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会
2019 年 1 月 8 日参加 2019 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会听取江苏高考语文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以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 1)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
观察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观察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字主要观察汉字书写的正确和规范。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主要观察书写时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与规范。
(2)正确使用词语(包含成语)
正确理解词语(包含成语)在详尽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 3)辨析并更正病句
病句种类:语序不妥、搭配不妥、成分残破或赘余、结
构凌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主要采纳客观性试题,更正病句主要采纳主观性试题。
(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主要观察扩大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
力;压缩语段主要观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5)采纳、仿用、变换句式
主要观察依据详尽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6)正确运用常有的修辞手法
常有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屡次。
主要观察依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能否合适,能否辨明好坏。
( 7)语言表达简短、连结、得体,正确、鲜亮、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短”指可以删除冗余信息、除掉歧义;“连结” 指可以调整语句之间的序次,做到前后连接和照顾;“得体”指可以合适使用语言,吻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
言表达的“正确、鲜亮、生动”主要观察斟酌、磨练语言的
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简易的古代诗文。
“简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 A
默写常有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2.理解 B
(1)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观察常有文言实词在详尽语境中的意义。
(2)理解常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有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看法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
义和用法”指在详尽语境中的常存心义和用法。
(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句式和用法
不一样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一样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词句翻译进行观察。
(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达。
要注意原
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3.解析综合C
( 1)挑选文中的信息
观察重点主要包含指明信息的详尽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依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2)概括内容重点,概括中情意思
重点观察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掌握能力。
4.鉴赏谈论D
观察资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余时代、体裁的作品。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掌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故领悟。
(2)谈论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
用现代看法审察作品和作者,谈论其踊跃意义和历史局限。
(三)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认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侧重审美体验;感觉形象,品尝语言,领悟内涵,解析艺术
表现力;理解作品反响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研究作品包
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解析综合C
( 1)解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
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质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2)解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述、描述、谈论、抒怀手法的灵巧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矛盾的设置。
2.鉴赏谈论D
( 1)领悟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尝出色语言的表现力
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赏识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
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掌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话中有话;“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一致表现。
(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谈论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谈论。
3.研究 F
(1)从不一样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研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述、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研究。
( 2)研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企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
解析。
(3)研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虑,发布见解。
B.论述类文本和适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包含论文、杂文、谈论等;适用类文本包含
传记、新闻、检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观察资料可以是采纳论述类文本,也可以是采纳适用类文本。
1.理解 B
( 1)理解文中重要看法的含义
重要看法指正确掌握文意时一定理解的看法。
要注意这些看法在文中的详尽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观察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
句子。
2.解析综合C
( 1)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观察鉴识、挑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重要信息
包含文章的基本看法,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企
图的语句等。
( 2)解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详尽显现。
重点观察掌握段落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掌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概括内容重点,概括中情意思
要求概括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解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
作者的看法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
集中,有的分别;有的光亮,有的委宛。
要求可以挑选和辨析,并加以解析概括。
(四)写作
能写记述类、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表达运用 E
1.基础等级
(1)吻合题意
能吻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
(2)吻合文体要求
依据
( 3)思想健康,感情诚挚
思想健康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看法和感情偏向健
康、踊跃;感情诚挚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 4)中心明确,内容充足
中心明确要求作文有一个清楚而确立的中心。
内容充足要求记述文记述完好,人物事件详尽实在;谈论文说理充足,论据充足;说明文资料充足,特点清楚。
( 5)结构完好,语言通畅
结构完好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井然有序,段
落安排合适;语言通畅要求语言规范、正确,语意畅达,没
有语病。
(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错别字每 1 个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 分为止;字体正直不潦草;书写格式正确,
卷面整齐。
2.发展等级
(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实质,揭穿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看法拥
有启迪生用。
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看法,表达自己的深切领悟:
或透过现象,揭穿实质;或点明原由,论述结果;或指出规
律,预示发展;或抓住重点,击中要害,等等。
总之,能振
聋发聩,给人启迪。
(2)丰富
资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境界深远。
资料丰富要求谈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实有
力;形象丰满要求记述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详尽完好;境界深远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形交融,含意深远。
(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巧,擅长运用修辞手法,词句有表现
力。
要求在通畅的基础上充足显现语言风采,提升语言表现力。
( 4)有创新
见解新奇,资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求考生在上述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发挥创立性,有所发现和创新。
乙、加试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余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B
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所有或部分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2.名著阅读B
要求认识相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等。
名有名篇
见《附录Ⅱ》。
3.文本资料重点概括、解析和鉴赏D
要求对供给的文本资料重点作概括,对所论问题作解
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为160 分。
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 分,延时30 分钟。
(二)试题种类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
翻译题、简答题、表述题、重点概括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甲、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 4 题, 15 分。
此中包含单项选择题
和表述题。
2.古代诗文阅读, 6 题, 37 分。
此中单项选择题 3 题 9分;古文翻译题 10 分;古诗鉴赏简答题 10 分;名句名篇填空
题 8分。
3.现代文阅读
A.4 题, 23 分。
此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B. 论述类文本阅读或适用类文本阅读, 3 题, 15 分。
此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4.写作, 1 题, 70 分。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余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 2 题, 10 分。
此中古文断句题, 6 分;简答题, 4 分。
2.名著阅读, 3 题, 15 分。
此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
择题。
3.文本资料重点概括与解析, 1 题, 15 分。
包含重点概括题和表述题。
(四)试题难易比率
易 30%,中 50%,难 20%。
附录:
Ⅰ.文言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介绍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杂说》 ( 四 )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 .《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 .《喝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 .《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杜甫
*27 .《春望》杜甫
28.《草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 .《雁门太守行》李贺
*35 .《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 (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 .《山坡羊 ?潼关心古》 ( 山峰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 浩离愁白天斜)自珍
加 * 号的不列入今年度考范(二)
高中程准建篇目
1.《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专心躁也)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贤人无名)庄子
3.《》愈
4.《阿房》杜牧
5.《赤壁》
6.《氓》《》
7.《离》(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瑟》李商
12.《虞佳丽》(月下花前何了)李煜
13.《念奴》(大江去)
14.《永遇》(千古江山)辛弃疾
Ⅱ . 名有名篇篇目(加考)
1.《三国演》中
2.《红楼梦》曹雪芹3.《呼喊》鲁迅
*4 .《子夜》茅盾
5.《家》巴金
6.《边城》沈从文
*7 .《堂 ?吉诃德》塞万提斯
*8 .《巴黎圣母院》雨果9.《欧也妮 ?葛朗台》巴尔扎克*10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11 .《复生》列夫?托尔斯泰12.《老人与海》海明威
*13 .莫泊桑短篇小说
*14 .契诃夫短篇小说
*15 .欧 ?亨利短篇小说
16.《女神》郭沫若
*17 .普希金诗
*18 .泰戈尔诗
*19 .鲁迅杂文
*20 .朱自清散文
*21 .《西厢记》王实甫
22.《雷雨》曹禺
*23 .《茶社》老舍2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加 * 号的不列入今年度考试范
围五、典型题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