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7题;共76分)
1. (2分)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季节,有关大洋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印度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②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③郑和下西洋从马六甲到非洲沿岸顺流
④郑和下西洋从非洲沿岸返回马六甲顺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④华北出现春旱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3.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海拔大致相同,据下图,完成各题。

(1)
影响甲、乙两岛居民看到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A . 经纬度位置
B . 海报高度
C . 海陆位置
D .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2)
下列关于甲、乙两岛还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转速度甲地>乙地
B . 甲岛的年降水量应该比乙岛大
C . 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甲地>乙地
D . 在一年中,乙岛的昼长一定比甲岛短
4. (4分) (2013高一上·邢台月考) 如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完成下题:
(1)
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 . ①地的较大
B . ②地的较大
C . 两地相当
D . 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2)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北风
D . 西南风
5. (2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空气辐散大涡旋是()
A . 南半球的反气旋
B . 南半球的气旋
C . 北半球的反气旋
D . 北半球的气旋
6. (2分) (2015高二上·杭州期中) 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A地气候类型及河谷处地质构造为()
A . 温带海洋断层
B . 地中海背斜
C . 温带海洋背斜
D . 季风向斜
7. (4分) (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①②海区均为生产潜力较大的渔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为寒流
B . 甲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C . 都为暖流
D . 乙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2)①②海区形成渔场共同的原因是()
A . 拥有广阔的大陆架
B . 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C . 由寒暖流交汇而成
D . 上升流带来底层营养物质
8. (4分)(2017·衢州模拟) 2016年6月1日,由于连续暴雨,武汉开启看海模式,多条街道被淹,儿童节成泼水节。

武汉曾经优于水,如今却忧于水,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

完成问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湖泊快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泥沙淤积
B . 围湖造田
C . 城市建设
D . 拦湖养殖
(2)
如今的武汉忧于水,主要是因为湖泊的萎缩显著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 . 大气降水
B . 地表径流
C . 地下径流
D . 蒸发
9. (2分) (2013高一上·汉中期末) 如果氢气球充气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破裂,主要原因是()
A . 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 . 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 .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 .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10. (2分)下列洋流属于太平洋的是()
A . 东澳大利亚暖流
B . 巴西暖流
C . 厄加勒斯暖流
D . 本格拉寒流
11. (2分) (2017高一下·石柱月考) 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日界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

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下面图中的()
A .
B .
C .
D .
12. (2分) (2020高一上·张家界期末) 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关于赤道低气压带及其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 一年中影响北半球的时间较长
C . 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D . 形成原因为热力因素
13. (2分)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A . 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B . 降水都降在锋前
C . 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D . 都属于气候系统
14. (2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

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

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
A . 13时13分
B . 12时40分
C . 11时20分
D . 11时左右
15. (2分)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A . 峨眉天下秀
B . 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 . 白头山天池湖水碧兰、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 . 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16. (2分) (2016高二下·蚌埠期中)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 . 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 . 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 . 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 . 台风已蓄势待发
17. (4分)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有关、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古城堡。

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

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化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小题。

(1)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风力作用
B . 流水作用
C . 生物作用
D . 冰川作用
(2)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
A . 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
B . 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
C . 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
D . 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
18. (4分)(2016·浙江模拟)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圈。

完成下题。

(1)
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④经济效益低。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 (6分) (2017高三上·遵义模拟)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 . 320毫米
B . 400毫米
C . 450毫米
D . 650毫米
(2) 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 . 气温高,蒸发量大
B .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C .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 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 (4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末) 黄河石林的岩石以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生成于新生代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经地质作用形成石林地貌景观。

下图为黄河石林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石林生成时期,地球表层生物界进入了()
A . 两栖动物时代
B . 爬行动物时代
C . 被子植物时代
D . 裸子植物时代
(2)黄河石林的成因主要是()
A . 风化作用
B . 冰川侵蚀
C . 风力沉积
D . 流水侵蚀
21. (2分)四顶山位于巢湖北岸,为巢湖风景区重要景点。

唐代著名诗人罗隐有《四顶山》诗记其胜:“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

”结合所学回答
对诗句中所体现的地理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胜景天然别”说明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是自然地理条件
②“一山分四顶”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③“三面瞰平湖”说明巢湖的观赏需要登高远眺
④“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说明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22. (2分)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 . 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 . 喜玛拉雅山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
C . 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 . 横断山区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23. (2分) (2015高二上·临川期中) 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岛屿叙述正确的
是()
①河流含沙量比较大②南部比北部坡度缓③最大的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④7月受西北风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4. (4分)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
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 . 南坡为向阳坡
B . 北坡为向阳坡
C . 南坡为迎风坡
D . 北坡为迎风坡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B . 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 . 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 .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25. (4分) (2015高一上·连云港期末)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非洲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垂直地域分异
D . 非地带性分布
(2)限制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形
B . 水源
C . 热量
D . 土壤
26. (2分) (2016高一下·临川期中)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水分
B . 热量
C . 海拔
D . 土壤
27. (2分)下列文字描述了铀、煤炭、天然气三类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甲类资源:中国和美国的储藏量丰富,产量约占世界60%。

乙类资源:俄罗斯和美国的产量占世界40%,该种资源燃烧效率高,预计需求量会大增。

丙类资源: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量约占世界50%,发电用的原料需要进一步浓缩处理,技术要求高,此类资源能量密集,发电量约占世界17%。

以下列出了甲、乙、丙所代表的资源类型的四种组合,正确的组合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0分)
28. (10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相同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 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

(3) A、B两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4)在下面三幅图中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29. (10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期末) 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________季。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洋流g和h的交汇处附近的岛弧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________的结果。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__,B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4)从H→I→F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主要以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地带性规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7题;共76分)
1-1、
2-1、
3-1、
3-2、
4-1、
4-2、
5-1、
6-1、
7-1、
7-2、
8-1、
8-2、
9-1、
10-1、
11-1、
12-1、
14-1、15-1、16-1、17-1、17-2、18-1、18-2、19-1、19-2、19-3、20-1、20-2、21-1、22-1、23-1、24-1、24-2、
25-2、
26-1、
27-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0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29-4、
第21 页共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