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常见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孔、缩水、不饱模、毛边、熔接痕、银丝、喷痕、烧焦、翘曲变形、开裂/破裂、尺寸超差及其他常见注塑问题描述、原因分析,以及在成型工艺控制、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及材料选用等方面之解决对策。
1、注塑件周边缺胶、不饱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披峰(毛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3、注塑件表面缩水、缩孔(真空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4、银纹(料花、水花)、烧焦、气纹的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5、注塑件表面水波纹、流纹(流痕)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6、注塑件表面夹水纹(熔接痕)、喷射纹(蛇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7、注塑件表面裂纹(龟裂)、顶白(顶爆)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8、注塑件表面色差、光泽不良、混色、黑条、黑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9、注塑件翘曲变形、内应力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0、注塑件尺寸偏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1、注塑件粘模、拖花(拉伤)、拖白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2、注塑件透明度不足、强度不足(脆断)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3、注塑件表面冷料斑、起皮(分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4、注塑件金属嵌件不良、盲孔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5、喷嘴流涎(流涕)、漏胶、水口拉丝、喷嘴堵塞、开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16、螺杆打滑、塑化噪音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17、利用注塑成型数值模拟(CAE模流分析)技术快速地有效解决注塑现场问题
注塑常见缺陷的英文表示
1.雾气 Moisture Streaks
2.玻纤分配不均 Glass Fiber Streaks
3.困气 Gas Trap Effect
4.银丝纹 Sliver Marks
5.结合线 Weld Line
6.水波痕 Water Wave Effect
7.黑点 Dark Sport
8.顶出印 Visible Ejector Marks
9.变形 Deformation During Demolding
10.填充不足 Short Filling
11.冷料流痕 Cold Slug
12.进胶口点不良 Dull Spots Near The Sprue
13.喷射痕 Jetting
14.表面起层 Flaking Of The Surface Layer
15.浮泡 Entrapped Air
16.过热变色 Burnt Streaks
17.龟裂 Stress Crack
18.缩水痕 Sink Marks
19.真空气泡 Density Bubble
20.披锋 Flash
21.擦伤印 Scratch Marks
薄壁注塑件常見缺陷分析
薄壁注塑件常見缺陷分析
項次缺陷名稱缺陷成因模具修正成型改善
1缺料成品的細小部位、角落處無法完全成型, 因模具加工不到位或是排氣不暢, 成型上由於注射劑量或壓力不夠等原因, 設計缺陷(肉厚不足)修正缺料處模具,采取或改良排氣措施, 加肉厚, 澆口改善(加大澆口, 增加澆口)加大注射劑量增加注射壓力等
2縮水常發生於成形品壁厚或肉厚不均處, 因熱熔塑膠冷卻或固化收縮不同而致, 如肋的背面、有側壁的邊緣、BOSS柱的背面偷肉, 但至少保留2/3的肉厚;加粗鎏道、加大澆口; 加排氣升高料溫加大注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等
3表面影像常發生於經過偷肉的BOSS柱、或筋的背面, 或是由於型芯、頂針設計過高造成應力痕降低火山口;修正型芯、頂針; 母模面噴砂處理, 降低模面亮度降低注射速度減小注射壓力等
4氣紋發生於進澆口處, 多由於模溫不高, 注射速度、壓力過高, 進澆口設置不當, 進澆時塑膠碰到擾流結構變更進澆口, 流道打光, 流道冷料區加大, 進澆口加大, 表面加咬花(通過調機或修模趕結合線亦可)升高模溫降低注射速度減小注射壓力等
5結合線發生於兩股料流匯合處, 如兩個進澆口的料流交合, 繞過型芯的料流交合, 由於料溫下降、排氣不良所致變更進澆口, 加冷料井 , 開排氣槽或公模面咬花等升高料溫升高模溫等
6毛邊常發生公母模的結合處, 由於合模不良所致, 或是模面邊角加工不當, 成型上常由於鎖模力不夠, 料溫、壓力過高等修正模具
重新合模增加鎖模力(CHECK射出機台噸位是否足夠) 降低料溫減小注射壓力減少保壓時間降低保壓壓力等
7變形細長件、面積大的薄壁件、或是結構不對稱的較大成品由於成型時冷卻應力不均或頂出受力不一所致修正頂針;設置起張緊作用的拉料銷等; 必要時公模加咬花調節變形調整公母模模溫降低保壓等(小件變形的調節主要靠壓力大小及時間﹐大件變形的調節一般靠模溫)
8表面不潔模具表面粗糙, 對於PC料, 有時由於模溫過高, 模面有殘膠, 油漬清理模面, 打光處理降低模溫等
9拉白易發生於成形品薄壁轉角處或是薄壁RIB根部, 由於脫模時受力不良造成, 頂針設置不當或是拔模斜度不夠。
加大轉角處R角;增大脫模角度;增加頂針或是加大其截面積;模面打光; 頂針或斜銷打光降低射速
減小注射壓力降低保壓及時間等
11拉模表現為脫模不良或模傷、拉花, 主要由於拔模斜度不夠或模面粗糙, 成型條件也有影響增大拔模角度;模面打光;粘母模面時可以增加/變更拉料銷, 牛角進料時注意牛角Φ徑, 公模加咬花減小注射壓力降低保壓及時間等
10氣孔透明成品PC料成形時容易出現, 由於注塑過程中氣體未排盡, 模具設計不當或是成型條件不當都有影響增加排氣
變更澆口(進澆口增大), PC料流道必須打光嚴格烘料條件增加注射壓力降低注射速度等
12斷差發生於公母模塊/滑塊/斜銷等的接合處, 表現為結合面的層次不齊等, 由於合模不當或是模具本身的問題修正模具
重新合模
13其它如頂針頂黑、燒焦、流痕、銀條等缺限也會發生
14尺寸超公差模具本身的問題, 或是成型條件不當造成成型收縮率不合適通常改變保壓時間、注射壓力(第二段)對尺寸的影響最大, 例如﹕提高射壓、提高保壓補縮作用可明顯加大尺寸, 降低模溫亦可, 加大進澆口或增加進澆口可以改善調節效果 .
注塑件弯曲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
2.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弯曲是因为注塑件内有过多内部应力。
(2).模具填充速度慢。
(3).模腔内塑料不足。
(4).塑料温度太低或不一致。
(5).注塑件在顶出时太热。
(6).冷却不足或动、定模的温度不一致。
(7).注塑件结构不合理(如加强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较
远)。
3.补救方法
(1).降低注塑压力。
(2).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3).增加周期时间(尤其是冷却时间)。
从模具内(尤其是
较厚的注塑件)顶出后立即浸入温水中(38oc)使注塑件慢慢冷却。
(4).增加注塑速度。
(5).增加塑料温度。
(6).用冷却设备。
(7).适当增加冷却时间或改善冷却条件,尽可能保证动、定
模的模温一致。
(8).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塑料件的结构。
塑膠單位換算表衝擊強度
ft-lb/in J/m kg-cm/cm
1 53.35 5.45
0.0187 1 0.102
0.183 9.803 1
抗折、抗張、耐壓縮強度及模數
MPa Psi kg/cm2 kg/m2
1 145 10.19 101945.15
6.9×10-3 1 0.0703 703.07
9.8×10-2 14.22 1 10000
9.8×10-6 1.422.×10-3 0.0001 1
英制 (British) 米制
(Metric) 國際制
(SI Metric)
1 ft =0.3048 m
1 in =2.54cm =25.4mm
1 thou =0.0254 mm =25.4μm
1 yd
2 =0.8361 m2
1 ft
2 =0.0929 m2
1 in
2 =6.4516 cm2 =654.16 mm2
1 yd3 =0.7645 m3
1 ft3 =0.0283 m3 =28.317 dm3
1 in3 =16.387 cm3
1 gal =4.5459 litres =4.5459 dm3
℉ =(1.8×℃)+32
1 ton =1.0160 tomes
1 lb =0.4536 kg
1 oz =28.3495 g
1 lbf =0.457 kgf 4.448
2 N
1 lbf/in
2 =0.0703kgf/cm2 =6.8948kN/m2
1 lb/ft3 =16.018 kg/m3
1 lb/in3 =27.68 g/cm3 =27.68 Mg/m3
1 Btu =251.996 cal =1.0550 KJ
米制(Metric) 英制
(British) 國際制
(SI Metric)
1 m =3.2808 ft
1 cm =0.3937 in
1 mm =0.03937 in
1 m
2 =1.1959 yd2
1 m
2 =10.7639 ft2
1 cm
2 =0.1550 in2
1 m3 =1.3079 yd3
1 m3 =35.3147 ft3
1 cm3 =0.061 in3
1 litre =0.2199 gal =1 dm3
1 cm3 =0.0000353 ft3
℃ =((℉-32)×5)÷9
1 tonne =0.984
2 ton
1 kg =2.2046 lb
1 g =0.0353oz
1 kgf =2.2046 lbf =9.8066 N
1 kgf/cm
2 =14.223
3 lbf/in2 =98.0665kN/m2 1 kg/m3 =0.062
4 lb/ft3
1 g/cm3 =0.0361 ib/i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