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中间处挂着一重物G ,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F绕A点逆时针旋转900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同物体被举到相同的高度,其势能是相同的
B .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
C . 两个物体相比,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较大
D . 运动速度不同的物体,其动能可能相同
3. (2分) (2016九上·淮安期末) 下列四个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 点火后,滴有酒精盒子的盒盖飞出
B . 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弯折处发热
C .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 . 接通电源后,模型电动机转动
4. (2分) (2017九下·无锡期中)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 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
B . 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
C . 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 . 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5. (2分)如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b后恰好平衡,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在a、b下面再加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将出现()
A . a下降
B . a上升
C . 仍保持平衡
D .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6. (2分) (2019九上·深圳期中)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时间t/min012345
甲的温度/℃202224262830
乙的温度/℃202530354045
A . c甲<c乙
B . c甲=c乙
C . c甲>c乙
D . 无法确定
7. (2分)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A移动了0.8米,已知B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
A . B对绳的拉力是20N
B . B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16W
C . A物体受摩擦力为148N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8. (2分)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A . 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 . 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 . 仍保持平衡
D . 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9.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而在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 .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 .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 .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10. (2分)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 两车的质量相等
B . 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 .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 . 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二、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1. (1分)小鸟在空中静止,机械能为50J,动能________J,势能________J.
12. (1分) (2017九上·南长月考) 我国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进行测试,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in,消耗燃油0.3kg,汽年发动机的牵引力是1000N.已知燃油的热值为4.5×107J/kg.请问:
(1)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2)发动机的效率是________.
13. (1分)(2017·思茅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拉力F=6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1分)一根质量为2g的烧红的铁钉,溫度是600℃,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g常溫的水,则水温将升高________℃,(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5. (1分) (2017九上·天门期中)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1,比热容之比是3:2,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__.
16. (1分) (2017九上·江阴期中) 一位物理老师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只大象的质量.如图所示,吊车的吊钩在棒上的固定处距弹簧测力计一端的距离为L1=9m,距系铁笼处的距离为L2=9cm,此装置可视为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当棒处于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若不计棒及铁笼的
重,则该大象的质量为________t(g取10N/kg).
17. (1分) (2019九上·武邑期中) 木块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若木块重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________J。
19. (1分)如图长2m的粗细和密度都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有一光滑滑环,用竖直向上的测力计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使杆保持水平状态,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杆重________ N;当滑环滑到图中A点时,金属杆是一个________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0. (5分) (2017九下·大庆期末) 如图为某一轻质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在B点悬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在图中的A点画出所需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21. (5分) (2016九·东海月考) (1)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1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
(2)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2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3)在图3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2. (5
分) (2018九上·梅州月考) 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的绕
线.
四、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
23. (5分) (2018九上·泰兴期末) 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小华同学做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表.第3次实验的拉力读数如图所示,则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
(2)从表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提升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 有关.
(3)小华对上述三个机械效率取平均值,并认为它是这个滑轮组准确的机械效率.这种做法对吗?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24. (4分) (2018八下·浦东月考) 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改变,他们为了知道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与两个力臂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左端悬挂等重的钩码如图所示,将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定为阻力F2 ,在支点另一侧通过悬挂钩
码施加动力F1 ,调节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中动力F1与阻力臂L2变化的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这是在研究动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分析数据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1 与4 ,2 与5 ,3 与6 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_____;
(b)分析比较1,2 ,3 或4 ,5,6 中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_____,动力越大。
(4)
为了使探究目的更全面,该小组要进一步得出动力大小与阻力的关系,请在表三的第二、三、五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目的。
实验序号F2(牛)l2(厘米)F1(牛)L1(厘米) 7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5. (4分) (2018九上·河南期中)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由此判断,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
26. (4分)(2016·锦州模拟) 现有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小车、毛巾、棉布、斜面等实验器材.
(1)小明选择其中部分器材,组装后如图甲所示,他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实验中毛巾的作用是改变________;实验中应拉动木块,观察比较图a、b可知________.
(2)小宇选择其中部分器材进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________,三次实验中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比较试验现象,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________.
(3)小华想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器材做了图丙所示的实验,根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2题;共30分)
27. (15分)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1)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5kg水在冷却系统中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柴油在某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如果每分钟释放1.2×107J的能量,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是8.5×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8. (15分)(2018·北部湾) 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 向下运动。
已知A的体积为1m3,密度为0.5×103kg/m3.动滑轮重为1×103N,电动机工作时拉绳子的功率为1.2× 103w 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 A的重力;
(2) 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A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
(4) A向下运动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1-1、
12-1、
12-2、
13-1、
14-1、
15-1、
16-1、
17-1、
19-1、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0-1、
21-1、
22-1、
四、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6-1、
26-2、
26-3、
五、计算题 (共2题;共30分)
27-1、
28-1、
28-2、
第11 页共12 页
28-3、
28-4、
第12 页共12 页。