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期应采用更加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时期应采用更加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 危机时期应采用更加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唐钧因为世界金融、经济危 机的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遭遇寒冬。

近几个月来,因企业关闭、裁员和减薪,被迫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越来 越多。

据人保部披露截至 11 月底,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 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十大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数总计有 485 万人。

针对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中央政府很快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为拉动内需打出了 4 万亿投资,激发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的投资积 极性。

譬如, 据媒体报道, 2009 年铁道部 6000 亿元的投资, 就可以创造 600 万个岗位。

2008 年 12 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城乡基础设施 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 从贷款发放、 税费减免、 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这些 针对失业返乡农民工提出的应对措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于上述政策措施,国内外都有专家将其与 70 多年前美国经济大萧 条时的罗斯福新政相比。

当年,罗斯福曾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尤其是青 年,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等工作,为失业的非 熟练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据统计, 先后雇佣的失业人员达 2000 多万, 约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

但是,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期和全球化时期,应对失业问题的方式 也在与时俱进。

20 世纪 80 年代,对于因产业结构调整而造成的大量失业,瑞典首先 提出了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对没有专项技术而发生就业困难的失业者进行培训,针对劳动力市场 上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要使接受培训者掌握某种技术技能以突破就业瓶 颈,帮助他们转向符合市场需要的扩张中的企业,最终与产业结构转型的 大环境相适应。

近年来,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登上了既鼓励受雇就业,也鼓励 自主创业的新阶段。

在国外,企业孵化器是指一种在中小企业的创业阶段为他们提供各方 面援助的非营利机构。

这类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帮助他们建立经营管理制度 和财务制度、会计账目,帮助他们开拓市场,等等。

这种帮助是有期限的,期满之后,小企业就应该搬出去独立经营。

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总是说缺乏技术工人,创业者的成功率也较


低。

然而,与市场相适应的职业培训却始终处于不冷不热的境地。

如果不是着意去培养,这种状况就永远不会改善。

因此建议能否在经济不景气的这段时期,由政府专门斥资来培养青年 技术工人,也包括一部分青年创业者。

经过二、三年的培训,在经济环境转暖时,中国工人的底蕴就能与前 大不相同。

譬如, 政府斥资 100—200 个亿, 培训 50—100 万青年技术工人和创业 者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

资金可以从 2007 年年末累计结存将近 1000 个亿的失业保险基金中借 出。

参加培训者所需的资金一律都用借贷的办法,每人可贷款 2 万元,用 于交学费和作生活费用 2—3 年。

贷款在其参加工作且工资达到一定水准后,譬如达到 1500 元时,开 始偿还。

采用 10 年或 20 年分期偿还的办法,加上利息譬如总计 4000 元,每 月还贷大约 100—200 元。

如果就不了业或工资达不了标,就可以不还贷款。

另外,这还可以给一些企业中技术高超但体力渐弱的老工人找到新的 工作岗位——当实习指导员或曰师傅,甚至可以趁现在经济不景气用较低 的工资聘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当外教。

这样做,可以使中国的职业培训市场真正得到发展。




如果说,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的办法可以解决失业人员当期的就业问 题,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则是重视提高和放眼未来。

如果两种措施并用,相信对渡过当前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以及在经 济景气后中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美好愿景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