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用在刀刃上——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工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正逐渐在军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轻量化、高强度、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军事装备的理想选择。

首先,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有效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同时,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使得飞机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可以减少雷达的探测距离,提高飞机的隐蔽性。

其次,复合材料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高强度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

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更轻,可以减轻装甲车辆的总重量,提高其机动性和速度。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使得装甲车辆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此外,复合材料在军事舰船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舰船在海上环境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而传统的金属材料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蚀和磨损。

而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能够有效延长舰船的使用寿命。

同时,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可以减少舰船的雷达反射面积,提高其隐蔽性。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军事装备的制造中。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弹头和导弹的外壳,提高其强度和穿透性能。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外壳,提高其防护性和便携性。

同时,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军用无人机的机身和翼面,提高其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

总之,复合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轻量化、高强度、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军事装备的理想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复合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钢是一种多用途的金属材料,它可以用于制造许多不同的工具和器皿。

由于钢的硬度和可塑性,它用于制造刀刃时可以产生出一把锋利的刀,而
又不会太脆弱。

好的钢要用在刀刃上,选择的钢质要更好,这样才能保证
刀刃质量的好坏,以及安全性。

首先,钢用于刀刃时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坚韧性。

这样的
钢种要求具有较高的合金成分,以便达到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钢
种有碳钢、不锈钢和合金钢等。

碳钢用于制造刀刃时,最重要的是要使用合适的碳量。

过低的碳量会
使刀刃易于断裂,而过高的碳量会使刀刃变得过于坚硬,而这种坚硬的刀
刃容易断裂、不易磨练,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刃口变形,影响
刀刃的使用寿命。

不锈钢是一种抗腐蚀性较好的合金钢,由于其高的合金成分,具有较
高的硬度和坚韧性,因此它通常被用于制造刀刃,以提高刀刃的防腐蚀性。

合金钢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钢种,因其具备良好的强度和韧性,是
常用的刀具钢种之一、合金钢用于制造刀刃时,其具有硬度高、抗损伤性强、耐磨强、韧性良好等特性,能够提高刀刃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在选择钢的时候,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钢种。

钢铁行业的创新材料高强度钢复合材料与新型合金

钢铁行业的创新材料高强度钢复合材料与新型合金

钢铁行业的创新材料高强度钢复合材料与新型合金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阶段,以满足各个领域对材料强度和性能的需求。

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新型合金是当前钢铁行业的两个重要创新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新型合金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一、高强度钢复合材料高强度钢复合材料是指通过在钢材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材料,使其具备更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包括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双相钢(DP)、复相钢(TRIP)等。

这些复合材料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加工工艺,实现了材料强度的大幅提升。

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强度:相比于传统的碳素钢,高强度钢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更高,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仍具备较好的塑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3. 优异的耐腐蚀性:通过添加一定的合金元素,高强度钢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其耐腐蚀性,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结构等领域。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在航空航天领域,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可以提高飞机的载荷能力和抗腐蚀性能;在建筑结构领域,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大跨度建筑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二、新型合金新型合金是指具有特殊组织结构和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新型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热性和腐蚀性,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性能。

常见的新型合金包括镍基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

新型合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强度:新型合金中的微量元素和合金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2. 耐热性:新型合金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适用于高温工况和极端条件。

3. 耐腐蚀性:新型合金添加一定的合金元素,能够增强其耐腐蚀性,适用于化学工业等腐蚀性环境的使用。

钢结构体系的复合材料应用

钢结构体系的复合材料应用

钢结构体系的复合材料应用钢结构体系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因其高强度、刚性和抗震性能而备受青睐。

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材料工艺的改进,人们开始探索将复合材料应用于钢结构体系中,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重点探讨钢结构体系中复合材料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复合材料在钢结构体系中的应用1.1 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体系中存在着一些薄弱部位,如连接节点和柱子底部。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加厚钢材或增加连接点的数量来增强其强度。

然而,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增加了工程复杂度。

相对而言,将复合材料用于加固这些薄弱部位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

1.2 复合材料增加可持续性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性成为了钢结构体系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大大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建筑和工程。

1.3 复合材料提高抗震性能地震是世界各地都面临的自然灾害,对于建筑和工程结构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

钢结构体系由于其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抗震性能的要求。

但是,将复合材料与钢材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增加耗能元素和增大阻尼效应来减小地震引起的结构损伤。

二、钢结构体系中复合材料应用的优势2.1 重量轻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质组成,相对于传统钢材具有更轻的重量。

在钢结构体系中使用复合材料,可以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从而降低基础和支撑结构的负荷,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2 强度高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强度和刚度,相比传统钢材来说,其承载能力更高。

在钢结构体系的关键部位应用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减小结构的挠度和变形,并增加其承载能力。

2.3 耐腐蚀钢结构体系常常会因为外界环境的腐蚀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而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避免钢结构的腐蚀问题,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金属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金属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金属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应用前景金属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增强相组成的复合材料。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势,如高强度、高刚度、良好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等。

这些优势使得金属复合材料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金属复合材料的优势1. 高强度和高刚度:金属复合材料采用增强相(如纤维、颗粒等)与金属基体的复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这使得金属复合材料在需要承受大应力和重载情况下具有优越的性能。

2. 良好的耐磨性: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和磨削,这使得金属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和磨削严重的环境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耐高温性能: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通常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这使得金属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等高温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金属基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而增强相通常也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这使得金属复合材料能够在需要良好导热性和导电性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电子器件散热和电磁屏蔽。

二、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1. 航空航天领域: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高强度、高刚度和耐高温的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金属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和航天器热防护材料等。

2. 汽车工业:随着汽车行业对轻量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升,金属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材料,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结构等部件,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尾气排放。

3. 电子行业: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在电子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散热片、电磁屏蔽材料、半导体基底等,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4. 能源领域:金属复合材料的高强度、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导热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军用新材料是军用高技术的基础,谁能更快地开发和应用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谁就拥有最强大的技术潜力。

因此世界各国军事部门都把军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放在特殊的地位,各国的军用高技术计划无不以新材料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当前新材料的发展重点是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是结构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强度大、比重小、具有良好的气动弹性性能,并且能大批量生产。

因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的特点,已成为军事工业的一支主力军,复合材料技术是发展高技术武器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精良武器装备的关键。

先进复合材料已成功地应用在F-16、F-18、“幻影”2000等军用飞机、“民兵”、“三叉戟”、“株儒”等战略导弹,以及M-l、T-72、“豹”-Ⅱ等坦克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将具有电、声、光、热、磁特性的材料,按不同的应用进行组合匹配,得到不仅保持原有特性,还产生一些新特性或具有比原来更优越特性的材料。

现代化高技术常规战争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的对抗性、精确性,未来的智能武器、隐形武器、电子战武器、激光武器以及新概念软杀伤武器等的设防、跟踪,使功能材料成为关键技术。

目前,功能复合材料涉及面宽,下面就军事领域较常用的功能复合材料做一简单介绍。

隐身材料隐身材料是实现武器隐身的物质基础。

武器装备如飞机、舰船、导弹等使用隐身材料后,可大大减少自身的信号特征,提高生存能力。

声隐身材料包括消声材料、隔声材料、吸声材料及消声、隔声、吸声的复合体,主要用于新一代潜艇。

雷达隐身材料能吸收雷达波,使反射波减弱甚至不反射雷达波,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另外,一些由硅、碳、硼、玻璃纤维,以及某些陶瓷与有机聚合物构成的复合材料,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可用于制作部分结构件,如飞机蒙皮、雷达天线罩等,同时又具有隐身功能。

结构材料UHPC,HSC,HPC,FRC,RPC 是什么意思

结构材料UHPC,HSC,HPC,FRC,RPC 是什么意思

建筑结构中,结构材料UHPC,HSC,HPC,FRC,RPC 是什么意思UHPC是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超高性能混凝土,关于UHPC的特性都隐藏在这短短几个单词里,先随小编来拆词:UH(Ultra-High)超高说明它不是单纯的High,它要比High还要High,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高?超高又比高强在哪里呢?P(Performance)说明强的是综合性能,而不单纯是强度Strength,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综合性能里都包括什么?这种材料对混凝土能带来什么质的飞跃?C(Concrete)说明它肯定是一种混凝土,混凝土作为材料届的扛把子,大哥Concrete的“远方亲戚”UHPC都超高性能了,为什么还不出名呢?这种材料有什么短板?下面就通过回答以下这几个问题来了解UHPC。

UHPC的诞生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是混凝土就免不了要一下子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古罗马万神庙,再到波兰水泥,再到花盆与钢筋混凝土诞生,这个关于混凝土的故事就太长了。

随着整个20世纪混凝土技术和设计规范的改进和发展,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能也不断提高,其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重量与强度之比高(2)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低(3)延性(4)耐久性。

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竞赛始于20世纪中叶,研究人员通过降低水灰比、选择特殊骨料、添加减水剂等方法,创造出了抗压强度在50~120Mpa之间的混凝土,命名为HSC(High Strength Concrete)高强度混凝土。

但此时只是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其延性和耐久性并没有提高。

HSC(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50~120Mpa之间1980年出现了HPC(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高性能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在50~120Mpa之间,但与HSC不同,HPC的同时改善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其综合性能得到了提高。

复合材料在军事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事上的应用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 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 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 代增强纤维。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的突出优势是良好的成形工艺性,比强 度和比模量都较高,密度低,具有突出的减震效果,抗腐蚀性 较强,热导率不高,性能可设计性强,便于整体成型以及综合 性能优异,在整个军工领域应用广泛。
发展方向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腐蚀等特性,制造 工艺成熟,应用前景广阔。 其在军工领域应用的发展方向有: (1)提高性能品级,研制开发新型纤维(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取代 目前大量应用的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2)由单一向多功能发展,使树脂基复合材料同时具备抗弹、隐身和结构等 多种功能; (3)利用纳米材料技术改性树脂基体,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鸭翼
6.导弹
1956年,美国“先锋号”火箭使用的第二级发动机壳体首先采用了玻纤 增强塑料(玻璃钢),接着美国在“北极星”、“雷神”、“大力神”、“宇 宙”、“海神C3”、“民兵”等中远程导弹上先后采用了玻璃钢发动机壳体, 法国M4、M20潜地导弹头部整流罩亦采用了玻璃钢。
7. 舰船
树脂基复合材料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在舰艇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 外对其在海军舰艇上的应用非常重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海军舰艇上应用时 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优良的力学性能,耐腐蚀(可耐酸、碱、海水侵蚀,水生 物也难以附生),大幅减重,透波、透声性好,无磁性,介电性能优良,优良的 设计、施工性能,容易维护,维护费用远低于钢制舰艇和木制舰艇。例如, 玻璃钢因为无磁性且高强度,广泛用于制造扫雷艇和猎雷艇。

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1. 引言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工艺特点。

在国防建设领域,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军事装备、航空航天、军用车辆等多个角度探讨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

2. 复合材料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军事装备在战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队战斗力。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抗磨损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装备的制造中。

坦克、步兵战车等装备中的装甲板、炮塔等部件通常会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装备的防护能力和机动性。

3.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苛,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高强的特点成为了首选。

飞机、导弹、卫星等航空航天器材的结构件、外壳、涂层等部件均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载荷能力、降低自重、延长使用寿命。

4. 复合材料在军用车辆中的应用军用车辆通常需经受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军用车辆的车身、底盘等部件通常会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防弹、防爆和抗冲击的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复合材料在国防领域的应用还会迎来更多的发展和突破。

未来,我期待复合材料能够在国防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6. 总结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从军事装备到航空航天,从军用车辆到军事工程,复合材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文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相信读者们已经对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至此,你已经阅读了关于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的文章。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在国防建设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机床关键结构件的优化设计

数控机床关键结构件的优化设计
● r -1 r● 1 - +1h ■ — ● , “ _1 ●●1hh t , ●、 r-●1 ●1h t , , t 、 坩 , ■ t d ● t ●1n- t ●q ●1 ●1h -1 +1 ■ ●1h- ● _, ● ●1h- ●1 ●1 -●, 、 ●
l t t eprpe t ra b ig as wi h o rma e i en a pl d prpe l wh c a sa g e o e i o tn n o ai e d sg h l p i o ry, i hply r a r l n pr mo i g i n v v e t t e in ie . da s
础制造业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机床工业发展迅猛 , 但高精尖机床 与国外先进水 平相比差距依然非常明显 , 特别是高档五轴数控机 床的开发和应用方面, 其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控 系统和关 键功能部
件主要依赖进 口, 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国家安全战略 , 也是制约我
品结构 ,如果不能从理论上理解和掌握这些新结构 的设计理念 , 当在其它相似产品上应用这些新结构时就会处于不知如何改进 设计 的状态。 优化计算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弄清这些结构的设计原
李初晔 杨 洁 冯长征 ( 北京航 空制造工 程研究所 数 控制造技 术航 空科 技重点 实验室 , 北京 10 2 ) 004
Op i z t sg o y Stu t r l mp n ns o t mia i De in f rKe r c u a on Co o e t f CNC c ie To l Ma h n os
ot i tne etnnwpout eeom n, t z inCInt nycag edsiui ,ei pi z i fc. e rdc dvl et pi a o t ool n et ir tno mo r m ao f I p o mi t O h h tb o f t -

复材在兵器上的应用

复材在兵器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兵器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重: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武器装备的重量,从而提高其机动性。

例如,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上,复合装甲的使用可以使得车体和炮塔结构的重量减轻40%\~45%。

在火炮上,复合装甲主要用于炮管,能够大幅降低火炮重量从而提高其机动性能。

2. 提高精度和耐久性: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以提高武器的精度和耐久性。

例如,碳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复材枪管问世,进一步提高了武器的精度和耐久性。

3. 提高抗打击性能:复合装甲由多种材料组成,可以提供更好的抗打击性能。

例如,由玻纤、凯芙拉、碳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研制出的复材装甲与同等防护级别的金属材料装甲相比,复材的使用可以使车体和炮塔结构的综合性能提高30%\~50%。

此外,复合材料在轻武器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制造枪械的弹匣、套筒、发射机座、瞄准器、刺刀座、扳机、连发阻铁等部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复合材料的书籍或咨询兵器专家,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不锈钢复合材料

不锈钢复合材料

不锈钢复合材料
不锈钢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不锈钢基材与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它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同时又具有其他材料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爆炸复合、轧制复合、粘结复合等。

其中,爆炸复合是一种使用爆炸能量将两种材料迅速复合在一起的方法,能够获得高度结合强度和界面结合性能;轧制复合是利用轧制机将不锈钢与其他材料层层复合,通过不同的轧制工艺可以得到不同厚度和尺寸的复合材料;粘结复合是将不锈钢基材与其他材料通过粘接剂粘结在一起,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复合材料。

不锈钢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够抵御大气、水和化学介质的侵蚀,因此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其次,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和可塑性,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加工和成型要求。

不锈钢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航天航空领域,不锈钢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燃气涡轮、导弹发动机等高温高压部件,以及航天器的外壳和结构件。

在汽车领域,不锈钢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和车架等部件,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

在建筑领域,不锈钢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桥梁、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等,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总之,不锈钢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锈钢复合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不同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腐蚀性。

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和结构件,下面就具体分析其应用。

1. 刀具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刀具,如高速切削钢、铁基合金、硬质合金、陶瓷等,这些刀具在加工精度、切削效率、加工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满足高速切削的需求。

2. 高温部件金属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制成各种高温部件,如汽轮机叶片、发动机涡轮盘、燃气轮机叶轮、航空发动机涡轮盘、航空发动机叶片等。

这些部件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恶劣环境下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用性。

3. 轴承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轴承和滑动轨道,如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聚醚酮等。

这些轴承和滑动轨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能,可以提高轴承寿命和运行平稳性。

4. 电子器件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电子器件,如电磁屏蔽材料、电热材料、电池正负极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扩展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

5. 船舶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船舶结构件和船舶设备,如船用螺旋桨、水下水泵、船用阀门、船用管道等。

这些结构件和设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强度,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性。

6. 汽车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汽车部件和汽车结构件,如发动机缸体、车轮、悬挂系统、底盘结构等。

这些部件和结构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提高制造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将不断扩展。

复合材料在兵器领域的发展趋势

复合材料在兵器领域的发展趋势

复合材料在兵器领域的发展趋势说到复合材料,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高深。

别担心,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轻松点,像喝茶聊天一样。

复合材料,这个词听起来挺炫的,其实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变得更强大。

想想看,就像打篮球的时候,队友们各自发挥特长,最后才能赢得比赛。

复合材料在兵器领域的应用,可真是越来越广泛了哦。

想象一下,未来的武器,不再是单一的金属或者塑料,而是各种材料的巧妙结合,轻便又坚固,真是让人期待呢。

说到轻便,复合材料真的是一大亮点。

以前的武器大多是沉甸甸的,携带起来可费劲了。

想想在野外打猎,背着个重重的枪,简直要累死。

但现在有了复合材料,武器变得轻巧多了,携带方便,瞬间提升了战斗力。

嘿,谁说战士一定要流汗如雨?轻松点儿,才能发挥更好的水平嘛。

复合材料还耐腐蚀、耐高温,简直是大自然的敌人。

无论是酷热的沙漠,还是湿冷的雨林,复合材料都能应付自如,真是能屈能伸,灵活多变。

再来说说复合材料的强度。

你知道的,传统材料虽然结实,但一旦遇到冲击,往往容易崩溃。

但复合材料可不怕这一点,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力。

想象一下,一枚炮弹落下,普通的武器可能瞬间就被摧毁了,而复合材料制成的武器,却像个灵活的舞者,优雅地躲过一劫,完好无损,真是让人心服口服啊。

科技进步的时代,复合材料不仅让武器更强大,也为战士们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这可真是太重要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也是大有讲究。

现在的科技真是发展得飞快,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层出不穷。

3D打印技术在复合材料的生产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咱们以前总觉得3D打印只是用来打印小玩意儿,现在想象一下,武器也能如此制造,简直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

细致入微,完美无瑕,让武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个性与风格的体现。

哈哈,这让我想起了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的画笔,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

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也有一些挑战。

尽管它们优势明显,但在成本和材料的选择上,仍然需要谨慎。

夹钢制作工艺初探

夹钢制作工艺初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㊀第43卷㊀第1期(2024年):48 61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43㊀No.1(2024)夹钢制作工艺初探吴㊀伟1,2㊀李晓岑3 ㊀李硕阳1(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廊坊06500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210044)摘㊀要㊀本文梳理了与夹钢工艺有关的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总结了中国古代夹钢制品的金相特点并对焊药进行了探讨,认为夹钢起源于汉魏时期,锻焊所用的焊药为黄泥或陈久壁土㊂通过对阿昌族 户撒刀 的工艺调查及样品分析,本文又侧重研究了夹钢界面㊁焊药及夹钢刀的性能㊂研究表明:夹钢户撒刀淬火后的两侧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心部夹钢层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界面达到了冶金结合,自回火过程减小了淬火后界面的开裂倾向㊂夹杂物的能谱分析表明含有SiO 2的砂土焊药,在高温下与锻接表面的氧化铁形成低熔点的液态硅酸盐,起到了造渣作用㊂显微硬度测试结果为心部平均硬度800HV ,两侧平均硬度为350HV ,表明夹钢户撒刀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性能㊂关键词㊀户撒刀;夹钢;界面;焊药;淬火中图分类号㊀N092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0224(2024)01-0048-14㊀㊀㊀收稿日期:2022-04-11;修回日期:2023-02-13㊂㊀㊀㊀作者简介:吴伟,1985年生,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传统工艺;李晓岑,1964年生,云南大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㊁科技史和传统工艺,E-mail:lixiaocenp@;李硕阳,1991年生,山西运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冶金史与冶金考古㊂㊀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明清西南矿冶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51861135307);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钢铁刀剑技术史研究 (项目编号:SQ2024286)㊂夹钢是将熟铁或低碳钢作为刃器本体,在本体心部夹入中碳钢或高碳钢作为刃体的一种传统工艺,在古代被广泛用以制作工具和刃具[1-3],如图1所示㊂夹钢刀的优点是韧性好且刃口锋利,使用时不崩不卷㊂夹钢工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古文献中的描述较为隐晦,考古出土的夹钢遗物也较少,造成对其起源及特点认识不足㊂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土夹钢制品的金相分析和传统工艺调查㊂陈建立[4]㊁王可和韩汝玢[5]㊁黄秀纯[6]等对夹钢铁器进行了金相分析,从实物的角度印证了古文献有关夹钢的记载㊂一些学者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夹钢传统工艺进行田野调查㊂较早开展研究的是汪宁生对阿昌族铁器制作的调研,不仅从自然条件㊁信仰和民族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户撒乡阿昌族的铁器,而且还详细记录了曼东寨老铁匠采用 熟铁夹钢 制短刀的工艺过程[7],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未能搜集到产品标本㊂李晓岑也曾对户撒乡阿昌族的传统夹钢工艺进行过调查,㊀1期吴伟等:夹钢制作工艺初探49㊀㊀并分析了阿昌族铁器的地域性特点,当地优良的水质是能打出好铁的一个重要因素[8]㊂以上学者详实地记述了夹钢的工序步骤,对理解夹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技术细节上仍需进一步研究,如夹钢性能㊁界面结合难点及焊药的作用等,需对夹钢样品做微观组织及性能分析,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㊂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国古代夹钢的文献记载及考古成果,结合对户撒刀的传统工艺调查和样品的材料检测分析,探讨古人对夹钢的认知和工艺难点,揭示夹钢刀的组织及性能特点㊂.J'J.JQ.J图1㊀夹钢示意图1 与夹钢有关的文献史料夹钢发明时间不详,但‘考工记㊃车人“郑玄注云:首六寸,谓今刚关头斧㊂贾公彦疏: 云谓今刚关头斧者,汉时斧近刃,皆以刚铁为之,又以柄关孔,即今亦然㊂ [9]头斧 为加工木材的工具[10]㊂何堂坤认为此 刚铁 即刚强之铁,即钢[11]㊂依贾疏,汉代的斧刃为钢,暗指采用了复合材料工艺㊂东汉时期,炒钢的普及使得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故此斧身应为材质较软的熟铁㊂郑玄为东汉人,贾公彦为唐人,表明东汉和唐代的铁匠善于采用钢材质作为生产工具的刃部,虽未阐明钢的制备及使用何种方法将钢复合至刃部,却是有关夹钢最为隐晦的记载㊂‘北齐书“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造宿铁刀的过程: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㊂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㊂[12]柔铤 ,即可锻原料,为熟铁㊂ 宿 原意为 隔夜 ,此处为灌炼,故 数宿 应指灌炼数次㊂杨宽在‘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中指出, 宿 为生铁和熟铁如同雄雌两性的动物宿在一起交配[13],这种解释和‘天工开物“描述的灌钢较为一致: 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㊂ [14] 生铁精 ,按照‘天工开物“的记录和杨宽的解释,喻为生铁的精华㊂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为刃部的原料制备过程,即灌钢的制备㊂笔者认为 以柔铁为刀脊 表面上是说以柔铁作为刀脊,暗指以灌钢为刀刃,而只有夹钢工艺才能将两者复合在一起㊂ 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是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对刀淬火的工艺㊂这条文献虽未直接揭示工艺细节,却是能从已知文献中推断为夹钢刀的最早文献记载,刀刃的钢料来源于灌钢,而灌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结合 汉时斧近刃 ,夹钢技术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应用于刀兵器㊂㊀50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3卷㊀宋代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使人们对夹钢刀剑的认识更为清晰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古剑的特点: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㊂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㊂[15]剂 ,齐也,从刀从齐,齐亦声,在指切㊂[16] 剂 ,剪齐也,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㊂[17] 剂 相对于 柔 ,意为坚硬,柔铁指可锻铸铁或熟铁㊂剂钢作为刃口,较柔铁具有更强的斩切力,究其原因,田长浒认为,剂钢是指经过渗碳和淬火的碳钢[18],这种解释取 剂 的调节之意㊂ 巨阙 取自‘越绝书“: 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㊁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㊂ [19] 巨阙 为古代名剑,钝而厚重,相传为春秋时期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 阙 通 缺 ,意为残缺,因锋刃处有一缺口而得名㊂文中并未提及夹钢一词,但相比‘考工记“郑注㊁贾疏隐晦的描述,指明了刀剑不同部位应具备的材质特性㊂工匠也认识到用全钢做的刀剑,刃部大多会损毁且容易断裂, 巨阙 就是这样的剑,而以钢为刀刃和以铁为刀身,实现 钢 和 铁 的复合则能避免折断㊂以上文献较隐含地说明了夹钢工艺及夹钢刀剑具有刚柔相济的优点,而 夹钢 一词最早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于描述兵器:那法聪唤做真实取胜,怎知是飞虎佯败㊂把夹钢斧擗在战鞍,伸靴入镫,扳番龙筋弩,安上一点油,摇番铜牙利,会百步风里穿杨,教七尺来僧人怎躲?[20]夹钢斧 已明确表明兵器手斧[21]采用了夹钢复合技术,即钢被锻焊于斧体中间作为刃部㊂宋朝的强敌来自北方少数民族骑兵,以步军为主㊁骑兵为辅的宋军在骑战中显然处于劣势,取胜主要靠步战㊂宋兵所持斧钺用来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而夹钢的特性恰能满足这种使用要求,不仅应用在刀剑兵器上,而且也用在斧兵器上㊂[22]元代杂剧也揭示出夹钢的工艺细节:将我这夹钢斧绰清泉,触白石上嗤嗤的新磨净㊂[23]文中 绰 同 焯 ,意为淬火㊂采用 清泉 作为淬火剂和 白石 作为磨石,表明古代匠人已掌握提高夹钢斧性能的方法,也反映出他们对淬火介质和磨石的选择已有丰富的经验㊂明代‘武备志“记载的 夹钢 是从兵器耗材的角度描述:凡箭头,必要夹钢打造,如无钢,不能透坚㊂[24]夹钢能用于制备大批量箭簇耗材,反映了明代锻焊复合技术的高度成熟㊂箭簇的复合工艺在战国至两汉应用较广㊂战国时代,以铁为铤,以铜为簇㊂东汉以后,可锻铸的铁簇就代替了铜簇㊂([18],261页)相比而言,夹钢箭簇会更坚硬且具有更强的穿透性㊂射出去的箭簇,很难回收再磨砺,故采用夹钢能节省更多钢材㊂由此可见,冶铁和夹钢技术促进了箭簇材质的转变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钢铁刀剑复合工艺的特点:凡铁兵,薄者为刀剑,背厚而面薄者为斧斤㊂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㊂若非钢表铁里,则劲力所施,即成折断㊂其次寻常刀斧,止嵌钢于其面㊂即重价宝刀,可斩钉截凡铁者,经数千遭磨砺,则钢尽而铁现也㊂倭国刀背㊀1期吴伟等:夹钢制作工艺初探51㊀㊀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复欹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㊂凡健刀斧,皆嵌钢㊁包钢,整齐而后入水淬之,其快利则又在砺石成功也㊂[25]性能卓越的刀剑以 百炼钢 包裹在外,熟铁作茎干和骨架,使用时能避免折断㊂为了便于与外铁内钢的夹钢工艺区分,这种外钢内铁的工艺称为包钢㊂由包钢制备的刀剑虽刃口锐利坚硬,但打磨次数过多后,里面的铁芯露出,便丧失了斩切力㊂通常所用的刀和斧,将钢嵌入其中,称为 嵌钢 ,其实也是夹钢的另一种形式㊂‘天工开物“记载: 凡凿,熟铁锻成,嵌钢于口㊂ ([25],47页)文中虽未提及 夹钢 二字,但包钢和嵌钢类似于夹钢,都以钢作刃口,后续都经过淬火及磨砺㊂随着百炼钢和淬火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最晚到明代,我国已形成完备的钢铁复合技术体系,夹钢工艺也衍生出包钢㊁嵌钢等其他复合工艺㊂显然,明代工匠的复合工艺技术最为成熟,并且对不同性能要求的兵器及工具采用何种复合工艺的认识已非常深刻㊂纵观文献记载,汉代成熟的炼钢技术促进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 复合技术的发展,为夹钢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㊂南北朝时期灌钢的发明,使夹钢刀剑中的 钢 来源多样化㊂元代之前的文献虽未出现 夹钢 词语,但却表明性能优越的刀剑多以钢为刃㊁铁为茎两种材质的复合㊂ 夹钢 第一次出现在元曲中,用以形容兵器㊂夹钢由 幕后 到 台前 的过程恰反映了夹钢工艺逐渐走向成熟以及古代工匠对夹钢的理解不断加深㊂明代文献涉及的 夹钢 揭示了部分工艺细节,工艺的成熟表现在夹钢用于制备大批量箭簇耗材,所以,明代是夹钢技术的集大成期㊂夹钢的起源和发展并不能简单归结为 夹钢 二字的出现,而是源于古人对钢和铁两种性能及技术的深刻理解㊂2 与焊药相关的文献记载从金属加工角度来讲,夹钢工艺的本质是将钢和铁焊接在一起㊂ 銲 是 焊 的早期字形用 金 字旁,强调熔合㊁连接金属㊂古代焊接主要分为铸焊(亦称浇焊)㊁钎焊和锻焊(锻接)[26],锻焊则多用于钢和铁的结合,为夹钢的基本方法,而锻焊却离不开焊药的使用㊂郑复光在‘镜镜冷痴“中记载: 铜铁焊用焊药参硼砂㊂ [27]‘本草纲目“记载: 硼砂,能柔五金,而去垢腻㊂ [28] 去垢腻 就是去除焊药所造之渣㊂刘岳云所撰的‘格物中法“提到: 卤盐制四黄,作焊药㊂同硇砂罨铁,一时即软㊂ [29]卤盐(MgCl2㊃6H2O)㊁硇砂(紫硇砂为NaCl,白硇砂为NH4Cl)和硼砂(Na2B4O7㊃10H2O)加热呈酸性,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熔渣能隔离外界空气,因此,在焊铁时,起到造渣的作用[30],以达到 去垢腻 ㊂以上文献记载中的焊药虽未指明用于何种焊接方式,但却表明了焊药的作用,而关于锻焊钢铁所用的焊药记载见于‘天工开物“:凡铁性逐节黏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 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㊂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㊂历岁之久,终不可坚㊂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恃冶铸也㊂([25],44-45页)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㊂战船㊁海船有重千钧者㊂锤法先成四爪,以㊀52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3卷㊀次逐节接身㊂其三百斤以内者,用径尺阔砧安顿炉傍,当其两端皆红,掀去炉炭,铁包木棍夹持上砧㊂若千斤内外者,则架木为棚,多人立其上共持铁链,两接锚身,其末皆带巨铁圈链套,提起捩转,咸力锤合㊂合药不用黄泥,先取陈久壁土筛细,一人频撒接口之中,浑合方无微罅㊂盖炉锤之中,此物其最巨者㊂([25],47-48页)文中反映了 接铁 的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在接口结合处涂上黄泥㊂黄泥的化学成分以SiO2㊁Fe2O3和Al2O3为主,取材广泛,制备简单,体现了古人善于运用自然造物的智慧㊂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夹钢采伐斧仍是用黄泥作为锻接剂[31];二是通过加热锤打,去除泥渣㊂文中提到的 神气 便是加入黄泥后与锻接面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㊂对于焊铁的方法,西洋有 奇药 ,而中国的 大焊 (锻焊或硬钎焊[32])没有用 药 ,仅靠锤锻强行接合所制备的铁器并不耐用,所以,西方工匠能锻成大炮源于他们在锻接中善于使用焊药,而中国工匠则更擅长通过铸造来制备大炮㊂锻接所用的焊药除了黄泥,还有 陈久壁土 ㊂图2展示了古代工匠对 千钧锚 的锤锻,所用是筛细的旧墙土,日久返硝[33],墙硝主要为盐碱,遇热分解出氧气,从而提高焊接温度㊂锻焊铁时,烧红的接口与空气接触,表面会生成氧化铁皮,进而影响接口处的结合,冷却后容易形成缝隙,而撒入的旧墙土细末与氧化铁形成低熔点的液态硅酸盐[34],经锤锻被挤出结合处,达到 浑合 ㊁ 无微罅 的效果㊂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接铁所用焊药为黄泥或旧墙土细末,取自生活场所或自然界,类似的焊药是否依然应用于当代夹钢工艺,以及焊药的化学原理仍需进一步探讨㊂图2㊀‘天工开物“锤锚图3 中国古代夹钢制品的考古发现文献史料描述的夹钢是否存在,其金相组织有何特点,考古发现的铁器制品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㊂表1为出土的夹钢制品分析㊂㊀1期吴伟等:夹钢制作工艺初探53㊀㊀表1 出土夹钢制品鉴定结果出处时代器名类型金相组织特点安徽南陵[6]三国铁刀兵器原报告未提供,但鉴定为夹钢辽宁鲜卑墓[4]魏晋十六国凿生产工具刃部:珠光体+少量铁素体,含碳量约0.8%两侧:铁素体单相氧化亚铁和硅酸盐夹杂分布于过渡层及边部河南渑池[18,35]南北朝铁斧生产工具斧身:铸铁脱碳成熟铁斧刃:铸铁脱碳钢江苏葛闳墓[36]北宋剑兵器刃部:大块珠光体+铁素体,含碳量0.4 0.5%,硅酸盐夹杂,炒钢两侧:铁素体层,一侧含碳量0.06%,大块氧化亚铁-铁橄榄石共晶夹杂;一侧含碳量0.15%,硅酸盐夹杂+少量共晶夹杂过渡层:铁素体+珠光体,厚度0.03mm 江苏丹徒[37]南宋铁刀兵器两侧:熟铁刃部:含碳量为0.4%的碳钢北京金陵遗址[6]金朝斧生产工具刃部:铁素体+珠光体,含碳量0.4%心部:含碳量<0.1%,分层明显界面附近有氧化亚铁夹杂,中间有过渡区北京元大都遗址[5]元代矛兵器心部:针状马氏体,HV约为1279两侧:纯铁素体,HV约为169过渡层:珠光体,HV约为275夹杂沿加工方向变形,经淬火工艺如表1所示,出土的夹钢制品主要用于生产工具和兵器,分布于辽宁㊁河南㊁北京㊁安徽和江苏,时代跨度从三国至金元时期㊂根据出土三国时期的铁刀,结合夹钢古文献的记载,可以推断夹钢起源于汉魏时期㊂夹钢刃口采用的炒钢和铸铁脱碳钢不仅佐证了古文献中 汉时斧近刃,皆以刚铁为之 的说法,而且反映了自汉以来铁器刃口材质来源广泛的事实㊂这是因为战国晚期炒钢技术的应用[38],极大地提高了炼钢的效率,与先前的铸铁脱碳技术共同完善了铁器生产制作体系㊂至东汉时期,生产工具和兵器已完全铁器化,为夹钢工艺奠定了原料基础㊂两宋时期,由于铁产量激增,煤炭被广泛应用,冶炼技术有了新发展[39],炒钢㊁灌钢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得夹钢制品的质量更好,成熟的百炼钢技术促进了锻焊夹钢技术在刀剑兵器上的应用㊂元代,夹钢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矛兵器㊂纵观各个时期夹钢制品的组织特点,其刃体组织以珠光体和铁素体为主,两侧组织为铁素体,典型器物凿的金相如图3所示㊂元代,夹钢刃部为马氏体,如图4所示,经过淬火提高了硬度,为1279HV,印证了元代杂剧中 夹钢斧绰清泉 所体现的淬火过程㊂从各个时期夹钢刃部的含碳量进行分析,除了魏晋时期的凿含碳量较高外,其他时期的夹钢制品含碳量均为0.4%㊂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逐渐认识到夹钢刃部与两侧的材质具有一定差别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夹钢的性能,并且刃部为中碳钢最适合㊂在鉴定夹钢时,因为夹钢制品是两种含碳量不同的材料,其界面较为明显,过渡层较薄,所以通过对其心部(刃口)含碳量高和两侧含碳量低的组织特点进行鉴定㊂除此之外,过渡层的厚度和夹杂㊀54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3卷㊀物可以辅助鉴定㊂一般情况,夹杂物多为氧化亚铁和硅酸盐,沿着加工方向变形,分布于过渡层附近,所含元素成分在心部和两侧会有差异㊂图3㊀凿的中心部位组织[4]㊀(ˑ100)㊀㊀图4㊀铁矛刃钢针状马氏体组织[5](ˑ250)4 夹钢传统工艺夹钢工艺的难点在于不同成分的钢材锻焊成一体,容易产生裂纹㊁夹杂等缺陷,影响界面的结合,并且史料中没有记载完整的工艺细节㊂为了弥补史料之阙,笔者对阿昌族户撒刀的传统工艺,展开田野调查㊂户撒乡位于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境内的高黎贡山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是全国最大的阿昌族聚居地㊂阿昌族善于农耕和锻造,著名的户撒刀就是阿昌族工匠锻造技艺的代表㊂‘新纂云南通志“记载: 户撒㊁腊撒两长官司地所制之长刀,铁质最为精炼,与木邦刀无二㊂ [40]明清至今享有盛誉,其原因为明军驻守屯垦于户撒,阿昌族人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的优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锻制技艺㊂阿昌族打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打制刀具的原材料为回收的废旧铁料或钢板㊂他们打制的刀具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也远销西藏㊁青海等地方㊂随着互联网经济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外地客商和国内外的收藏家也慕名而来,产品价格从百元到上万元不等㊂阿昌族传统打铁的设备为木制风箱㊁铁㊁锤㊁钳㊁砧㊁泥石混合而成的火炉等㊂现代打铁与过去相比,其主要变化是空气锤代替手工锻打,砂轮机代替手工磨削,电驱动风箱代替人工手拉木质风箱,现代机械设备制刀取代传统手工锻刀的趋势较为明显㊂笔者调研了老铁匠余绍美和其子余宽茂锻打户撒夹钢刀的工艺过程,主要工序如下所示㊂(1)备料加热:从回收的废旧钢铁中挑选出熟铁和钢料,截取尺寸约140ˑ40ˑ20mm 熟铁料作为刀本体,成分接近低碳钢(20钢),截取另一小段尺寸约140ˑ20ˑ10mm钢材作为刀刃,成分接近中碳钢㊂为了减少变形抗力,将其放置火炉中加热,燃料为木炭㊂从理论上讲,根据铁碳合金相图确定锻造温度[41],低碳钢的始锻温度约为1250ħ,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始锻温度将下降,因此中碳钢的始锻温度为1200ħ,温度过高将导致过烧㊂为了避免过烧情况的出现,在保证所夹钢料未烧坏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本体钢(低碳钢)材料所允许的最高始锻温度,确定为1150 1200ħ,两种材质的终锻温度为800ħ㊂在㊀1期吴伟等:夹钢制作工艺初探55㊀㊀实际操作中,工匠将根据锻件的火色来确定锻打时机,当锻件颜色接近亮黄色时开始锻打,亮黄的火色温度为1100 1200ħ,接近理论上的始锻温度㊂(2)夹钢:将铁料取出并放在砧子上,两个人相互配合,其中师傅一只手拿着钳子稳住铁料,另一只手拿着小锤不断敲打,徒弟抡大锤按照师傅敲打的位置进行锻打,如图5a 所示㊂通过锻打使熟铁坯料和中碳钢变形拉长为长条形和短条形,然后将长条熟铁弯曲,并将短条中碳钢放在长条熟铁中,放置过程需要满足短条中碳钢有少许露头,锻打成心部为中碳钢㊁两侧为熟铁的三层结构,如图5b和5c所示㊂为了使两种材料更好地黏合,在两者的结合面上加入类似黄泥的砂土作为 焊药 ,通过加热烧红后取出,并锻打为一体,如图5d和5e所示㊂在锻打过程中,当锻件的颜色变为赤红色或暗红色时,停止锻打,且继续放入炉中烧红,重复锻打直至打制成刀形,如图5f所示㊂(3)淬火:也称 蘸火 ㊂将刀加热至赤红色时,投入水中,当没有 呲呲 响声和白气时,取出留有余温的刀,冷却至室温㊂从理论上讲,中碳钢的淬火温度为810 830ħ[42],在实际的操作中,刀匠凭借经验观察,当刀的火色变为赤红色时进行淬火,此时的温度接近理论温度㊂淬火介质包括水㊁青苔水㊁盐水㊁掺土的水和油,刀匠根据使用性能选择淬火介质㊂淬火决定了户撒刀的质量,目的是提高刃口的硬度,但淬火经验作为秘方并不外传㊂(4)磨刃:在砺石上磨刀的两面,并露出中碳钢作为刃口,如图5g所示㊂刀的锋利不仅取决于硬度,也取决于开刃的角度,刀刃磨得越薄,所形成的夹角越小,就越锋利㊂(5)试锋利度:吹毛断发,即把头发放在刀上,如果吹一口气能斩断,则证明刀非常锋利㊂借鉴此法,可以切刮腿上汗毛以试锋利,如图5h所示㊂(a)(b)(c)(d)(e)(f )(g)(h)图5㊀户撒刀夹钢工艺过程(a锻打铁料;b弯曲熟铁;c把钢夹入熟铁中;d加焊药;e锻焊为一体;f打制成刀形;g淬火后磨刃;h试锋利度)户撒刀的传统工艺,不仅印证了古文献中夹钢的淬火及磨刃,而且反映了铁匠们丰富的锻刀经验,如刀匠对火色的准确把握㊁撒入的 焊药 等,但这些经验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㊂5 样品分析通过检测分析户撒刀夹钢样品的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揭示传统工艺背后所蕴含的金属学理论,为探究界面结合及焊药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㊂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利用线㊀56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3卷㊀切割在户撒刀的刃部截取10ˑ5ˑ2mm样品,经过热镶㊁磨光和抛光,使用浓度为4%硝酸酒精进行侵蚀,并在UM203i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界面组织;利用剑桥S250MK3扫描电子显微镜,配N10000能谱仪对样品的成分及夹杂物测定;利用载荷力为100g的HV-1000型维氏硬度计,在不同显微组织上均匀打点,得出显微硬度,并取其平均值,绘制成曲线㊂从宏观上看,刀具表面平整光洁,夹钢处无裂纹,如图6a所示;经过侵蚀后有明显的夹钢线,如图6b所示㊂(a)(b)图6㊀样品制备(a户撒夹钢刀;b样品)5.1㊀金相组织分析刀体两侧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含有少量珠光体,晶粒大小均匀,如图7a所示㊂因为碳化物析出相易于被腐蚀,所以心部夹钢层的金相组织呈现稻草色,说明经历了低温回火㊂虽然整个过程中并未刻意回火,但由于 蘸水 冷却时间较短,利用自身的余温进行了自回火过程,使组织应力减小,变形倾向小[43],从而避免了由淬火脆性所导致界面结合不牢固的问题㊂刀体两侧组织与心部夹钢层存在深灰色过渡层,由心部夹钢层中的碳扩散所致㊂过渡层组织以珠光体和低碳马氏体为主,两侧组织经过渡层与心部组织达到冶金结合,界面结合良好,没有发现裂纹㊁孔洞缺陷,如图7b所示㊂夹杂物沿加工方向呈点链状分布,如图7c所示㊂在刃口的尖端,随着横截面的减小,两侧材料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越接近尖端,两侧组织中铁素体含量越少,而珠光体含量越多,如图7d和7e所示㊂刃口尖端,冷却速度最快,为针状高碳马氏体组织,如图7f所示㊂(a)(b)(c)(d)(e)(f )图7㊀样品金相组织(a b:截面整体组织;c:过渡层组织;d e:接近刀尖组织;f:刀尖组织)。

复合钢是什么材料

复合钢是什么材料

复合钢是什么材料
复合钢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具有各种原材料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各种原材料的缺点,因此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合钢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层叠复合和粉末冶金复合。

层叠复
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叠加在一起,然后通过高温高压下进行加工,使其形成一体化的复合材料。

而粉末冶金复合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粉末混合后,通过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形成复合材料。

复合钢具有独特的优点。

首先,它的强度和硬度往往高于单一材料,具有良好
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因此在制造机械零部件和工具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复合钢的耐腐蚀性能也很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因此在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复合钢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在电子元器件和热工器材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复合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汽车制造中,复合钢被用于制造发动机零部件、车身结构和悬挂系统等;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钢被用于制造飞机结构、发动机零部件和导弹等;在电子领域,复合钢被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导线和电缆等;在建筑领域,复合钢被用于制造桥梁、建筑结构和管道等。

总的来说,复合钢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不仅继承了各种原
材料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各种原材料的缺点,因此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复合钢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复合材料是什么

复合材料是什么

复合材料是什么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它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按一定的比例和布局方式组合在一起,以使各种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满足特定工程和技术要求的一种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

增强材料是指在复合材料中起着增强作用的材料,而基体材料则是起着粘合和支撑作用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通常是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则通常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的材料,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这种组合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同时又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体育器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速度和燃油效率;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节能性能;在建筑工程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在体育器材领域,复合材料可以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因此,加强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
综合性能。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对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PC材料砂浆

PC材料砂浆

用“PC材料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傅淑娟、李敬业、赵崇恒、江斌、贺志辉、何凯(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518025)摘要:聚合物水泥砂浆(简称PC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也是一种较新的材料,其具有抗拉强度高,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过去多用于水利、工民建等项目的修补。

本文以试验为基础,以试点工程为实例,提出采取合适工艺,用PC材料置换低标号砼梁中的部分砼,并相应增加钢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加固方法—“PC材料置换法”。

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优点。

对于加固低标号砼梁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文中还提出加固后砼梁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关键词:聚合物水泥沙浆、置换、加固。

一、前言:“PC材料置换法”是我公司在工程实践中研究成功的一种对低标号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

该方法全称为“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置换混凝土及补充钢筋加固法”。

以下简称“PC材料置换法”。

(这里的PC是“聚合物水泥砂浆——Polymer Cement Mortar”的简称)。

促使我公司研究这种新型加固方法的原因是:深圳八九十年代初期建成的一批建筑施工质量较差,混凝土标号偏低,一般只达到C10左右,建筑物中有很多梁出现梁端剪切裂缝或跨中弯曲裂缝。

如何加固这些梁?因混凝土标号低于C15,故现有常用的、施工比较方便的“粘钢补强法”及“粘碳纤维补强法”均不能使用。

我们也曾考虑“加大截面法”,这种方法对提高梁的承载力是可行的,但施工比较复杂,需要支模、布置箍筋及浇注小体积的混凝土,尤其困难的是“加大截面法”需要打穿楼板施工,对现有厂房生产造成影响。

“PC材料置换法”则可避免上述缺点,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1、可满足加固后梁承载力要求;2、施工方便,不需要支模板,不需要打穿楼板,工期较短;3、综合成本比较经济。

二、 PC材料的基本特性及改性机理“PC材料”是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简称,其主要特点是在水泥与砂拌合时,加入了可以在水中分散的聚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钢用在刀刃上——复合材料2009-8-5 17:28:30
水泥工业对耐磨件往往要求在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同时兼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典型零件如:锤头、衬板、钢球、磨辊等),而单质金属的自然属性往往又很难实现“硬而不脆”、“刚柔相济”的矛盾需求。

能否使一个零件上同时满足抗磨损的部位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基体部分却具有高的强韧性和可靠性?有意思的是,往往高硬度、高耐磨材料大多由昂贵的高合金组成。

而一般韧、塑性材料大部分却是价格低廉的“贱”金属。

这样在实现耐磨件“刚柔相济”的同时兼有良好的经济性,岂不是一举两得。

复合材料正是基于这一要求应运而生。

现代复合材料的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性能或不同组织结构的物质,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人工合成的多相材料,即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为多相结构,一类组分(或相)为基体,另一类组分(或相)为增强相。

尽管复合材料定义的细节有所不同,但其要点是共同的:其一是含两种以上不同的组分,其二是具有每个组分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

复合材料目前已成为自然科学三大支柱之一的材料科学中的一个极有前景
的分支。

美国金属材料信息分析中心(MMGIAG)与欧盟材料学家预计,在2020年前复合材料呈现出空前的高速发展。

其重点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这即将涌现出的一大批重要的甚至是革命性的技术成果和新兴产业,必将改写整个材料科学史。

其实复合材料技术早在我国的汉代即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爱好武侠小说的朋友们一定会对《水浒》中武松手里的“镔铁宝刀”记忆尤甚。

英雄出场,一道闪电,宝刀所向,折戟断剑、鬼哭狼嚎。

这“镔铁”又称“花纹钢”、“ 夹钢”,其实就是引用两种不同含碳量材料,一层高硬度钢(高碳钢),一层高韧性钢(中碳钢),反复锤锻、折叠。

中国优秀的民间工匠,可将一小块极品夹钢锤锻、折叠至4096层。

这是何等的复合材料。

而将其推至巅峰的,当属来自丝绸之路彼端的“大马士革钢”(即“雪花镔铁”)和日本“菊花钢”。

当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军队迎战倭寇初期,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伤惨重。

无奈发展厚背刀迎战,虽不再易断,但一经正面招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伤敌,远不如日本“菊花钢刀”灵动沉猛。

为长久之计,戚继光请准朝廷设法利诱海盗,走私日本军刀一批,戚继光召集顶尖工匠,日夜兼程仿制改良,终得史上着名的“戚家刀”。

此刀配合凌厉的“戚家刀法”,所向无敌,杀伤力极大。

日后在战场上,这为数仅数千把的中日“混血”军刀,大放异彩,直将倭寇砍得剑崩刀裂,东洋武士血流成河,魂丧他乡。

其它如勾践、干将、莫邪、鱼肠、湛泸、轩辕、龙泉、棠溪等宝剑,或据史书记载推理,或假现代金相化学分析,无不与复合材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而今,在水泥工业常用的金属耐磨件有钢球、衬板、颚板、板锤、锤头、磨辊、磨盘、挤压辊、篦冷机篦板9大类。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便对双金属复合材料耐磨件展开了研究,并在衬板、颚板和小型锤头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钢球和衬板技术早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已成熟,这些年来国内更是有大批企业将其做得炉火纯青且物美价廉。

而颚板和板锤则分别使用高锰钢及高铬铸铁,效
果基本都令人满意,唯有后5项目前尚处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5类耐磨件中,今后一定是各种各样的复合材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

目前,水泥工业常用的金属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镶铸、双液双金属复合铸造、铸渗及自蔓延合成4大类。

如今风头正劲的郑州鼎盛“大金牙”超级锤头和比利时马科托“Duocast”、X-Win磨辊、磨盘,就是两个成功的范例。

现代新型干法生产线石灰石破碎机的工作特点,一是给料块度大(最大边长1.5m)。

二是要适应较高硅含量石灰石和夹层土的不利条件。

这就对锤头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方面锤头要有极高的韧性来抵抗单重最大至5吨的大块石灰石剧烈冲击。

二是要有足够高硬度来抵抗高硅(SiO2含量>4.5%、单体尺寸>45μm)强磨蚀性石灰石。

硬要让高硬度与高韧性这两个本是水火不容的“冤家”聚在一起,单质金属是很难做到的。

2002年,栏主在浙江考察水泥市场发现,有许多生产线使用的破碎机锤头寿命均达不到一个月,最严重的甚至不到一周。

且不说磨损成本居高不下,现场频繁更换笨重的锤头,员工异常辛苦。

真是劳民伤财!郑州鼎盛迅即作出技术判断:唯有复合材料技术方可解决这一难题。

于是首先在可商业化的耐磨材料中,选择韧性最高的超高锰(Mn18Cr2)做基体,并用铌、钒、钛、钼、稀土等元素细化晶粒,净化晶界。

在提高韧性、强度的基础上提高可靠性。

而后,关键是在其工作部位如同镶牙一般镶上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高达HRA90的钨钛合金。

说起这钨钛合金还是有点来头的。

在七十年代初,全军曾掀起一股研究、练习“打坦克”的热潮,以防范北方邻国的铁甲大军。

其中在弹药上一大革新即是在穿甲弹芯中加入新型钨合金,有效提高了穿甲能力。

改革开放伊始,一则“永不磨损的雷达表”广告不知赚足了多少国人的眼球,其表壳即是钛合金制成。

而这个集极硬、高强度为一身的钨钛合金,天生通体金黄色,镶在锤头磨损部位如颗颗锋利的牙齿,锤头耐磨性大大提高。

“大金牙”超级锤头一经推出,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新疆青松建化集团和田2500t/d生产线原锤头寿命仅20余天,改用“大金牙”超级锤头寿命长达4个月。

为此该集团决定所有破碎机锤头全部换成郑州鼎盛公司的“大金牙”超级锤头。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枚不胜举,“大金牙”也由此名扬四海。

“大金牙”超级锤头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其实,早在1999年郑州鼎盛针对熟料细碎中的锤头磨损难题而推出的“三明治” 超级锤头,即采用了3种以上材料的复合。

在磨损最严重部位使用HRA90以上的钨钛超硬材料,次磨损部位采用HRC高达62-64的超级高铬铸铁,磨损少的柄部则采用廉价的高韧性中碳钢,很好地解决了高耐磨、抗断裂与良好的经济性。

许多水泥客户一套锤头满负荷工作寿命长达4-5个月,彻底解决了熟料细碎机锤头寿命短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只是由于当时企业初创,势小力薄,人微言轻,无力作大的推广。

伴随着新型干法生产线大规模应用辊压机,熟料细碎机市场严重缩水,因而未能为行业作出更大贡献,栏主至今甚为遗憾。

如今立磨在新型干法线上应用越来越普及。

磨辊、磨盘的消耗尤其在高硅、强磨蚀性石灰石粉磨作业,磨辊、磨盘快速磨损失效,不仅使材料成本上升,且时常威胁生产线的平衡作业,因而引起广泛的注意。

目前磨辊、磨盘材质一部分使用高铬铸铁,一部分使用堆焊材料,而比利时马科托则推出了具有优良性能的Duocast和X-Win复合材料而独树一帜,并处于领先地位。

Duocast技术是将高耐磨的高铬棒镶在韧性铸铁的坯体里,既耐磨又不易开裂。

X-Win更是将蜂窝状更高硬度同时兼有高韧性陶瓷复合在高硬度的高铬铸铁中。

整体寿命比目前主流的高铬铸铁高出一到三倍,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

栏主预言,这项技术近年内将有更大进展。

郑州鼎盛也在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展纳米陶瓷复合高铬铸铁技术的课题研究,虽有些许进展,但仍困难重重,至今无法进入工业化应用,目前看比利时仍明显领先于国内。

无独有偶,放眼今日,作为现代科技的皇冠-军工科技,其皇冠上的明珠之一便是航空航天高性能材料。

无论是一代名机F15,还是爱国者导弹、宇宙飞船,复合材料所占比例已成为衡量科技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这轮竞赛中我国暂时落后了,但中国人永远不甘屈居人后。

据称将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展风采的我国当今最先进的歼10战斗机其复合材料已占到26%,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进步。

更令人怦然心动的是网上真假难辨的帖子披露:将担负起与美军最先进的F22猛禽战斗机抗衡的歼14重型歼击机,作为中国尖端科技的最高结晶,其复合材料比例高达37%。

真要达到此水平,吾等众人皆欢欣鼓舞,兴奋的血脉贲张。

奋战在秘密战线上、神通广大的军工科技英雄们,你们若隔墙有耳,请接受栏主对你们的赞誉与纵情喝彩。

同样代表当今水泥工业耐磨材料最高水平的先进复合材料就像横亘在我们
面前的珠峰,我们唯有努力攀登、奋力前行方能立身于这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世界,而绝无退路。

“无限风光在险峰”,伟人如是说道。

加油啊,中国水泥金属耐磨材料界的同仁们!
奋起啊,中华!
请看下篇《异军突起--堆焊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