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上学期复习(全)

数学练习题姓名:学号:1、小红跳绳112下用了1(),跑50米用了9()。
2、计量很短胡的时间,常用(),()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走1大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所以1分=()秒。
3、一秒有多长?如:( )()4、电子表上显示06:25:56表示()5、()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6、2时=()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个60分。
也就是()分。
3分=()秒,想:1分是60秒,3分是()个60秒。
也就是()秒。
1分40秒=()秒,想:()7、小明7:30从家出发,7:45到学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
8、公用电话亭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开门,晚上8:00关门。
现在是8:40,小明要等()才能开门。
9、读《登鹳雀楼》一诗用的时间()1分钟,做一套广播体操的时间()1分钟。
(填大于或小于)10、我们大约每天睡9(),刷牙大约用3(),系红领巾大约用15(),用电饭煲蒸米饭大约用25(),打开电视用1(),唱一首歌用3()。
11、9分〇90秒、4时〇24分、1分15秒〇65秒、3时〇200分、140秒〇2分、1时30分〇90分、3分30秒〇330秒、6时〇360分、60秒〇6分12、运动后人的心跳和呼吸比运动前要()。
13、14、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实际()到达。
15、小红应该10:00到公园,结果她提前了15分钟就到了,小红()到的公园。
16、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宽大约是(),厚大约是()。
17、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例如:()大约是1毫米,()大约是1毫米。
在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毫米。
18、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1分米=()厘米,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题(一)(1)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周长是20厘米。
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2)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周长是2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3)正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李师傅用篱笆靠墙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鸡圈,篱笆的全长可能是多少?哪一种篱笆最短?(5)用6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6)有一个长是20分米,宽是16分米的长方形复合板从它的四个角挖去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8)红色金鱼有26条,黑色金鱼有9条,红金鱼和黑金鱼一共多少条?花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的2倍,花金鱼多少条?(9)一篇文章有800多个字,李叔叔每分钟打90-100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10)小军每分钟走72米,6分钟走到学校,小丽每分钟走68米,8分钟走到学校,谁家离学校近一些?(11)小英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还剩20页没看,小英已经看了多少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58= 5×364= 284×3= 8×547= 420×9= 360×5= 250×4= 170×8=(13)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这一年有多少天?(14)张大爷在大棚里种植新品种西瓜,六月份收获235个,七月份收获的个数是六月份的3倍,七月份收获多少个?两个月一共收获多少个?(15)小欣家离学校850米,一天早晨,她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教学书,于是她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上,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多少米?(16)小明一家三口乘火车去旅游,每张火车票216元,他们返回同时也乘火车,并且往返票价相同,他们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元?(17)每件上衣180元,每条裤子120元,妈妈带了800元,妈妈带的钱够买6条这样的裤子吗?如果上衣和裤子可以搭配成套,妈妈带的钱够买3套这样的衣服吗?(18)星期天,王老师带着65个小朋友去划船,每张船票8元,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19)395÷3= 190÷5= 904÷4= 78÷3= 350÷5=(19)小军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96页,没看的页数是已看的3倍,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没看的页数比已看的页数多多少页?(20)小华到商店里去买饮料,买了4瓶,付给营业员80元,找回8元,每瓶饮料多少元?(21)王师傅6天做了636个零件,李师傅4天做了408个相同的零件,谁每天做的零件个数多?(22)75的5倍是(),75是()的5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混合运算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观察物体1.看一看(1)(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3、观察物体可以从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等位置进行观察。
三、加与减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3.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4.里程表(1)(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5.里程表(2)(解决起点非o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知识点】连加:256+274+361=891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四、乘与除1.小数有多少课(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丰收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4.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知识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六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测量一、长度单位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一本小学生字典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文具盒②电视机③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53米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考点三、计算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总结锯的段数总比锯的次数多一】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的认识:认识0-1000的数,能读、写、比大小。
2. 数的组成:认识整数中的十位和个位,能正确写出一个数的十位和个位数字。
3. 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4. 加法的认识:认识加法符号“+”,理解加法是数的增加运算。
5. 加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掌握加法口诀表。
6. 减法的认识:认识减法符号“-”,理解减法是数的减少运算。
7. 减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掌握减法口诀表。
8. 数量的加减:通过加法和减法计算数量的变化。
9. 数字排列: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如升序、降序等。
10. 简单的长量和时间单位:认识厘米、米、千克、秒等基本的长量和时间单位。
11. 重量的比较:认识“重”、“轻”等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重量比较。
12. 剪影问题:能够通过剪影判断物体的形状。
13. 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14. 形状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15. 几何体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16. 几何体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几何体的大小和形状。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一天的24小时,能够根据时间进行简单的运算。
18.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等货币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三年级上数学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第1单元时、分、秒基础知识:1时=60分 1分=60秒1.在50米决赛时,小丽用了11秒,小玉比她快1秒,小玉用了()秒。
2. 把下表补充完整。
9.路边等距离地种植了一些树。
红红从第一颗树出发,用8秒钟跑到了第五棵树,照这样的速度,跑到第10棵树需要多少秒?10.明明家住5楼,他每上一层楼要用30秒,他回家爬楼共要花多长时间?11.聪聪下午上了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课间休息15分钟。
从开始上第一节课到下第三节课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12.第一节课:上午8:30——9:10第二节课:上午9:20——10:00从第一节课上课开始到第二节课结束一共用了多长时间?13.李琴5分钟能写45个字,她8分钟能写多少个字?巩固练习:一、填一填: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3、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9点整)、(3点整)。
5、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6、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7、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8、在()里填上“〉”“<”或”“=”9分()90秒 3时()100分5时()500分 150秒()2分9、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共6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第一单元混合计算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2.月:小月:4、6、9、11月平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4.公式:1时=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 30 分=半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2篇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的认识
- 数的读法;
- 数的比较;
- 数的顺序。
数的运算
- 加法运算:认识加法符号,加法的运算方法;
- 减法运算:认识减法符号,减法的运算方法。
数的应用
- 数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数的应用在研究中的例子。
形状和物体的认识
- 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 物体的名称和特点。
长度的认识
- 直线长度的测量;
- 弯曲线长度的测量。
重量的认识
- 重量的单位:千克和克;
- 重量的比较。
容量的认识
- 容量的单位:升和毫升;
- 容量的比较。
时间的认识
- 时间的单位:年、月、日、小时、分钟;-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时间。
三角形的认识
- 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
- 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例子。
两位数的认识
- 认识两位数;
- 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认识两位数中的十位和个位。
数的顺序
- 两位数的比较;
- 数的排序。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根据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要点

(1)电话卡的厚度约1毫米。 (2)我们一个手指甲的宽度约1厘米。 (3)沿200米跑道跑5圈或沿400米跑道跑两圈半的路 程 就是1千米。
(一)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吨、千克、克
第二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加法: 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位(点上进位点) 。 减法: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点上退位点) (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1)加法验算方法:①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②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 (2)减法验算方法:①差+减数=被减数 ②被减数-差=减数
第三单元 四边形
(一)由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 的平面图形,叫四边形。 有四条边,四个角。 四边形的特点:
(三)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容易变形。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长方形的特点: 正方形的特点: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五)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六)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48÷7 =6……6 6 ……商
……被除数 4 2 ……除数和商的积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6 ……余数 (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余数=0)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0)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余数=0) 商×除数=被除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 数的认识:复习和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理解数的组成。
2. 竖式计算: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3. 算理理解: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
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 进位加法:学习当两数相加,个位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的方法。
注意进位标记的使用和结果的正确书写。
2. 退位减法:学习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十位借一当十的方法。
理解借位后十位上数字的变化和个位上的减法计算。
3.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掌握当多位数相加或相减时,出现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情况,并能正确计算。
三、加减法估算1. 估算方法:学习如何对万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估算,通常是将加数或减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千数进行计算,以简化计算过程。
2. 估算应用:理解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估算购物总价、计算路程时间等。
四、加减法验算1. 加法验算:学习使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或者使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来验算加法是否正确。
2. 减法验算:学习使用差加上减数等于被减数的方法,或者使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是否正确。
五、解决问题1. 应用题:掌握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和纯文字的应用题。
2. 分析问题: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以上知识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0页)(学生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复习期末知识点串讲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知识点梳理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不看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而按乘法口诀表计算,再在算出的积的末尾添上0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估算时,通常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种方法误差较小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1)倍的认识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数量看作1份,另一个数量有几个这样的1份,用除法计算(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2)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6、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2、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3、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上几个0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小红家距离学校700米,早上从家去学校上学,走到一半时,发现忘带数学书,于是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上,小红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例2】小力与小红家都在双庆路上,小力家离学校400米,小红家离学校的距离是小力家离学校距离的3倍,他们两家最少相距多少米?最多相距多少米?【例3】一只蜗牛从一口枯井的底部向井口爬,白天向上爬111厘米,而夜间下滑40厘米第五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这口枯井有多深?【例4】一辆长途汽车能乘坐43名乘客,每天都在两个车站之间往返3趟如果每趟都坐满,一天共运送乘客多少名?【例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估一估406×8 2×272 594×5 38×5 42×6 312×72100 3200 240 200 3000 600【例7】小红家和小华家都在学校的西面,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小华家到学校的2倍多40米(如图).(1)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2)小红家到学校比小华家到学校远多少米?【例8】芳芳在计算一个两位数乘9时,把9看做6,结果比正确答案少240,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例9】小华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25页,还剩4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例10】一辆卡车运一批水泥到工地,已经运了6次,每次运150袋,还有300袋没有运完这批水泥一共有多少袋?第二单元:千克和克一、知识点梳理1、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6.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用字母表示: 1kg=1000g 1000g=1kg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一桶油连桶共重2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15千克,这桶油原来油有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例2】甲、乙两个仓库存有同样多的货物,甲仓运出30千克,乙仓运进50千克,这时乙仓库运出多少千克的货物给甲仓库,才能使两个仓库里的货物同样多?【例3】育红小学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共480本,买来的科技书是文艺书的5倍学校图书馆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各多少本?【例4】一袋梨和一袋苹果共重20千克,苹果比梨重4千克,这袋梨和这袋苹果各重多少千克?【例5】3个苹果和1个菠萝共重1800克,4个苹果和1个菠萝共重2000克一个苹果重多少克?【例6】算一算,填一填3只同样的杯子,1号空杯重( );2号杯中的水重( ),请你估计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 ),3号杯子和水一共重约( )【例7】教师节到了,学校操场摆了很多月季花黄月季有50盆,红月季的盆数是黄月季的3倍红月季摆了多少盆?(先在下图中填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例8】猴爱吃香蕉小猴每天吃60根,每堆200根,总共3堆;大猴每天吃90根(1)一堆香蕉够3个小猴吃1天吗?(2)1个大猴一个星期吃掉多少根香蕉?(3)一堆香蕉供3个猴子吃1天,结果还差10根,你知道其中有几个大猴和几个小猴吗?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1. 长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2. 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 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如图(1);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如图(2)4.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二、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周长的含义: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四、一面靠墙,求篱笆的长度: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典型例题】【例1】在长方形ABCD中,EFGH是正方形如果AG=12厘米,EC=9厘米,那么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厘米【例2】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18米,宽12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竹篱笆最短为多少米?【例3】求阴影部分周长【例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分米,宽是10分米,如果长增加4分米,宽增加6分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分米?【例5】有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例6】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4 cm,宽2 cm的长方形,再画一个与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 cm)【例7】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不同拼法?想一想并画下来【例8】一条绳子正好围成一个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的长方形,现改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例9】将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例10】用下面的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周长为多少厘米?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知识点梳理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从高位算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2、① 0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② 0不能作除数3、除法的验算: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它除以这两个数的积5、当被除数相同,除数大,商就小;除数小,商就大当除数相同,被除数大,商就大;被除数小,商就小6、估计商是几位数:(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或比除数大,那么商就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就是两位数(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或比除数大,那么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就是一位数(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或比除数大,那么商的位数就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的位数就比除数的位数少一位二、典型例题【例1】口算84÷6时,可以先算()÷6=(),再算()÷6=(),最后算()+()=( )【例2】在除法算式中,459÷9中,被除数增加45,商就增加()被除数减少(),商就减少1【例3】下图的平行四边形表示240,涂阴影的长方形部分表示多少?【例4】具有这样规律的一串数字,1.2.3.1.2.3.......这串数字的前2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例5】用一个水杯向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连瓶重565克;倒进5杯水,连瓶重775克一杯水净重多少克?【例6】(1)6□4÷6,要使商中间有0,□内可以填();要使商末尾有两个0,□内只能填()(2)4□8÷4,要使商中间有0,并且没有余数,□内最小可填()(3)□3÷6,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是()(4)421÷□,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5)826÷□,方框里填(),商是二百多,要使商是两位数,方框里可以填的一位数是()(6)3□□÷7的商的十位上可能是(),也可能是()【例7】3只燕子4天吃掉害虫600只,1只燕子4天吃掉()只害虫,3只燕子1天吃掉()只害虫【例8】一共有4名老师和66名同学,每顶帐篷最多住6人,至少要撘多少顶帐篷?【例9】☐÷6=15......Ο,☐最大是(),最小是()【例10】一本故事书5元,63元最多可以买()本,至少加()元可以再买一本【例11】豆豆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4看成8,结果是72还余4,这道算式正确的得数是()【例12】有64朵红花,最少拿走()朵后,才正好平均分给5名同学,至少加上()朵后,才能平均分给6名同学【例13】在Ο里填上>、<或=325÷3Ο325÷5 747÷3Ο747÷9 682÷3Ο286÷3【例14】凤山公园里的缆车每辆有4个座位,在等候的队伍中,君君排在第63个,他应该乘坐第几辆缆车?【例15】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付了300元,找回12元,每副羽毛球拍多少元?【例16】李老师,刘老师和吴老师一起去买皮球,每个皮球5元,共花去105元,平均每位教师花费多少元?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知识点梳理1、从条件除法,根据已知的条件,逐步解决问题2、从问题出发,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注意:充分利用“列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3、间隔排列:一个物体隔着一个物体排列,我们就把这种排列叫作间隔排列(1)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①当两端是相同物体时,两端物体的数量比夹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②当两端物体不同时或是围成一圈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同(2)锯木头时:锯的段数比次数多一例:锯3次实际上是4段(3)爬楼梯时:楼数比层数多一例:1楼到3楼只爬了2层(4)种树:①两头都种,棵树比间隔数多一;(注意是否是种两侧的)②只种一头(或圆形花坛),棵树等于间隔数;③两头都不种,棵树比间隔数少一二、典型例题【例1】淘气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3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8页先填表,再填出淘气第五天从第( )页读起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例2】一个皮球从24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例3】有5根木料,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要用6分钟,照这样计算,全部锯完要用多少小时?【例4】水果店有苹果和梨共76箱,卖掉26箱梨后,剩下的梨和苹果同样多,水果店原来有苹果和梨多少个?【例5】如果□+△+△=27,□+△+△+△+△=39,那么□=(),△=()【例6】张庄要在一条长150米的街道两旁装路灯(两头都要装),计划每隔5米埋一根电线杆需要埋多少根电线杆?【例7】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为24米,沿花坛周围每隔3米摆1盆月季花,每两盆月季花之间摆1盆红玫瑰花坛周围月季花和红玫瑰各摆多少盆?【例8】学校举行500米障碍赛跑,在每隔5米处设一块提示牌一共需要设多少块提示牌?(起点和终点都不设提示牌)【例9】学校大门口摆了一排月季花,一共22盆,在每2盆月季花之间摆1盆海棠花,一共要摆多少盆海棠花?【例10】□○△□○△······□○△□,□有100个,○有()个,△有()个【例11】张奶奶家养了24只鸡,母鸡比公鸡多10只,张奶奶家有公鸡()只【例12】小明、小红和小刚三人参加100米跑步比赛,小红用了20秒,小明比小红少2秒,小刚比小明多1秒,()是第一名【例13】看图列式计算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知识点梳理(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平移的特征: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自身的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改变位置(2)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自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3)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侧能完全重合注意:平移时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的方向发生改变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判断:汽车行驶是平移现象()【例2】教室的门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例3】将长度为2厘米的线段向上平移8厘米,所得线段的长度是()厘米A.2B.8C.10【例4】【例5】一张正方形纸,按照如下方式折叠,那么第5次是()形,第10次是()第一次第二次【例6】下面哪些图案是对称的?对称的打“√”【例7】在()里填“平移”或“旋转”(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的运动是(),车轮的运动是()(2)直升机飞行时,螺旋桨的运动是()(3)钟摆的运动是()(4)荡秋千的运动是()(5)用电脑时,电脑光驱弹出,这种运动是(),光盘在光驱内运行的运动是()【例8】将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剪出如图所示的小洞,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例9】移一移(1)先把“○”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2)先把“☆”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画出“○”和“☆”现在的位置【例10】下面图形中,对称轴(使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后能重合的那条直线)条线最多的是()【例11】【例12】操作题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知识点梳理1、认识几分之一(1)认识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2)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中间的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分子(3)分数的读写方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然后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4)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注意:分均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2、认识几分之几(1)认识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几分之几(2)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注意: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得份数3、简单的份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1减去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因为1可以写成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所以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计算注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整体内若干份之间的加和减 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1)对折一次,可以表示( )分之一(2)对折两次,可以表示( )分之一(3)对折三次,可以表示( )分之一【例2】填一填 1=12)(8)()(5==【例3】如图,两支铅笔被一张彩纸挡住了,( )铅笔长一些【例4】甲乙两个分数的和是97,它们的差是91,甲比乙小,甲乙各是多少?【例5】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总长的52插入水中的部分比露出水面的部分多占这根竹竿的几分之几?【例6】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度的)()(【例7】有两个杯子,各装了21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 ) A. 刚好是一杯水 B.超过一杯水 C.无法确定【例8】一瓶矿泉水,喝去一半,再喝掉剩下的一半,最后剩下的是这瓶矿泉水的( )A. 21B.31C.41【例9】一根彩带长107米,第一次剪去103米,第二次剪去101米,这根彩带短了多少米?【例10】一杯水,喝了它的73,又倒进这杯水的72,这杯水比原来少了几分之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游戏比赛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知道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通过判断,辨析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认识对称轴,根据特征会找和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根据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媒体、图形等。
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学和男同学比眼力,老师分别给你们看一个图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关图形的一半,女:蝴蝶、飞机、男:木梳、电筒、宣布比赛结果,激化矛盾男生觉得比赛内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图形另一半与看到的一半一样,他们猜的图形两边不一样。
女生猜的图形两边真的一样吗?(媒体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完全重合(板书)5.再次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A.出示:半张电话图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B.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电话图形两边完全重合吗?C.演示:“对折”、“完全重合”D.学生动手验证树的图形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说验证结果。
学生得出结论: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6.认识对称轴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1.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双喜图在判断中进一步明确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中间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一方向的一双鞋对折后,图形两边没有完全重合,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C、两条相对的鱼D、叶子图2、用手式比划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字母:E T 汉字:中田)3.判断图中红线是对称轴吗?(小组讨论)只有沿红线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红线才是图形的对称轴。
4.小结:我们怎样来判断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三、动手操作,内化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挑出轴对称图形A、每组都有一张信封,信封内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各种图形,学生动手验证出轴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内容汇总-三年级必背内容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内容汇总-三年级必背内容人教版
1. 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 认识0-20的数字及其排列顺序
- 与数字相关的数量、排序和位置的认识
-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算
- 与数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数的拆分和组合:
- 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概念
- 数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
- 数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际应用
3. 数的比较和排序:
- 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
- 数的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 数的比较和排序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4. 算式的认识和运算:
- 算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加法和减法算式的认识和运算方法
- 算式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5. 分类和属性:
- 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认识和方法
- 根据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
- 属性的比较和归类
6. 图形的认识和应用:
- 常见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 图形的属性和特征
- 图形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法
7. 时间、长度和重量:
- 对时间、长度和重量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时间、长度和重量之间的关系
- 时间、长度和重量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法8. 金钱的认识和应用:
- 对不同面值的货币进行认识和比较
- 基本货币单位的换算
- 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9. 图表和统计:
- 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
- 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 图表和统计的实际应用问题解决方法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内容的汇总。
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和运算能力,并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集锦18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集锦18篇)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第1篇(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数学进位加法的简单计算方法不管多大的数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则都是20以内的加法原则,20以内进位加法的速算口诀为:几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
由于加法具有交换律,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在101以内的加法中,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他们中间较大的数,按口诀进行计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上学期复习(全)

数学练习题:学号:1、小红跳绳112下用了1〔〕,跑50米用了9〔〕。
2、计量很短胡的时间,常用〔〕,〔〕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走1大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所以1分=〔〕秒。
3、一秒有多长?如:( )〔〕4、电子表上显示06:25:56表示〔〕5、〔〕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6、2时=〔〕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个60分。
也就是〔〕分。
3分=〔〕秒,想:1分是60秒,3分是〔〕个60秒。
也就是〔〕秒。
1分40秒=〔〕秒,想:〔〕7、小明7:30从家出发,7:45到学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
8、公用亭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开门,晚上8:00关门。
现在是8:40,小明要等〔〕才能开门。
9、读?登鹳雀楼?一诗用的时间〔〕1分钟,做一套播送体操的时间〔〕1分钟。
〔填大于或小于〕10、我们大约每天睡9〔〕,刷牙大约用3〔〕,系红领巾大约用15〔〕,用电饭煲蒸米饭大约用25〔〕,翻开电视用1〔〕,唱一首歌用3〔〕。
11、9分〇90秒、4时〇24分、1分15秒〇65秒、3时〇200分、140秒〇2分、1时30分〇90分、3分30秒〇330秒、6时〇360分、60秒〇6分12、运动后人的心跳和呼吸比运动前要〔〕。
13、14、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实际〔〕到达。
15、小红应该10:00到公园,结果她提前了15分钟就到了,小红〔〕到的公园。
16、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宽大约是〔〕,厚大约是〔〕。
17、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拟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例如:〔〕大约是1毫米,〔〕大约是1毫米。
在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毫米。
18、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1分米=〔〕厘米,1米=〔〕分米,1分米=〔〕毫米。
19、 20、〔1〕上午第一节课用〔〕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单位:时(h)、分(m)、秒(s)。 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 米(m)、千米(km)。毫米、厘米、分 米、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 的进率是1000。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 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5 ……分子(取出了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 7 ……分母(物体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 简单的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 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 一位进几,计算个位以上数位时要先乘再加。 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用因数 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因数后面有几个零就在积的 后面加几个零。 0乘任何数都得0。
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有四个角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对边相等 周长=(长+宽)×2 长方形 宽=周长÷2—长 四个直角 长=周长÷2—宽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四边相等 周长=边长×4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正方形 四个直角 边长=周长÷4 从一个长方形里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长方形的宽作为 最大正方形边长。 用若干小正方形拼图形时,若拼不出正方形,则长和宽最接近时 周长最短。 解决楼梯问题用平移,先把它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再解决问题。
单位换算:单位变大数变小(除以进率), 单位变小数变大(乘进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计算万以内加法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 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计算万以内减法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不 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减。
检查三部曲:1、检查竖式中数字有没有抄错。 2、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出错。 3、检查横式结果有没有写错。
1
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检查三部曲:1、检查竖式中数字有没有抄错。 2、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出错。 3、检查横式结果有没有写错。
数字编码
邮政编码: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自治 区、直辖市,第三位表示邮区,第 四位表示县、市,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
身份证号:18位数字组成,1—6位是地址码, 7—14位表示出生日期,15—17位表示 在该地址码内出生顺序,其中第17位 (倒数第二位)还区分性别, 单数是男, 双数是女,第18位是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