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政治伦理构建
雷箐华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统一性和概括性的思想意识,它涵盖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
其中,政治伦理在其政治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政治伦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提出以“一点多维”的逻辑理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
“一点”既以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作为核心点,“多维”旨在以大一统思想为中心的政治伦理作为指导思想;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的市场政治伦理作为辅助“工具”;以文化自信补充政治伦理的文化内涵的政治伦理建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治伦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我国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意义重大。
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涉及的学科范畴同样繁多,不仅包括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范畴,而且包括诸如政治学、社会学在内的诸多学科。
以不同学科视角和研究范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究势必会进一步深化其内涵,增进对其学理层面的解读和深入。
其中,政治伦理作为政治学研究中的常见概念,为我们以政治学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一、政治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一)政治伦理
政治伦理是关于政治道德、社会责任和政治行为的研究领域,它强调在政治决策和行为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政治伦理关注公平、正义、人权、社会和谐等核心价值,旨在指导政治活动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政治伦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体现在诸如仁爱、和谐、忠诚等传统价值观中[1]。
因此,政治伦理的科学内涵包括对这些传统价值观的理论深化和现代化应用,以及对政治决策的伦理评估和道德指导。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我国多民族国家内各个民族群体,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认同感,将其自身视为一个共同整体,并承认彼此之间在共同疆域内存在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联系[2]。
这一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它以促进民族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为基本目标,倡导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协作,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将其视为我国国家发展的坚实支持和基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和互相依存关系,将其历史、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视为共同目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政策、文化建设、国际交往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维护国家团结、和谐、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都强调了伦理价值观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政治伦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的道德提供支撑,有助于确立政治行为的伦理基础,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这种交汇点体现了我国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探索。
二、政治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政治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者在塑造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维护国家团结方面相辅相成[3]。
中国的政治伦理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文化背景,通过政治伦理既定的一系列秩序框架和伦理框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稳固提供较为牢固的伦理结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
同时,各族群众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当中又会进一步推动政治伦理的完善和稳固,以达到“反哺”政治伦理的作用。
本研究认为政治伦
83
中国军转民
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
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政治伦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政治伦理涉及到关于权力、人权、义务和社会正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确保各民族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这些原则和规范为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体系提供道德基础,有助于确立社会中的公平和正义,从而增强各民族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任和认同。
同时,政治伦理可以促使政府和决策者更加公正和诚实地履行职责,确保各民族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进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政治伦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核心价值观
政治伦理强调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通常映射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基于我国国情,政治伦理强调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各民族成员可通过政治伦理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心灵层面的共鸣,促成各民族成员准确把握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精准定位,深切体悟自身在国
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构建共同的文化认同。
(三)政治伦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稳定基础
政治伦理有助于解决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以及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政治伦理冲突,推动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在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着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可能导致紧张和冲突。
政治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可以提供解决争端的伦理框架,鼓励各民族群体通过平等的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从而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
此外,政治伦理同样可以通过其伦理框架正确教化社会结构当中,个别社会成员个体的“道德失范”和“越轨”行为,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压力势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包容、接受、认可的心理弹性势能。
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建构路径(一)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观念当中,人的自我发展置于首位,其构建政治伦理的初衷既构筑起作为社会结构当中的个体成员得以公平、和谐的进行自我建设和发展的“社会秩序框架”,并且这一秩序框架由国家机器进行构建和维持。
国家机器构建和维持的政治伦理这一“社会秩序框架”则需要充分重视其所处区域的文化背景,契合该文化背景当中“公序良俗”,并以此作为“文化濡化”之添加剂。
就中国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内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伦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道德基础[4]。
1.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注重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观中的“注重公平和正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的契合点。
若将类似“强调公平、正义”等伦理理念逐步纳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伦理范畴之中,势必有助于确立社会中的公平分配原则,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增强各民族对政府的公信力,从而促使各民族在平等的秩序当中交融互鉴,增强关系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强调人民群众的幸福与福祉
马克思政治伦理中着重强调人民群众的幸福与福祉,它与我们党和政府关于民生工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内涵互通。
将人民幸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伦理的核心目标,可以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改善社会服务,为各族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增进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忠诚。
3.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补充价值向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典融合互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套具有现代性和传统性的价值观体系。
这有助于塑造一个具备历史传承和时代特色的伦理框架,推动各民族群体对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总之,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伦理,旨在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理念,可以为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建设提供有力的伦理指导和道德支持,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并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作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伦理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意义。
大一统思想在我国具备深厚的历史积淀。
其充分强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反映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认同[5]。
1.政治伦理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体现了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关注
对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关注,它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现实,鼓励各族人民共同追求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84中国军转民
而非着眼于个体或部分群体的利益。
诸如此类的大局意识、集体价值观念有助于减少内部分歧和冲突,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政治伦理的大一统理念强调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通过强调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政治伦理构建一个坚实的国家认同基础,促使各民族群众得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国家的秩序框架之中。
3.政治伦理的“大一统”理念有助于提升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际地位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与该国家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呈正相关。
如今中国何以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的最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之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种凝聚力就是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历史的传承。
因此,“大一统”理念作为政治伦理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巩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
总之,以“大一统”理念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伦理的指导思想,强调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构建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价值观基础,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升国际地位,并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借助当代市场经济的政治伦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将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的市场政治伦理作为中华民族政治伦理的辅助“工具”,是为了在经济领域建立一个稳健的伦理框架,以促进各族人民在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和互惠合作,从而增强他们对共同体的认同感[6]。
1.市场政治伦理强调了个体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市场政治伦理强调了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应当享有合法的经济自由和产权保护,同时也要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这种平衡有助于确保各族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既能够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又能够为社会和共同体的繁荣贡献力量。
2.市场政治伦理强调公平竞争和互惠合作的原则
市场政治伦理要求市场参与者在竞争中遵守规则和道德,不得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以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这有助于各族人民建立互信关系,推动共同体内部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3.市场政治伦理有助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能够吸引国内外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繁荣。
一个具备市场伦理的经济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为各族人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祉,从而增
强他们对国家和共同体的认同感。
总之,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的市场政治伦理作为中华民族政治伦理的辅助“工具”,有助于在经济领域构建公平、互惠和稳定的伦理框架,推动各族人民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公平和互利,从而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政治伦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于此,本文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建构途径,包括将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视为主要构建元素,以大一统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作为指导,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的市场政治伦理作为辅助途径,以文化自信补充政治伦理的文化内涵。
这些策略的提出有助于确立坚实的政治伦理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致力于加强政治伦理的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价值体系,持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的方向和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杨明洪.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线索[J].社会科学研究,2022(6):1-13.
[2]廖云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闻伦理论域——兼论民族新闻伦理的可能性[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1):153-159.
[3]熊文钊,王楚克.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3):10-19.
[4]刘锦坤,廖长春.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9(3):34-38. [5]红梅.试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建设[J].蒙古学研究:蒙文版,2021(3):62-66,123. [6]朱碧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探微与学理阐释[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0(5):1-9.
(作者简介:雷箐华,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党校中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历史与民族政策)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2021年课题“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研究——以Y州为例”(项目批准号:21BZZ07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系统2023年课题《伊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的基层经验》】
85
中国军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