间呼市市区地下饮用水源井水质稳定。

关键词: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井;水质;质量现状;评价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5-0016-01DOI:10.16647/15-1369/X.2018.05.007Investigation on the water quality status of centralized groundwater drinking water source wells in HohhotYu Liping1,Liu Jinyuan2, Gegenbaoleer3,Liu Hui4,Wang Zhiwei4(1.Hohhot Yuquan Di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30,China;2.Hohho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utomatic Monitoring Center,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0,China;3. Hohhot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1,China;4. Hohhot Solid Waste ManagementCenter,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3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outine monitoring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of 43 centralized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wells in the four districts of Hohhot(Xincheng District,Saihan District,Yuquan District and Huimin District)from 2014 to 2016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compliance rate of the investigated water source wells is 100%.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six routine monitor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wells in Hohhot city was stable from 2014 to 2016, and no deterioration phenomenon was observed.Keywords:Centralized groundwater drinking water source wells;Water quality;Quality status;Evaluation1 引言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的东北部[1],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地处111°27~′112°05′E,40°36′~40°56′N,面积约1191km2。

《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与管理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与管理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与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其城区饮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源。

因此,对于地下水源的保护与管理研究,对确保市民饮水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与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现状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地下水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

三、存在的问题1. 水源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等污染源的排放,导致地下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下降。

2. 水资源过度开采: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部分地区出现过度开采现象,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3. 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足,难以有效遏制污染和过度开采行为。

四、保护与管理策略(一)加强水源地保护1. 制定严格的水质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呼和浩特市城区饮用水地下水源的水质标准,确保水质安全。

2. 设立水源保护区: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限制人类活动,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3.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过度开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科学合理开采水资源1. 制定开采计划:根据水资源状况和需求量,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避免过度开采。

2. 推广节水技术:鼓励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水资源浪费。

3. 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水质等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等形式,加强市民对饮用水源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的现状与保护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的现状与保护

l 呼和 浩特市 地域概 况及 气候 、 文特 征 水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位于内蒙古 自治区 中部 , 理位置东经 地
lO3 1。8 , 纬 3 。5 4 。3 , 西 向宽 约 10k 南 1 。0 ~12 1 北 93 ~ 12 东 5 m, 北 向长 约 15k 土地 总 面积 1 2 m 。行 政 区 划 全 市 由 4 6 m, 724 k 个 城 区及 土 默 特 左 旗 、 克 托 县 、 林 格 尔 县 、 水 河 县 、 川 托 和 清 武 县 6个农 区旗 县 。 至 20 0 8年 末 , 市 有 常 住 人 口 2 8O 全 5 .0万 人 ,
盆地边缘分而 阶梯状 断裂 , 向盆地 中心倾 斜。盆地基底 为前 震 量纪变质岩 系, 上覆 白垩系 、 3系 、 4系三 套河 湖相 沉积 的 第 第
地层 , 推测 总 厚 度 为 140~76 0m。 因受 断 裂 构 造 控 制 , 4 0 0 第
本地 区中纬度 , 居 内陆 , 深 距海 洋甚 远 , 地形 控制 , 受 使气
深变浅 , 山前 区 大 于 4 平 原 区 小 于 1 局 部 自流 溢 出 地 0m, 0m,
有大黑河 、 红河 、 家川 3条 。呼市境 内的主要 有大黑河 、 杨 红河 两大水系。大黑河 发源 于卓 资山县十八 台乡东躺子南 山顶 , 经 卓资 山、 旗下营至陶不齐折 向西南 , 经美岱 、 三两 于托克托县河 口镇注入黄河 , 河长 26 5 m, 3 . k 北依 大青 山, 和 东南 与 黄歧 东
候 呈 现 较 大 差 异 , 季 寒 冷 干 燥 、 季 温 暖 炎 热 , 干 旱 、 干 冬 夏 属 半
旱气候。年平 均气温 在 3 6 ~ . ℃ 之间 , .℃ 7 1 无霜期 10~10 1 4 d 。降水年 内很不均匀 , 年平 均降水量 34— 0 m,8 3 40 m 7 %集 中 在 6~ 9月份 , 冬春季节 1 5月降水量不足年 降水 量 的 1 % , 2~ 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2 0 1 3年 3月

球学报 ຫໍສະໝຸດ Ma r . 201 3
VO1 . 3 4 No . 2 :2 23 — 228
第3 4卷 第 2期: 2 2 3 — 2 2 8
W W W . c a g s b u l l e t i n . c o m W W W . 地 球 学报 . c o m
Ac t a Ge o s c i e n t i c a S i n i c a
内蒙古呼和 浩特 市承 压地 下水 水位 监测 网优 化
屈 泽伟 ¨ ,张翼龙 ,王 贵玲 2 ,余 楚 ,何 雨 江 2 )
1 ) 中国地质 大学 ( 武汉 ) 环境 学 院,湖 北武 汉 4 3 0 0 7 4 ;
中图分 类号 : P 6 4 1 . 1 3 2 ; O2 4 1 . 3 文献 标 志 ̄ i q - : A d o i : 1 0 . 3 9 7 5 / c a g s b . 2 0 1 3 . 0 2 . 0 9 .
Th e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Mo n i t o r i n g Ne t wo r k s f o r Co n in f e d Wa t e r
2 ) 中国地质 科 学院水 文地 质环 境地 质研究 所 ,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8 0 0
摘 要 :定 量评 价地下 水监 测 网的合 理性对 于 准确 、 经 济地 获取 高质 量 的监测 数据尤 为重 要 。 本 文针 对 呼和
浩 特市 平原 区现行 承压 水监 测 网,以估 计误 差标 准差作 为衡 量监 测 网合理 与否 的特征 参数 , 借助 A r c G I S地
学 统计模 块 ,利用 普通 K r i g i n g插值 模型 ,对 待测点 进行 插值 ,获 取估计 误差 标 准差等 值线 图 。 结 果表 明:监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和农业用水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一、承压地下水资源现状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是城市居民、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据呼和浩特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已经超过每年1米以上,出现了地下水超采的现象。

二、超采地下水的影响1. 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不仅会导致城市地表下陷,甚至会损害建筑物的安全,还会导致地面植被凋零,生态环境恶化。

2. 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很容易受到地表径流的污染,地下水水质的恶化也会危及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

3. 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植被凋零,这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呼和浩特市的人口逐渐增加,城镇建设面积扩大,城市居民、工业和农业用水量明显增加,导致对地下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2. 技术设备滞后在一些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中,存在着老旧的设备和技术滞后的情况,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3. 水资源管理不善在一些地区,相关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应对措施1. 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更新工业生产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2. 加强监管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者要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遏制地下水超采现象的发生。

3. 推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推动形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

“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o ,=1 jd ・ r “=∑f( ) ,
() 1
其 中 6个 深层 水质 量监 测点 为 6个 自来 水厂 , 另外 4个
采样点为浅层水监测点 , 个 自 6 来水厂每月监测 1 4 次,
式中 T 为第 j l j k 个聚类指标属于第 k 个灰类的聚类 个浅层 水 井每年 监测 2次 , 自来水 厂 的 1 和 7月以及 月 权, : 即 4 个浅层水井 的 2次监测共 测定 2 项指标 , 3 其它月份
题实体化 、 量化, 充分利用 已知信息将 灰色系统淡 化、 记i 为聚类对象( i12 3 …,)j 令 :, ,, n ;为聚类指标 白化 , 使人们能够通过有限 的信息 , 为客观、 更 真实地 ( j , , , , ; 令 =12 3 … m) k为聚类 灰类 ( k=12 3 令 ,, , 认识外部世界。国内也曾有人用灰色聚类法对地下水 ……P ;i )d为第 i i 个聚类对象对于第 J 个聚类指标所拥
Ab t c : h n egon a r ulyo ohtnte e o fe t f e- er l n gW S vla dwt ga a e n e ・ sr tT eu drrudw t a t f h o i r do nhi - a a i a a t i y t r gm t- a e q i H h pi t v y p n n e ue hr gh i h

8 — 9
维普资讯

内蒙古环 境科学
第1 9卷
第 1期
2o o 7年 3月
白化权函数集。则第 i 个聚类对象对于第 k 个灰数 的 2 1 确定 聚类 对 象、 类指标 、 类灰类 . 聚 聚 呼和浩 特市 城 区共 布设 1 地下 水 质量监 测 点 , O个 聚类系数为: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地下水位特征评述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地下水位特征评述
图 2 呼和浩特市 21 0 0年 年 均地 下水 位 空 间分 布
凯, 于静 洁, 谢贤群. 河北南部平业环境保护, 0 , () 0 — 0 . ] 2 1 06: 1 44 0 2 4
1 成 建 国 . 京 市 平 原 区平 均 地 下 水 位 变 化 分 析 『] 公 自动 化 杂 志 , 北 J. 办
与 20 0 9年 相 比均 有 所 下 降 , 降 幅度 呼和 浩 特 市 市 区、 川县 明显 高 于 20 下 武 0 9年 , 县略 高 , 余 地 区略 低 。 年 内呼 和 浩特 市城 郊 地 下 水 托 其 位 降 幅 最 大 , 水 河县 降 幅 最 小 。 清
关 键 词 : 下 水位 : 测 地 监
【】 余 5
2o.5)9 3. o 9( 6: - 1 1 2 就 . 村地 下水 资源 开发保 护探讨 [. 徽农 业科 学, 0, 农 J安 】 2 93 0 7 (9: 3 3 1 3413 7 2 ) 4 0 - 40 , 7 . 1 4 晶, 田 辉 , 吉林松 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及其驱动 等.
周 期 性 变化 . 地 下 水位 也 有 周 期 性 变 化特 征 。 地 下 水 的 变化 故 而 除 与 降 水 有 关 系外 。 与 生产 和 生 活 用 水关 系密 切 。 下 水 位 的 还 地 变 化 直 接影 响到 上 层 土 壤 水分 .特 别 是 在 地 下 水位 较 高 的情 况 下 . 农 作 物 根 系 分 布层 的土 壤 水 分 影 响较 大 , 此 测定 地下 水 对 因 位 深 度 对 分 析 土壤 水 分 变 化 也 十分 必 要
Ke r sUn e go n trlv l n tr g y wo d : d rr u d wae e ; e Mo i i on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 3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 调动全民节水积极性。珍 惜水资源 , 保护水资源必须全民动员 , 要有群众的广泛
参与 ,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 宣传节约用水的政策 、 法规和科学知识 , 并建立健全节 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 , 多形式 、 多层次组织群众参与 节水工作和有关决策。只有群众提高了对水资源的认 知能力 , 建立起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 才能做到真正意义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造成地下水 的污染。另外城市居 民生活污水每年排放


பைடு நூலகம்
8 1
2 0 万多 t a通过露天排放渗坑 、 0 8 /, 渗井直接造成地
下水的污染 。大部分垃圾 ( 据统计市区周围未经处理 的垃圾点多达 9 多处) 0 未经处理直接倾倒于市 区外围 或荒地 , 降水 的淋渗作用下 , 在 有害物 随降水渗入地
济、 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 , 城市建设及各项事业 发展很快 , 机械 、 毛纺、 电子 、 卷烟 、 石油、 化工等已初具
规模 , 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型工业城市。 呼和浩 特 市是 以地下水 为依 托 的北 方缺水 城市之

5 t k 2a 0万 / m ・。④农业用水 的集 中开采期为年内 5 ~
业 占 2 %, 0 自备井 占 5 ; %)承压水开采量 占总开采量
地下水利用长期 以来处于不合理的开采状态, 常 把水质 良好的承压水用于工业 、 绿化、 消防等用水, 没
有实现分质分类供水, 造成优质饮用水严重浪费。由
的 7 %。 ( 中城 市 集 中供 水 占 3 %, 5 其 7 自备 井 占
意识淡薄 , 居民无计划用水 , 浪费也极为严重。

关于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规律

关于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规律

关于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规律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地处黄河流域和辉南河流域之间,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

浅层地下水是呼和浩特市的主要供水源之一,因此对其水化学特征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在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中,主要有阴离子包括HCO3-、SO42-、Cl-和NO3-等,阳离子包括Na+、K+、Ca2+和Mg2+等。

水中硬度值较高,而且总溶解性固体(TDS)也相对较高。

通过对浅层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分析和控制,能够有效解决和预防水质污染问题。

二、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规律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地质条件呼和浩特市地质构造单一,由满洲里地块、呼伦贝尔高原和山西煤田地堑三部分组成。

地表河流、地下水流和大气降水等自然水源汇合,形成了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

同时,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表层浅,因此便于人类利用和污染。

因此,地质条件是影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的最基本条件。

2. 人类活动目前,呼和浩特市人口密度较高,工业污染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人为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地下水污染。

此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和氨氮等化学物质超标。

因此,人类活动对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3. 气候条件呼和浩特市属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干湿明显,雨季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同时,由于呼和浩特市地处陆地内部,早晚温差较大,夏季日照时间也相对较长。

这种气候条件促进了水循环的频繁发生,从而在地下水中形成了一定的水化学特征。

4. 地下水自身特征地下水中含有的悬浮物、硬度、溶解氧、pH值等自身特征也会对水的化学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

呼和浩特市城区给水工程的发展及现状

呼和浩特市城区给水工程的发展及现状

呼和浩特市城区给水工程的发展及现状李英【摘要】简单介绍了呼和浩特市城区在供水情况、自来水公司的现况 ,以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城区供水主要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2页(P96,99)【关键词】供水系统;水厂;水源井;水资源【作者】李英【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26)1 自来水公司的发展概况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58年。

经过几代供水人的努力奋斗,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国有中型供水企业;目前,公司资产总额22亿元,地下水厂10座,地表水厂1座,水源井130眼,日均供水量35.91 m3,供水面积210k m2,供水管道约768k m,供水普及率达93.4%。

地下水主要供给居民用水,引黄水目前主要供给工业用水;自来水公司为呼和浩特市工业园区铺设了引黄入户工程的供水专用管线,包括呼市石化工业园区、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区、金川工业开发区南区、新城区鸿盛工业园区,科林、丰泰、金桥3个电厂,这些工业、企业日用水量约为10万m3/d,其余黄河水进入城区供水管网,补充地下水水源不足的部分。

自来水公司下设18个职能部室,13个直属二级单位,5个子、分公司,在职职工2 513人,公司下属的国家供水水质监测站具有向社会提供公正检测数据的法律资格,其检测设备和能力位居国内同行先进水平,公司档案管理已晋升为国家一级,公司计量所被呼和浩特市技术监督局授权对社会开展水表检定。

2008年,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按照市政府和水务局党委水务一体化改革思路,积极进行机构组建,成立了水费征收中心,管网抢修维护发展公司,水质监测中心。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水费征收中心和管网抢修维护发展公司运行态势良好,收费工作的透明度显著增强,供排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将以此为基础,成立供排水集团公司。

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及对策

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及对策

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王剑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据统计,全国有1/4的国土面积缺水,1/10地区的水资源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108m3。

由于不合理开发水资源,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引发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植被死亡、湿地消失等一系列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污染已经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城市,由于地下水质下降,造成300多个城市供水紧张,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治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的地下水环境破坏,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边疆,总土地面积118.3×104km2,占全国总面积12.3%,区内人口2378.6×104人,全区地下水资源为321.22×108m3/a。

从总体看,内蒙古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水资源较贫乏,而且分布不均匀。

东部、东南部降水量大,地下水资源较丰富,而西部、北部降水量少,地下水资源较贫乏。

水资源的短缺及其不均匀性严重制约着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充分认识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探寻解决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在自治区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水文地质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基本上属于高原型地貌,但内部各地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尽相同。

据此可将全区地下水划分为大兴安岭山地、西辽河平原、内蒙古北部高原、阴山山地、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七个水文地质区。

1、地下水系统划分1自治区分内陆和外流两大水系。

外流水系进一步分为额尔古纳河、西辽河、海河、滦河、黄河水系;内陆水系分为阿拉善高原、阴山北部高原内陆水系。

根据本区地表水流域及地貌状态将自治区划分为8个地下水系统,25个亚系统,其地貌及水文特征见表1。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

呼和浩特市水文报告
*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
113-134天。日照时间:年均1600小时。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
月。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均降水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 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 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 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 量仅为335.2-362.8毫米。
*
*大黑河水系由东部的大黑河支流、西部诸支流以及哈素海退
水渠三部分组成。在美岱以下左岸有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 较大支流汇入。西部各支流,都发源于大青山,较大的有哈 拉沁沟、乌素图沟、枪盘河(水磨沟)、万家沟、美岱沟、 水涧沟等,集水面积数百平方公里至千余平方公里,沟道长 数十至百公里,比降陡,沟口附近有洪积扇,出峪口后无明 显河床,山洪漫流于平川之上然后入大黑河。
*
*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
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 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 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 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 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 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 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 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
*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
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 径流量4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 库1座,库容1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 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为708.7平方公 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 1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
岩 性 由北 向 南 、 东 向 西 由 卵 漂 石 、 卵 石 、 砾 石 由 砂 砂 变 为 中 粗 砂 、 细 砂 、 砂 、 泥 质 粉 砂 。 化 学 类 型 粉 粉 淤 水
仅 能 满 足 人 类 生 存 的 基 本 要 求 , 常 年 份 缺 水 量 近 正
4 0× 1 。 。 和 浩 特 市 也 是 个 缺 水 的 城 市 , 于 过 0 0 m 呼 由 量 抽 取 地 下 水 , 地 下 水 位 已 下 降 到 了 一 个 危 险 的 使 程 度 , 不 采 取 切 实 可 行 的 措 施 , 成 为 制 约 呼 和 浩 如 将 特市持续发展 的主要 因素 。
提 出 了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 下 水 ; 质 ; 题 ; 持 续 发 展 ; 和 浩特 地 水 问 可 呼
中图分类 号 : TV2 1 1 2 6 1. ( 2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7 6 2 ( 0 8 2一 O 3 一 O 10— 9120 )3 O2 3 承 压 水 含 水 组 , 两 个 含 水 组 作 为 一 个 统 一 的 含 水 这 系 统 , 们 由 同 一 山地 补 给 , 且 沿 山前 又具 有 启 开 它 而 式 单 一 结 构 。 水 水 位 埋 藏 深 度 由 北 向南 逐 渐 变 浅 , 浅
南 、 南 ; 水 层 岩 性 由 北 向南 , 东 向西 由 砂 卵 石 、 西 含 由
砂 砾 石 变 为砾 粗 砂 、 砂 、 砂 。 水 化 学 类 型 为 重 碳 细 粉 酸 钙 镁 型 。 压 水 含 水 层 由 北 向 南 , 东 向 西 为 山 前 承 由 古 冲 洪 积 扇 承 压 区 , 前 湖 滨 带 承 压 含 水 层 ; 流 三 扇 河 角 洲 承 压 含 水 层 ; 角 洲 前 缘 高 承 压 含 水 层 。 水层 三 含

呼和浩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

呼和浩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

其 中地表 水 为 4 6 6 0 . 0亿 立 方 米 , 下 水 资 源 为 1 9 3 地 . 5亿 3
m 占全 园地 下 水 资 源 的 2 9 。呼 市 当地 水 资 源 总 量 为 , . l . 8亿 m。 其 中地表水 资 源 4 7 18 , . 9亿 m。 地 下水 资 源 9 7 、 .3 亿 r。重 复 计算 茸 2 6 n, . 4亿 m。 。在呼 和浩 特 盆 地 4 0 8 O是
呼 和浩特 市 , 表 水 用 量 为 9 1亿 m。 引 黄河 水 量 5亿 地 .5 (
m , 卜 用 水 量 为 6 1 )地 水 . 0亿 m。 总 水 量 的 5 . 用 于 农 业 , 14 灌溉 。巾 F 数 值 町看出 : 表
表 】全 市 工 农 业及 生 活 用 水分 配 情 况
人 【规 模 1 . 1万 人 , 大 人 L 规 模 3 .1 万 人 。 … 2)3 J 96 最 J 46 ( , 年 呼 和 浩 特 市 人 r总 量 已 达 2 3 9万 人 , 水 资 源 最 大 乐 载 『 _ 1. 为
人 几的 6 1 . 8倍 。
水 源 。内蒙 古 自治 区 现有 水 资源 总 蓄量 5 5 9 4 . 5亿 立 方米 ,
水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是 指 某 一区 域 住 特 定
阶 段 的 特 定
技 术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条 件 下 , 维 护 怂 良一 循 环 干 j 以 ¨t ‘
持续 发展 为前提 , 当地水 资源系统 呵支撑 的利: 会经 济 活 动规
模 币 具 有 一 定 生 活 水 平 的 人 口 数 量 。 影 响 水 资 源 承 载 能 J ¨ 的 子 错 综 复 杂 , 纳 起 来 有 社 会 经 济 和 r然 索 I 归 1 从 j 从 埘 水 资 源 数 量 的 影 响 来 看 , 町 分 为 增 _J 资 源 的 又 『水 J f ( 加 大 地 下 水 的 开 发 利 用 、 展 节 水 型 农 、 平l 水 幂的 增 如 发 降 I1 。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研究作者:赵瑞科曹文庚杨会峰王凤元李元杰陈南祥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05期摘要:利用收集的1985-2015年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动态监测数据,选取呼和浩特盆地山前至平原中部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其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不断升高;冲洪积扇与平原交互带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加大,而平原中部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缩小;2005-2015年平原区地下水浓缩程度逐渐增大,受到的侧向径流补给的地下水量由原来的缓慢增加转变为快速减少;2005年以前,浅层地下水氧化还原条件向偏氧化环境转化,2005年以后逐渐向还原环境转化,而深层承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基本保持稳定。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离子比;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呼和浩特盆地中图分类号:TV21.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5.017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呼和浩特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近30a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地下水长期超采造成浅层地下水疏干、承压水转无压、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扩大、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及硬度增大等环境地质问题。

截至2011年,呼和浩特浅层水疏干区域面积约64.56km2,承压水无压区面积52.33km2[1]。

目前,国内多位专家学者针对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含水层结构及沉积环境方面,研究区含水层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双层结构承压水对浅层水的山前侧向径流补给的袭夺是呼和浩特盆地环境地质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川;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方面,开采量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是显著的,远大于降水量的影响[2],承压水的下降速率远大于潜水的[3];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浅层地下水中HCO32-和Ca2+的绝对含量较高,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4]。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王姝琼王姝琼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呼和浩特010000)摘要呼和浩特市的承压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城区集中供水、农业灌溉、企事业单位、城中村自备井、农村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用水等多个方面,其中城区集中供水开采量最大,占总量的38.4%。

长期大量开采造成了区域承压水水头的快速下降,并由此引发了承压水自流区缩小、承压水出现无压区和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等问题。

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286-2003)对研究区承压地下水的超采程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承压地下水全区超采,属于大型超采区;严重超采区占超采区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在金山开发区一带。

划分结果与地下水开采程度及水头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和参考价值。

为了能准确掌握承压地下水超采情况的变化,建议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承压地下水;超采程度中图分类号:P641.69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02.0010前言含水层的“超采”和“可持续发展”是同时提出的两个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超采”的定义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尤其在西班牙[1]。

那时,含水层超采的定义还不明确,通常认为含水层多年的总开采量近似或大于总补给量就是超采。

随着这一概念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中,更多的学者对它的内涵进行了研究。

Emilio Custodio(2002)[2]对含水层超采的涵义做了详尽的讨论,并指出,当出现了由于开发利用地下水而产生的持久的负面影响,如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显著恶化、开采费用升高或者生态破坏时,也经常认为含水层发生了超采。

在我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SL286-2003[3]对判定地下水超采的依据做了明确定义。

依据此《导则》,很多地区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的研究[4-7]。

一些学者针对其中的不足,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划定地下水超采区不同的标准,如郑亚胜等(2004)用矿化度、地下水开采强度与可开采模数的比值为依据划定了科尔沁地区的地下水超采区;张焕智(2006)[8]提出采用地下水开采临界水位、限制水位、含水层(组)疏干率以及承压水水头消减率作为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超采区的依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压水每年年初达到最高水位, 7 月为最低水位 期。多年来承压水水位总体呈持续性下降趋势, 多年
2009 年第 4 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47 ∀
图 1 潜水水位多年动态曲线 Fig. 1 Changes in the groundwater level
平均降速为 1 01m a, 同 1959 年相比, 在京包铁路以北 地区水位总降幅已超过 40m( 图 2) 。
2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呼和浩特市主要开采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及大黑 河平原 200m 内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和承压水。潜水以 分散式供水为主, 集中式供水为辅, 共有农业用水及人 畜饮水潜水井 1690 眼( 包括混采井 296 眼) ; 承压水以 集中式供水为主, 分散式供水为辅。地下水开采总量 22 415 28 ∃ 104m3 a, 其中潜 水开采 量为10 894 63 ∃ 104 m3 a, 承压水开采量为11 520 65 ∃ 104m3 a[ 1~ 3] 。 2 1 潜水
4 1 029 95 1 029 71 1 029 69 1 027 93 1 026 55 1 025 42 1 024 65 1 025 17 1 026 16 1 054 40 1 055 09 1 055 84 1 056 01 1 056 12
# 1 056 41 1 057 33 1 057 14 1 032 54 1 031 89 1 031 02 1 030 76 1 029 98 1 027 91 1 027 22 1 027 89 1 028 24
图 2 承压水水位多年动态曲线 Fig. 2 Changes in groundwater levels in the confined aquifer
在总体下降趋势中, 又反映出开采强度和降水对 水位动态的影响。可分为 5 个阶段:
第一 阶 段 ( 1959 ~ 1965 年) : 基 本 为 天 然 动 态 特征;
3 1 030 23 1 029 77 1 030 15 1 028 43 1 026 95 1 025 49 1 024 76 1 025 69 1 026 45 1 054 41 1 055 10 1 055 93 1 056 15 1 055 93
# 1 056 38 1 057 41 1 057 18 1 032 72 1 031 77 1 032 12 1 030 54 1 029 82 1 027 90 1 027 61 1 028 06 1 028 43
影响潜水水位动态的因素较多, 主要有地下水补 径排条件、气象水文因素和人工开采等。在一个水文 年内 1~ 3 月份由于补给量及开采量变化较小, 水位变 化相对平稳, 3 月份以后由于农业开采量逐渐增大, 水 位也逐渐下降, 至 6~ 7 月达到最低水位, 8~ 10 月由 于降水量逐渐增加, 农业开采量逐渐减小, 地下水水位 逐渐回升, 至年底或次年的 2~ 3 月出现最高水位。
5 1 029 8 1 029 45 1 029 40 1 027 47 1 025 62 1 025 31 1 024 78 1 025 12 1 025 64 1 054 37 1 055 07 1 055 75 1 055 91 1 056 17
H58( m) 2001 1 029 92 2002 1 028 76 2003 1 027 85 2004 1 028 13 2005 1 028 89
2 1 030 42 1 029 81 1 030 28 1 028 51 1 027 11 1 025 37 1 024 81 1 025 75 1 026 47 1 054 41 1 055 07 1 056 01 1 056 41 1 056 10 1 056 08 1 056 35 1 057 39 1 057 22 1 033 08 1 031 06 1 032 76 1 031 49 1 030 09 1 028 39 1 027 87 1 027 89 1 028 76
第二阶段( 1966~ 1994 年) : 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加 大, 水位几乎呈直线下降, 平均降速为 1 31m a;
第三阶段( 1994~ 1998 年) : 因工业用水量减小, 降 水量为连续的平水年和丰水年, 水位降速变缓为 0 5m a;
第四阶段( 1999~ 2001 年) : 由于降水量减少, 开采 量增大, 水位呈现急剧下降状态;
型, 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将持续下降, 承压水下降速率远大于潜水的下降速率。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水位动态; BP 网络
中图分类号: P64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3665( 2009) 04 0046 04
1 研究区概况
呼和浩特市是 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 济、文化中 心, 总面积2 070 7km2, 城区面积 83 30km2。地理坐标 为 111 28 ~ 111 48 E, 40 40 ~ 40 57 N。
式中: W( k ) # # # k 时刻的水位值; # # # 学习率;
D( k ) = - E W( k ) # # # k 时刻的负梯度。 本文选取了 1983~ 2005 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 由 于篇幅有限, 本文仅给出部分年份的数据( 表 1) 。 3 1 1 数据的前处理 在输入数据之前必须进行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公 式如下:
自 1959 年以来, 水位总降幅在倾斜平原上部区达 42m, 中部地段为 10m 左右, 下部及大黑河冲积平原为 1~ 2m, 在市区 110 国道北部, 岱洲营一带的水位累计 下降达 43m 以上( 图 1、表 1) 。由于承压水袭夺潜水的 补给, 呼市 # 武川公路以东、罗家营以西地区的潜水含 水层已基本疏干。 2 2 承压水
图 3 地下水位拟合及预测图 Fig. 3 Fitting of groundwater levels
∀ 48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年第 4 期
表 1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1997~ 2005) Table 1 Groundwater levels from 1997 to 2005
孔号 年月 1 1997 1 030 08 1998 1 029 65 1999 1 029 93 2000 1 028 40
∀ 46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年第 4 期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杨亮平1 , 姜振蛟2 , 赵宜婷2 , 查恩爽2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 050803;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130026)
摘要 : 利用多年地下水水位资料, 较系统地分析了地下水水位动 态变化规 律, 建 立了基 于 BP 网 络的地 下水水 位预测 模
T = T min + ( T max - T min ) ( X - X min ) ( X max - Xmin ) 式中: X # # # 为原始数据;
T # # # 变换后的数据; Xmax 、X min # # # 原始数据的最大和最小值; T max 、T min # # # 目标数据的最大和最小值; 网络运行后, 数据按照上式逆运算得到。 3 1 2 模型的建立过程 ( 1) 输入、输出样本对的确定。根据资料显示, 本 文所利用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属于单因素序列, 因此 先应用相关分析技术, 对序列进行自相关识别, 在显著 性 95% 水平下, 求得自回归阶数为 6 , 即每月水位埋 深与前 6 个月的水位埋深密切相关。所以可以选取前 6 个月的水位埋深资料作为输入, 而当月水位埋深作 为输出。 ( 2) 网络结构的确定。根据 BP 定理, 三层 BP 网 络能映射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因此选择三层 BP 网络。输入层选 定 6 个节 点, 输 出层选为 1 个节 点。采用对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误差交叉评价的试 错法。初始选定 8 个 节点, 经过 多次调试, 最终选定 10 个节点。亦即网络结构最终确定为 6%10%1 , 即 6 个 输入节点, 10 个隐含层节点, 1 个输出节点。 ( 3 ) 参 数 识 别。 使 用 MATLAB7 0 的 Neural Networks Toolbox 对学习样本进行训练, 设定初始学习 率为 0 11, 动量系数 0 19, 训练精度 为 3 ∃ 10- 4, 最 大训练次数为10 000次。运行程序, 经10 053次训练, 误差达2 711 4 ∃ 10- 4, 小于给定 的允许误差, 网络收 敛, 此时学习率为 0 107。 ( 4) 预测结果及精度检验。把上述模型训练结果 与实测值进行对比, 并且参照预报精度评价标准, c 和 p 分别为 0 11 和 0 93, 可以认为, 本文的 BP 网络模型 模拟效果达到良好( 图 3) 。
H5( m) 2001 1 027 05 2002 1 025 09 2003 1 024 6 2004 1 025 39 2005 1 026 23 1997 1 054 38 1998 1 055 09 1999 1 055 89 2000 1 056 32
H18( m) 2001 1 056 16 2002 1 056 08 2003 1 056 34 2004 1 057 22 2005 1 057 24 1997 1 032 62 1998 1 030 86 1999 1 032 38 2000 1 031 23
呼和浩特市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年平均气温 7 5 ! , 极端最高气温 37 1 ! , 极端最低气温- 29 ! , 多 年平 均降 水量 414 9mm, 最 大降 水量 578 1mm ( 1992 年) ; 蒸发强烈, 多年平均蒸发量2 283 4mm。属黄河流 域, 大黑河、小黑河是本区的主要地表水体。
从扇裙带到湖盆, 含水层岩性由中粗砂渐变为粉 细砂, 承压水含水层由薄渐厚再变薄, 由单层过渡到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