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
摘要:污染土壤调查评价工作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重点,对污染物类型、
污染因子、污染途径、有害程度的真实性进行全面调查,对土壤污染进行客观准
确的评价,对土壤健康风险、地下水污染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价诊断,为今后环境
修复优化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对污染场地土壤取样的布点和方法进行了如下
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方法探讨
引言
污染土壤现场调查评价工作应注重科学合理的方法,全面调查污染物类型、
污染因子、污染途径、有害程度的真实性,对土壤污染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
土壤健康风险、地下水污染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价诊断,为今后优化环境恢复提供
依据。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样品定位的要点和方法,以供参考。

1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目标
针对污染土壤进行调查时,首先要确认污染场地土壤的调查目标,并且要采
用准确可行的调查方法,从而准确分析出土壤的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

将场地环
境调查准则作为依据,具体可以将场地土壤调查划分为三个环节:其一为污染识
别环节,其二为污染调查与分析环节,其三为采样分析环节。

针对不同环境的土
质情况采用不同的采样策略,保证污染识别结果能够对土壤调查采样工作提供实
质性助力。

其次,在针对土壤参数进行研究时,需要综合分析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对土壤相关材料进行收集,并且制定明确的土壤检测计划,确定污染场地内的主
要调查目标,在此期间还要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将土壤污染情
况与地下水污染情况相结合,确定污染类型与程度,具体可以将其分为无污染、
轻度污染以及重度污染。

2污染场地土壤状况的调查流程
在对污染场地土壤状况进行调查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系统调查法,以此确
定污染场地土壤状况的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

在土壤环境调查过程中,主要经过
3个阶段的工作(见图1),第一阶段是对土壤污染状况的确认,主要是进行污
染识别;第二阶段是初步调查及详细调查,需要相关人员到现场通过踏勘、人员
访谈等当时完成相关资料的收据,然后分析收集的资料,完成污染识别,并在此
基础上进行布点采样工作;第三阶段是风险评估,根据污染场地污染程度进行区
域划分,包括无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及重度污染区。

图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流程
3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措施
3.1前期准备工作
在土壤调查布点的前期准备阶段,首先必须考虑场地污染可能存在的复杂性。

由于时间等原因,很难获得污染计划的详细资料。

因此,在分配土地调查时,必
须仔细研究和分析土地环境和污染是如何产生的。

结合PID和XRF检测数据,可
以选择科学合理的布点方法,以确保布点计划的适用性和正常执行。

在调查土地
污染时,需要对该地区周围的敏感区域进行详细统计和分类,对周边可能产生污
染的单元进行统计和资料收集,以确定污染来源、迁移路径、释放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从周围收集地质调查报告,以了解区块的地质结构,特别是包封厚度、地
下水流向、水层深度和阻挡层,以辅助确定垂直取样深度。

收集的数据通常包括
实地卫星图像、地下管线图、圆形测量、地块中建筑物的功能排列、危险废物贮
存场所、污水处理设施、地下雨水管网、辅助材料的使用等。

再通过电话访谈、
面对面谈话、书面询问、书面通信等方式补充全面初始信息收集,以确保样本采
集的顺利进行。

3.2布点程序
必须在健全的准备阶段和健全的布点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定
土壤调查方案,环境管理专家必须首先确定环境污染类别和条件,然后调整优化
的土壤调查方案,考虑地下管线的条件和可行性解决方案的结果,调整采样点的
数量和位置。

污染地区的土壤污染通常是随机发生的,系统分布规律、地域分布
规律和专业判断,必须根据土壤鉴定的初步结果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门的判断程序和分散分布方法,对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和储存进行监测,以便准确分析不同领域的污染情况。

为了提高土壤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
保证土壤调查的费用,可以通过快速测量和现场感测初步确定污染计划上的土地
状况。

4污染场地土壤调查采样方法
4.1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目标
在评估之前,必须确定科学上合理的风险评估目标,以便使评估更有针对性。

一般来说,在评估土地污染时,主要应准确掌握生产条件和污染计划的污染情况,编写综合分析报告,并制定风险评估方案。

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评估的目标,
即健康风险评估、地下水风险评估。

4.2采样流程
在污染场地土壤调查采样工作中,需要具体经过这几个流程:点位确认、准
备采用仪器、样品保存、数据记录、场地清理和修复。

具体而言,在点位确认时,需要结合污染场地实际情况和具体的采样方案进行,确保点位布置合理性和准确性。

对于土壤采样或者地下水质采样,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通常土壤采样会
使用到木铲、刨面刀等工具,地下水质采样会使用贝勒管等工具进行。

在完成样
品采集工作之后,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记,其中一些种类差异的样品,要选择合理
的储存容器进行保存,并随时观察和记录。

在完成土壤采样后也要及时对现场进
行清理和修复。

4.3风险评估标准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土壤类型包含不同的化学元素,在化学环境中差异很大。

因此,在土地污染风险评估中,应结合土地的不同特征和生态影响,采用不同的
有针对性的评估标准。

如果没有土壤污染标准,则必须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确定
土壤污染的参考值。

4.4土壤采样保存方法
在土壤样本收集完毕后,需要根据样本种类选择保存方法。

保存无机类土壤
样品时,可以使用布袋或塑料袋,然后进行制样分析。

保存易分解与易挥发的土
壤采样时,可以用密封玻璃瓶盛放,并准确控制保存环境的温度,将土壤样本及
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此类土壤采样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否则就会影响
到检测结果。

保存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时,也要根据水质类型选择不同的保存容器。

尤其是石油原油中的有机物,因其快速挥发的特点,应该严格保证存放容器
的气密性,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土壤采样的纯度,从而使土壤检测结果能够更加准确。

4.5数据记录
土壤取样工作完成后,应记录与整个取样过程相关的信息,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取样环境、取样位置、取样说明、人员配置等。

其中,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
目名称和编号。

取样环境包括当天的气候条件等。

对于取样点位编号,包括取样
日期、取样点的纬度和经度以及点图表。

为了描述样品,需要说明土壤样品的质地、颜色气味、湿度等。

人员配置信息包括前期研究员、调查员、专家评审、分
配和抽样点等人员的工作信息,以确保今后的问题能够及时找到相关策略。

结束语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城
市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进行搬迁,他们遗留下的场地往往存在不同程度
的土壤污染问题,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基于此,需要加强场地
污染土壤调查工作,并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工作,明确潜在的风险因素,为
后续场地环境整治优化提供依据,也保障后续场地的优化开发与利用,保障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军毅,陈博宁.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案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1(22):5-7.
[2]辜汉华,赵若尘.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研究[J].低碳世
界,2020,10(04):9+11.
[3]张海林.基于环保视域下的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40-41.
[4]郑晗,姚志刚.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4):159.
[5]郭世辉,王作芬,滕波臣,金金燕.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11):145-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