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2追求共同发展提升知能导练人民版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2 追求共同发展提升知能导练人民版选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2 追求共同发展提升知能导练人民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2 追求共同发展提升知能导练人民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6。
2 追求共同发展
1.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④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是全球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它试图一劳永逸……占有这件奖品”可看出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③本身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
2.要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做到( )
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③各国放弃自身利益,超越民族界限④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要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各国应建立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机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故①②④正确;各国掌握经济自主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故③表述错误.故C项正确。
3.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D.经济区域化发展的结果
答案A
解析从图中看拥有世界人口24%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75%,而拥有世界人口76%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25%,这反映了贫富分化严重,其根源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不合理。
因经济全球化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长期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悬殊,故A项正确;B、C两项图中未体现,排除;D项不是根本原因。
4.观察下图,使非洲摆脱落后、贫困的根本途径应是( )
A.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加大对非洲援助的力度
D.改变非洲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20世纪初形成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是一种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正是这种旧秩序带来了非洲的落后和贫困。
因此,摆脱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废除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故B项正确.
5.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使世界各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②使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建立起来③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④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起来,故②不正确;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传入发展中国家,从而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故①③④正确。
故C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
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
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材料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三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三中邓小平就当今世界局势着重阐述了哪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1)因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宗教、民族、领土矛盾的激化等。
(2)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
关系: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材料二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第(2)问,两大问题从材料三中归纳;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7.全球化是“馅饼”,还是“陷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从太空中看贫富差距》
说明:上图灯火通明的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与漆黑的非洲、亚洲等不发达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在全球化过程中,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了。
材料二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材料三
(1)根据材料二所言,你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为什么?
(2)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是世贸组织会议中常见的一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3)有人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陷阱”.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不是。
理由: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染转移事件。
在全球化过程中,在环境问题引起国内关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看待:反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但从根本上看,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
人们应当更理智地对待全球化,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看法:经济全球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应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服务;与此同时,也要当心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途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谨慎应对也有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不难得出正确的判断。
第(2)(3)问,回答时一定要客观,既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要看到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