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常用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你都会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个常用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你都会吗?
点评
先不说途中气管插管固定中专业上的是与非,单是从直觉感观上来看,隔着屏幕,即使是个医疗界的外人,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患者被这样的管道与敷贴固定与束缚的难受。
图片中的气管插管固定不仅不专业,患者难受不说,就是旁人看着也说不过去。
案例分析
1.固定不牢固,易造成脱管
图中所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很显然是不规范的。
气管插管固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妥善固定管道,确保患者气道通畅,但这种固定方式,显然是不牢固的,极易造成气管插管脱管。
2.有造成皮损并发症的可能
敷贴粘贴固定在皮肤上,靠皮肤的张力固定气管插管,显然是不妥当的。
粘贴的时间长了,有可能出现皮肤损伤的并发症问题。
3.易造成患者牙齿损伤
该导管的固定没有应用牙垫,插管若移动,则易造成患者牙齿损伤。
4.易造成压力性损伤
看这个导管固定的位置,以及导管与呼吸及管路的角度,有可能造成呼吸道内压伤的可能。
再来看论坛网友的讨论:
@路飞变身:气管插管易脱出,无寸带,胶布固定不规范。
@小王子:没有牙垫,无论患者有没有牙齿,这样都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气管插管的固定不牢固,我们医院用的都是双侧固定,用3m 胶布,使管路在门齿中线处,既不接触上唇也不接触下唇,避免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形成。
破解之策
气管插管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患者开放气道救治方法,固定方法有多种,固定的目的即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避免护理并发症。
1.胶布四头固定法
胶布固定方法是传统的,也是临床最常见的气管插管固定方式。
固定方法取材容易,固定也算牢靠。
操作者插管成功后,可让助手准备两条长布胶布,当然了,人力紧缺者,可提前自己备好。
需要两条胶布分别绕过气管插管,其四头固定在患者两侧面颊。
气管插管位于口腔正中位,气管插管旁置一个牙垫(也可用5 ml 注射器空筒代替,去除乳头,抽去活塞),用两条长胶布十字交叉固定在气管插管恰当的门齿距离刻度处,即可。
2.牙垫寸带固定法
需二人合作,其中一人用手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维持其在合适位置和深度。
另一人用1 根宽1.5 cm,长约80 cm 的寸带,长端50 cm,短端30 cm,取其分界点采用双套结把导管与牙垫固定在一起,寸带长端绕过颈后方在颈侧与短端打死结,固定牢靠。
3.改良寸带牙垫固定法
寸带用纱布包裹,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形成宽2.5~5 cm 的宽寸带,根据患者颈围,确定寸带实际长度,一般需 120~130 cm。
改良后寸带一条,牙垫一个,3M 胶布 2 条(每条约 30 cm)。
病人插管后,一名护士用手固定好气管导管,另一名护士检查并清洁口腔及脸颊部。
气管插管置口腔正中位,牙垫放于上下臼齿之间,用3M 胶贴固定,缠绕固定气管导管与牙垫,胶布固定于两侧面颊,最后把改良后的白色寸带绕颈后打结固定。
这种改良后的寸带,患者使用时更加结实与舒适。
3.气管插管固定器
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引进气管插管固定器,这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可适用于不同脸型的患者,方便操作者固定带松紧度的调节。
而且可以避免因患者躁动、拽拉、舌头推顶,而导致气管插管移位、固定器发生脱落或滑脱,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固定气管插管有何注意事项?
1.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要具有调节功能,与气管插管的紧固性好,可有效地防止气管插管的松动、移位,实用性良好,便于临床操作的目的。
2.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使用,要便于护理人员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溃疡及异味的产生。
3.选择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使用,要有效预防护理并发症,减少出现皮肤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4.固定的目的,要让患者和家属更易接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5.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使用,还要注意提高护士对气管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舒适性,从而有益于提高气管导管固定的安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