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歌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5
❖ 在南宋初,曾幾心中如焚,据他的学生陆游说, 他每次去拜见曾幾,都要听到曾幾的“忧国之 言”。
❖ 这种忧国之情常常发于诗歌,如《寓居吴兴》: ❖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28
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融合李之雄奇 与杜之悲壮,表现 激情澎湃的爱国情 感。
2、清新婉丽, 章法工整,但又明 白如话。
29
杨万里
一、生平
杨万里(1127-1206)号诚斋,江西吉水人。
10
❖ 陈与义是北宋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和黄 庭坚、陈师道一样,他也尊杜学杜。在经 历了靖康之变,切身感受了国亡家破的沧 桑巨变,南逃之后,对于杜诗的精神实质 也有了深入的体会,所以他说:“但恨平 生意,轻了少陵诗”。
❖ 因此,他的诗歌更加深了国破家亡的沦落 之苦,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开始逐步走 出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写出了一些感时伤 事,去国怀乡,沉郁悲壮的黍离之篇。其 中,《伤春》可称为其代表作。
❖ 曾幾(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赣州人。有《茶山集》。他在南宋初是一个 坚决的抗金派,曾受到秦桧huì的排斥。
❖ 他推重黄庭坚,自己说曾把一部《山谷集》 读得烂熟、又极佩服陈师道,还曾向韩驹和 吕本中请教过作诗的方法,可见他受江西诗 派影响之深。
14
❖ 他常写些得轻快清新的诗作,尤其一些近体 诗写得饶有情趣,开了杨万里“诚斋体”的 路子
18
《夏夜闻雨》
❖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 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 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
19
第二节 陆游和杨万里、 范成大
20
中兴四大诗人
❖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方回:“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 诗必曰尤、杨、范、陆。”(《跋遂初尤先 生诗》)
21
如《追感往事》: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3.田园诗:《游山西村》是反映田园生活的代表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散,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7
4.爱情诗:《沈园》二首体现了诗人对前妻 唐婉的深情,也是对家长粗暴干涉子女婚姻 所造成的悲剧的的控诉。
江西诗派诗歌主张:“文 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 始逼真”。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 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 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 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 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 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答洪驹父书》
7
江西诗派特点:富于人文意趣的诗歌
❖ 黄庭坚诗文人气和书卷气极浓,文人意象密 集,高雅不俗,多用典故,多用拗体,风格 生新廉悍。号称“山谷体”。 ❖ 《寄黄几复》(《作品选》76页)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8
宋人的崇杜之风:
王禹偁始发其端;王安石达到极致。苏 轼提出“一饭未尝忘君”和“集大成”说, 黄庭坚亦然。
黄庭坚重点在于借鉴杜诗的艺术经验,他 的推崇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
9
创作成就更高的是陈与义和曾几。陈与 义诗风雄浑深沉,曾几诗风清新活泼。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领都城汴京,徽宗钦宗被俘并押解到北方, 北宋宣告灭亡; ❖ 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商丘)即帝位, 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王朝,这就是历史 上著名的“靖康之变”。之后,南宋朝廷 又在金兵的压迫下继续南迁,最后落脚在 临安(今杭州)。
2
❖ 这一事变极大的刺激给文人士大夫。他们 中的有人亲历了流浪逃难的艰辛,目睹了 战争的酷烈,使得心理、思想与情感都产 生了很大变化。
居 初 夏 午
花思纱牙睡
。,。,起
早 有蜻
小 荷 才
树 阴 照
泉 眼 无
小 池
蜓露水声
立尖爱惜
上尖晴细
头角柔流
。,。,
31
2、想象新颖奇特,善于捕捉 转瞬即逝的自然风光,并以拟 人化手法加以突出。
写流云:一峰忽被云偷去。 写狂风:拜杀芦花未肯休。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 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 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 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 ❖ 三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 本特征。
36
❖ 杨万里的诗较少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类诗 虽为数不多,其中也有些是写得比较好的。
❖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 ——《悯农》 ❖ 因为旱灾,秋收无望,农民早已料到饥饿难免,
第一节 陆游
一、时代的见证人
1、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陆游(1125-1210)童年
时即立下抗金雪耻、恢复中 原的壮志,青少年时以诗名。 29考中进士,后因支持张浚 北伐而被罢官。
22
2、丈夫五十功未立, 拔刀独立顾八荒
• 46岁入蜀,来到抗金前 线,激发出旺盛诗情,形 成豪放悲壮诗风。后发觉 恢复无望,以颓放自任。
❖ 一、陈与义 ❖ 二、曾 几
4
❖ 南宋初最出色的诗人是陈与义和曾几。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
洛阳人。在北宋末年曾任文林郎、太学博 士等职,金兵南侵,他从陈留向南流亡, 经数年颠沛,才抵达南宋都城临安,历仕 至参知政事。有《简斋集》。 ❖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中特别具有改良创新精 神的杰出诗人。
❖ 这是叹息建炎三年临安失守、宋高宗逃亡海上, 并赞叹向子諲yīn敢于抗金的诗。
12
❖ 这首感怀时事的诗作,深刻地反映了南宋 前期战乱动荡的社会现实。
❖ 诗中一方面对南宋朝廷不采取抵抗政策, 一味退却逃跑,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另一 方面对向子諲等官兵纷起抗敌的爱国壮举, 进行热情地讴歌。
13
曾幾的诗
38
二、诗歌特点
❖ 名作有两组,一组是出使金国时写的爱国诗 篇,饱含爱国热情,名为《使金绝句七十 二》。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9
另一组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 首》,如下面两首: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2
3、语言自然活泼,意趣盎然。
《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一登一陡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33
《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诚斋体的形成要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有哲理的思考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
南宋诗
❖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1
❖ 南宋初期政治形势 ❖ 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兵南下,占
5
知识点:江西诗派
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 宗派图》,将20多个诗人集中在 一起,称作江西诗派。以杜甫为 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为宗。(“一祖三宗”)
主张自成一家,字字有来历, 点铁成金、追求形式美。但后来 把诗歌引向了形式主义。
“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地。”
——《风月堂诗话》
6
“脱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25
❖ 与此相关,还有反映民族压迫、同情遗民、 怀念故国,和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 压抑等复杂感情的诗,如《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6
2.政治主题:批判讽刺南宋执政者内部主和、投降派。
❖ “诚斋体”的形成,要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 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有哲理的思考,理 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 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 富于理趣。
35
❖ 杨万里善于继承前人,善于创新,因而形 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严羽《沧浪诗话》 称之为“杨诚斋体”。
❖ “诚斋体” 的特点: ❖ 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
却偏偏碰上闰年(当年闰十一月),平白多出一 个月挨饿的日子。 ❖ 从总体上说,机智活泼、风趣自然是杨万里诗的 显著长处,但他的诗同时也很少表现尖锐的、深 重的人生感受,因此大多取材细琐,缺乏雄大的 气魄。
37
范成大
一、生平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 苏吴郡人。主要成就在晚 年,风格清丽精致,轻巧 婉峭,自成一家。
11
《伤春》 ❖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 建炎三年(1129)的冬天,金兵渡江,攻破临安、 越州,宋高宗从海上奔逃。建炎四年(1130)的春 天,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伤 春》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
他的创作道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学江西诗派, 再学晚唐体,最终融会各家,而主张师法自然, 自成一体,即“杨诚斋体”。
30
二、诚斋体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活脱”,也就是不受前人和万物的限制。 1、细腻小巧,幽默诙谐,不失童心,天真烂漫。
闲日芭梅闲
看 儿 童 捉 柳
长 睡 起 无 情
蕉 分 绿 与 窗
子 留 酸 软 齿
❖ 诗中满溢的悲愤之气,使诗的感情力度大为增强, 显得深沉而又苍凉,近于杜甫的风味。
16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 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 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何况田间望岁心!
17
❖ 曾几是南北宋诗坛承先启后式的人物, 在他的影响下,陆游等爱国诗人开始走 出书斋,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奏出 了时代的最强音!
❖ 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 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 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的孱弱 懦怯的对比,无不使他们感到悲愤。
❖ 忧愤成了这一时代文人最强烈的心态,也 造就时代文学的主旋律。许多文人的作品 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激奋而又悲怆的情调。
3
第一节 陈与义与南宋前期诗人
4
、 夺 胎 换 骨 无 痕 迹 , 轻 松 幽 默 含 深 沉 。 34
❖ 1178年以后,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基本形成, 其《荆溪集序》自言此时“忽若有悟,于是辞谢 唐人及王(安石)、陈(师道)、江西诸君子, 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
❖ 这时“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 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写诗十分顺利。这种重 视观察自然、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的见解,对于江 西诗派主张从前人那里“夺胎换骨”、“点铁成 金”的诗论正是有力的反动。
23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66岁,退居山阴, 写了大量田园诗。 85岁抱恨辞世。
24
二、以人格铸诗魂:广阔的诗歌空间
1、抗金爱国的永恒主题,收复中原失地的强 烈愿望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40
❖ 三、范成大田园诗的意义
❖ 对农村生活作全方位的描写:不仅写景物、 岁时、风俗、劳作,还写贪官污吏、苛捐杂 税、天灾人祸等灾难,深化了田园诗的主题。 这对陶渊明、王维是个突破。
41
第三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一、永嘉四灵
南宋后期在永嘉地区出现的四位诗人:徐 照、徐玑、赵师秀、翁卷。每人的字中都有 “灵”字,故名“四灵”。他们以贾岛、姚 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如:萤冷粘棕上,僧闲坐井边。(赵师秀《龟 峰寺》) 月寒双鸽睡,风静一蝉吟。(翁卷《题竹》)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5
❖ 在南宋初,曾幾心中如焚,据他的学生陆游说, 他每次去拜见曾幾,都要听到曾幾的“忧国之 言”。
❖ 这种忧国之情常常发于诗歌,如《寓居吴兴》: ❖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28
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融合李之雄奇 与杜之悲壮,表现 激情澎湃的爱国情 感。
2、清新婉丽, 章法工整,但又明 白如话。
29
杨万里
一、生平
杨万里(1127-1206)号诚斋,江西吉水人。
10
❖ 陈与义是北宋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和黄 庭坚、陈师道一样,他也尊杜学杜。在经 历了靖康之变,切身感受了国亡家破的沧 桑巨变,南逃之后,对于杜诗的精神实质 也有了深入的体会,所以他说:“但恨平 生意,轻了少陵诗”。
❖ 因此,他的诗歌更加深了国破家亡的沦落 之苦,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开始逐步走 出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写出了一些感时伤 事,去国怀乡,沉郁悲壮的黍离之篇。其 中,《伤春》可称为其代表作。
❖ 曾幾(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赣州人。有《茶山集》。他在南宋初是一个 坚决的抗金派,曾受到秦桧huì的排斥。
❖ 他推重黄庭坚,自己说曾把一部《山谷集》 读得烂熟、又极佩服陈师道,还曾向韩驹和 吕本中请教过作诗的方法,可见他受江西诗 派影响之深。
14
❖ 他常写些得轻快清新的诗作,尤其一些近体 诗写得饶有情趣,开了杨万里“诚斋体”的 路子
18
《夏夜闻雨》
❖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 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 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
19
第二节 陆游和杨万里、 范成大
20
中兴四大诗人
❖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方回:“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 诗必曰尤、杨、范、陆。”(《跋遂初尤先 生诗》)
21
如《追感往事》: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3.田园诗:《游山西村》是反映田园生活的代表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散,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7
4.爱情诗:《沈园》二首体现了诗人对前妻 唐婉的深情,也是对家长粗暴干涉子女婚姻 所造成的悲剧的的控诉。
江西诗派诗歌主张:“文 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 始逼真”。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 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 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 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 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 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答洪驹父书》
7
江西诗派特点:富于人文意趣的诗歌
❖ 黄庭坚诗文人气和书卷气极浓,文人意象密 集,高雅不俗,多用典故,多用拗体,风格 生新廉悍。号称“山谷体”。 ❖ 《寄黄几复》(《作品选》76页)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8
宋人的崇杜之风:
王禹偁始发其端;王安石达到极致。苏 轼提出“一饭未尝忘君”和“集大成”说, 黄庭坚亦然。
黄庭坚重点在于借鉴杜诗的艺术经验,他 的推崇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
9
创作成就更高的是陈与义和曾几。陈与 义诗风雄浑深沉,曾几诗风清新活泼。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领都城汴京,徽宗钦宗被俘并押解到北方, 北宋宣告灭亡; ❖ 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商丘)即帝位, 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王朝,这就是历史 上著名的“靖康之变”。之后,南宋朝廷 又在金兵的压迫下继续南迁,最后落脚在 临安(今杭州)。
2
❖ 这一事变极大的刺激给文人士大夫。他们 中的有人亲历了流浪逃难的艰辛,目睹了 战争的酷烈,使得心理、思想与情感都产 生了很大变化。
居 初 夏 午
花思纱牙睡
。,。,起
早 有蜻
小 荷 才
树 阴 照
泉 眼 无
小 池
蜓露水声
立尖爱惜
上尖晴细
头角柔流
。,。,
31
2、想象新颖奇特,善于捕捉 转瞬即逝的自然风光,并以拟 人化手法加以突出。
写流云:一峰忽被云偷去。 写狂风:拜杀芦花未肯休。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 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 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 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 ❖ 三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 本特征。
36
❖ 杨万里的诗较少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类诗 虽为数不多,其中也有些是写得比较好的。
❖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 ——《悯农》 ❖ 因为旱灾,秋收无望,农民早已料到饥饿难免,
第一节 陆游
一、时代的见证人
1、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陆游(1125-1210)童年
时即立下抗金雪耻、恢复中 原的壮志,青少年时以诗名。 29考中进士,后因支持张浚 北伐而被罢官。
22
2、丈夫五十功未立, 拔刀独立顾八荒
• 46岁入蜀,来到抗金前 线,激发出旺盛诗情,形 成豪放悲壮诗风。后发觉 恢复无望,以颓放自任。
❖ 一、陈与义 ❖ 二、曾 几
4
❖ 南宋初最出色的诗人是陈与义和曾几。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
洛阳人。在北宋末年曾任文林郎、太学博 士等职,金兵南侵,他从陈留向南流亡, 经数年颠沛,才抵达南宋都城临安,历仕 至参知政事。有《简斋集》。 ❖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中特别具有改良创新精 神的杰出诗人。
❖ 这是叹息建炎三年临安失守、宋高宗逃亡海上, 并赞叹向子諲yīn敢于抗金的诗。
12
❖ 这首感怀时事的诗作,深刻地反映了南宋 前期战乱动荡的社会现实。
❖ 诗中一方面对南宋朝廷不采取抵抗政策, 一味退却逃跑,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另一 方面对向子諲等官兵纷起抗敌的爱国壮举, 进行热情地讴歌。
13
曾幾的诗
38
二、诗歌特点
❖ 名作有两组,一组是出使金国时写的爱国诗 篇,饱含爱国热情,名为《使金绝句七十 二》。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9
另一组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 首》,如下面两首: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2
3、语言自然活泼,意趣盎然。
《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一登一陡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33
《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诚斋体的形成要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有哲理的思考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
南宋诗
❖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1
❖ 南宋初期政治形势 ❖ 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兵南下,占
5
知识点:江西诗派
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 宗派图》,将20多个诗人集中在 一起,称作江西诗派。以杜甫为 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为宗。(“一祖三宗”)
主张自成一家,字字有来历, 点铁成金、追求形式美。但后来 把诗歌引向了形式主义。
“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地。”
——《风月堂诗话》
6
“脱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25
❖ 与此相关,还有反映民族压迫、同情遗民、 怀念故国,和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 压抑等复杂感情的诗,如《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6
2.政治主题:批判讽刺南宋执政者内部主和、投降派。
❖ “诚斋体”的形成,要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 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有哲理的思考,理 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 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 富于理趣。
35
❖ 杨万里善于继承前人,善于创新,因而形 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严羽《沧浪诗话》 称之为“杨诚斋体”。
❖ “诚斋体” 的特点: ❖ 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
却偏偏碰上闰年(当年闰十一月),平白多出一 个月挨饿的日子。 ❖ 从总体上说,机智活泼、风趣自然是杨万里诗的 显著长处,但他的诗同时也很少表现尖锐的、深 重的人生感受,因此大多取材细琐,缺乏雄大的 气魄。
37
范成大
一、生平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 苏吴郡人。主要成就在晚 年,风格清丽精致,轻巧 婉峭,自成一家。
11
《伤春》 ❖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 建炎三年(1129)的冬天,金兵渡江,攻破临安、 越州,宋高宗从海上奔逃。建炎四年(1130)的春 天,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伤 春》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
他的创作道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学江西诗派, 再学晚唐体,最终融会各家,而主张师法自然, 自成一体,即“杨诚斋体”。
30
二、诚斋体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活脱”,也就是不受前人和万物的限制。 1、细腻小巧,幽默诙谐,不失童心,天真烂漫。
闲日芭梅闲
看 儿 童 捉 柳
长 睡 起 无 情
蕉 分 绿 与 窗
子 留 酸 软 齿
❖ 诗中满溢的悲愤之气,使诗的感情力度大为增强, 显得深沉而又苍凉,近于杜甫的风味。
16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 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 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何况田间望岁心!
17
❖ 曾几是南北宋诗坛承先启后式的人物, 在他的影响下,陆游等爱国诗人开始走 出书斋,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奏出 了时代的最强音!
❖ 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 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 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的孱弱 懦怯的对比,无不使他们感到悲愤。
❖ 忧愤成了这一时代文人最强烈的心态,也 造就时代文学的主旋律。许多文人的作品 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激奋而又悲怆的情调。
3
第一节 陈与义与南宋前期诗人
4
、 夺 胎 换 骨 无 痕 迹 , 轻 松 幽 默 含 深 沉 。 34
❖ 1178年以后,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基本形成, 其《荆溪集序》自言此时“忽若有悟,于是辞谢 唐人及王(安石)、陈(师道)、江西诸君子, 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
❖ 这时“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 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写诗十分顺利。这种重 视观察自然、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的见解,对于江 西诗派主张从前人那里“夺胎换骨”、“点铁成 金”的诗论正是有力的反动。
23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66岁,退居山阴, 写了大量田园诗。 85岁抱恨辞世。
24
二、以人格铸诗魂:广阔的诗歌空间
1、抗金爱国的永恒主题,收复中原失地的强 烈愿望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40
❖ 三、范成大田园诗的意义
❖ 对农村生活作全方位的描写:不仅写景物、 岁时、风俗、劳作,还写贪官污吏、苛捐杂 税、天灾人祸等灾难,深化了田园诗的主题。 这对陶渊明、王维是个突破。
41
第三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一、永嘉四灵
南宋后期在永嘉地区出现的四位诗人:徐 照、徐玑、赵师秀、翁卷。每人的字中都有 “灵”字,故名“四灵”。他们以贾岛、姚 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如:萤冷粘棕上,僧闲坐井边。(赵师秀《龟 峰寺》) 月寒双鸽睡,风静一蝉吟。(翁卷《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