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政治与社会热点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链接
(一)与经济常识结合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 战,在中国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 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外资 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 平,同时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 挑战,我们要克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坚持抵制国外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等的侵 蚀。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3.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 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人类面临的一系列 共同问题要求国家间进行相互合作, 实现全人类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的统一,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中日 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需要更完整的资年4月,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第一次提出了“推动不同 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 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胡锦涛出访俄罗斯 时,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 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 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 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 讲话中指出,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 同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 荣。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6.2006年,中印在两千多年 交往史上第一次举办“中印友好 年”活动,涉及文化、政治、经 贸、科技和国防等领域的50余个 项目,中印恢复了两国中断44年 的边境贸易,大促进了中印双边 关系的发展。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3.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 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发表联合声明, 宣布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两国对话的焦点将集中在中国实行浮动 汇率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市 场准入等方面。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5.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当 前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中日关系有 分歧也有合作,但合作是主流。 6.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扩展、向前推移。和谐世界是中国和 谐社会理念从国内政治向国际政治的 延伸,是对话中求安全、合作中谋发 展共赢思路的深化。
2.建立和谐世界的辩证法依据。矛 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 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世界各国存 在着不同的利益,具有多样性,这说明 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谐世界应是共同 安全、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的,这 说明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或者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
2007年高考政治
与社会热点分析
诸暨二中 张高中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一、坚持和平发展合作, 推进建设和谐世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 学习目标:
国际关系的变化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 容之一,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 了解当前的国家关系新变化和我国在外 交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掌握当前的国际 形势,特别是朝核问题、中日关系、中 美关系、中非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等, 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知识分析 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理解我国处 理国际关系的宗旨和原则。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二)与哲学常识结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有反作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基于当 今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 握而提出的,同时对如何发展我国对 外关系起到指导作用,必将推动世界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4.2006年11月4日至5日,中非合 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 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等两个政治文件,中非友好之所以能 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 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 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等、相互 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中国政 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中非 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 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 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必要条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 去”相结合。 3.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 只有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拓宽发展空 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 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 势,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 背景材料:
1.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一次地 下核试验,国际社会哗然,联合国通过 对朝制裁决议,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斡旋。 2.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新任 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开启 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希望之窗,标志着中 日政治关系僵局初步打开,将对中日两 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 域的交流和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4.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经济 安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5.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①可 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②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 济效益。③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先进的科 技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④接受国际 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企业不 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 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