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体会
五味消毒饮出自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一书,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
此方原是外科临床的常用方,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疗效,主治疮疡疔毒、红肿热痛等症有良好效果。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该方加减治疗其他各科因热毒而引起的病变也收效甚佳。
现举验案3则报道如下。
1 痛风性关节炎
张某,男,57岁,2010年l0月16日初诊。
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5天。
既往有痛风病史3年。
前1天饮酒后当夜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
检查见:跛行步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皮肤黯红肿胀,皮温高,压痛明显,舌苔黄腻,脉弦。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523μmol/L。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湿热痹。
治以清热除湿,活血止痛。
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2 g,野菊花18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30 g,忍冬藤30 g,广金钱草30g,防己10 g,车前草15 g,丹皮12 g,延胡索15 g,苍术15 g,黄柏10 g,土茯苓3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200mL。
服5剂后,关节红肿热痛症状缓解,舌苔变薄。
原方去防己后,继服7剂,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复查血尿酸正常。
体会: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痛风性关节炎多因湿热毒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重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以突出清热解毒的作用,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银花藤通络止痛,引药达其病所;金钱草、土茯苓除湿解毒消肿;车前草、防己清利湿热,给热邪以出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延胡索活血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都有明显的消炎作用;防己、丹皮有明显的镇痛、解热作用;延胡索有镇痛之功。
动物实验表明:金钱草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
水平。
2 急性肾盂肾炎
金某某,女,36岁,已婚。
工人。
2010年9月25日初诊。
3天前因劳累出汗后洗澡,次日觉腰痛,且逐渐加重,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短赤,大便干结,口燥咽干;体温:39.3℃,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血常规:白细胞12.1×109/L,中性77%。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中医诊断:热淋(热毒蕴结于下,膀胱气化不利)。
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水通淋。
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野菊花、天葵子、泽泻、生甘草各10 g,银花、紫花地丁、瞿麦、滑石各20 g,蒲公英30 g。
5剂后热退,腰痛减轻,尿频、急、痛、灼热缓解,仅见腰部不适,小便短赤,口干,复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原方加白茅根30 g,续服7剂痊愈,随访2个月未复发。
体会:急慢性肾盂肾炎以尿频、尿急、尿痛或伴有寒战高热、腰痛为主症,可归属中医学“淋证”、“腰痛”等范畴。
《丹溪心法》日:“淋有五,皆属乎热。
”故笔者认为淋证的主要病因是热毒蕴结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因而以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为主,且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泻下焦湿热,与紫花地丁配伍善除下焦之火,辅以瞿麦、滑石、白茅根等利水通淋,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作用。
药中病机,故取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