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线]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线]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
过程,要将课改精神落实到位,必须紧紧依靠教师,而老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依托于校本培训。

作为学校教科主任,在学习反思过程中,我明确认识到:校本培训,要以教学方针和学校的特色开展需求为中心,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开
展和学校的特色化开展。

校本培训具有以下三个根本特征:1.立足于工作岗位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2.针对性是校本培训的生命;3.校本培训是教师开
展与学校开展的统一。

本着效劳科研,效劳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思想,我园的校本培训确立了“牢牢抓住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整合策略之研究》”这一主线,从园内培训、外出学习、自主学习、专题研讨和资料管理这五个途径着手,注重“研训结合”,开展系列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效能,从而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和学校办园水平。

现从五方面进行阐述。

将园内集中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阵地
教师扎实的信息技术教学素养,无疑是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和有效教学的效能、深度及成败与否的重要基石。

在我园校本培训中,有效凸显了信息技术这一特质,因此其操作的专业指向性,是我们区别
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特征。

当然,这对于我园的校本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原那么。

1.先进性原那么
电脑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系统运用的软件先进与否,直接关系
到实施效能。

因此,我们对一些教学常用软件最新升级版的运用方法,
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从word到excel,从ppt到flash,近来,我们更是引入了更具互动性、实用性的白板技术组织培训。

同时,进一步引进了个性化思路,着手开展了个人博客、班级主页制作等培训,
为老师们的个人空间展示和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实用性原那么
当下,信息技术运用软件可谓包罗万象。

但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我们以实用、便捷等标准,对各类软件和可利用资源进行筛选,邀请
技术人员和有信息技术特长的教师组织培训。

先后开展了课件制
作、处理时所常用的Photoshop的图片处理、Powerpoint的流程穿插、方正奥思的路径动画处理、Flash的遮罩、移动、渐变等技术
培训。

3.系统性原那么
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而对于某一教学技能的
掌握,也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演练的过程。

对于每一技术培训和理念灌输,我都均遵循简易――演练――复杂――演练――局部运用――综合运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培训环环紧扣、有序又有效。

4.多样性原那么
我们不拘泥于单一的讲座式培训,而是尽量拓展培训手段的多元化途径,以期在生动、活泼的现场中实现效绩的最大化。

在近年来的校本培训中,我园分别以园、教科室、课题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师
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领域课程学习及业务研讨,每月定期开展“每月一议”活动,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讨论,寻求实施的更优化。

同时,还开展了“我的困惑与思考谈话沙龙”、“信息技术整合课现场案例评析”、“优秀网站实荐”、“优秀网络现场推荐会”等新颖
的形式,引导教师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在理论、实践等不同层面获得提高。

将外出学习培训后的再学习作为校本培训的突破点
走出去,方能高瞻远瞩、方能突破创新。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尤为重视横向的交流学习。

以国内名校、名师为目标,逐步加大外出学习选派力度,每学期均有大批教师前往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参加培训研讨活动。

当然,走出去只是一个开端,在走出去后,我们要求教师进行园内再学习。

即每一外出学习老师,在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不作机械式的传达,而是要融入自身的思辨,系统地材料,然后在教科研活动中向全体教师作一宣传介绍。

同时,针对外出学习所产生的一个命题或思维的火花,以“沙龙”形式进行漫谈、评议。

这一培训方式,大大激活了教师作为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元素,使外出老师本人和广阔的教师在一种学习、扬弃、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质的提升。

将自主学习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生长点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生命体,具有个性化特征,每一人的学习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同时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能和自身的成长。

在集中培训的同时,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培训。

利用校园网,架起自主学习培训的平台,鼓励教师灵活、合理安排空余时间,进行个性化的再学习。

1.网络学习
我们积极倡导利用因特网这种足不出户便能跨越时空地理限制、汲取百家精华的学习方式,在园内资源库中开辟“优秀论文鉴赏”专栏,老师们定期在上推荐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优秀论文并书写心
得。

同时,将鼓励(与奖金考核挂钩)与定量(即每月一篇)要求相结合,积极倡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并利用在线论坛、个人主页等平台畅所欲言、海纳百川。

利用网络进行学习逐渐成为了我园教师们日
常的自主行为。

2.专栏学习
我们在局域网的资源库内建立了有关信息技术的专栏学习文件夹,课题组成员将检索到的几十余篇相关报告、论文归入其中,供教
师们进行自主学习。

这防止了以往统一读颂倾听的被动局面,学习者可灵活选择,乐在其中。

同时,利用园内资源库中开辟的“优秀论文
鉴赏”专栏,要求教师定期在内推荐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秀论文并书写心得。

防止以往统一读颂倾听的被动局面,学习者可灵活选择,乐在其中。

将专题研讨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练兵场
如果说学习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那比赛、研讨活动那么是理念如何与行为进行融合的有效研究阵地。

我们注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研讨活动。

如针对研讨课,我们首先围绕“有机整合策略”,结合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特性,建立了“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教育评价体系。

以这一体系为蓝本后,教师们的教科研活动便更有了针对性和指导性。

大家亦能更为科学地设计方案、进行
观摩、撰写反思、展开自评互评课题组评等系列活动。

同时,协以征文、案例等多种评比,促使研究在反思提炼的根底上深化,走好五大
领域六学科的各有侧重点的整合探究之路。

结合课题研究,我园每学期均开展多项常规化校本研讨活动,并随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修
改、提出更为科学的要求。

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题研讨活动中,包括教科研实践课、说课、研讨、评比等环节,往往历时数月,实践课内容从自主选题――子课题展示――统一命题,不断提升难度;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中,我们的评价要求从数量――美观――技术含量――互动实用――策略表达,逐层递进,表达了我园老师对于课件效劳于活动的理解的一个思辨过程。

将培训资料管理作为校本培训的依托点
资料建设在校本培训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管理部门对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资料管理的过程也是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梳理过程。

通过对积累的资料进行、加工,使成效进行重组、资源再开发,从而推动了校本培训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

为保证校本培训高效、有序、科学、优化,我注重过程的落实,注重资料的积累。

近年来,围绕课题研究所开展的校本培训,积累了大量资料,包括子课题教学评价表、教学案例评析、课题论文、课题随笔、阶段性总结、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优秀案例、自评互评表、观摩记录、库(包括教学课件等)等文本、电子资料。

这些资料表达了我园校本培训的真实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清晰展现了培训的每一步印迹,也为教师专业化开展、学校特色成果的显现打好了坚实的根底。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