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球 “低” 调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理化成绩很好,在学校里一直排在前几名,就报考了师范院校的物理系,但是学校让他改报音乐系,为此江吼专门来找吴天球,说:“天球啊,你数理化学得好,我知道。
但是,全国数理化学得好的有许多,可是像你这样嗓音条件的大概一万人当中也很难找到一个,所以我们希望你报考音乐系。
”吴天球一下子愣住了,他根本没有报考音乐专业的思想准备。
“江老师,你知道,我音乐没有基础,乐理没有基础,学校的歌唱课跟着唱就是了,报考音乐院校没有把握。
报考音乐专业,需要有音乐知识和技能,我想光会唱唱歌是不行的,不敢贸然报考。
”吴天球很有顾虑地回答道。
江吼又说:“这个我知道,但是可以学,只要你学,一定可以学好。
”
吴天球去请教学校教导主任漆竟余,说出自己的苦衷和想法。
漆老师望着吴天球,语重心长地说:“我完全赞成江吼老师的意见。
我们推荐你报考大学,也是希望
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况且,寒暑假还能回家干农活。
他虽打着赤脚念书,但功课成绩优良,尤其是数理化特别突出。
他平时话语不多,因为一张口,声音便“嗡嗡嗡”直响,同学们都笑他像个“大酒瓮”。
敬业而又细心的音乐老师江吼,立即发现他是一棵男低音的好苗子。
学校里有一个合唱队,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有一次,合唱队里排练《英雄战胜大渡河》,其中有一句“开船喽”的念白,许多同学都争着试喊,吴天球在不经意中也喊了一句,特有的音质引起江吼的注意。
此后,江吼就让他喊“开船喽”的念白。
从此,江老师就有意识地让他独唱、领唱,吴天球因此得以接受初步的艺术指导,音乐的情趣得到培养,声乐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个人的歌唱潜能得到挖掘。
1954年夏天,吴天球从厦师毕业,按常规应该分配到小学任教。
厦师考虑到他的成绩优异,又有特长,便推荐他报考高等师范院校,以便进一步深造。
当时他的
伉俪情深(吴天球、黄媚莹夫妇)
吴天球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吸取其他老师的长处和优点。
这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为了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自1978年以来,吴天球举办过20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在准备曲目时,他从声音技巧上,也从乐曲内涵的理解和表达上,字、句、段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通过录音、录像、征求同事意见,来发现演唱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充实自己。
吴天球的嗓音深沉、浑厚、洪亮、醇美,独具整体共鸣的特质,富于感人的魅力;他的歌唱语言清晰、灵活、口语化,字正腔圆,如同向听众倾诉情怀;他的舞台风度和蔼亲切,淳朴大方,精神饱满,气息充沛,每唱必动之以情;他的歌唱技巧精湛娴熟,高低声区运用自如,具有3个8度的宽广音域,特别是丰富的低音区,非常罕见,无论说、唱、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深深吸引着听众。
他在1982年录制的个人专辑唱片中,
《伏尔加船夫曲》竟唱出最低音的B,这是
全世界男低音歌唱家中罕有唱过的低音,
因而被誉为“国宝”。
著名音乐家喻宜萱评
价道:“他善于表达歌曲的内在感情,唱得
细致、纯朴、诚挚感人。
他演唱的俄罗斯
歌曲《跳蚤之歌》,在诙谐中表现出对沙
皇的辛辣讽刺,他用不同的笑声刻画出各
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及情感,贴切生动,恰
如其分。
在演唱《杨白劳》时,他真实地塑
造了一位深受压榨和欺凌的贫苦农民呼天
恸地、悲愤欲绝的形象,感人至深。
吴天
球的嗓音优美浑厚,音域宽广,声区统一,
运用自如,在吐词咬字上颇见功力,听来
非常清晰,这对男低音歌者,尤为难能可
贵。
”
微笑着坦然面对“剖腹产”
2001年3月某日,中央音乐学院退休办
组织离退教工体检,吴天球也参加其中。
很快,体检结果出来了,在B超一栏内写
着:肝部有一个直径为3.8公分的低回声团
(即肿瘤)。
为遵医嘱,吴天球到另两家医
院诊断,医生都认为不像是恶性肿瘤,而
像是“肝岛”(脂肪肝造成的一种肿物)。
于是,吴天球照样乐呵呵地过日子。
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每年3月
学校照例组织体检,吴天球都照例参加。
每到B超室检查时,大夫们照样神情紧
张地问他有什么不舒服,吴天球照样回答
“没有不舒服”,并进一步反问:“是不是
有一肿块?有多大?”大夫回答:“是有肿
块,有4.5公分,你也知道吗?”这是2002年
的情况,之后,2003、2004年,肿块递增至
6.8公分、8.7公分。
体检大夫一年比一年紧
张,退休办一年一年摧吴天球检查,吴天
球反倒越来越无所谓。
2005年3月,照例体检,又到B超室,
大夫很严肃地说:“你这一肿块己长到10
公分左右,再不及早治疗将很危险了!”于
是,吴天球想:“它还真长得快呀!”这时,
他才开始比较重视。
吴天球夫妇与学生在一起(余玮/摄)
笑对人生,这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昂扬的态度。
生活的贫苦没有让他失望,病痛的折磨没有让他绝望。
他的人生,是阴影与光明的协奏曲。
在生命最黯淡的日子里,吴天球选择笑对人生,一切重新开始,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这么多年来,吴天球的歌声响遍大江南北,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声乐艺术日臻成熟。
“我能有今天,我感恩江吼老师、漆竟余老师和厦门师范学校、华东艺专,最好的报答就是怀着感恩的心去唱歌。
”他感恩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与世界加强了接触与交流,也使他的艺术舞台从中国拓展到世界。
他经常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把优美的歌声带给亚、欧、美、澳四大洲20多个国家的人民。
吴天球的夫人黄媚莹是钢琴家、首都师范大学钢琴专业教授,两人经常在家练歌,一块琢磨歌曲,夫人经常为吴天球的演出钢琴伴奏。
接受采访时,吴天球说,自己年纪大了,演出少了,但他仍然渴望把自己的歌声献给观众。
在他眼中,歌者站在舞台上演唱,就是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同观众交流。
他的嗓音还是那么的深沉浑厚,洪亮醇美。
虽然步伐已现老态,但他唱起歌来仍像年轻人那样激情勃发。
“音乐不是物质,不能成为‘遗产’被子孙直接继承,好在我撰写了自己的学术专著《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保留下来。
”对于晚辈,吴天球在艺术上毫无保留,他不断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唱歌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热爱声乐的学子。
他能敏锐地抓住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疑难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中的问题并坦陈自己的观点,经常就歌唱语言、吐字、歌唱心态和艺术处理谈论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技术、歌唱艺术与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统一,以帮助年轻声乐人达到更加完美、动人的音乐造诣,所培养的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声乐人才,有的已经成为音乐院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成为歌剧院、歌舞团的台柱子,桃李满天下。
责任编辑 曹宏琰
吴天球夫妇金婚时与家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