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题文)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
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
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

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
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
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
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 . (小题1)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
2 . (小题2)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橙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的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
序的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
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的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
来的。

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
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
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
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标准直接照
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
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

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

”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

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

有一次上课
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

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
正在做梦的少年。

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
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每到动情处,他的里中闪出一种是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

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注释)①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3 . 阅读选文①~⑥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①~⑥⑦~??~?
主要内容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
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
质。

A B
4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
5 . 选文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细致描写小学班主任的女儿?
6 .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7 . 请分析选文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8 . 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①。

曾是洛阳花下客②,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物华:美好的景物。

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以第一名成绩举进士,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
官(七品官),而洛阳牡丹天下闻名。

③嗟:叹息。

(古文)
养鱼记
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①,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②物因洿③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
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

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
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⑥,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
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⑦而无识者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注]①非非堂:堂名,欧阳修在洛阳做官时所建。

②植:种植。

③洿:掘土为池。

④甃:指砌池壁。

筑:指夯
平池底。

⑤锸:铁锹。

⑥罟:渔网。

⑦嚚昏:愚蠢糊涂。

9 . 对《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橘”中的“犹”字,下面有两种解释,你认为是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
做出选择并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犹”字的两种解释:
A.仍然,尚且B.如同,好像
10 . 请用“/”为《养鱼记》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
11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方四五丈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B.汲井以盈之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C.且以是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D.予观巨鱼枯涸在旁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2 . 对《养鱼记》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最通畅、准确的一项是()
A.我在池塘边休息,我的须眉在水里映照得清清楚楚;循着水面的微波散步,恍惚有一种身处千里江潮之上的感
觉,这足以缓解我的忧愁和孤独。

B.我在池塘上休息,星月的倒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面微波粼粼,在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
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了解脱。

C.我在池塘边休息,景物在水中的倒影纤毫毕现;绕着波光粼粼的水池散步,仿佛徜徉在浩荡的江湖之间。

这足
以让人抒发内心的忧郁,安慰我这个孤独的人。

D.我在池塘上休息,池底一丝一毫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看水面上的层层涟漪,仿佛正置身于广阔千里的汪
洋大海之上,真是个缓解忧愁和孤独的好去处。

13 . 《养鱼记》中童子“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的做法让作者欧阳修非常感慨,在他看来,那些“枯涸在旁”
的大鱼就像那些_______________的人,而那些“游戏乎浅狭之间”的小鱼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对于统治者的不公和自己的处境,作者的态度可以用《戏答元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 . 本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15 . 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语言表达
16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
A.春天的深圳,到处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C.市教育局联合市交警局组织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严防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2016年1月1日,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正式宣告终结。

五、综合性学习
17 . 综合性学习:“告别如歌的初中时光”。

三年的初中时光正悄然而逝。

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

九(1)班举行“告别如歌的初中岁月”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一位同学想用对联抒写毕业留言,,可是只写了上联,请你帮他续写下联。

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2)下面是一名同学主题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修改其中有语病的句子。

那次研学旅行,我们是那么快乐。

我们亲近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

A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欢快的笑声。

B多年以后,使我们还会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①A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B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的看法。

我的结论:
我的看法:
六、作文
18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应该心存感谢。

感谢朋友的帮助,感谢家人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教导……
请围绕文字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不少于500字;(3)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2、
二、对比阅读
1、
三、诗歌鉴赏
1、
四、语言表达
1、
五、综合性学习
1、
六、作文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