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的评分提高≥8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腰椎功能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推拿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低于参考组患者,其腰椎功能的评分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
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的比
较(分,s
x±)
组别 例数 疼痛症状的评分 腰椎功能的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推拿组 32 6.12±1.23 1.51±0.23 51.21±3.75 92.14±4.32参考组 32 6.13±1.22 2.61±0.65 51.72±3.11 80.22±4.1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推拿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占40.62%),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50%),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9.37%);参考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9例(占28.12%),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40.62%),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31.25%)。
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62%)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推拿组 32 13(40.62)16(50)3(9.37)29(90.62)
参考组 32 9 (28.12) 13(40.62)10(31.25) 22(68.75)
P值 <0.05
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无法平卧的情况,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2]。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腿痛”的范畴[3]。
有研究指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其腰椎神经压迫及神经根粘连的严重程度,缓解其疼痛感。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62%)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P<0.05;治疗后,推拿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1.51±0.23)分〕低于参考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2.61±0.65)分〕,其腰椎功能的评分〔(92.14±4.32)分〕高于参考组患者腰椎功能的评分〔(80.22±4.15)分〕,P<0.05。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腰椎的功能,缓解其疼痛感。
参考文献
[1] 黎展文,廖信祥.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
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2):28-30.
[2] 梁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
药指南, 2018,7(10):12-14.
[3] 邱增虎.推拿正骨手法结合外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J].健康之路,2018,52(4):222-223.
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分析
吴小曼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海南 琼中 572900)
[摘要]目的:探析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接诊的6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34例/组)。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
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其NIHSS评分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针刺;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1-0196-02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急病症。
此病具有发病急、诱发机制复杂等特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多数脑梗死患者都会出现后遗症[1]。
近年来,脑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本文主要是分析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接诊的6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34例/组)。
比较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5例;其年龄为52~75岁,平均年龄(61.41±5.32)岁。
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3例;其年龄为54~73岁,平均年龄(61.38±5.27)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
方法是:1)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
2)让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
3)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视情况使用降糖药、降压药对其进行治疗。
4)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步行、坐起、站立、生活自理等。
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
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的药物组成及用法如下:石斛10 g、黄芪30 g、红花10 g、当归10 g、桃仁10 g、赤芍10 g、丹参30 g、白芍10 g、怀牛膝15 g、地龙10 g、川芎12 g。
水煎服,1剂(200 ml)/d(分两次服下)。
对于有畏寒表现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熟附子6 g;对于痰多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天竺黄、半夏各10 g;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白术10 g、党参15 g;对于存在半身不遂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桑枝、水蛭、穿山甲各10 g;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远志、菖蒲各10 g。
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是:1)对于存
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梁晓亚
(云阳县中医院,重庆 404500)
[摘要]目的:评价用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云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越鞠四逆散组(23例)与比较组(23例)。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
在此基础上,为越鞠四逆散组患者采用越鞠四逆散进行治疗。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后其胃黏膜组织炎性改变的改善情况。
结果:越鞠四逆散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后其胃黏膜组织炎性改变的改善率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
结论:用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较好。
[关键词]越鞠四逆散;慢性胃炎;胃黏膜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1-0197-02
近年来,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黏膜水肿及充血。
本文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云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越鞠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云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择46例患者进行研究。
其纳入标准是:其临床表现符合《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中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排除标准是:患有精神疾病。
按照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越鞠四逆散组与比较组(23例/组)。
越鞠四逆散组患者的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56.77±1.77)岁;其中有男13例(占56.5%),女10例(占43.5%);其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5.66±0.88)年。
比较组患者的年龄为30~67岁,平均年龄(56.76±1.78)岁;其中有男14例(占60.8%),女9例(占39.2%);其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5.68±0.89)年。
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
在半身不遂症状的患者,选取其合谷穴、肩髃穴、内关穴、手三里穴、外关穴、曲池穴、阳池穴、肩髎穴、太冲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委中穴、三阴交穴、昆仑穴、承山穴、阳陵泉穴和血海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穴位。
2)对于存在口斜眼歪、言语謇涩症状的患者,选取其哑门穴、百会穴、下关穴、风府穴、人中穴、太阳穴和地仓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穴位。
3)对于存在失语症状的患者,选取其三阴交穴、廉泉穴、内关穴和通里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穴位。
采用提插捻转和补虚泻实法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时间30 min。
每周连续进行5 d 的治疗,然后间歇2 d。
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价
患者的运动功能。
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
3)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及AD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其NIHSS评分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FMA、NIHSS及ADL评分(分,s
x±)
分组例数FMA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比较组3419.65±3.0525.31±4.0633.74±4.3122.95±3.3544.15±7.5469.34±11.74研究组3419.72±3.0734.51±2.8734.02±4.6911.23±3.0944.35±7.4881.49±11.35 t0.09410.7890.25614.9950.109 4.339
P0.9250.0000.7980.0000.9130.000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此病是由血液通路受阻,致使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不足引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此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损伤[2]。
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的范畴。
此病主要是由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气血瘀滞、脉络受阻引起的。
补阳还五汤具有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补气等功效[3]。
四味健步汤具有壮腰膝、强筋骨、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这两种汤剂所含药物中的黄芪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的功效;桃仁、赤芍、红花、川芎及地龙等具有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等功效;怀牛膝具有强筋健骨的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行气、补血益气之功。
在采用上述药物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针刺治疗有助于减轻其肌肉痉挛的症状,提高其肌力,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克飞, 王旋旋, 王兵.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脑中风后
遗症期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9):1170-1171.
[2] 韦殷, 龙威力, 凌建伟, 等. 补阳还五汤与镇肝熄风汤治疗脑梗
死后遗症的疗效比较[J]. 广西医学, 2018, 40(5): 575-577. [3] 普燕波.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6):119-120.
作者简介:梁晓亚(1976—),男,汉族,重庆云阳人,本科学历,中医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