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54分)
1. (16分) (2020高二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
时日过午矣,不欲行。
但问驿吏,吏给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
”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
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
石栈岖崟① ,悉下马,累肩而上。
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
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钰哄发山谷响动。
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
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②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
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
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
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
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
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
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
且念伍员③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
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注释】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
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
③伍员:指伍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1)对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心识之识:记住
B . 日冉冉过峰后冉冉:渐渐升起的样子
C . 自分恐不可免分:料想
D . 尽二鼓二鼓:二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 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他日汝当用之
B . 乃烈原以驱虎也寡人之于国也
C . 与风疾徐春与秋其代序
D . 予以离亲之久臣以供养无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途中的遇险情景。
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但生动真切,波澜起伏,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 . 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只是第一次寒风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C . 本文在叙述遇险中间插人景物描写,生动描写了清流关和昭关的山深地险,渲染了可怕气氛,加剧行人的恐惧心理。
D . 文章按时间的顺序叙述遇险情景,表面上似不着意经营,实则行文都有照应。
叙事清晰,布局严谨,自然成文。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②既暮,人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2. (14分) (2018高二上·汪清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
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哪,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
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科,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哪?(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
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
(1)对(端正好)一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唱词一开腔便用“没来由”“不提防”这样平常轻松、口语化的言语与“犯王法”和“遭刑宪”这样人生的大不幸相提并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出了窦娥的冤屈。
B . 这首曲词表达了窦娥的怨愤、不平之气,交代了窦娥承受到的灾难,她虽冤深似海,却不敢指责官府,只能在那里怨天尤人,空叹息。
C . 在这段唱词中,窦娥用“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表达出了人生无常,世间之事难以预料的喟叹,大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意。
D . 这首曲词写出了窦娥蒙受冤屈之深,世间的不公与代表正义的“青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把控诉的矛头引向了“天地”这一最大的根源。
(2)从节选的这段文字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
(3)窦娥的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请从每桩誓愿的目的角度说明理由。
3. (16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颐,字惟贞,余干人。
隆庆二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
博习典故,负才名。
万历初,擢御史。
同官胡渚、景嵩、韩必显,给事中雒遵相继获谴,抗疏申救,不听。
清军湖广、广西,请免土民远戍,只充傍近卫所军,制可。
忤张居正,出为湖州知府。
迁苏松兵备副使、湖广按察使。
郧阳兵变,知府沈缺且得罪,颐为白其冤,而密歼首乱者。
以母丧归。
起故官,莅陕西,进河南右布政使。
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进右副都御史。
以定乱兵进兵部右侍郎。
蒙古贼长昂桀骜,颐与总兵王保擒其心腹小郎儿等七人,贼遂誓。
已,别部伯牙入寇,督将士败之罗文峪,进左侍郎。
久之,进右都御史。
时矿税使四出。
马堂驻天津,王忠驻昌平,王虎驻保定,张晔驻通州。
颐疏言:“燕京王气所钟,去陵寝近,开凿必损灵气。
”又言:“畿辅地荒岁俭,而敕使诛求,不遗纤屑,恐临清激变之惨,复见辇毂下。
”已,辽东税使高淮诬劾山海同知罗大器,颐复言:“内监外僚,初无统摄。
辽阳矿税,何预蓟门?若皆效淮所为,有司将无遗类。
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皆不报。
颐在镇十年,威望大著。
中使惮颐廉正,畿民少安。
二十九年,以工部右侍郎代刘东星管理河道。
议上筑决口,下疏故道,为经久计。
甫两月,以劳卒。
赠兵部尚书。
颐仕宦三十余年,敝车赢马,布衣蔬食。
初为御史,首请祀胡居仁于文庙,寝未行。
见居仁裔孙希祖幼且贫,字以女,养之于家。
(选自《明史·李颐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B . 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C . 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D . 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进士。
明清时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进士。
文中指后者。
B . 兵部:官署名。
隋唐至明清时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
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 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大行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D . 文庙:即孔庙,为纪念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
历代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老君庙、文宣王庙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颐关心民生,为民请命。
清理湖广、广西军队时,他请求免除本地百姓远戍之劳而只当附近卫所军士;任右都御史时,他又说皇帝使者对京畿百姓诛求过度。
B . 李颐御贼有功,晋升官职。
蒙古贼寇长昂桀骜不驯,他和总兵王保擒获其心腹七人,令其胆寒;别部伯牙入侵,他率领将士在罗文峪打败敌人,因此晋升左侍郎。
C . 李颐管理河道,劳累而死。
万历二十九年,他替代刘东星管理河道,建议在上游修筑决口,在下游疏浚故道,以为长远之计。
两个月后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D . 李颐为官清廉,为人热心。
他做官三十多年,乘破车骑瘦马,穿布衣吃蔬食;看见胡居仁裔孙胡希祖年幼贫困,不但派人教他读书识字,还将他留在家中抚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郧阳兵变,知府沈缺且得罪,颐为白其冤,而密歼首乱者。
②辽阳矿税,何预蓟门?若皆效淮所为,有司将无遗类。
4. (7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 ,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释】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
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 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 .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 . 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
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5. (1分) (2017高一上·四川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一句描绘了营地里官兵们在军旗下分食牛肉的画面。
(2)《论语·为政》中认为君王若能“为政以德”,就会像北极星“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表达词人蔑视当时的军阀官僚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幕,当奏出激愤的羽声时,“士”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
二、 (共2题;共17分)
6. (12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
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
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
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
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
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
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
7. (5分)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
其中用词、句式、表达等方面有四处不当,请写出不当处所在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
敬爱的老师:
您好!①您渊博的知识启示我的智慧,②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③我的行为一直受到您亲切的话语的激励,④您无微不至的悉心教导伴随着我的成长。
……⑤虽然我毕业了,⑥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⑦您的培育之情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⑧我会经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学生:XXX
X 月X日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9高二上·潍坊期中) 下面是某理工大学救援队运用铺桥机器人、挖掘机器人、夹爪机器人进行限时救援的场景,场景以一次自然灾害救援沙盘模拟演练的形式开展。
请你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救援过程,不超过80 字。
要求以“机器人救援队”为陈述对象,选择合适路线,准确地运用上“轻轻地”这一副词,表达连贯。
9. (5分) (2020高三下·六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时,有人惊恐万分,选择逃离;但也有些人逆流而上,不畏生死。
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人们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了,而他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
除夕之夜万家团聚,但三军医
护人员毅然辞别亲人,在鼠年到来之前飞抵武汉。
各省市的医护人员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踊跃报名,全力支援武汉。
“疫病无情人有情”,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十八岁的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对于未来,对于职业,对于人生,对于价值等等,我们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和选择。
那么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54分)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3-1、
3-2、
3-3、
3-4、
4-1、
4-2、
5-1、
5-2、
5-3、
5-4、
二、 (共2题;共17分)
6-1、
6-2、
6-3、
7-1、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8-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