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用地在各组团中均有分布
城市规划和开展
研究教育区
研究教育区位于筑波科学城中心,大约占地27平方公里,是一个全面规 划的城市,聚集了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内部公共效劳区、居住区、公园 齐全,主要道路沿南北和东西方向,并建有先进的根底设施,例如市政管 线、社区中央供热和空调系统、有限电视系统、通信设施、人行系统、一 个大型购物中心、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以及作为整个城市标志的筑 波中心。
房价走势
定位转型
建设初衷:为了加快日本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从应用研究向根底研究的转变,弥补日本在原创技术方面的短板。 缺陷:实际上筑波与理想的科学产业园模型相距甚远,官产学结合在筑波始终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这里只有搬迁,没有整合,只 有政府意志,没有产业支撑。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科学乌托邦〞。 影响:使筑波最终幻化为一个官僚科学城,依赖于政府的资金,而缺少对产业的关注,其研究成果最多只是满足论文的发表。到1998年,日 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时,建设总时长刚好40年的筑波只实现了50亿美元的总产值。而同一年,硅谷实现的总产值那么高达2340亿美元,双 方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定位转型:1996年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根本规划?,将筑波科学城定位为信息、研究、交流的核心,并致力于筑波科学城的转型与再开展。 2001年国家级研究机构均转型为独立的管理机构,健全了机构的创新机制,消除了国有科研机构的制度惰性。聚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技术 开发机构,筑波科学城每年会产生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成为新知识、新创造、新创造的诞生地。实现“技术+产业〞结合。 规模:2003年筑波科学城全部科研机构共申请专利3069项, 获得注册专利1007项, 总产值约为65亿美元。到2005年10月为止共有大约 200, 000人口。
占地面积:284.07平方公里
管理模式: 建设资金全由政府承担
研究教育机构
国家研究教育机构 :46所国家研究教育机构,主要涉及教育、建设、科学和工程、
生物和通用〔common use)约1.3万名员工为这些机构效劳,其中8500名是研究
员,大约占日本国家研究机构预算和人员
私人研究机构 :在工业园区和周边郊区有许多私人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领域主
功能配套
大量特色配套的投入丰富了园区员工生活,同时极大的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筑波会展中心
筑波公共图书馆
筑波文化中心 Matsumi公园
筑波艺术博物馆 市政友谊中心
筑波中心大楼
功能配比
17% 25%
筑波科技园用地平衡
1% 3%
科研教育区
居住区
道路、公园、停车等
54%
公建配套
商业服务
开展历程
建设目标及规划理念
建设初衷: 1、创造适宜研究和教育的环境 ; 2、缓解东京人口压力。 规划理念: 1、确保各功能分区有机关联,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历史遗 迹,确保居民健康和谐生活; 2、分研究教育区和周边开发区两个区域,在保存各区特色 的根底上,实现综合、统一的风格; 3、研究教育区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并实现有机关联和功能 互补,积极引进私人研究机构、私立大学; 4、周边开发区与研究教育区开展相协调,提前建设公共设 施。
综合完善的城市功能的科学新 城,科技卫星城向中心城的转 变
人口少,吸引人口能力弱
1985年总人口达14万多,本科 生8500,硕士2500
1990至今
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管理、 交通、商业等的复合功能的开 发
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际会 议中心和研究员宿舍等
成为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 性科技基地
人口增多,目前达20多。主 要是科研人员及其家属,效劳 人员
距离Ibaraki省会Mito市50公里
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 以根底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 46个,分别隶属于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 自20世纪8O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O%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 的研究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O%左右投 资在这里。
郊区
郊区占地约257平方公里,方案沿新Joban干线周边地区进行城镇化开发, 同时保存自然和乡村环境,这里聚集大量的私人研究机构。
开发方案
随着“新Joban干线〞和“Ken-o Do〞〔大都市内部城市高速公路〕的 建设,以及1996年科学和技术根本规划的公布,根据“筑波科学城建设 法案〞修改的规划方案指导新的开展阶段〔筑波第三阶段开发〕。1996 年7月,“筑波科学城区域规划〞和“周边地区开展规划〞根据该法案进 行了修改,修改规划描述了21世纪的筑波科学城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 和一个功能完备、自给自足的核心城市,并成为一个与周边乡村环境和自 然协调开展的生态模范城市。根据修改规划,筑波科学城的开发将与中央 政府、当地政府机构和其它相关机构密接联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学根底上的领先的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
目的:筑波科学城帮助缓解东京拥挤的环境,平衡东京大都市地区的开展
规模:现有人口18.9万,规划人口35万,其中研究教育区人口6.6万,规划10万,
周围郊区现有12.3万人,规划25万
地理区位:位于东京东北60公里处,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
地 位:日本科学研究中心
根底建设期
城市整治期
成熟开展期
阶段 关键举措
配套开展
1963-1980
内阁通过了建设决议;购置建 设土地;制订?筑波科学城建设 法?
43 个国家教育研究机构入驻
1980-1989
筑波市世界博览会会场的建 设,环境的整治和根底设施 的建设
中心交通枢纽、宾馆、筑波中 心大厦、科技馆、商业街等设 施
偏重科技研发;城市功能不完 善,城市知名度低
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 案例研究
——雄安新区开展规划启示与借鉴——
PART 1 日本·筑波科学城 案例研究
根本概况 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被世人称为“现代科技乌托邦〞
创立时间: 始建于1963年
创立背 景: 实现“技术立国〞目标
愿景:筑波科学城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开展,成为建立在全国研究机构和筑波
要在医药、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工程、建设等,大约4500名研究员在私人研究
机构中工作
工程区位
位于东京东北60公里处,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兴旺
日本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处,北依筑波 山,东临日本第二大湖霞个浦,距国际机场40公里
筑波科学城面积 284平方公里,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 环境,而且交通兴旺,有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