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园地一》 说课稿

《语文园地一》 说课稿

《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具体版本具体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每个单元结束后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它将本单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整合与拓展,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时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这一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拓展思维,丰富感受。

“识字加油站”通过列举两组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识生字,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

这既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又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词句段运用”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并尝试仿写;二是通过比较不同语境中相同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这一板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敏感度。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古诗《过故人庄》,让学生积累经典诗词,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二、学情分析具体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在阅读思维的拓展、语言的准确运用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的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将课文中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实际阅读中,还需要在《语文园地一》的学习中加以巩固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课文中阅读时想开去的方法,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2)认识与天气有关的生字词,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

(3)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能仿写排比句;能准确理解和运用不同语境中相同词语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 了解并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

4.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5. 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6. 积累有关春天的民俗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

2.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2. 引入课题:语文园地一。

(二)交流平台1. 小组讨论: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交流。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词句段运用1.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

(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3)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4)教师总结: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

2. 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2)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四)日积月累1. 出示成语,学生认读。

2. 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语文园地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1.学会在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会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语言重复。

、交流平台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我们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怎样才算善于阅读呢?那就是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内容——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以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导方法。

(1)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预设: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实际来进行。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结束,老舍先生截取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来写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2)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呢?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区分文章的主和次。

教师要紧扣“文章主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这个关键句来引导分析。

明确:《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

这几天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所以要详写。

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详略得当的好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上课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备栏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句子,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

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中国各地的习俗还有很多。

如在瓷器绘画,玉器上雕刻雕刻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过年燃放爆竹,寓意除旧迎新。

过年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三、书写提示1.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你观察后,你收获了什么?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练字的时候一是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2.我拓展,我积累。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

”读帖是基础,要仔细观察字在方格中的高低位置、笔画的连贯映带、疏密和长短等,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对字形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大致相同的字合成一类,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日积月累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抓特点,分主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2.了解不同习俗的各种寓意,并恰当运用于生活中。

3.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体会近义词的妙用。

4.学习书法,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民俗风情我知道”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地方风俗,学生顺势接下去,在谁那里停,就算谁输。

2.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现在我们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一下不同的民俗风情,并把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

二、交流平台(一)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不是随意为之。

3.读文章和写文章都要分清主次。

(二)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1.你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是从哪篇课文中了解到的?例:我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知道了老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

那时的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春节孩子们最好的零食是“杂拌儿”,玩的也不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电动玩具,而是爆竹、风筝、空竹、口琴等。

例:我从《腊八粥》一文中了解到熬煮腊八粥要很长时间,在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例:我从《古诗三首》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跟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不同。

例:《藏戏》一文给我们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它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通过面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人们过春节的各种热闹而隆重的活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课件(共6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课件(共64张PPT)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
第二课时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 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 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 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 以免笔头折断。
观察下面的字,在照着写 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 不是有所提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乐 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府 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 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 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 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 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 律· 是玻璃的,有
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
··· 《水浒传)故事。
··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 ····
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
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中“一律”“清一色”“都是”的意 思相同,表示“全,都”。 第二句“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 冠”“拔得头筹”都有“取得第一”的意思。
同样的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词 语进行表达,从而让句子富于 变化,表达的更生动 、得体。
理解词意
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 待阳光照耀。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 物生机盎然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 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 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到西 边?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悲伤 也没有用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备课活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备课活页
注意事项:简要介绍民俗的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
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不同特点的传统民俗,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节,有为驱逐年兽、祈求平安的春节,还有浪漫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夕……这些啊,都是我们国家文化宝库中整体的文化结晶,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民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4、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备课教师: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目录第一单元............................................................31 北京的春节 (3)2 腊八粥 ....................................................... 103 古诗三首 ..................................................... 154 藏戏 ......................................................... 23 习作家乡的风俗 ................................................ 26 语文园地一 ..................................................... 30 第二单元.. (3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33)6 骑鹅旅行记(节选) ............................................ 36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 39 习作写作品梗概 ................................................ 42 语文园地二 ..................................................... 45 快乐读书吧 ..................................................... 48 第三单元 (51)8 匆匆 (51)9 那个星期天 (56)习作例文 (61)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65)第四单元 (68)10 古诗三首 (68)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 73 12 为人民服务 .................................................. 77 13 金色的鱼钩 .................................................. 80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 83 习作心愿 ...................................................... 86 语文园地四 ..................................................... 88 第五单元.. (92)14 文言文二则 (92)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96 16 表里的生物 .................................................. 99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104 口语交际辩论 ................................................. 107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 110 语文园地五 .................................................... 113 第六单元. (116)回忆往事 (116)依依惜别 (120)古诗词诵读 (125)1 采薇 (125)2 送元二之安西 ................................................ 1283 春夜喜雨 .................................................... 1314 早春呈十八部员外郎 .......................................... 1345 江上渔者 .................................................... 136 6 泊船瓜州 .................................................... 1397 游园不值 .................................................... 143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 ....................................... 147 9 浣溪沙 ...................................................... 148 10 清平乐 .. (151)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语文园地》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 句子理解:分析并理解重点句子,掌握句子结构,提升句子构建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文章结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学习并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阅读理解的提升,写作技能的培养。

2. 难点:句子结构的分析和理解,阅读理解的深入,写作技巧的模仿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投影,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利用生字词卡片,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3. 句子理解:通过PPT展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

4.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5. 写作训练: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2. 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子,阅读理解,写作训练3. 布局:清晰,有条理,突出重点作业设计1. 词汇练习:完成《语文园地》的生字词练习题。

2. 句子理解:分析并理解《语文园地》中的重点句子。

3. 阅读理解:完成《语文园地》的阅读理解练习题。

4. 写作训练:模仿《语文园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作都要分清主次。

在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习俗及其寓意,并学会在习作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为习作增色。

“书写提示”则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长歌行》。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多角度了解了中国的一些民风民俗。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科和内容的整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

古诗《长歌行》是一首劝诫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发向上的诗,要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背诵。

1.交流平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读文章和习作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词句段运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阅读中,体会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语表达的妙处。

3.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先按自己平时写字的方法写教材上的书写内容,再照着书写模板写一写,对比两次的书写速度。

4.日积月累:先理解诗歌大意,再结合图画,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外书和请教长辈,了解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2.体会词语表达的妙处,平时养成多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3.拓展课文内容,感知本单元课文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特点,继续增加对古诗词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难点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或向长辈了解到的节日风俗,特别是一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六年级语文老师应该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

每个六年级语文老师都要知道如何写六年级语文教案,它能够让老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六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六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认识目标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

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

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略)第二课时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

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

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

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词句段运用
在足球场上,601班和602班的选手旗鼓相当,最后以一比一握手言和;在围棋比赛中,601班和602班的选手的棋艺( );在田径场上,601班和602班的运动员也是( ),各获得三个冠军。他们真的是( )。
词句段运用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交流平台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能帮助我们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在自己习作的时候,重点内容要详细写,其它内容要简略写,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中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交流平台
读下面这段话,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词句段运用
朗读这两句话,关注加点的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势均力敌
词句段运用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词句段运用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寓意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寓意事事如意,福气盈门
词句段运用
这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你知道吗?
词句段运用
下面这些习俗的意 。
·
词句段运用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勇夺第一,思雨在跳远比赛中勇夺第一,宁宁在游泳比赛中勇夺第一。
词句段运用
在相同语境的句子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团团圆圆
福气已到
v
语文天地一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不同习俗的寓意
1.在自己的习作中找找重复使用的词语,尝试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2.搜集其他有吉祥寓意的习俗,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篇教学设计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

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

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

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

语文园地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

语文园地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

1. 建立核心价值观,我们结合公司的发展定位和员工的需求,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引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建设文化氛围,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员工培训、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3. 强化文化宣传,我们利用公司内部媒体和外部渠道,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员工和外界了解和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1. 员工凝聚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更加团结一心,积极投身到公司的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公司形象提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为公司的发展和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也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四、未来工作展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使之成为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

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

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内容目录一、全册教材内容二、全册教材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全册教学目标五、全册教学重点六、全册教学策略七、培优辅差计划八、全册教学进度九、单元教材分析十、全课教学目标十一、全课教学重点十二、全课教学难点十三、教学时数安排十四、课时教学目标十五、课时教学重点十六、课时教学难点十七、课时教学准备十八、课时教学设计十九、教学板书设计一、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北京的春节 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2.腊八粥 6*.骑鹅旅行记(节选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7.汤姆·索亚历险记4*.藏戏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第三单元第四单元8.匆匆 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9.那个星期天 11.十六年前的回忆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小桥流水人家 12.为人民服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13*.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心愿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第六单元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忆往事16.表里的生物依依惜别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六年级上册保持一致。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

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

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方法。

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教课反省语文园地的教课学模块都是平行睁开的,由“沟通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与日俱增”四个部分构成,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学习起来相对会感觉没趣。

鉴于此特点,本课采纳自主、合作研究的教课法进行教课,充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踊跃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调解、安全的情境。

在第一课时的教课中,我选择了前两个部分的内容睁开教课,重在联合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经过回首《北京的春节》让学生沟通意会到详略适当的利处,在词句段运用中让学生领会到用例外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的妙处,并做了拓展练习。

在第二课时的教课中,我选择了活动教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提升书写速度和意会诗歌的能力。

在这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盛讲堂学习形式,我采纳了大情形教课的方法,设计了书写竞赛和剧目表演两个活动,让同学关于书写和《长歌行》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可以理解此中的含义。

这样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教课成效。

可是,在讲课过程中 ,绝大多数写作例文来自课内 ,用学生学过的熟习的课文作例子 ,教课生认识认识知识和学习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是本课的最大特点。

学生活动有了兴趣和踊跃性 ,好多知识和技巧显得简单简略 ,学生掌握起来也异样废弛,但明显的不够是资料例文的采纳太甚“丰盛”,尺度的掌握可是适合。

同时 , 对写作练笔的指引还不够。

在“练一练”环节 ,有些学生无从下手 ,这时应当让学生谈谈他们要写的的内容 ,而后针对选择写的事件内容 ,对此中的详略安排进行点拨 , 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写 ,他们动笔的时候才会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因为讲堂上这个环节没有做 ,因此学生就出现了写作企图不明确的问题 ,详略的安排仍是没有表现出来。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

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
的氛围。

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

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

“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让文章表达更生动。

)
(二)第二题。

1.课件展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
2.学生自由交流。

四、学习“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书写提示里的文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大小相兼。

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2.学生照样子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强调书写速度)
3.师生交流、评价。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诗句,注意读准“晞(xī)”的读音。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明白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出语意就好。

)
3.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明要珍惜时间。

)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特点介绍事物、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了解了不同习俗的寓意,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古诗词。

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抓住特点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了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表达方法。

3.结合生活体验,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丰富了生活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