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 心理学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心理学试题第一章题目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第一章题目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第一章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生理结构答案:C2. 心理学的三大分支是什么?A. 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D. 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5.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心理分析理论D. 相对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心理学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________。

答案:控制7.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和________。

答案:行为8.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________研究。

答案:定量9.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________实验。

答案:自然10.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________心理学。

答案: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焦点和方法,共同构成了心理学的广泛研究范畴。

12. 描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实验法强调控制变量和因果关系的确定;观察法强调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记录;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大量数据;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个别案例。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常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1—6章(习题资料)

心理学1—6章(习题资料)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9.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土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8.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19. 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20.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21. 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22. 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23. 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4.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25. 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

26.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27. 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28.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29. 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30.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31.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32.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心理学与现代生活 暑期作业题目.

心理学与现代生活 暑期作业题目.

心理學與現代生活暑期作業題目
<第一次作業>
閱讀教科書第一章到第四章內容,思索「想想看」的問題,做完「練習活動」,收聽配合各章的教學節目內容後,請統整對這些內容的所學心得,以及探索、思考與反省的結果,回答以下的題目:
一、讀完第一、二章以及相關教材後,你對自己的了解是什
麼?(20%) 您要如何認清自己的真相?(10%)
二、讀完第三章以及相關的教材後,你要如何應用所學來幫
助自己成長、實現和超越?(20%) 你要如何活出真正的自己?(15%)
三、讀完第四章以及相關的教材後,你要如何做到自我管理
和自我更新?(20%) 你要如何實踐自我改善的生活?
(15%)
<第二次作業>
閱讀教科書第五章到第八章內容,思索「想想看」的問題,做完「練習活動」,收聽配合各章的教學節目內容後,請統整對這些內容的所學心得,以及探索、思考與反省的結果,回答以下的題目:
一、讀完第五章以及相關的教材後,你要如何創造真愛的關
係?(15%) 你要如何建立美滿的婚姻或健康的家庭?
(15%)
二、讀完第六章以及相關的教材後,你要如何過著健康平衡
的生活?(15%) 你要如何在工作中成長?(15%)
三、你要如何應用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所學心得,來面對生活
的壓力、生命中的低潮、困難或危機?(25%) 你要如何幫助其他有類似問題的親友,或是有心理疾病的親友?
(15%)。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习题附参考答案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判断正误()“一个成熟的体操运动员,按照训练要求热身运动,做了一系列前空翻动作。

”该项活动中表现了运动员的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性和普遍性。

()个性心理不受心理过程的制约和影响。

二、单项选择1.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心理活动的规律,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任意歪曲和杜撰结果。

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2.某咨询师在分析一个极具叛逆倾向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既考虑到父母的性格、出生环境、生活环境、家教方式,又考虑到该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

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当年华生为了研究儿童的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小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使这个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东西都产生了畏惧心理。

该实验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4.“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

”该说法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5.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

这种研究方法叫()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6.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了解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活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7.被誉为心理学之父的是()A弗洛伊德B冯特C杜威D皮亚杰8.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32年B1920年C1897年D1879年9.关于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无法界定三、问答题1.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

4.简述实施心理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判断正误×××二、单项选择1-5ABDCD 6-9ABDC三、问答题1.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说明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二)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学改革(四)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2.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精选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精选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次作业1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71能保持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和求职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5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11 1积极优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2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举办相关讲座。

3设立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

4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相互促进、功能互补的效果。

5鼓励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12 1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保证身体健康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

3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个性和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

4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

5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4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哪些作用?271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

2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

3有助于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4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5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29 1自我认知的广大和深度大大提高。

2自我认知更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6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有哪些?38 1正确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3积极有效地控制自我。

4积极地提升、完善自我。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题目:你上大学后感觉最大的压力是什么?你怎么应付?在满怀期待地进入大学之后,不知不觉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光了。

在此期间,我经历了军训、社团的面试、班委的竞选、大活动的策划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纵然每一件事的压力都不小,但是让我觉得压力最大的就是我们学院其中一个品牌活动的策划。

心理学第一章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活动D. 心理状态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什么?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主义D.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系统理论答案:B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二、填空题4. 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5.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三、简答题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深入理解心理现象,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四、论述题7. 论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职场中,管理者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善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团队合作;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结束语:心理学是一门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试题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 C、1798 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 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 B、因变量 C、人脑 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第一章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D5.C6.B7.B8.C9.A 10.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E3.ABCDE4.ACE5.ABD6.ABCDE7.ABCDE8.ABCD9.ABDE 10.AB三、填空题1.实验室实验法2.哲学心理学时期3.个案法4.调查法5.人格心理特征6.广博的知识积累7.宣泄技术8.心理现象9.意志10.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画图说明心理现象。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情绪情感过程心理过程意志活动现象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

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试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二)测验法测试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三)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过程B. 心理状态C. 心理特征D.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A.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意识、无意识、前意识D. 意识、潜意识、意识流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卡尔·罗杰斯C. 利昂·费斯汀格D. 亚伯拉罕·马斯洛5. 以下哪项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情绪宣泄D. 情绪转移6.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A. 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B. 个体对自己外貌的满意度C. 个体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估D. 个体对自己智力水平的判断7.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的类型?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进行D. 随机发生9.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A.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B. 通过模仿他人行为来学习C. 通过内化社会规范来学习D. 通过自我反省来学习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A. 情绪稳定B. 人际关系和谐C. 过度焦虑D. 自我接纳答案:1-5 D C C C D 6-10 A D A A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遵循快乐原则,寻求即时满足;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超我是道德原则的代表,内化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自我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心理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心理活动C. 心理过程D. 心理特征答案:A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了哪个结构的重要性?A. 意识B. 潜意识C. 无意识D. 前意识答案:C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动机C. 认知过程D. 社会行为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物理心理学答案:D二、填空题6.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行为主义、_______和人本主义。

答案:认知主义7.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包括知觉、学习、记忆和_______。

答案:动机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9.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_______。

答案:自我认同10.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个体、_______和保密性。

答案:公正性三、简答题1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人格以及心理障碍等。

12. 描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如实验法强调控制变量,观察法强调自然状态下的记录,调查法则侧重于广泛收集数据。

四、论述题13.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强调无意识心理过程的作用。

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以及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早期经验的影响,未解决的冲突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问题。

结束语: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2023《心理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2023《心理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心理学作业1(第1~第3章)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个体心理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人格、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认知答: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3.观察法答: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4.实验法答: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答: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的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知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答: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答: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答:如果说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的话,那么知觉就是对这些刺激的进一步加工。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头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答:心理学物理家将那些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答:用公式表达是:K=ΔI/I(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为称韦伯率);简单讲,当物理刺激超过一定强度后,人的感觉会越来越麻木。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流派一、判断题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答案:错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其中一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答案:对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二、填空题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过程和()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答案:兴奋抑制心理现象也叫___,它包括___和___。

答案: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德国心理学家___在___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答案:冯特、1879年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心理学导论测试题:1. 什么是心理学的定义?2. 列举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3. 解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

4. 简述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5. 什么是实证研究方法?答案:1. 心理学可以被定义为科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2.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3. 自然科学在心理学中主要负责研究关于神经、生物和遗传等方面的影响,而社会科学则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 实证研究方法是使用可观察的证据,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和支持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测试题:1. 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3.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4. 简要描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

5. 列举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它们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2.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当神经兴奋到达细胞体时,会引发电脉冲沿着轴突传递,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3.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系统的可调整性和适应性。

它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

4.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处理和整合信息。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和感觉器官。

5. 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神经成像技术(如fMRI、PET)、神经电生理学(如脑电图)、实验控制和观察行为等。

第三章:感知与知觉1. 解释感知和知觉的区别。

2. 列举并解释五种基本感觉。

3. 简述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力。

4. 解释知觉组织和感知常见误差。

5. 什么是深度知觉和运动知觉?答案:1. 感知是指通过感官获得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对这些感官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心理学作业一填空题1

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心理学作业一填空题1

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心理学作业(一)(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早在2400 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 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属于个性倾向性。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7.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8. 7--10 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分钟。

19.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1. 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3. 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4.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心理学叫做错觉。

二、选择题1.D2.C3.C4.AC5.B6.C7.A8.B9.A 10.ABD11.B 12.A三、判断题1.对2.对3.错 4错 5. 错 6. 错 7.错8.对 9.错 10.错 11.错 12.对四、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大学心理学第一课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第一课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第一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心理过程C.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D. 仅生理过程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化学工程4.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哪个方法强调观察和实验?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历史研究5.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B. 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C. 人际关系D. 行为的生理基础6.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7. 心理学研究中,哪个术语指的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内在反应?A. 感知B. 认知C. 情绪D. 行为8. 以下哪个概念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9. 心理学中的“自我”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生理特征B. 个体的意识和潜意识C. 个体的社会角色D. 个体的道德标准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工具?A. 智力测试B. 人格问卷C. 血压计D. 焦虑量表答案:1. C2. C3. D4. B5. B6. D7. B8. D9. B 10. 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行为以及这些过程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12. 描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包括压抑、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等技术来探索无意识内容。

1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心理测量是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和量表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能力。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

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3. 发展心理学4.普通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6.教育心理学、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和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

4.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种活动叫做。

5.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和。

6.人们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个性。

7.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

8.和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9.现代科学表明: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10.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的能动的反映。

11.“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依存性。

12.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13.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及其关系。

1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

15.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16.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

17.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18.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19._____ 年,我国现代心理学先驱______ 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开始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测验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标题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含〔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根底上形成和开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底子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开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根底,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底子道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测验考试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发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底子理论和不同进化程度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测验考试心理学E、开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表达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测验考试法的长处是〔A〕A、减少酬报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酬报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酬报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酬报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道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心理学测验考试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阐发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阐发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识表记标帜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含〔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含〔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以部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测验考试心理学6、以部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打点心理学E、消操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根底F、心理的发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不雅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底子道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底子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需对峙的底子原那么是〔A,B,C,D〕、A、客不雅观性道理B、系统性道理C、开展性道理D、教育性道理E、协同性道理12、不雅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不雅观察法与非参与不雅观察法B、现场不雅观察与情景不雅观察C、持久不雅观察与短期不雅观察D、情景不雅观察与控制不雅观察E、全面不雅观察与重点不雅观察13、不雅观察法要有效,就要出格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不雅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把持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测验考试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不雅观世界15、测验考试法可分为〔A,D〕A、测验考试室测验考试法B、情景测验考试法C、参与测验考试法D、自然测验考试法16、在测验考试室测验考试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测验考试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测验考试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响17、查询拜访法可分为〔B,C,D,E〕、A、一般查询拜访法和特殊查询拜访法B、一般查询拜访法和专题查询拜访法C、事实特征查询拜访和征询定见查询拜访D、布局式查询拜访和非布局式查询拜访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查询拜访法等18、查询拜访法的错误谬误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查询拜访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答复C、封闭式的问题损掉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含〔A,B,D〕A、测验考试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措置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开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开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确实立B、测验考试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道理〉〉D、成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含〔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研究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这一章节的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巩固并应用所学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希望它们能够提升你对心理学的理解。

第一题:请简要概述以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心理测量第二题:什么是双盲实验?它的作用是什么?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

第三题:请解释下列心理学术语的含义:- 潜意识- 超越性自我- 条件反射- 自概念第四题:什么是社会认知?列举三个社会认知的例子。

第五题:请解释以下心理学领域的概念:- 动机与情绪- 人格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六题:什么是精神分析学派?它的关注点是什么?请列举一个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第七题: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的核心理论是什么?请列举一个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

第八题:请阐述以下几个着名的实验和研究:- 斯坦福监狱实验- 纳粹战犯审判后的心理状况研究- 雅各布生理学研究第九题: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请列举三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十题:简要说明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列举三个促进心理健康的建议。

这些练习题涉及了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和概念。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复习并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鼓励读者将问题视为思考的契机,从而构建自己对心理学的深入理解。

祝你顺利完成习题,加深对心理学的探索!。

心理学第一章习题集

心理学第一章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实验法5、调查法二、填空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3、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等。

4、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

5、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三、判断1、感觉是个体对事物总体的反映。

()2、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统一体。

()3、个性心理就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与人之间在意识倾向性和稳定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4、个性心理受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

()5、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对自变量缺乏控制。

()四、简答题1、简述实验法的优缺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情感过程是指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采取的想方法、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克服一定困难、坚决到达目的的心理过程。

4、实验法是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活动。

5、调查法是指以提问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填空题1、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2、能力、气质、性格3、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4、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应用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三、判断题1、×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3. 发展心理学4. 普通心理学5. 社会心理学6. 教育心理学二、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和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

4.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种活动叫做。

5.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和。

6.人们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个性。

7.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

8. 和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9.现代科学表明: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10.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的能动的反映。

11.“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依存性。

12.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13.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及其关系。

1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

15.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16.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

17.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18. 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19.年,我国现代心理学先驱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开始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3.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4.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5.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6.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7.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8.主张人的所有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9.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A.个性倾向性B.心理状态C.心理过程D.心理特征10.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B.心理状态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11.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12.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1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14.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15.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16.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A.人的意识性B.人的主观性C.物质性D.客观性1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18.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

A.意志行动B.意识活动C.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D.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19.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内容,称之为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0.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四、辨析题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2.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3.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6.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7.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8.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9.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0.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12.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3.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4.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15.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五、简答题1.心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2.心理学的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3.心理学的分析水平主要有哪些?4.简述心理学的发展?5.简述主要心理学流派或观点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取向?6. 心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线索?7.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内容?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作为认识对象的心理现象,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次: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心理现象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

2.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发映,人的心理是人的社会化活动的结果。

3.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适应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服务、社会控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4. 普通心理学: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通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人的种种社会行为的内因外因、个体社会化的历程与条件,而且具体探索个体社会心理和群体社会心理的形成、两者相互制约的规律,还探索团体特征与工作的效率之间的关系,领导心理品质与领导艺术等。

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从理论上阐明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与普遍规律,具体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规律,以及探索有效教育对教育者角色、心理品质、组织领导领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填空1.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4.意志行为5.心理倾向心理特点;6.气质能力性格;7.心理状态;8.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9.脑人脑;10.客观现实;11.生存环境;12. 冯特;13. 刺激—反应;14. 认知过程15. 弗洛伊德;16.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17.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18.1879 冯特;19.1917 陈大齐三、选择题1—5 CBCDD;6—10 BACBA;11—15 AACCB;16——20 BCACD四、辨析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五、简答题1.心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由于心理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类实践领域的广阔性以及研究、应用方法的多样性,科学心理学在短短100多年历史中,发展成为拥有300来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家族。

这些分支已经渗透到人类实践活动几乎所有方面,没有哪一门学科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没有哪一门学科比心理学更能影响文明的深层结构,以至影响人们对文明的感受与生活质量。

因此,心理学已经成为全球高等学校中一门学生必修的知识与素质课程,成为一个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的钥匙。

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

据此,我们可以给心理学下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所谓心理学,即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作为认识对象的心理现象,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次: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心理现象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

(2)心理学研究的目的:①理论目的是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系统探索,不断完善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使自身不断成熟。

②心理学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揭示,帮助人们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向题,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3)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是对人类心理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控制。

①描述:描述发生的事情是心理学的最基本任务,作为科学,心理学力求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研究程序与技术,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忠实、完整地描述人的心理、行为事件,为人类提供关于自身精神活动的正确知识;②解释:通过忠实描述的事实,心理学家归纳出心理活动的规律,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心理行为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连带关系进行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心理社会行为背后的机理,提高人们认识的准确性与行为的自觉性;③预测:在把握心理行为规律、理解心理行为机理的前提下,人们希望能够预测自己、他人与社会群体的行为趋向,以便决定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如何正确行动;④控制:有效预见当前心理行为的必然因果联系,是进行心理行为控制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