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人民版历史选习题:(4)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人民版历史选习题(4)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石家庄一模)有学者指出:“(通判)自国初置倅,与监司太守俱名按察。
异时,独衔发僚吏,奋笔涂书判,长史一举手,辄从旁掣止,倅尝横矣。
及其久也,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更以督经总制钱为业。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导学号:96084008】
A.中央对地方监察权力的削弱
B.提刑按察使司职权范围扩大
C.经济发展导致地方制度转变
D.中央集权促成地方权力调整
D[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这符合宋朝分化事权的做法,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监察权力加强,故A项错误;提刑按察使司是元明清三代设立的省一级司法部门,与材料中北宋地方权力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地方制度转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北宋地方权力调整,通判的权力受到限制,这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故D项正确。
]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
【解析】选B。
题干材料说明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思想,这符合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特征,故选B。
A、C、D思想内涵与材料上述特征不符。
3、(·太原高二检测)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
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
A.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民主
C.争取国家独立
D.实现个人自由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内容严复认为现在个人的自由不是当务之急,当前首要任务是祛除异族(外国)侵略,结合戊戌变法首要任务救亡图存,故选C。
4、(·临川高二检测)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C.此时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解析】选B。
材料中“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等信息说明孙中山认为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故本题选择B。
5、(·常德高二检测)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
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双百”方针
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C.不利于文艺繁荣
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选B。
“双百”方针指的是在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里百家争鸣,材料中毛泽东的说法实际上把学术政治化了,不利于文化学术事业的正常发展。
故选B。
A、D明显错误;C正确,但是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不全面。
6、(·南京高二检测)“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
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斯多亚派
D.塞内卡
【解析】选A。
智者学派由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组成,反对智者学派的认为他们巧言善辩,称其为“诡辩学派”。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故选A。
7、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是( )
A.量子力学
B.广义相对论
C.经典力学
D.狭义相对论
【解析】选A。
量子论创立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使人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
界。
8、(·太原高二检测)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其中表达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春之声圆舞曲》
C.《野玫瑰》
D.《蝴蝶》
【解析】选A。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春之声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野玫瑰》是舒伯特的作品;《蝴蝶》是舒曼的作品;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武汉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6分)
(3)你认为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8分)
【解析】第(1)题对关键时间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纵向观察材料一表格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注意对材料的提取,并对材料进行概括。
第(3)题注意从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民族交往、对外政策、科技的继承发展等因素考虑。
答案:(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2)四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伴随着汉字、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国家承认,得以广泛流传。
……当时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中,高句丽因接壤中国,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
据朝鲜史书《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高句丽正式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
“太学”中也设有博士,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为国家培养官吏。
这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官方的教育制度。
至于教育内容,根据《北史》《旧唐书》记载中国典籍在高句丽流传的情况,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等,可以探知其“太学”以儒家经典作基本教材,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史学和文学,而中国的史学和文学亦皆贯彻着儒学的精神。
由此可知,当时官方推行的是儒学的教育。
太学之外,民间普遍设立“扃堂”,(扃jiōnɡ,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教授平民子弟,《旧唐书·高丽传》载:“俗爱读书,至于衙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
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
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阳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
”
朝鲜李朝后期(17—19世纪),由于长达七年的反对日本入侵的壬辰卫国战争,加之北方女真族的两次入侵,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内外矛盾交困,封建社会急剧衰退。
朱子学日益流于空谈性理,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无补世用。
于是,以柳馨远、李瀷、丁若镛、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崔汉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他们深受从中国传入的启蒙思想及实证的考据学的影响,并借助于欧洲科技典籍,积极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特别强调儒学中“经世致用”及利用民生的思想,力倡远虚文近实用,学以致用,以变革社会,救国救民。
于是形成了朝鲜儒学中打破朱子学传统的重要学术思潮——实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朝鲜对儒家文化的态度。
(1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国家承认”“高句丽因接壤中国,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可知,从汉朝开始传入,高句丽传入最早;根据材料“高句丽正式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民间普遍设立‘扃堂’”可知,国家建立儒学教育体系;根据材料“‘太学’以儒家经典作基本教材”“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史学和文学”可知,教授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根据材料“朝鲜李朝后期……他们深受……考据学的影响”“经世致用”可知,中国传统儒学在朝鲜教授近两千年。
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态度,应结合时间段来看待朝鲜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前期是全盘接受,后期结合国情反思、改造;同时,历史学科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应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儒家文化的传入对推动朝鲜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作用,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朝鲜社会在向近代转型过程中,立足国情对儒家文化进行合理取舍,改造儒家文化,与时俱进。
【答案】(1)特点:从汉朝开始传入,高句丽传入最早;国家建立儒学教育体系(国家太学,民间扃学);教授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中国传统儒学在朝鲜教授近两千年。
(2)评价:对先进的中国文化完整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为朝鲜社会、文化奠基并推动社会发展,对朝鲜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朝鲜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并结合朝鲜国情,朝鲜能积极主动改造儒家文化,创立自己特色的“实学思想”,体现了朝鲜文化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